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第八单元 3 第23讲 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90910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第八单元 3 第23讲 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第八单元 3 第23讲 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第八单元 3 第23讲 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第八单元 3 第23讲 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含2019届新题):第八单元 3 第23讲 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9桂林、贺州联考)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高中教材版本 课文表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 )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人民出版社(必修)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岳麓书社(必修)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B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选 D。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推动自然经济解体,故 A 项错误;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出现于春秋战国时 期,三种教材

2、均未提及二者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封建社会也曾发生过众多战争,但自然经济 并未解体,故 C 项错误;三种教材都认同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 D 项正确。2(2019莆田模拟)“武夷北苑,夙著茶名 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这种现象反映(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选 B。“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与关税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从“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可看出百姓种茶与市场关系紧

3、密,故 B 项正确;“自各国通商之初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远没有达到“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的程度,故 C 项错误;“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不能体现开放的主 动性或被动性,故 D 项错误。3(2019呼和浩特高三调研)1845 年,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 。然而,19 世纪 50 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A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B战争赔款降低民众购买力C清政府建织布局展开竞争D男耕女织的格局普遍存在解析:选 D。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其固定性使得洋布开始滞销,故 D 项正确。4(2019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年份 进口 出口1885 88 200 018 65 005 7111895 171 696 715 143 293 2111905 447 100 082 227 888 1971911 471 503 943 377 338 166A.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B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C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D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解析:选 C。贸易逆差是结果而非“数据变化的原因” ,故 A 项错误;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加是表

5、格反映的现象,而非 “数据变化的原因” ,故 B 项错误;“晚清”即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结束,材料中“政府进 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表明中国 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的经济结构,故 D 项错误 。5(2019南京调研)下图漫画题为 探囊取物 ,囊中装着中国各地的矿产资源,英、日、德、意、俄、奥、葡、法等国纷纷伸手探入囊内进行抢夺。该漫画主要反映出列强( )A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B加紧对华资本输出C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D在中国抢占租借地解析:选 B。探囊取物说明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故 B项正确;漫画所展示的不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故 A

6、 项错误;西方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是政治上的,与漫画所表达的列强在经济上掠夺中国的 资源不符,故 C 项错误;漫画的内容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是 抢占租借地,故 D 项错误。6(2019昆明一中摸底测试)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赤身裸体、无糊口之资,随时饿毙”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有增延之势。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期中国( )A白银从内流向外流转变B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C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解析:选 B。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社会 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中国社会危机严重,故 B 项正确。7(

7、2019长春质监)“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旨在强调(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解析:选 C。“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不能体现洋务派思想的落后性,故 A 项错误;“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不能体现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故 B 项错误;“他们的实际行 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 化的道路”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故 C 项正确;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是对民族危机的挽救,是历史的必然,故 D 项错误

8、。8(2019安徽省高中十校联盟摸底) 国人对洋务运动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同治中兴”“同光新政” “自强新政”等,其中最能体现其是回应西方冲击的是( )A同治中兴 B同光新政C洋务运动 D自强新政解析:选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 动沉重打击清政府的封建 统治,清政府在内 忧外患的背景之下开展洋务运动,自强新政反映了洋 务运动实行改革以抵抗西方列 强的侵略(回应西方冲击)的目的,故 D 项正确。9(2019武汉模拟)1876 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 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 20 条,指明凡有国际

9、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放弃重农抑商 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力图扩大对外贸易 D极力垄断对外贸易解析:选 C。清政府允许商人参加博览会,主要是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故 C 项正确;根据“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 抚, 晓示商人劝谕参加 ”可知材料只是表明清政府鼓励商人参加博览会,不能体现彻 底放弃重农抑商,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 B 项错误;清政府此举看不出有 “垄断”对外贸易的意图,故 D 项错误。10(2019林州调研)下表为主要国家人均消费需求情况,该表说明( )国家 中国 美国 瑞典 加拿大 德国 日本时间 1887193

10、61889194818821948187019301851193118891938年均增长率0.92% 2.1% 2.3% 1.3% 14% 1.5%A.主要国家工业化同时起步B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动力不足C中外经济水平的差距巨大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解析:选 B。材料中国“人均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低,不能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故 B 项正确;工业化“同时”起步,表述错误,故 A 项错误;人均消费需求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故 C 项错误;人均消费需求增长 快慢不能直接反映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故 D 项错误。11(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 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

11、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这一事件( )A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C体现“体用统一”思想 D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解析:选 A。根据“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 务”可推断出其讨论的事件 为洋务运动,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 A 项正确。12(2019洛阳期中)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岁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自然经济

12、的开始解体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传统社会经济的衰败解析:选 A。材料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丁税等占多数到关税等几占一半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扩大了国内外贸易,故 A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宋代,由于城市中市坊制度的破坏,以及邻近乡村地区懋迁(贸务) 的方便,原有的定期市逐渐演变形成商业性的聚落,作 为固定居处的市于是形成。另一方面,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 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时代,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 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可见,明清时“市镇”或“镇市”已经成为江南地

13、区一般商业聚落的通称了。摘编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材料二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 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 转型。进入 20 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 20 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 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 镇 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 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 城镇转变。摘编自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到明清江南市镇的变化和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相比,近代江南市镇有何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原有

14、的定期市逐渐演变形成商业性的聚落,作为固定居处的市于是形成” “明清时市镇或镇市已经成为江南地区一般商业聚落的通称了” “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 渐蜕变转化 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宋代、明清 时期商品 经济发展的表现归纳。( 2)第一小问发展,从材料二“在近代机器生 产和工业品大量输 入的冲击下,江南 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 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 “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 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 一步展开,部分市 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与材料一 对比归

15、纳;第二小 问原因, 结合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近代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答案:(1)变化:由定期性市场转变为商业中心;原先的行政和军事城镇商业职能增强。影响:适应了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区域市场网络的形成;加速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世俗文化的发展。(2)发展:向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14. (2019黄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90 年,洋务运动后期领导人物张之洞本着兴业图强,实业救国的目的开采大

16、冶铁矿,兴建汉阳铁厂,开创了我国近代成功兴办钢铁工业的先河,后来这个钢铁联合企业几经沉浮,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 办,曾 经有过亚洲最大的 钢铁联合企业的辉煌,也有过举债度日的艰难,1938 年由于抗日 战争而沦陷。在 这 48 年中,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制植入,一方面改变了黄石传统社会的经济格局,自然 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工业化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它给湖北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民众的意识思想以强烈冲击,加快了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速度。姜迎春近代工业文明的植入和地区社会变迁工业文明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这一层次,你是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工业文明的?请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解析

17、: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选 定自己对待工业文明的观点,拟定论题。如: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其次,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论证该观点。如:政治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不断发展,并发起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最后,作简要的小结。如:工业文明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这一层次,它的发 展推动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发 展,使中国社会逐步 迈向近代化。答案:示例论题: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工业文明。论点: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政治领域:为救亡图存,为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废弃了封建帝制。经济领域: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随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工业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领域:修筑了铁路,开办了轮船航运,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出行和物产流通。通讯领域:兴办了电报电话,方便了讯息的传播,人们获得信息更为便捷。文化领域:创办了近代报纸、杂志,传播民主思想,引领社会风气转变。教育领域:兴办新式学堂,允许出国留学,一批实用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