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010-65049889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1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C B D C A A D B D B新课标第一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题号 13 14 15 16答案 BCD CD AC AD三、填空题(每小题 2 分
2、,共 14 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17 6107 18 机械(动) 19 内 20 长度21 4000 22 0.3A 23 10:9(说明:22 题不写单位扣 1 分。)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34 分。2432、3435 每题 2 分,33 题 4 分,36 题 3 分,37 题 5 分)244638 -2 分252.5,0.5 -2 分26如答图 1 所示 -2 分 27如答图 2 所示 -2 分(说明:不要求电路元件一一对应,电路结构正确即可得分) 分28如答图 3 所示-2 分(说明:只要连接滑动变阻器下端接线柱,无论哪端同样得分;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接各
3、1 分)29大于 -2 分30剧烈 -2 分31被举高度(高度,下落高度) -2 分32U2=10V U1 -2 分33()匀速(缓慢) -1 分()0.04;83% (83.3% ) - 2 分34()2 -1 分()LRm5.0-2 分35.主要实验步骤和现象:-2 分(1)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杆的中点 O 左侧距 O 点 1 格处挂 2 个钩码,在杆的中点 O 右侧距 O 点 1格处挂 2 个钩码,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答图2A1A2L1L2S答图 1FS答图3P010-65049889(2)在杆的中点 O 左侧距 O 点 1 格处挂 2 个钩码,在杆的中点 O 右侧距 O 点 2 格处
4、挂 1 个钩码,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分析:-1 分杆中点两侧施加的力大小不等,杆在水平位置也平衡了,说明小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说明:实验步骤中不写(1)不扣分)36.实验电路图如答图 4 所示。(2 分)(说明:电流表画在干路上也得 2 分;电流表画在 R1 支路上得 1 分)实验步骤:(方法一)(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1 分)(2)断开开关 S,调节电阻箱 R2 的阻值为适当的阻值。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 A 测量通过电阻箱 R2 的电流 I2;断开开关 S,将电流 表接在干路上,闭合开关 S,用电流表 A 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 I,将 I、I2 的测量数 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1 分
5、)(3)断开开关 S,调节电阻箱 R2 的阻值。闭合开关 S,用电流表 A 测量通过电阻箱 R2 的电流 I2;断开开关 S,将电流表接在干路上,闭合开关 S,用电流表 A 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 I,将 I、I2 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1 分)(4)仿照步骤(3),再做 4 次实验,并分别将各次的 I 、I2 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1 分)实验步骤:(方法二)(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1 分)(2)断开开关 S,调节电阻箱 R2 的阻值。闭合开关 S,用电流表 A 测量通过电阻箱 R2 的电流 I2;断开开关 S,将电流表接在干路上,闭合开关 S,用电流表 A 测量通
6、过干路的电流 I,将 I、I2 的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2 分)(3)仿照步骤(2),再做 5 次实验,并分别将各次的 I 、I2 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1 分)实验数据记录表: (1 分)五、计算题(共 16 分,37 题 3 分,38 题 6 分,39 题 7 分)37解:Q =cm(t2- t1) - 1 分= 4.2103J/(kg )100 kg (60-10 ) - 1 分=2.1107J - 1 分38解: (1)匀速提升物体 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分(2)A 上升速度 v=0.2m/s,此时工人做功的功率 P= F2v=300N20.2m/s=
7、120W-2 分(3)以动滑轮和 A 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 5则 G 动=2F-GA=2300N-480N=120N- 1 分I2 / AI / A082N3042hFW总有 092N601-2- hFGW动总 额 外总总有最 大R2R1 AS答图 4答图 52FGA+G动010-65049889工人施加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 F 最大= G 人= m 人 g=60kg10N/kg=600N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1 分(其他方法正确均可得分)39解:(1)由题中 Wt 图像可知 P2= s5.1J270t=1800W - 2 分(2)设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G 动,卷扬机
8、及其工作平台所受重力为 G。根据图像可知 t=1.0s 内,拉力 F1、F2 做功分别为 W1=900J,W2=1800J= = = , = = ,4v1=3v2,解得 = P1P2 W1W2 900J1800J 12 P1P2 F15v1F25v2 F1v1F2v2 F1F2 23= = ,G1=1450N,解得 G2=2200N- 1 分12 G15F15F2G2 8788提升重物 G1 的过程中,重物和动滑轮受力分析如答图 6 所示,卷扬机及其工作平台受力分析如答图 7 所示,杠杆 AB 受力分析如答图 8 所示,配重 C 受力分析如答图 9 所示。提升重物 G2 的过程中,重物和动滑轮
9、受力分析如答图 10 所示,卷扬机及其工作平台受力分析如答图 11 所示,杠杆 AB 受力分析如答图 12所示,配重 C 受力分析如答图 13 所示。- 1 分 由受力分 析可知 5F1= G1+G 动 5F2= G2+G 动 ,解得 G 动=50N - 1 分(3)F1= = =300N, NA1= G-F1=500N-300N= 200N,G1+G动5 1450N+50N5NA1= NA1,5AO=2OB, FB1= = =80N- 1 分NA1OAOB 200N25FB1= FB1,N1=GC- FB1=200N-80N=120N F2= = =450N, NA2= G-F2=500N-450N=50N,G2+G动5 2200N+50N5NA2= NA2,5AO=2OB , FB2= = =20NNA2OAOB 50N25FB2= FB2,N2=GC- FB1=200N-80N=120N 图 6G动5F1G1NA1F1G图 7 图 8A BDO 1F1FB1N1GC图 9图10G动5F2G2NA2F2G图11图12A BDO 22FB2N2GC图13010-65049889= = - 1 分N1N2 120N180N23(其他方法正确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