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前质量检查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邹忌:足智多谋、娴于词令、深谙君王心理,实事求是、头脑冷静、善于思考、观察细致,忠于职守、勤于王事,果断坚决、胸怀坦荡。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闻过则喜,勇于 纳谏,勇于改过。主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城北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
2、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内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过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我孰与城北徐
3、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王之蔽甚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过者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面的句子。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本文一共写了邹忌十个动作,正是这一连串的动作使人觉得邹忌所以要进谏以及陈说的道理都比较可信。请找出这十个动词,写在下面。4请把邹忌婉辞劝说齐威王的话语用横线在原文标出。5在邹忌提出“吾孰与徐公美”的问题之后,其妻、妾、客分别作了回答。请看: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 ”(1) 妻、妾、客三人的回答的共同点是什么?(2) 妻、妾、客的回答表现了各自怎么样的心理?妻:妾:客:6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邹忌进谏的真正目的是想说明什么?齐威王纳谏后效果非常显著,是怎样的?7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8第二段在表达上的作用是怎样的?最后一段中有一个成语,请写出来,并解释意思。再写出几个出自战国策中的成语。9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你能采用类比的推理论证方法阐明一个道理吗?10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奖赏的意味着什么?11.面对着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12.邹忌劝谏齐威王的策略,高明在哪
5、里?13威王一曰“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 。这说明邹忌善于进谏,齐王善于纳谏。想想我们学过的古文里也有这样的四字词语?请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词语。1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15.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曹刿论战考前查缺补露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并回答文后的问题。十年春 ,齐帅 ( )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 乡人曰:“ 肉食者( )谋之,又
6、何间( )焉 ?”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 )问:“何以( )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 )也,必以( )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 )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 )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 )之属( )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 )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 )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
7、 )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 )齐师。既( )克( ),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 )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 )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 )逐之。 ”1.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A.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B.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C.曹刿在齐师三鼓之后才让鲁军最终取胜的原因是:D.曹刿最后同意鲁军追击敌人的原因是:E.曹刿认为作战过程中主要依靠什么取胜?F.曹刿认为反击的最佳时机是:G.曹刿认为追击的最佳时机是: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中的作用?3.在这次战
8、争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破法呢?5.结合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略”表现出在哪些地方?6.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造先决条件是什么?(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说说.)7.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在战中和战后,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谅,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8.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 ;曹刿论点一文中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取信于民,你认为二者有没有矛盾?说说理由。9.古人评曹刿的战略思想,说:“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胜察敌情,此乃远谋也。 ”
9、你认为对否?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10.本文仅二百余字,却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11.曹刿说的“夫战,勇气也故逐之”这段话高度概括地说明了曹刿指挥这场战役的原理,体现了左传语言精炼的特点。下边是这段话扩写,没有加标点,请你用“/”画在需加标点处,再把短文和原文做比较,并回答问题。夫战以气为主气勇则胜气衰则败鼓所以作气也一鼓气力盛再鼓则气衰三鼓则气竭吾不鼓以养三军之气彼三鼓而气竭我一鼓而方盈以竭御盈不胜何为?(1)扩写可分几层?每层在大意是什么?(2)扩写中哪些话是带解释性的?为什么要加进这些解释?(3)扩写的最后一段跟原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