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融学考试整理论述.docx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069252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考试整理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学考试整理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学考试整理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学考试整理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学考试整理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述1、试述货币政策的运作并简要评价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效果。2、试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并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有:微观层面功能: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宏观层面功能:实现储蓄投资转化;资源配置;宏观调控。3、论述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及货币供求均衡的调控机制。4、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解决这一问题?各自有何优缺点?(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2)效果: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

2、币政策工具,就其效果而言,它往往能迅速达到预定的中介目标,甚至预期的最终目标,但它将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往往引起经济的剧烈动荡,如频繁调整也将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的流动性管理,因此它的运用往往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不适合微调,也不能经常使用。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2)效果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告示效果” ,它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该决策

3、的反应。 (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证券) ,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2)效果:在公开市场业务中 a、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b、具有很大的灵活性;c、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随时作逆向操作。d、通过整个银行系统基础货币总量调控,使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5、信用风险有何特征?如何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信用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 传染性 ; (3)可控性; (4) 周期性。防范信用风险的根本,在于必须遵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

4、,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风险约束机制,实现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防范信用风险的一般措施: 建立信用资金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风险约束机制,完善信用制度,规范信用行为;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不确定性,尽量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 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系统,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提高决策精度; 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监管机制,规范信用安全网的运作机制,防止信用危机的扩张和蔓延。6、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 10%,有人将 10000 元现金存入一家商业银行,在没有任何“漏损”的假设下,试说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5、包括过程与结果) 。答案要点: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 (1)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且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多倍扩张如下:商业银行接受这 10000 元现金原始存款后提取其中的 10%即 1000 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余的 9000 元发放贷款,由于不考虑现金漏损,贷款客户必将全部贷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又将把这笔款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 9000 元,另一家银行在提取 10%准备金后将剩余的 8100 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第三家银行获得存款 8100 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

6、原始存款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直到全部原始存款都已成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为止。如果以 D 表示存款总额,A 表示原始存款,r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 D=A/r 表示。全部银行存款货币为 D=10000/10%=100000 元,1/r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存款乘数,故存款货币乘数为 10 倍,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2)修正:如果考虑“漏损” 、定期存款比率和超额准备率,则存款乘数=1/k+rd+t*rt+e。其中 k 是通货比率,rd 是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 是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 是定期存款比率,e 是超额准备金率(3)存款货币多倍收缩过

7、程与多倍扩张过程正好相反,在银行没有剩余准备金时,如某存款人以现金形式提取其存款10000 元,将使该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了 10000 元,但由于 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只能减少 1000 元准备金,此时它就发生准备金短缺 9000 元,必须通过收回贷款 9000 元予以弥补,这样将使其他银行因此而减少存款 9000 元进而准备金短缺 8100 元,并同样通过收回贷款予以弥补,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如此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存款总额将成倍减少。减少的倍数与存款扩张的倍数是一致的。7、论述货币均衡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8、根据现阶段我国货币运行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论述我国货币当局的货币

8、政策效果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论述第一章1、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答案要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2、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目前我国的“一国三币”制度?答案要点: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

9、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发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第二章1、试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并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答案要点:商业信用的主要特点有:商业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商品资本,仍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是产业资本的一部分。商业信用体现的是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商业信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

10、资本量的限制。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商业信用只能由生产商品的企业向需要该商品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具有对象上的局限性。工商企业一般只会和与自己有经济业务联系的企业发生商业信用关系。银行信用的特点有: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因此银行信用能够超越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能够克服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会提供信用。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某些缺点,成为当代经济中信用的主要形式,但它还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商

11、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表现在: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是银行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例如,一些银行信用业务就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商业信用与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为产业资本循环服务,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信用无能为力的地方,银行信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 3、比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并谈谈我国未来融资格局发展趋势。答案要点:间接融资的优点:各国对金融中介的监管较严,间接融资的社会安全较强;对有良好资信记录的客户授信额度可使企业的流动性需求及时方便获得;企业保密性较直接

12、融资强。局限:金融中介集中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社会资金运行和配置的效率依赖金融中介的素质;难以保证新兴产业、高风险项目的融资需求。直接融资的优点:筹资方不受金融中介的规模和风险管理的约束;在良好的信息披露下筹资者会将资金投向高效益的领域;收公平市场环境的影响,有助于资源的良好配置。局限:缺乏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的支撑,风险度较大;缺乏间接融资中额度管理的灵活性;与保守商业秘密冲突。我国未来融资格局发展趋势:我国融资体系的几个基本点:1)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这两种基本的融资方式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2)在市场经济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并存的,各有不同的功用。企业筹集资本金

13、主要应依靠资本市场,而银行性融资主要用于满足企业进行适度负债经营的需要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主辅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我国来说,80年代形成的单一的以银行为主体间接融资体系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产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4)受现有条件的约束,我国市场经济下的新型融资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恐怕实行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制度,不过直接融资将保持一种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充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基本融资方式在竞争中正朝着互有分工、互相补充的方向协调发展。两种融资模式的界限也不断消融,向

14、着互相渗透、融合的方向演进。在市场经济中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角色会合理归位,银企关系会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塑造,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有分工、协调发展,我国新型的融资体系将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将在竞争中互有分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至于哪一种融资方式占优或者说哪一种融资方式在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完全取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第三章2、试述金融工具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答案要点: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是金融工具最重要的三个特征。三特性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收益性与风险性呈正向相关关系,即所谓“高风险、高收益” 。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

15、比较复杂,对于通过到期赎回方式获得的流动性而言,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主要通过市场转让途径获取的流动性,流动性与风险性又呈反向相关关系。3、如何理解 资本市场的功能?答案要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资本市场的功能:(1)首先要把握资本市场的特点。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短则至少为1年,长可达数十年;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例如,开办新企业,更新造或扩充厂房设备,国家长期建设性项目的投资等等,除了利用企业自有资本以及向银行借入中长期贷款外,需要去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筹措资金;资金借贷量大。巨额的资金主要用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的需要

16、;市场交易工具收益较高而风险也大。资本市场的功能来自于资本市场所具备的特点。而核心特点则要抓住资本市场的长期性。 (2)把握资本市场的两个市场层次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对于证券发行人来说,两个市场在便利发行人筹资的同时,又对其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约束。对于投资者来说,他可以在流通市场上根据自身利益需要,自由选择证券,用脚投票。把握两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助于理解资本市场的功能。(3)资本市场的具体功能分析。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由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收益较高,能吸引众多的

17、投资者,他们在踊跃购买证券的同时,向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长期资金来源。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在资本市场中企业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证券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要素部门间转移的障碍。实物资产的凝固和封闭状态被打破,资产具有了最大的流动性。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根据社会需要,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实行兼并和重组,发展资产一体化企业集团,开辟新的经营领域。另外,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其资金来源不受个别资本数额的限制。这就打破了个别资本有限且难以进入一些产业部门的障碍,有条件也有可能筹措到进入某一产业部门最低限度的资金数额,从而有助于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

18、转移和重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组建股份公司,也可以通过股份转让实现公司的重组,以调整公司的经营结构和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兼并重组离不开资本市场。由于各投资主体直接代表了各方的利益,市场主体的相互约束能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制衡整体,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发展能力。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筹资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只有那些发展前途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上立足。这样,资本市场就能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同时也能激励所有的上市公司更加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正是通过这种机制的作用,促成了资

19、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另一方面,在产业、行业周期性的发展、更迭过程中,高成长性的企业和行业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外部直接融资,进行存量与增量的扩张与重组,得到充分而迅速的发展,率先实现并推动其他产业的升级换代。4、如何理解证券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答案要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证券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1)证券发行市场的定义、活动及功能。发行市场又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凡新公司成立发行股票,老公司增资发行股票,政府及工商企业发行债券等,构成发行市场的活动。在发行市场上,发行人或者自己直接,或者借助中介机构的帮助发行证券。由于中介机构有丰富的

20、经验和大量信息,绝大多数的证券发行均通过它们完成。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发行市场在发挥融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价值发现与信息传递的功能。好的发行市场能够相对准确地确定金融资产价值。 (2)证券流通市场的定义、活动及功能。流通市场又称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 是对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当股东想转让股票或债券持有人想将未到期债券提前变现时,均需在流通市场上寻找买主。当希望将资金投资于股票或者债券等长期金融工具的人想进行此类投资时,可以进入流通市场,从希望提前变现的人手里购买尚未到期的的证券,实现投资。股票流通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有场外市场;债券二级市场则主要以场外

21、市场为主。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如果没有流通市场,许多长期融资将无法完成。流通市场同样具有价值确定的功能。 (3)证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构成统一的资本市场。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存在的前提,没有证券的发行,自然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有了发行市场,还必须有流通市场,否则,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发行市场萎缩以致无法生存。另外,如果发行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较弱,也会影响流通市场的价值发现的效果。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使发行市场定价普遍低时,会使流通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助长过度投机,不利于市场正常发展。第四章1、试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22、的结构与职能。答案要点:我国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具体职能包括发行人民币、依法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经理国库、管理外汇储备等。三家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国家基建的政策性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为扩大机电产品与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业务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

23、金融机构体系处于主体地位,主要从事存款、贷款结算等具体金融业务。还有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在华外资金融机构。2、现阶段我国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相比较有什么异同点。答案要点:相同点:(1)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2)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3)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4)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不同点的主要表现:(1)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小,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2)中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3)中国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

24、量相对不足;(4)中国政策性银行地位突出,但其业务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资金“大锅饭”体制的弊端;(5)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 (6)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行、为中小企业股务的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都未建立;(7)中国的保险业比较落后,保险机构不多,特别是地方性保险机构有待发展,保险品种少,保险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人口规模相比较显得太小;(8)中国的金融法规尚不健全,由此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和无序竞争。第五章1、试述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为什么商业银行成为各国金融当局监管的核心?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

25、主要功能有:(一)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银行资金运用。 (二)支付中介。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具有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的职能。 (三)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运用所吸收的活期存款进行贷款或投资,通过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过程,形成存款货币的成倍扩张或收缩。 (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特殊地位,及其

26、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它服务。2、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答案要点: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1)资产管理(The Asset Management)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The Liability Managem

27、ent)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

28、理搭配的目的。第六章1、怎样看待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答案要点: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中央银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 ,具体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地位的特殊性目前世界各国几乎都设有中央银行,就其名称而言,不尽相同。但就其所处的地位而言,都处于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心环节,它是统制全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全国信用制度的枢纽和金融管理最高当局。通过中央银行,贯彻国家的金融政策意图;通过中央银行宏观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运用,实现

29、国家对整个货币量的吞吐,以把握经济发展的冷热度;通过中央银行,行使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监督和管理,以实现金融业的稳健和规范经营;通过中央银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联系和合作。可见,中央银行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是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代理,也是在国家控制下的一个职能机构。它的宗旨是维持一国的货币和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业务的特殊性中央银行享有发行货币的特权,不以盈利为目标。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发行的货币,同时也接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所以它不能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也不能开展平等

30、的竞争。管理的特殊性中央银行虽然拥有各种金融管理权,但它与一般的政府管理机构毕竟有所不同:一方面,这些管理职能,无论是对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发行业务等,还是对政府办理国库券业务,以及对市场发行和买卖有价证券业务等,中央银行都是以“银行”的身份出现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不是单凭行政权力行使其职能,而是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如计划、信贷、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有关法律等去实现。中央银行本身不参与业务,而是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以达到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还有,中央银行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它处于特殊地位,不偏向任何一家银行,而是作为

31、货币流通和信用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执行其控制货币发行和调节信用的职能,从而达到稳定金融的目的。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宏观调控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从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适当调节货币供应量,防止分散发行造成货币供应量失控,影响币值稳定。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

32、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集中存款准备。为了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同时也便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各国法律都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一部分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利用这些存款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度过客户集中提现的危机,同时也可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再贷款或再贴现,使之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充当最后贷款人。当工商企业缺乏资金时,可以向商业银行借款。但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足,而其他同行也头寸过紧无法提供资金帮助时,商业银行便可求助于中央银行,以其持有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予以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

33、必要时还可向中央银行申请信用再贷款,从而获取所需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和坚强后盾,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商业银行因业务关系相互间每天都要发生大量资金往来,需要及时核算。而各家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帐户,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帐户转帐和划拨,整个过程经济而简便。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中央银行独立,或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一起对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来承担。 (3)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 ,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

34、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等几个方面。 (4)中央银行是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问题。宏观经济调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重心。货币政策一般也称之为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种调节措施。具体地说,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通常为中央银行)通过其本身的货币信用业务活动,运用利率、汇率、存款准备率、信贷及债券买

35、卖等经济手段和行政、法律手段影响金融机构及整个国民经济来实现的。货币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价格、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货币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币值和物价的变化、资本(资金)流动及其投向和投量的变动,以及社会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总是集中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表现出来。可见,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也就是它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职能作用发挥的过程。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社会总需求从价值形态分析是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要保证宏观供求平衡,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至关重要。换言之,中央银行要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

36、标,必须以货币供给量这一中间目标的实现为传导。实施宏观金融的监督和管理。中央银行除了担负起组织和调控货币供应职责外,作为一国的金融管理当局,必须负有对本国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包括本国及外国银行、内外合资银行等的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如,中央银行依据银行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一切吸收存款的机构向其注册,请求批准。凡在国内新建立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本国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均必须经过中央银行批准,按照立法程序完成登记注册手续,并定期呈报材料,接受监督。中央银行有权制定一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规章细则,经常检查它们的业务和账户,了解业务经营状况,在必要时向其发出政策性通告与训令,使之遵循有关金融政策和

37、法令。中央银行还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控制金融市场,使之服从政府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要求。第八章2、何谓通货比率?它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它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答案要点:通货比率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进而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变化、收入或财富的变动、其他因素。通货比率的变动将对货币供给量产生负的影响。第九章1、什么是货币均衡?什么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试述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货币均衡是指实际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包含三层意思: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与真实货币

38、需求量的相等。是指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是允许货币供求有一定偏离度的广义均衡。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社会总供求平衡指的是二者基本上相适应。关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涵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市场的总体均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动态的均衡。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说来,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有一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货币供给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

39、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而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纽带就是国民收人和物价水平。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只是反映了简单再生产的客观要求,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因是要求现实的总需求略大于现实的总供给。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第十章1、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答案要点:(一)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观点:()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

40、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二)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银行信用膨胀;()财政赤字;()基本建设投资过度;()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经济效益低下。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1)控制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改善供给: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

41、。政策主张:降低税率;实施适度融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发展对外贸易。 (3)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按物价变动状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你认为“物价稳中有降”是不是理想的经济状态?为什么?答案要点: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情况形成的机制如何。 ()如伴随着经济增长率上升的物价下降,则能使社会经济在安定的环境中以一个恰当的速度增长。如物价下降是由于良性的市场价格竞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国际市场低价商品的冲击等因素造成的,则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成长。 ()如是经济衰退型的物价下降,则对经济增长的威胁作用十分明显。其危害表现在:A、货币购买力提高,消费推迟,抑

42、制总需求,商业萎缩,进而影响就业增长,形成工资下降压力,进入通货紧缩螺旋,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萧条。B、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变得昂贵,投资减少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可能形成衰退。C、债务人负担增加,使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银行惜贷,导致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可能会引发银行业的危机。D、通货紧缩还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十一章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几个?中央银行在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能否同时达到这些最终目标?为什么?答案要点:西方国家主要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是无法同时达到这些政策目标,因为这四大目标

43、之间任何两个目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较明显的如(1)稳定物价于充分就业之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 (2)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经济增长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往往也较高。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十二章1、结合国内外实际,谈谈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答案要点:金融深化是指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屉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和经济发展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发展中国家要实现金融深化首先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政府放弃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干预

44、和管制;第二,政府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进展状况是相当不平衡的,在已经进行的改革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在那些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国家里,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高通货膨胀率容易导致高利率和实际汇率变动,从而使资金出现不规则的流动。只有首先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金融改革才能避免上述种种经济不安定状况。(2)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结合。假若一国的价格仍然是保护价格或管制价格,在这种价格信号扭曲的条件下实行金融自由化,资金流动就会被错误的价格

45、信号所误导,结果出现新的资源配置结构失调。(3)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要以法律和规章的干预取代人为的行政干预,从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经历者看,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放松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但在放松管制的过程中,若不注意建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谨慎的管理制度,就会在信贷的分配方面出现失控,情况严重时会致使许多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并面临破产威胁。(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必须预先判断出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井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的考虑,采取适当经济补偿手段。同时,政府当局也应采取一些可行的过渡性措

46、施,以减轻社会震荡。补充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4)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1)交易期限短。 (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功能。 功能有:(1)微观层面功能: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宏观层面功能:实现储蓄投资转化;资

47、源配置;宏观调控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存款负债。 (2)其他负债。 (3)自有资本。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特殊风险?(1)信用风险。 (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 (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4)竞争的风险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应量有什么用? 答: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构成。在货币乘数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规模,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同方向的成倍变动。 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的规定性,供给渠道

48、或程序,决定因素以及中央银行调控等理论,他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供给的行成和传导轨迹,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资产负债的账户关系,派生存款的形成;货币供给的三要素,即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决定:不同经济模式下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可能程度及其操作。 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1)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关于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数量决定的理论是货币政策选择的理论出发点。(2)其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有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之间有何关系。但也不能忽视微观的货币需要,即一个经济 单位在现实的收入

49、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受益最大等问题。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一)收入水平 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消费倾向(三)利息率水平(四)信用的发达程度 (五)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 这三个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用货币流通规律说明。若以 M 代表货币需求量,P 代表物价水平,Q 代表社会商品可供量,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则根据货币流通规律有如下公式:M=PQ/V。 可见,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成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六)公众的预期和偏好试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工具的效果。你认为现阶段我国应如何选用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猛烈的工具,一般不轻易变动;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告示效应,表明政策意向,但对于信贷扩张和紧缩的调节力量较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于操纵,效果也比较直接。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发达的证券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