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血管调节.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605970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血管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血管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血管调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组员:张润 2011210324 曾令剑 2011210317 周鹏 2011210334 执笔人:张敏 2011210320实验目的:1、观察和验证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2、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急性实验技术以及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3、继续掌握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操作。实验原理:动脉血压受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弹性及循环血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尤以前两个因素最为重要。体内外许多因素通过神经核体液途径调节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致使血压发生改变。实验对象:家兔,体重 2 到 4 KG 左右,雌雄兼用实验器材:25%乌拉坦溶液,0.9%Nacl,肝素(500U/L

2、) ,1:10000 去甲肾上腺素,1:10000 肾上腺素,1:100000 乙酰胆碱;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BL-410 生物信息记录处理系统。实验步骤 麻醉:25%乌拉坦溶液按 5ml/kg 体重耳后静脉注射,实验中根据兔子的麻醉状态可以适当的追加或少加。(1) 气管插管:将颈部的毛皮剪开,剪开皮下组织,分离肌肉,暴露肌肉,分离气管,穿线,在第 2 到 3 气管环切一倒 T 字的口,并快速插入气管。结扎,固定,剪去线头。(2) 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侧切口的皮肤和肌肉,其余三指从皮肤外面略向上顶,使得颈部气管旁软组织外翻,便可暴露出与气管平行的动脉鞘,鞘内包括有

3、靠前的颈总动脉和紧贴在后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用玻璃分针轻轻的纵行分离鞘膜,并将颈总动脉稍移向一旁,可看见三条平行排列的神经:迷走神经最粗、最亮、规整。在迷走神经下穿线,在远离血管处打一活结备用。(3)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尽量分离长一些,注意勿损伤及颈总动脉的甲状腺分支) ,其下穿两条线,在尽量靠近头端处做两次结扎,保留结扎线残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阻断血流。于靠近结扎处做一斜行剪口,将已充满肝素的塑料管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用线固定结扎插管。当所有手术完成后移开动脉夹。(4) 连上实验系统,打开 BL-410,继续下面的操作。实验项目及结果以及其对应的原因(讨论):

4、1、打开 BL-410 系统 开始实验,出现正常的血压曲线。正常曲线如右图2、牵拉左侧颈总动脉结 扎线残端,及相当于刺激颈动脉窦。引起 减压反射。实验结果如右图原因:牵拉左侧颈总动脉,刺激了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经窦神经、舌咽神经传入信息,经大脑延髓作用使得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从而使得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回降。所以图中出现牵拉后曲线下降的样子。当牵拉完过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出现相反的作用,故图中出现曲线逐渐回升的现象。3、夹闭右侧颈总动脉,实验结果如右图。原因:1、当夹闭右侧的颈总动脉时,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升高

5、。原因是颈动脉窦处血压下降,压力感受器所受刺激减弱,降压反射减弱,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增高,心迷走中枢紧张性下降,心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2、同时我认为心脏射出的血液全部涌入左侧总动脉,而左侧颈总动脉正是我们测血压的动脉。故由于血量的增加,射出速度的增大,而我们测血压的装置便于血液射出的量和快慢有绝对的联系。3、同时夹闭右经总动脉也会降低脑血供,中枢 CO2 增加,反射性增大心排出量,来缓解中枢缺氧。所以上述原因都乎导致血压的上升。由于它并没改变心输出量和心率等因素所以脉压差无明显变化。当我们将右侧的颈总动脉打开时,血流部分流向右侧分担了左侧的压力,于是血压马上便恢复了。4、

6、从耳后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原因: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 受体结合,也能与心肌的 1 受体结合,但和血管平滑肌的 2 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因此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体内大多数血管均有明显的缩血管作用。动脉血压升高,进而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活动的抑制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兴奋效应,故心率减慢。注射去甲肾上腺素通常出现心动过缓。临床上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缩血管的升压药。又由于血管的收缩导致血管的舒张压也会增大故脉压差无明显增大的现象。5、注射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原因:肾上腺素可与 和 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

7、结合。在心脏,肾上腺素与 1 受体,生正性变时、变传导和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的 和 2 受体。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以兴奋受体的效应 为主,引起血管舒张;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也使 2 受体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而我们注射的是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但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大,心率减慢,使得血管收缩压增大而舒张压无明显变化,从而使得脉压差也增大。过一会后由于人体自身的调节,血压回落。由于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较强,而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所以临床上常用作“强心”急救药。6、注射 ach,观察血压变化原因 1、Ach 可以刺激迷走神经,抑制心跳。2、Ach 可与心肌细胞膜 M 受

8、体结合,使心脏抑制,心输出量减少,3、也可和血管平滑肌上 M3 受体结合,导致舒张因子 NO 释放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而且舒张压下降很大。故于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想比较注射 ach 会引起脉压差的增大。故上述原因便是血压为何降低,脉压差增大的原因。当过一会后由于人体的调节血压又将回到原 来状态。7、结扎剪断并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观察血压变化原因:迷走神经是支配心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它们对应得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束等。而且右侧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影响占优势。心迷走节后神经主要是释放 Ach 作用于心肌细胞 M2 受体,可产生负性变时、负性变力、负性变传导。从而使得血压降低。实验注意:1、注射麻醉剂要缓慢,以防造成动物死亡。2、注意三接口直开闭方向,在每项处理前,均要有正确的对照曲线,并做好标记。思考题: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和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的血压下降机制有何不同?答: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会引起血压降低,同时还会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即对血管也有作用。而迷走神经为传出神经, 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会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变慢。他只对心脏的副交感有作用。参考文献 生理学基础 -古天明主编 2005生理学基础 -杨袆新主编 2009神经药理学基础 -罗焕敏主编 2011 医用生理学 -孙庆伟,吴敏范,白洁,吴建新主编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内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