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4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605092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4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4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4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4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4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复习效果检测(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 12 题。1 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 B C D解析:选 D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表,可知 代表重熔作用,代表岩浆活动,代表地壳运动,代表变质作用。玉石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 D。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B C D解析:选 A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

2、形成的,故选 A。(2014大连测试)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解析:选 A 由图示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褶皱;甲、丙处为向斜成山,乙处为背斜成谷。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C丙 冰川侵蚀 D丁 人类活动解析:选 B 甲、丙处向斜成山是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的结果;乙处背斜成谷是受到外力侵蚀的结果,故 B 正确,丁处地层缺失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系,也可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2014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为某地

3、区地质剖面图,其中 C 为沉积物,B、F、G 为沉积岩,A、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 为变质岩。读图,完成 57 题。- 2 -5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A BC D解析:选 C 图中有沉积岩,故有外力作用,正确;岩层褶皱变形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正确;A 为岩浆岩,故有岩浆活动,正确;E 为变质岩,故有变质作用,正确。6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 、D、G、B、F BB、E、D、A、FC G、B、A、E、D DG、F、B、D 、A解析:选 C 沉积岩地层下老上新,形成顺序 G 早 B 晚;岩浆穿透沉积地层 G、B,形成

4、岩浆岩 A;变质岩 E 是岩层受热形成的,在岩浆岩 A 形成之后,又有新的岩浆穿透变质岩形成岩浆岩 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处有可能找到化石B如果该地区有石油,则应该在地向下打井开采C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F 层施工D假设 C 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区可能常年盛行南风解析:选 B 找石油、打隧道均找背斜构造,地下部有背斜构造。(2013浙江高考)图 1 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 2 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8 题。8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 侵蚀作用

5、 住宅用地C乙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交通(港口) 用地D甲流速快 侵蚀作用 水利设施( 防洪堤)用地解析:选 D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为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明显,容易决堤,适合作为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乙处为河流凸岸,流速慢,河流堆积作用强,适合作为住宅、农业用地。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 910 题。- 3 -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解析:选 A 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含沙量大、地转偏向力、入海口潮差小有关,与中游河流落差无关。1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解析

6、:选 C 乙为瀑布,瀑布的最终消失与侵蚀作用有关。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图图11下表中 P、Q 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颗粒直径(mm) 河流流速(cm/s)P 0.02 200Q 20 7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解析:选 C 依上题作图,可判断 P、Q 两点所属图中区域,得出答案。12能够反映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4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选 B 图示现象为河流三角洲地区,由于河流流速降低而堆积形成三角洲,同时,河流堆积作用表现为先是颗粒大的堆

7、积,后是颗粒小的堆积,则河流入海口处为颗粒小的物质堆积,故 B 项正确。二、综合题(40 分)13读 “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20 分)(1)在沿 AE 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 A、E 两处最晚,其次是 B、D 两处,C 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6 分)(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4 分)(3)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及原因。(10 分)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提供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处为背斜。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

8、破碎被侵蚀成谷地,河流在此发育形成。第(3)题,从等高线上判断其特点及原因。答案:(1)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在谷地易积水成河。(3)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14 (2014济南调研)下图为我国汉水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 分)(1)判断汉水自 P 点至 Q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 分)(2)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

9、文特征的差异。(4 分)(3)Q 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 。当地居民有“ 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 之谚语,即平原部分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至山边为最低,分析其形成原因。(10 分)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和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第(2) 题,从河流含沙量、流速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河流携带泥沙沉积作用分析。答案:(1)盆地。理由:从 (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西、东、南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向南开口;再从(200 米) 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5 -(2)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白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含沙量也小。(3)由于支流含沙量大,注入汉水带来大量泥沙;汉水在本河段流经平原,流速较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甚至形成河中沙洲。再加上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常受洪水灾害,沿河堤坝逐渐加高,造成平原部分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至山边为最低,造成河谷地貌的倒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