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画素描技法1.素描習作的方法與步驟素描寫生練習是一個由感覺-理解一一表現的綜合過程,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規律和科學嚴謹的方法與步驟。所以,能否遵循其規則章法來有秩序地指導進行素描習作將對學習的成效是至關重要的。素描習作的方法與步驟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觀察、構圖、打輪廓、塑造大關係、深入刻劃、整理完成。觀察:首先應該真正地學會觀察實物,這幾乎是極其必要的和相當困難的一點。-而許多初學畫的同學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還沒坐穩就急著開始動筆畫起來,像這樣認為畫的成敗主要靠手頭表現功夫,或者依靠數量積累的認識與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漸養成一種難以糾正的毛病。它不僅不利於問題實質的解決,我們在進行素描寫生練習的時
2、候:整個過程似乎是通過手的操作來實現的但手卻要通過眼晴的支配,而眼晴如何去觀察又要受到大腦思維方法的制約控制所以說有什麼樣的觀察方法就會有什麼樣的表現結果。因此,在素描習作中就不僅僅是要求訓練具有自如的手下功夫和準確敏銳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養訓練有素的整體意識一一整體的觀察方法。整體的觀察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對素描習作練習所要表現的物件整體面貌有一個全面的感受認識。具體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將眼光視野放開,一眼看到整個被面對的物件,而不是將視點焦聚對準整個對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著整個物件想心事發呆一樣,而對各個局部的細節視而不見。由於不能將視點焦聚對準整個物件的某一局部,所以迫使我
3、們的視覺只能得到一個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體印象,這種印象也恰好正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感覺。而在這種整體感覺中,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物件大的基本形特徵、動態與神態氣勢、比例、結構及大的體面明暗深淺對比和虛實關係。當把眼光張大到整體,一切多餘的東西都消失了,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東西。2.比較的方法。如果說前一種方法得的是的整體印象,那麼這種方法將是前者具體的補充。它可以嫡過對整個物件各個部分相互之間的比較來得出它們各自與整體的確切關係和聯繫。在觀察比較的時候,可以像對自己默默講話一樣自言自語、自問自答的方式進行。如:這個物件的動態是這樣的,它的基本頭型特徵神態是這樣的,五官在頭部的位置是什麼樣
4、的,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大小比例如何,相互之間的形體過渡轉折是怎樣的,明暗反差對比虛實關係又是怎麼樣的等等,-就像對自己進行討論一樣-。也就是說在我們動筆作畫之前已經在腦子裏用眼睛先畫了一遍,並且有了一幅-印象-中的完成素描作業。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意在筆先-。如果初學畫的同學們能注意到並認真地做到這一點,那麼就會有明確的學習方法和清晰的目標,從而避免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靈魂開竅-之目的。改變初學者常有的那種將視點孤立地集中在物件某一細節上看一點兒畫一點兒,畫到哪兒算哪兒。或在各個部位轉過來滑過去沒有相互聯繫比較的局部觀察習慣方法,對訓練培養具備良好的藝術感受和繪畫才能是非常重要的。3.構圖
5、:當我們把觀察物件時得到的意象感受傳換為可感觸的具象畫面時,就需要通過構圖在素描紙上將它們按熙作者的意圖迸行恰當的佈局安排組合。構圖在視覺上能否給人以合適舒服的感覺,與物件的擺設安排及個人選擇角度的感受不同有密切的關係。確定出最佳的構圖方案並開始動筆起稿定位的時候,一定要看出並找到所要表現物件的上下左右形體最突出部位點,然後根據你所感受觀察到的物件基本大形特徵的這四個部位點在畫面的上下左有用筆輕輕地確定下來.並月以畫面上的這四個點為界限考論下一步打輪廓如阿調整形體比例尺度也只能在這四點所限,四個部位點在畫面的上下左右用筆輕輕地確定畫下來.並且以畫面上的這四個點為界限,無論在下一步打輪廓如何謂挺
6、形體比例等關係,也只能在這四點所眼定的範圍內進行,絕不得-超過雷池半步-而向界限外隨意擴張。有的同學不太重視這個問題。雖然在剛開始時也在畫面構圖時找出並確定了四個突出部位點位置。但隨著打輪瓊與調整形體比例的深人而自覺或不自覺地超趕出了界限,結果造成物件不是譴面越仁,就是趕畫趕大,出現西面容納不下物件等等問題。到頭來不是掉頭重新返工,就是感到美中不足。4.打輪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形如何去打輪廊前,我們有必要先瞭解之下什麼是所謂的輪廓,有的同學會說輪廓就針線,這樣的說法不夠準確全面,應該說輪廓線是形體轉折的邊沿,這個轉折的邊埠處就足我們所看到的輪麻線,它們有外輪郭線與內輪廓線之分,而且由於形體自
7、身體面起伏而不同,它們各自轉折的邊緣線也就會隨之產生不同的清晰左實轉麻線,比如我們對簡單的幾何形體中的田球和正方體的輪廓線進行觀察就會發現這種不同的變化,既然簡單的形體都是這樣,那麼更何況形體變化複雜的人鉤呢?所以說,無論是誰要是他看不出形體,他築不可能正確地畫出線條,當我們知道了這個原理後再去用線去打所謂的輪廓時,就會賦予它既具體有說服表現力又充滿節奏變化的韻律感,而不致於使輪廓線變成冷冰冰仁死的缺乏空間及表現力的機杖鐵絲框框了,打輪廓的時候,我們應按照從譴體到局部的方法,根據矽體觀察時得到的具體感受,在畫紙上多採用比較長的低括直線來輕輕地畫出物件大的基本形特徵,為了能更好的捕捉到正確的大形
8、,有時可以借助類似幾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認識把捏,使你能單純的看到並畫出物件整個形體的最基本特徵,例如確定出物件的基本形是由呈什麼形狀的、是圓的、方三角規則還是不規則的等等什麼形構成的,它的大動態又是如何的等等,在確定出物件大的基本外形的同時也應注意確定出內部主要基本形位置比例與特徵,如眉弓、鼻子、碩骨等等,在這裏要特別注意由鼻子引出的中線與眼睛交又形成的十字線。它的高低與傾斜程度將決定出頭部的基本動態比例和五官的位置。在基本大的形、比例、動態關係確定出來以後,一定要將畫面放置到遠處進行檢查。因為在畫面跟前我們很難檢查出大的基本形、比例、動態是否正確。而當把畫面推遠,一切細節局部就變得不那麼清晰了
9、這樣才使我們能比較容易地一眼看到挺介畫面的整個形體比例動態關係,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檢查的時候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法:1,將畫最好能放置在被畫物件的旁邊,不要先著急看自己的畫面。而是要用在進行素描習作時的第一步觀察時的方法去鋁個地感覺一下所面的物件,然後迅速的將視線轉移到自己的畫面上,但一定要記住是看到畫面的娃個,而不是畫面中物件的某一細節,這時,如果你畫中基本大形關係捕捉地正確,那在你視覺印象中物件的感覺殘俊就會與畫面中物件的形發生吻合,假若基本大形關係捕捉的不對,那麼馬上就會使你感受到的視覺殘像與畫面中的形產生偏差錯位現象,如果這種仁差錯位現象是挺個形,那麼你所畫的基本大形、動態、比例就錯
10、了,例如物件頭部的基本特徵形不對,動態不夠或者太過頭部與身子等主要部位比例大小失調等等問題如若這種保差錯位元現象發生在某個局部那麼你就會發現畫中物件如眼晴、鼻子、中嘴或者什麼地方形的比例位置是高了,低了,大了,小了,過了還是不夠等等問題為了證實這種差錯位現象可靠性,可以按此方法多檢查幾次。一但確認有上述某種問題後,耍毫不猶豫地將面拿至跟前進行修改校正。之後再將畫放置遠處用同樣方法檢查,直至物件的整體感覺殘像與畫面中物件的大形關係吻合為止。用輔助垂直線與水平線的檢查方法校正形,在我們採用第一種方法確定出物件大的基本形後,為了進一步檢查校正形的準確性,特別是對一些形的具體位置點能有一種可靠的依據來
11、加以確認,在打輪廓中可以借助用垂百或水準輔助線來進行檢查。使用這種有些類似在地圖中以經、緯線來標出確定某方位點的相對-理想的方法時要盡可能坐直,並最好能正視物件,用眼晴假設畫出一條垂直或水準的線,以它來在物件與畫面中形體比例、動態方面去進行測量校正,例如用垂直線從物件上部的某一點開始直至下瑞時,我們便可以確定出哪些形的位置點在這恨垂直線上,哪些是在它的左邊或是石邊,離這根垂直線距離是多少等等;如若用水準-線-,我們可以從物件左邊的某一點開始平行延伸至物件右部,通過它我們 X 可以確定出哪些形的位置點是與它平行,哪些是高於或者低於它等等。-垂直線從這裏到這裏,水平線從這裏到這裏,可見,物體是這樣
12、傾斜。通過這種方法從而使第一種感性的。殘像-檢查校正形的方法具有了比較可靠確切的依據。另外對初學畫的同學們在釘輪廓時雖然應該主要依靠感覺來進行觀察比較,著重加強對眼力的訓練,使-它能比尺子或兩腳規更準確地判定距離。但我們有時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鉛筆來進行形的確定和校正檢查工作。它除了可用于垂直或水準檢查方法外,還可以運用在確定出物件各部位的形體比例、長短距離等關係。使用時手臂要盡可能伸直,以筆頂端為上點、用大拇指尖在鉛筆杆上所測定出的位置為下點來檢查校正形。如我們要測量確定出一個有身子帶座的石膏像時,先用這種方法測出由頭頂部到下巴為止的長短,然後再將鉛筆杆向下順沿測出下巴至底座的長短這樣就可以確定
13、出頭部究竟占了整個石膏像長短的幾分之幾。同時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測定出眼晴、鼻子、嘴等形究竟是應該處在整個頭部上下幾分之幾的位置上。只是我們要隨時提醒自己記住:繪畫是一間視覺藝術,主要是依賴於感覺而不是理性,因此可以說它所要求的所謂準確是相對于視覺意義上的,而不是數學意義上的絕對,如果我過分地依賴於借用鉛筆或其他工具來進行左量右測就女升像不是在作畫,倒像是在製作測繪圖了。另外,在打輪廓時有一些技術手法問題也應值得注意比如使用的鉛筆宜選用叩至 4B 稍軟些的,筆尖可以削的長一些,手在持筆時儘量離鉛筆尖部遠一些。這樣鉛筆畫出來的線條是輕輕浮在素描紙上的,如有錯誤需要修改肘,只需用一塊軟布或手帕將鉛
14、粉拍掉即可重新畫,而無需過早大量的使用橡皮塗改擦壞紙張表面肌理導致影響將來深人刻劃和完成的效果。總而言之,打輪廓這一步在整個素描習作過程中是很關鍵的一步,如果要求不嚴格,就如同一幢沒有良好可靠結構根基的建築一樣。所以請同學們在這個階段一定要認真嚴格地按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下一步工作程式進展順利。要記住:好的開始將是成功的保證。深人刻劃:在這個階段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深人;第二是怎樣深人。1對一個完整的物件來說雖然它是由若干必不可少的局部組成的,但它們相對於整體來說卻又都在著主要與次要的賓主關係。因此,當我們在深人刻劃時就不能一視同仁-來平均對待,導致喧賓奪主的局面
15、出現,而必須首先要抓住整個對象中最能體現形與神特徵的主要部分。要抓住並把握好這種主次關係實際上就是要解決一個觀察的方法問題。其觀察方法依然是用整體的目光意識一眼看到所要表現物件的全部,然後根據從整體感受中獲得的最突出、清晰、對比強烈,一下子就抓住並跳人你眼簾進人視覺,使你產生強烈表現欲望的部位開始。如果你覺得用這種方法做起來比較困難或者沒有把握的話,也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來進行。即通過對物件整體中各部位之間的相互比較來確定出主次關係來進行深入刻劃。2當我們知道了應該首先從什麼地方開始深人以後,接下來就是要明確讀怎樣去深人的問題。深入刻劃的過程不僅是要求將塑造大關係時表現出的概括的體面關係逐漸由各
16、種形狀細小的轉折體面來銜接過渡使相對簡單的形體本身與相互之間的來龍去脈關係豐富具體化。同時也要通過不同的處理手法來描繪表現出物件特有的神情氣質性格、質感量感光感與空間感。從而達到像我們眼睛所能臀蟬到的那樣。但是,在我們對形體進行深人刻劃的時候,特別是人物石膏或頭像,如果我們缺乏對它的內部骨韶與肌肉形體構造解剖知識的瞭解,尤其是當我們離物件稍遠一些時,過分地憑藉-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那樣-去描繪,就會使畫面中的形體空、浮支離破碎。同時也容易出現-照貓畫虎-的自然主義傾向。例如將物件的一些無關緊要的髒斑破痕或者是翻制石膏時留下的模子縫線郡如實地描繪出來,從而走上攝影師的-照像主義-道路。而很難正確的表
17、現出物件實在的形體關係。因此,必要的解剖知識可以幫助我們透過表皮現象來瞭解並表現出支配外形的內部肌肉與骨鐐構造的本質。有時候為了能更清晰具體地對形體結構的轉折起伏進行細緻地理解與分忻,可以走近物件進行觀察。從而不致於被一些表面的偶然現象所欺騙。所以說理解的愈多,看到的就愈多、愈實在。畫出來的就自然愈有說服力。當然,在注重理解分析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感覺的因素。例如對質感的表現,除了對物件自身的形體認識外,還應該表現出特殊的質地。像皮膚骨儲、頭髮、棉布以及陶器、玻璃、金屬等等,部需要通過敏銳的感覺來採用相應的處理手法表現出有彈性的、堅硬的、蓬鬆的、粗糙的或者是光滑細膩的各種不同固有色質感,使畫中的物
18、件有血有肉,翻翻如生,達到真與美而引人人勝之感蜒力,如果過分地陷入理性分析之中,那麼自然會使深人刻劃的結果給人以使死,缺乏繪畫-靈氣-的感覺.深人塑造時要澆意蕊陛蘭對稱的形體部分,如畫左眼時就要同時注意畫右邊眼睛的關係,畫左邊梗骨時則要同時使右邊的鍍骨關係跟上,如果僅僅畫其中一邊而忽略另一邊,很容易出現局部孤立銜接不上的問題。湛理完成一一也就是謂整大關係,它是我們進行素描習作的最後一個程式。在前邊作畫的過程中,儘管我們也郡不斷地強調整體意識,但因為每個程式中必定有其具體地重點傾向和問題需要解決,而且特別是在深人刻段咬由於為了能具體詳細地塑造出物件,理解分析的因素自然比較多,所以難免會暴露出顧此
19、失彼局部破壞或影咱艇體感等等問題現象。這就需要我們在素描完成前對整個畫面做一次-從局部到整體-的全面檢查與調整首先,為了保證有清理的頭腦和良好敏銳的感覺以便順利地發現問題進行調整,最好能暫時離開畫面幾分鐘到室外看看遠處放鬆一下大腦並使眼睛得到休息。因為長時間地觀察理解分析與作畫會使感覺和思維判斷能力因疲勞而遲鈍麻木,如果在這種狀態下自然是很難發現問題而進行調整工作的。其次在調整時一定要將畫面放置到遠處。即便是對一些有經驗的畫家他們為了能證實把握畫面的總體效果也常常將畫放遠檢查。有時受場地限制就借用縮小鏡來進行檢查。有些同學忽略了這個問題,一當坐下來就好像再也捨不得起來將畫放遠檢查一下是否有問題
20、了。豈不知畫最終要首先經得起遠看的!只有。先聲奪人-,才能使人走近觀賞,細細地品味其精微之奇妙。如若不是這樣要求,那麼坐在畫跟前似乎是大關係、小細節都塑造很精彩而無可挑剔,但最終退遠一看毛病問題就暴露出來了,肯定至少不是關係畫過了,就是把形畫跑了。所以希望同學們在進行素描練習的時候,不要光忙了腦手腿腳也要勤快一些。具體觀察調整時,要。用初次的但它是經過分析所豐富了的印象的全部敏感,迅速地重新再看一下。-竭力恢復找到作畫前觀察對象時所獲得的強烈地第一印象感受並且在即將完成的素描習作中檢查這種印象感受表現的如何?例如形、神、體積、質感或者是空間等等給你感受最主要、深刻、強烈的東西是否表現出來了?故
21、有-兩頭靠天才,中間靠埋頭苦幹-之說另外,要強調指出的就是如果檢查出畫面有問題時,仍然要像前邊一樣毫不猶豫地堅決予以修正,無論是局部還是整體,該概括的堅決舍去、該加強的毫不手軟,要有-不破不立-的精神,絕不能因為感到畫已進行到尾聲而合不得修改,姑息問題將錯就錯原諒自己或者像個別同學喜歡把畫放置在睹處使問題-淡化-,以此從畫面中發現。優點的自欺欺人的意識都是非常有害的。對於一個聰明的學生來說,每完成一幅習作,都要善於從中尋找並總結出自己的缺點,時刻提窿自己在進行下一張作業時注意不要在同一間題上摔鞍而-重稻覆敘-最後,我想再次著重指出,對於素描寫生練習說穿了就是訓練培養腦子和眼睛具備把握控制整體與
22、局部的意識能力和方法。就像一位元音樂指揮家指揮一個交響樂隊那樣把握並控制住畫幅中的-整體旋律-。腦子認識明確了,眼睛自然能看出來該如何去畫,手也就才能步調一致跟上來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感覺意識因此可以說:成功是因為合乎整體的規律,而失敗則是因為破壞了它。2.石膏像素描快速抓形訓練法石膏像素描是美術初學者的必修課之一,而“抓形”在素描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且難度不小,一直是美術教師教學中的一大難點。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一套訓練學生快速抓形能力的教學方法。初學者易犯的錯誤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即我們常說的“專注細節,忽視整體”。對此,我一開始就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大局觀,強調整體觀念在作
23、畫中的重要作用。我從“大動態、大比例、大體積”入手,進行行之有效的觀察訓練。面對一尊石膏像,首先要求學生用語言描述其特徵。開始吸引學生的是頭部和五官,描述的語言自然以五官的表情之類居多,很少關注動態結構的。後來,我用細白布蒙住石膏像的頭部,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石膏像的動態結構上來,再讓他們進行描述,結果就大不一樣了。接著引導學生分析石膏像的解剖結構,著重解析頭、頸、胸等所構成的動態特點,啟發他們用詞語描述石膏動勢,出現了“堅定”、“穩重”、“剛毅”、“霸氣”、“力量”、“扭轉”、“安詳”、“動感”等等較準確的認識。隨即我在畫板上用長直線概括出石膏像大的形態特徵,在黑板上寫下“大動態”三個字,加深
24、學生對這一過程的印象。接下來要求學生比較石膏像的頭、頸、胸、底座等幾大部分的比例大小和方位,這階段千萬不要提及五官等細節,以免他們過早的進入細節,導致前功盡棄。接著在畫板上畫出石膏像各個部分的平面形狀,並特意進行比例、位置的修改,之後在黑板上寫出“大比例”幾個字。下面就讓學生用基本幾何體去概括石膏像的各大部分,分別請幾個學生上臺在我的畫板上把幾個平面的形畫成基本幾何體或立體形,我在一旁適當提示,輔助其達到要求,並要求其他學生在下面試著進行。隨後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擺出不同的石膏像,要求組內成員相互合作,每人仿效剛才的步驟完成一張作業,最後每組各推選一張優秀作業進行展示,我對這幾張作業非常滿意
25、,給予了鼓勵性的表揚,並作了修改提示,特別對透視問題作了比較細緻的講解。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從此,學生就養成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抓大形也就不再頭疼而因此變成了一件趣事。作為第一階段,到此就可以結束了.第二階段,是在前階段基礎上進行的。要求學生再次觀察所畫石膏像,把各部分的形體進行再次的修改。這就要對基本形作一些切削,要能表現各形體的基本特徵,也就是要再具體一些。我示範這一過程時,要求學生口述,我來充當他們的機械手,他們怎麼說,我就怎麼畫,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他們的印象就更深刻。這一步很關鍵,用的時間也就更長一些。學生作業的時候要多鼓勵,可以多給他們改一改,有些問題要集中講解,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6、第三階段當然是五官等細節的勾描了,這也是學生早就急於表現的地方。這時我就利用石膏像作道具,沿鼻樑中間畫一條線,然後轉動石膏像,讓學生觀察左右兩邊臉形的透視變化,再具體講解人體的透視變化規律。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畫面上分別畫出各部分的透視變化後的中線,會有很多學生畫不准,這就要求教師反復提示、講解、示範,並逐個檢查、修改。更難的還在後頭!在畫有透視的對稱形時,問題出現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不是近了就是遠了!這時,復習以前學過的有關準備知識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兩眼間的距離是一個眼寬,眉線、眼線、鼻底線、嘴線的平行關係,對稱的形要同時畫等等。經過不太長的時間,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但仍要不斷的提醒,並
27、要進行個別輔導。這個階段結束後,我用自製的多媒體課件,結合其他資料,把前面的過程進行過電影似的總結,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對美術教師來說,因材施教顯得特別重要,學生間的差別很大,對於不同的學生,往往要用不同的方法引導。由於暴露的問題千差萬別,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處理,讓學生少走彎路。我把“大動態、大比例、大體積、找中線、對稱畫”這條紅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輔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3.素描的基本知識和學習方法按照現實主義的素描教學大綱的要求,素描課程的進度設置為:幾何石膏與靜物單元;頭部骨胳肌肉解剖與石膏頭像、人頭像單元;半身骨胳肌肉與半身石膏像、人體半身課單元;全身骨胳肌肉與全
28、身石膏和全裸人體單元.在素描作業的時間安排方面,對初學者而言要“寧慢勿快”,因為在這個階段需要分析與理解與表現及消化吸收的過程,所以每張作業的時間可以長一些,以便於充分地去研究和實踐。隨著理解與表現力的提高時間可逐漸縮短.解決素描習作中出現的問題要有重點,例如對形的把握能差,可多這方面下些功夫,對體積的塑造弱就應在此加強自我意識。要想在每張業中把任何問題都解決的很好是不可能的.素描習作要注意長短結合,不要一味地注重長期作業而忽略短期素描作業。否則會會使人的藝術感受與表現能力變得遲鈍起來.4.素描頭像的切面練習-介紹一種素描寫生的特殊練習素描的特殊練習是指在正常、正規的練習基礎上穿插一系列的輔助
29、性、特殊性的練習。特殊練習的介入,可以使初學者更快地、輕而易舉地掌握寫生基礎。素描的特殊練習包括:提白法、單色水粉(或油畫)訓練法、陌生角度寫生、負空間寫生、仿雕塑寫生等。這裏介紹的切面練習是屬於仿雕塑練習裏的一個內容,是一種主要的、也是最有趣的特殊練習。切面練習主要針對初學者在畫素描時,缺乏整體的觀察,照搬調子,平面塑造這些致命的缺陷而設置的。他們在畫素描寫生時,往往注意表面的黑白,而忽視內在的結構,同時也不會進行色調概括。通過切面練習,能立竿見影地解決這些難題。現在把這一方法介紹給初學者。在練習之前,首先準備某個石膏像並與其相對應的切面石膏像對照(比如:亞歷山大半面像、貝多芬半面像都有其相
30、應的切面像)。讓學生分析這類石膏像的一些細小的局部體積的轉折是如何概括為簡單的直線切面的。當然最好還是讓學生進行一下某一組對照石膏的寫生。這樣,當學生明白任何特點的面的轉折都可以用直線切面去概括並初步掌握了切面的技巧以後,就可以對照人物模特或其他普通石膏像進行切面練習了。這種練習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在正式切面寫生練習之前,應嘗試一下“基調分割”的臨制練習。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練習。“基調分割”臨制,是對照一幅已完成的、按常規畫法畫的頭像或石膏像進行基調的綜合、分割的臨制。這種練習有些像工藝美術中的色彩分割練習,還類似於黑白印刷的網目效果。這種練習是根據俄國偉大的畫家列賓關於人物頭部網格狀結構特點
31、而設置的。列賓指出:“人物頭部的形體結構就是它的各個面的透視。也就是這些面的邊界,在頭顱上相結,從而組成整個頭上的網。這就是形,頭像素描的基礎。”我們知道,人的頭部基本上傾向於一個立面體或球體,因而它的外表各個面基本上都可以概括成為方形的。這就是人頭部的方形面結構特點。通過這種練習,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讓學生深入瞭解頭部外表各種面的邊界,而這些邊界往往是視覺看不見的。這些邊界是頭部結構的內在的框架。而頭部一切的表面的形(頭髮和五官)都是服從這些框架的。2.讓學生懂得“基調”的含義和學會使用“基調”去塑造形體的整體表現方法。“基調”是物體表面某一部分所呈現的調子傾向。在學習造型藝術過程中,必須
32、學會觀察出和表現出“基調”的能力。“基調分割”臨制的方法如下:工具:素描頭像範圍(可以用學生本人的,畫的比較準確的素描頭像來代用)、直尺、素描紙、鉛筆、橡皮。1.制格:在範畫上用宜尺劃上正方形網格,分別在水平線和垂線上注明座標(圖 1)。2.臨制輪廓:在素描紙上按選好的構圖範圍用直尺劃出與範畫上相等數量的方格。分別在水平線和垂線上注明座標。然後根據範畫的形象輪廓線在方格裏的座標走向,臨制到素描紙上相應方格內。最後進行整體輪廓線的調整,儘量做到基本形的準確(圖 2)。3.填調子:把範畫上每一個方格內的調子概括成一個基調,把這個基調平塗在素描紙相應的方格內。在填調子製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33、素描紙上凡是所涉及到調子的方格,原則上都要平塗滿色調。如果頭像的外輪廓線占不滿某一個方格。則根據所占方格內的比例,用橫或豎的直線去分割,儘量不用斜線去分割。頭部中比較小的細節(五官)所占的方格可以切割成兩個調子(當然,能用一個調子填滿一個方格更好)。每一個方格內的“基調”注意相互比較,定出最暗的調子在哪個(或幾個)方格內;最亮的調子在哪個方格內。在此基礎上,嚴格把握整體調子的關係。最後,把製作完的“基調分割”作品放到遠處與範畫進行比較,做最後的調整。這樣,一幅黑白調子切割的素描就完成了(圖 3)。當學生學會了用“基調”去概括豐富的層次的時候,就可以著手進行切面寫生練習了。切面寫生練習的方法步驟
34、如下:切面寫生練習的整個過程前半部分的方法與常規素描寫生基本相同。只是在練習的後半期才在畫面的形體色調基礎上切割出各種方的面來。1.用大的直線起稿:畫出頭部各部分的比例、結構轉折關係。2.塑造大的體積:畫大的明暗色調。使形體比較完整(圖 4)。以上兩步與常規畫雖然大不相同,但要求更方、更硬一些。為下步切面分割打下基礎。3.切面:這一步與分割臨制素描方法略同,只不過是現在所切的面不一定都是正方形的。在第 2 步的大的明暗關係基礎上,根據每一個面的大體範圍用較硬的鉛筆用力畫出面與面的直線分割邊界,然後在每個已圖畫的界限範圍內用這個面的基調平塗。3.切更小的面:在大的切面範圍內根據形體特點用直線分割
35、更小的面的界線,再用調子加以區別。最後把畫面放到遠處觀察,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更加完整效果。(圖 5)。這種練習,要求學生在進行面與面的分割時一定全部採用直線形的棱。每一個切面內不允許存在兩個調子,也不可有調子的漸變。為了表現出某個面向另一個面的過度,不能抹掉這些面的棱角,而是找出一些更小的帶棱角面的劃分。在整個作畫過程中應不斷的把作業放到遠處與模特兒對照檢查一下整體的形體效果。因為切面素描有在較遠距離情況下才能使人感到比較真實的寫實效果。最後,經過適當的修改使畫面中的形象最終達到與模特兒在基本形體和人物形象特徵上保持一致。切面素描頭像練習如果用單色水粉(或油畫)顏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
36、為水粉(或油畫)的筆觸能模仿雕塑刀的效果。再加上大號的畫筆使色調一次性定位。這與雕塑的一刀下去立見形體是一致的。這更有助於使學生完善他們的整體的作畫步驟。5.學習素描要注意的問題素描是繪畫入門的基礎,它能幫助我們提高整體而全面地觀察世界,準確而客觀地表現物件的能力,是促進初學者眼、腦、手高度協調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各專業院校及系科都將其列為造型基礎課,也是初學者邁入藝術殿堂的必考項目。為了考生能對我們學校的要求有所瞭解,在素描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們對歷次考試中,考生暴露的問題加以歸納總結,分列如下:缺乏整體觀念這是不少初學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於他們缺乏長期性作業的訓練,在考試中不是在整
37、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而是急於求成,急著出效果,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係無法很好地銜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經畫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還是空白的,其畫面效果可想而知。一個整體是由若干個局部組成的,沒有局部的整體,是空洞的不真實的;然而,沒有整體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練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藝術思維的“想法”和如何觀察事物的“看法”。離開了這兩點,素描練習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有人說:“素描就是比較,比較,再比較。”這話雖然有點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整體是關係到一幅素描作業的成敗,那麼局部與局部、
38、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就顯得非常重要。如何解決這種關係,就是靠比較的方法,比色調的深淺,比形體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係的遠與近、虛與實。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物象,才是客觀物件真實存在的一面。缺乏理解物件物體的起伏凹凸,明暗虛實關係,都是光線作用於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外部表現。要想深入地刻劃物件,必須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要研究其內在結構關係。有的同學面對模特兒,不是積極主動地由表及裏地分析研究物件,不去研究外部表像的內在成因,而是機械被動地抄襲對象,哪些地方深點,哪些地方淺點,他就把這種深淺變化照抄下來,至於這深和淺意味著什麼,卻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因此,很難深刻地、真實地表現物件。缺乏敏銳
39、感受有人說世上所有的人,沒有絕對相同的面孔,每一個人都有區別於他人的相貌特徵,即使是雙胞胎也不例外,他(她)們也都有別人不易察覺的差異。捕捉物件的特徵和獨具個性的差異,是素描訓練的根本任務。但是在素描寫生的過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學生不管畫誰,不管對象的長相如何,氣質怎樣,都畫得像一個人,模特兒似乎成了擺設,成了他們胡編亂造的參照物。這種現象有一定的代表性。這裏有初學時期老師指導上的失誤,還有考生自己認識上的誤區。有的考生錯誤地認為:模特兒像不像沒有關係,只要畫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評分的老師也不知模特兒什麼樣。像不像確實不是衡量一張素描作品優劣的惟一標準,但它卻能檢驗一個學生對事物所具備的敏感性和表
40、現能力。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脫離物件去感受,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物件感知能力的訓練,那麼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個藝術家所應有的敏感性。具體到素描寫生中的表現就是千人一面,概念化,臉譜化等等。而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這是因為作為一個畫家重要條件的眼睛已經退化了。無疑,這樣的試卷是無法得到高分的。缺乏畫面把握在最後畫面調整時,最容易出現畫面灰,效果不強烈,和畫面鎖碎的毛病。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毛病呢?這是因為光線照射下的物體都會產生三種基本的色調:黑(最深的色調)、白(最亮的)、灰(色調豐富的中間色)。有了三種不同的色調,畫面的層次就清晰,畫面的效果就響亮,至於哪一種成分
41、多點,哪一種成分少點,都要視客觀給你的感受而定。但不管怎樣的比例關係,三大基本色調都不應缺少其中的一個。造成畫面灰的原因很多。比如模特兒的面部大部分都處在亮部裏,於是,畫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調;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畫灰。這時,應強調深灰的作用,儘量拉開深灰和淺灰的距離,使之保持畫面的層次感。還有一種情況:模特兒的皮膚比較深,黑和深灰色調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積,而淺灰和亮面所占的面積很少。處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畫面灰暗、沉悶,影響作業成績。對此,考生應主動減少中間色調的深度,提高畫面(臉部)的亮度,保持畫面的層次感。寫生的過程當中,在整體尊重客觀物件的前提下,允許對局部的色調進行調整、或減弱、或加強
42、的藝術處理。素描寫生的對象,或明或暗,或強或弱,或虛或實,都有著它的規律和秩序。寫生時如果打亂了這種客觀秩序,就會出現零亂瑣碎,因而影響畫面的整體感。比如,暗部裏的反光,畫得太亮超出了它所在的範圍,就破壞了局部的整體。一個畫面是由若干個局部所組成的,如果每個局部都出現類似的情況,那麼這個畫面就會支離破碎。還有一種情況,每個局部都畫得很好很完整,但局部和局部之間沒有聯繫,互不統屬,互不相讓,像一盤散沙。一個物體在一個固定光源的照射下,必然會出現強弱、遠近和虛實的物象。因而就產生了物象主次關係秩序感。這個秩序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人為安排的。如果畫面上沒有這個秩序,那就是畫者的觀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存在著
43、某些問題。如果認為每一個部位都重要,都要強調和突出,那麼秩序就被打亂,畫面的整體感就被破壞。沒有整體感的素描,是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的。6.基礎素描教學中應重視的三個問題學生在基礎素描的學習訓練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階段性的問題,而且每一位學生由於基礎與天性的差異,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又是不盡相同的。那麼,我們教師是否可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儘快解決所遇到的困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筆者在基礎素描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到解決好以下三個問題,是取得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一、關於臨摹在我們的基礎素描教學的課堂上,存在著這樣一種普遍現象,學生喜歡畫寫生,不願意去臨摹。教師有時也隨著學生的喜好不安排
44、臨摹課。更有甚者,有些人認為學生臨摹不過是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擔心過多的臨摹會壓制學生思維,束縛學生手腳。孰不知它恰恰堵塞了學生認識過程的一個捷徑。國畫大師齊百石曾說:“我的第一位教師不是別的,而是芥子園畫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每位成功的畫家在青少年時期無不深入臨習、研究、借鑒過前人的作品,並從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為日後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位畫家曾說過:“臨畫是一種休息,臨畫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輕易取得成功,不用努力克服藝術中的一些主要問題。”可以這樣說,臨畫可以使學生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活躍,頭腦更具理性,臨摹可以使藝術之路變得更加平坦。當然,我們在素描基礎訓練中,在安排臨摹課時,應該注意
45、不同時間、不同階段的問題,要循序漸進,不要揠苗助長,同時也應該注意學生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問題,因材施教,不要千篇一律,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二、關於線造型許多人都見過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岩洞壁畫、中國的敦煌壁畫、永樂宮壁畫,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呼之欲出,極其生動。那行雲流水般的線條,或抑揚、或鈍挫、或剛勁、或柔美,觀者無不為畫家的高超技藝所折服。線條這一繪畫最為重要的語言在畫家筆下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可以說線條在繪畫藝術中是最具生命力,最具表現性,最具概括性,最具想像力,最具本質性的繪畫要素。那麼,作為一切造型藝術基礎的素描,在造型語言的運用上,就更應注重線條的運用,而我們的基礎素描教
46、學有時卻忽視了這一點。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可謂是一位傑出的用線大師。他所畫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像,每根線條都十分準確、生動,充分體現了這位大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卓越的用線技巧。他曾不只一次地告誡學生“要畫線條,多畫線條,線條就是素描,就是一切”。可以這樣說,素描如果離開線條將是一片蒼白,將是藝術的結束。三、關於深入談到素描寫生中深入的問題,不免讓人想到一張張刻畫十分細緻入微的長期作業,想到從我國 50 年代起,至今仍在延續使用的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學體系。在俄國,契斯恰可夫曾培養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家,我國也有許多畫家得益于他的教學方法。在素描教學上,他非常注重寫生,但又反對學生成為自然的奴隸。他曾
47、說:“一切都照譜唱歌是不行的。”他主張尊重自然,又主張肖似。在基礎素描教學上,他注重對體面及空間的塑造。他極力反對那種面面俱到、詳盡無遺的描繪。他主張素描應具有單純性、整體性。那種認為深入就是將鉛筆削得尖尖,從 6B 一直畫到 6H,最後將畫紙畫起毛,甚至露出洞來的人,實在是對契斯恰可夫教學體系的一種誤解。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將缺乏對自然的理解力、概括力和想像力。我們所見到的歷代大師的素描作品有哪張是面面俱到畫出來的?又有哪張不是經過細緻深入地研究解剖與形體結構畫出來的呢?又有哪一件不是非常優秀的呢?因此,我們不能不回頭審視一下我們所走過的路,我們的素描教學是不是過於單一,過於機械,過於急功近利
48、呢?一張好的素描習作應具有以下的品質:較好的構圖,流暢的線條,準確並較深入的形體結構,使人產生較強的直觀感受而非細節吸引,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一種好的深入方法不僅能使學生準確、深入、生動地描繪出物象,同時又不千篇一律,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表現力、想像力。德拉克洛瓦在講到構成素描畫家和油畫家的任務時說:“第一從正確地勾出線條開始工作,第二是以有層次的色調結束工作。”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準確地使用線條進行形象的分析和描繪,然後用深淺不同的明暗對形體進行準確、概括、深入、生動的塑造。綜上所述,基礎素描教學對學生來講是學習造型藝術的最重要的訓練手段,同時它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教學過程
49、,裏面涉及了構圖學、透視學、解剖學、明暗學等許多輔助學科,可以說缺一不可。但我認為以上所談的三個問題,是解決基礎素描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是學生開啟藝術殿堂之門的三把金鑰匙。7.素描基礎訓練為什麼要從畫幾何體開始如果我們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局部或從遠處眺望自然景觀,就會發現所有物體都近似幾何形狀。在素描教學中,由人工製成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形體,正是模仿了自然物體的基本形態,以便於初學者在“簡單“形體當中,發現物體形態的構成條件和變化規律,也使初學者在素描開始階段,從簡單物體的描繪中,學習掌握素描的基本繪畫要領。因此,素描學習將幾何形訓練設為第一課(見圖)。素描基礎訓練以研究物體的基本形態和造型基本手段為目的。石膏幾何體是專門為基礎訓練而設計的教學用具,它具有表面平整、形體對稱、色彩單純的特點。幾何體的這些“簡單“特點,為初學者提供了探索造型本質的條件,因為在幾何形體中,包含了自然物體的基本形式,也包含了素描技術研究的基本物件8.怎樣畫好眼睛眼睛是頭像素描表現的重點,這不但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更重要的還在於,構成眼睛的不同材質和眼睛複雜的結構變化。眼睛處在面部的中心位置,它是五官中運動最頻繁的器官。兩隻眼睛的結構方向正好相對,這更增加了它的表現難度。因此,對眼睛生理結構的瞭解,就顯得尤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