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局公选考试试题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C)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防 治水害,适用水法。A范围 B领土 C领域 D、领空2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A )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 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A多种 B特殊 C有效 D、综合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 C) 。 A水利建设规划 B工程建设计划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D 、五年计划 4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 A ) 。 A权益 B利益 C权利 D、效益5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
2、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 C)负责全国 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A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6禁止围垦河道。确需围垦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 B)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A流域管理机构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C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D.计划部门 11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时,必须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A )批准。 A原批准机关 B水行政主管部门 C上级部门 D、同级人民政府 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 域内水资源的( C )
3、工作。 A开发、利用 B治水和管水 C统一管理和监督 D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 13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 A )规划。A统一制定 B统筹考虑 C统筹布局 D、协调各种 14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 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 B) 。 A总体规划 B总体部署 C总体方案 D、综合计划 15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C) 。 A、水政监察队伍 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水上公安 16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 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4、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 规划( A ) ,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A相协调 B相统一 C相一致 D、向包容17制定规划,必须进行水资源( C)考察和调查评价。A实地 B综合 C综合科学 D、开发利用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 C )建设。A信息化 B信息平台 C信息系统 D、网络 19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 C )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A流域 B综合 C流域综合 D、专业规划 20 水法中规定, ( D)不按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申请领取 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A、
5、农业灌溉用水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取水 C、工业生产用水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 21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上 建设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批准前,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进行审查并( A)意见。 A签署 B提出 C会签 D、表达 22水工程建设涉及防洪的,依照( B )的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其他地区 和行业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A防汛 B防洪法 C防洪 D、防汛条例 2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
6、居民( A )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A生活 B日常 C必需 D、生产30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 B )开发。 A梯级 B多目标梯级 C综合 D、多种功能31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C ) ,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 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A水源 B资源 C生态环境 D、水资源 32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A )公共利益和他 人的合法权益。 A损害 B侵占 C妨碍 D、危害 33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 B)的方针,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 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
7、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统筹兼顾 B开发性移民 C统筹开发性 D、保护性移民 3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 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注意维持江河的(B )和湖泊 、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A自然流量 B合理流量 C.正常流量 D.最小流量 35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动,应当遵守 经批准的规划;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 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 C) 。 A给予行政处罚 B承担赔偿责任 C承担治理责任 D、治理和赔偿责任 36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
8、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 者地面塌陷,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 B) ;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 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A治理措施 B补救措施 C保护措施 D、合理措施37、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 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C ) ,报国务院批准。 A水功能规划 B水资源区划 C水功能区划 D水中长期规划3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水功能区 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 主
9、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 C)意见。 A治污措施 B水质达标 C限制排污总量 D.排污总量限制3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 B )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 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A水源使用功能 B水域使用功能 C水量使用功能 D.水功能区划 40国家建立( B )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A水源保护区 B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C饮用水保护区 D.生活
10、水源保护46禁止围湖造地。已经围垦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 C ) 。A退垦还湖 B恢复原貌 C退地还湖 D.退围还湖 4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工程,特别是水坝和堤防的安全,限期( B )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工程安全的 监督管理。 A采取措施 B消除险情 C排除隐患 D.消除危险 48国家对水工程实施保护。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 工程( B )范围。 A保护 B管理和保护 C管理和监督 D.管理范围 49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 C )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 、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 A阻碍水工程 B妨碍水
11、工程 C影响水工程 D.危害水工程50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 B) 。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A宏观控制 B宏观调配 C宏观调剂 D.宏观调度水文专业技术测试题一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概念或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1观测纪录应现场随测随记,一律用软质铅笔记载。 ()2流量间测的目的是,腾出一定的时间等,更多更好地开展新站的水文测验和试验研究等工作。 ()3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低水部分,当
12、读数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另绘放大图,放大后的曲线应与原图上的曲线相衔接。 ()4进行水面比降观测时,应由两人分别在比降上下断面同时观测,才能达到技术要求。 ()5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验次数,应主要分布在汛期。 ()6当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虹吸排水量与底水量的不符值超过允许限度时,应对记录量进行虹吸订正。 ()7按观测项目,将水文测站分为基本站、实验站、雨量站、蒸发站等。 ()8中小河流水文站以上的配套雨量站,其资料主要是为了满足暴雨洪水分析的需要,些站的降雨量可采用与洪水配套的摘录方法。 () 9断面上垂线的起点距是丈量出来的。 ()10用浮标施测的流量就是断面实测流量。 ()二、单项选择题(
13、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1水位是河流或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 的高程。A、基点 B、基面 C、水准点2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 称为流量。A、质量 B、数量 C、体积3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 干沙的质量,称为含沙量。A、悬移质 B、推移质 C、床沙质4对水文站或水位站设置的水尺, 进行统一编号。A、可以 B、必须 C、严禁5雨量器由承雨器、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 。A、直尺 B、台称 C、量雨杯6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中的月最大输沙率应从当月的 中挑选。A、瞬时值 B、日平均值 C、流量值7临时曲线法除适用于受不
14、经常性冲淤的册站外,还可用于处理受 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A、回水 B、结冰 C、闸门启闭8洪枯水及暴雨调查,目的是调查测站及其它必要地点的特大洪水流量、暴雨量和最小枯水流量等,为 提供资料。A、防洪 B、报汛 C、水文分析和计算9水文调查时,洪水痕迹的位置,应尽可能利用 的河段或控制断面(如急滩、卡口、滚水坝、桥梁等)的上游进行调查。A、比较顺直 B、扩散 C、收缩10河道干涸或断流时,应密切注视 的变化,并记录干涸或断流的起迄时间。A、水情 B、河床 C、气温三、改错题(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在错误的文字部分下面划横线,并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基本水尺断面是为经常观测水文测站的
15、流量(水位)而设立的。 2自记水位计测井的截面可建成正方形(圆形) 。 3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应主要分布在畅流(洪水)期。 4河道干枯或断流时,应密切注视河床(水情)的变化,并记录干枯或断流的起迄时间。 5水面起伏度应以河心(水尺)处的波浪度为准。 四、辩析题(请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地加以分析,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水文站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如何掌握?答: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应为水下部分的水道断面测量和岸上部分的水准测量。岸上部分应测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 0.51.0m。漫滩较远的河流,可测至最高洪水位的边界;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为止。2水文计算中,典型洪水的选
16、择原则有哪些?答:典型洪水是从设计流域已经发生的洪水中选择的。选择的原则有三点:一是选择峰高量大的实测洪水,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测洪水,三是选择对工程安全较为不利的实测洪水。五、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已知某站某日的水位记录如下表所列,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在表格中直接进行计算) 。时 分水 位(m)时 距(小时) 积 数 总 数日平均水位(m)0:00 7.43 8.0 59.44 367.24 7.658:00 37 14.0 103.1814:00 45 7.0 52.1515:00 68 1.5 11.5215:30 82 1.0
17、 7.8216:00 98 3.5 27.9319:00 8.05 8.0 64.4024:00 16 5.0 40.802已知某站流域面积 F=1050km2,流域平均降雨量 X=1550mm,流域出口断面的多年平均流量 Q=28m3/s。试求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W、径流深 Y、蒸发量 E、径流模数 M。答:计算结果如下:(1)W=2836586400=8.8310 8m3=8.83 亿 m3(2)Y=8.8310 8/(10501000)=841mm(3)E=1550-841=709mm(4)M=100028/1050=26.7m 3/(skm2)。六、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18、分)1怎样绘制水位流量关系图?答:(1)以水位为纵坐标,自左至右依次以流量、面积、流速为横坐标,选定适当的比例尺(一般取 1、2、5 的十、百、千倍数) ,使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三种曲线不交叉且分别与横坐标大致成 45、60、60的交角。(2)流量变幅较大、测次较多、水位流量关系点分布散乱的站,可分期点绘关系图,最后再综合绘制一张总图。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下部,当读数误差超过 2.5%的部分,应另绘低水放大图,在放大后的关系曲线上推求的流量应与原曲线上的数值相吻合。流量很小、点子很少时,误差可适当放宽。(3)为使前后年的资料衔接,图中应绘出上年末和下年初的 35 个点子。2如何进行水位的
19、单站合理性检查?答:(1)用逐时或逐日水位过程线分析检查。根据水位变化的一般特性(如水位变化的连续性、涨落率的渐变性、洪水涨陡落缓的特性等)和变化的特殊性(如受洪水顶托、冰塞及冰坝等影响) ,检查水位的变化是否连续,有无突涨突落的现象,峰形变化是否正常,换用水尺、年头年尾与前后年是否衔接;其次检查冰期、平水期、枯水期及洪水期的水位变化趋势是否符合本站的特性。(2)水库及堰闸站还应检查水位的变化与闸门启闭情况是否相应。水文专业技术测试题二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概念或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1自记水位计仅使用于抢测洪峰。 ()2布置流量
20、测次应尽量控制水位流量变化的转折点。 ()3用三点法施测垂线流速的相对水深为 0.0、0.6、1.0。 ()4水位流量关系稳定与否与降水量的大小有关。 ()5水文计算中,重现期是指在长久年代内多少年一遇的时间间隔,用年为单位来表示。 ()6净雨是形成断面流量过程的主体。 ()7不能在同一条垂线上既测水深又测流速。 ()8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计算对象是设计条件下的面雨量。 () 9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计算对象是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总量。 ()10水文站的冻结基面是假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21、1在水文站或水位站,水位和高程的数字是用 以上的米数表示的。A、假定基面 B、绝对基面 C、冻结基面2蓄满产流模型中,流域蒸发量双层计算方法的依据是 。A、土壤蒸发规律 B、人为划分的 C、包气带蓄水量3汛期每日四段制观测降水量的时间为 。A、2 8 14 20 B、8 14 20 2 C、14 20 2 84年最大流量是当年最大的 值。A、瞬时流量 B、日平均 C、年平均5进行水文资料单站合理性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计算 B、保证质量 C、研究水情6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洪峰流量系列是用 求出的。A、年最大值法 B、同频率放大法 C、同倍比放大法7阵性降水通常降自 中。A、层状云
22、B、波状云 C、积状云8当水尺零点高程发生大于 cm 的变动时,应查明变动的原因及时间,并对有关的水位记录进行改正。A、1 B、3 C、59泥沙运动对流速有一定的影响。悬移质含沙量对脉动有控制作用,含沙量增大,流速脉动将 ,特别是高含沙量时更加显著。A、减弱 B、加剧 C、消失10水位流量关系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影响流量的 是否稳定。 A、断面面积 B、河床糙率 C、各水力因素三、改错题(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在错误的文字部分下面划横线,并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对典型年的年内分配过程,通常用同倍比法或同频率法来进行 放大(缩放) 。 2当洪水涨、落急剧,洪峰历时短暂,不能用均匀浮
23、标法测流时,可用深水(中泓)浮标法测流。 3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密(高)度不宜超过 20cm。 4长期储备用的流速仪,易生锈的部件必须涂上柴油(黄油)加以保护。 5按目的和作用,水文测站分为流量(基本)站、实验站、专用站和辅助站。 四、辩析题(请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地加以分析,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水文要素的总体与样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答:在长久岁月中,水文要素的数值是一个无限的系列,称为总体,而在这个总体中的有限系列则称为样本,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一部分,也称为随机样本,这便是它们之间的联系。2有比降和糙率资料的测站,如何用曼宁公式
24、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作高水延长。答:河道整直,河床底坡平坦,断面均匀稳定的测站,在有比降和糙率资料时,可点绘水位与糙率关系曲线,并延长至高水。选用高水时的糙率值与实测的比降,由实测大断面资料算得平均水深和面积,代入曼宁公式计算高水时的流速、流量,据此延长水位流量关系。五、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及结果,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应用下表中的单位线预报径流过程。部分径流过程日 时径流深(mm) 单位线 20.3 12.1地表径流过程地下径流过程预报流量过程5 0 20.3 0 0 10 106 12.1 33 67 67 10 7712 214 434 40 474 10 48418
25、313 635 259 894 12 9066 0 143 290 378 668 12 6806 66 134 173 307 15 32212 39 79 80 159 15 17418 28 57 47 104 15 1197 0 20 41 34 75 15 906 15 30 24 54 18 7212 10 20 18 38 18 5618 8 16 12 28 18 468 0 6 12 10 22 18 406 4 8 7 15 20 3512 2 4 5 9 20 2918 0 0 0 2 20 229 0 0 20 20合 计 32.4 901 1827 1089 2916
26、 266 31822某水文站一次测流中的数据见下表,试计算断面平均水深 H、断面平均流速 V、水面比降 I 和糙率 n。断面流量 264 m3/s 水面宽 123 m水道断面面积 138 m2 比降断面间距 400 m比降上水尺 始:0.60 终:0.77 平均: 水尺零点高程:21.856 m比降下水尺 始:0.34 终:0.50 平均: 水尺零点高程:22.025 m断面平均水深 H = 1.21 m 断面平均流速 V = 1.91 m/s水面比降 I = 2.4010-4 糙率 n = 0.0087答:计算如下:H=138/123=1.21 m,V=264/138=1.91 m/s,比降
27、上水尺水位:21.856+(0.60+0.77)/2=22.541 m,比降上水尺水位:22.025+(0.34+0.50)/2=22.445 m,I = (22.541-22.445)/400=0.096/400=2.4010-4,n = (I1/2H2/3)/V= (0.000241/21.212/3)/1.91=0.0087。 六、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流量间测的目的是什么?答:流量间测的目的是:在取得多年的实测流量资料后,如经分析证明已建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比较稳定,并能满足推算逐日流量和各种径流特征值的精度要求时,则可采取流量间测(即停测一段时期后再行施测) ,以腾
28、出一定的人力和仪器设备等,更多更好地开展新站的水文测验和试验研究等各项工作。2说明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几种形式。答: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因受影响的水力因素不同而分为:(1)受冲淤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2)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3)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3)受水生植物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5)受结冰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6)受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3.什么是单位线的三个假定?答:1、单位时段内净雨深不同,也就是地面径流总量不同,但它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的总历时(即底宽)还是大致相同。2、如果单位时段内净雨深不是一个单位,而是 n 个单位,则它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
29、程线的流量值为单位线的 n 倍。3、如果净雨历时不是一个时段,而是 m 个时段,则各时段净雨所形成的出流过程之间互不干扰,出流断面的流量等于各时段净雨所形成的流量之和。二、推求单位线应用下表中的径流过程推求单位线部分径流过程日 时径流深(mm) 地表径流过程24.9 11.0单位线5 0 24.9 0 0 06 11.0 48 48 1912 262 241 21 9718 492 386 106 1556 0 623 452 171 1826 406 206 200 8312 178 88 91 3518 96 57 39 237 0 61 36 25 146 39 23 16 912 20
30、 10 10 418 4 0 4 08 0 0 06 合 计 35.9 2230 1547 633 621水文站网部分一、名词解释1、水文测站:是指为收集水文监测资料在江河、湖泊、渠道、水库和流域内设立的各种水文观测场所的总称。2、专用站: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水文测站。3、河道站:设立在天然或人工河道(渠道)上的流量站。4、基面:水文和高程数值,一般都以一个水准面为准,这个基本水准面称为基面。5、绝对基面:以某一海滨地点的特征海水面为准,这个特征海水面就是绝对基面。6、冻结基面: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固定基面,就是将测站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7、国家重要水文测站:是指对防灾减灾或
31、者对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等有重要作用的基本水文测站。8、国家基本水文测站:是指为公益目的统一规划设立的对江河、湖泊、渠道、水库、和流域基本水文要素进行长期连续观测的水文测站。二、判断题1、辅助站不参加站网密度统计。 ()2、水文分区就是根据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所划分成的不同水文区域。 ()3、干旱区 200500km 2的集水面积就是小河站。 ()4、水文测站工作“四随”就是随测算、随发报、随整理、随分析。 ()5、水文站每年应测的大断面为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上下断面、比降上下断面。 ()三、简答题1、站网规划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答:以最小的代价,最高的效益,使站网
32、具有最佳的整体功能。2、水文工作中涉及的基面有哪些?答: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3、流量站按水体类型如何划分?答:河道站、水库站、湖泊站、潮流量站。4、大河控制站的面积是怎样规定的?答:控制面积为 30005000km 2以上大河干流上的流量站。5、水文站网规划的内容?答:进行水文分区,确定站网密度,选定布站位置,拟定社站年限,各类站网的协调配套,编制经费预算,制定实施方案。水文调查部分一、填空题1、水文调查是为了弥补基本水文站网(定位观测)的不足,扩大资料收集范围和提供专项水文资料的工作。2、水文调查资料的可靠分(可靠、较可靠、供参考)三级评定。3、基本站发生了洪水超过(50
33、 年)一遇的相应面暴雨,应进行暴雨调查。4、调查河段应选择(河段较顺直) ,断面较完整,河床较稳定,控制条件较好,无壅水、回水、分流串沟、较大支流汇入的河段。5、当大洪水冲毁所有设施时,必须做好(最高洪水位)的痕迹。二、选择题1、暴雨调查应全面收集 C 的雨量观测资料。A、水文 B、气象和其他部门有关的 C、水文、气象和其他部门有关的2、重要的洪水痕迹应按 A 等水准测量。A、三 B、四 C、五3、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洪水过程调查。单峰洪水过程可调查 C 。A、峰顶 B、起涨、峰顶 C、起涨、峰顶、落平、涨落腰4、采用比降面积法推流时,不得少于 B 个洪痕点。A、1 B、2 C、35、采用水面曲线
34、法推流时,至少要有 C 个以上洪痕点。A、1 B、2 C、3三、判断题1、大洪水需要调查,而枯水则不需要调查。 ()2、当发生了建站以来的第一、二、三位洪水后,必须要作洪水调查。 ()3、漏测实测系列的最大洪水,可不作洪水调查。 ()4、暴雨调查时,需要调查强度、不同历时的最大暴雨量和对暴雨的重现期进行估算。()5、必须在每个暴雨调查点调查一个暴雨数据。 ()四、简答题1、洪水调查的内容?答: 、洪水发生的年、月、日;、最高洪水位的痕迹和洪水涨落变化;、发生洪水时河道及断面内的河床组成,滩地被覆情况及冲淤变化;、洪水痕迹高程、纵横断面、河道简易地形或平面图测量;、洪水的地区来源即组成情况;、降
35、水历时、强度变化、笼罩面积和降水量;、有关文献文物洪水记载的考证及摄影;、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的推算和分析;、排定全部洪水(包括实测值)的大小顺序。2、水库溃坝洪水调查的内容和要求?答:、水库概况调查;、溃坝前库内水情调查,包括水位涨落变化过程、溃前最高水位和相应蓄水量、入库流量及泄流设施运行情况;、溃坝过程调查,包括溃坝发生时间、相应的库水位和蓄水量、泄水设施运用情况、溃坝断面的变化、库水位下降过程及库容腾空时间等;、决口断面的测量和调查;、溃坝后下游洪峰沿程变化、洪水走向、积水深度、淹没范围及沿程决口情况等;、对下游造成的损失;、溃坝洪峰和洪量的估算。五、计算题调查某一河段上游 100 米处
36、洪痕高程 285.70 米,下游 150 米处洪痕高程 285.40 米,测得过洪断面面积 275 米 2 ,水面宽 60 米,推算洪峰流量。 (n 取 0.050)答:I(285.70-285.40)/(100+150)0.0012R275/60 4.58 (m)VI 1/2R2/3/n(0.0012) 1/24.582/3/0.0500.0352.76/0.051.93(m/s)QmAV2751.93531(m 3/s)流 量 部 分一、填空题1、当流速仪实际使用 5080h 时应比测一次;当高流速超出仪器测速范围 30时,应在使用后将仪器封存,重新检定。2、流速仪比测应包括较大、较小流速
37、且分配均匀的 30 个以上测点,当比测结果其偏差不超过 3,比测条件差的不超过 5,且系统偏差能控制在1范围内时,常用流速仪可继续使用。3、没有条件比测流速仪的站,仪器使用 12 年后必须重新检定,超过检定日期23 年以上流速仪,虽未使用,已应送检。4、停表在正常情况下,每季度检查一次,检查时应以每日误差0.5 分带秒针的钟表为标准计时,与停表同时走动 10 分钟,当读数差不超过 3s,可认为停表合格。5、岸边测速垂线的部分流量超过总流量的 5时,应补充或调整测速垂线。6、死水区断面面积总断面面积 3时,死水可作流水处理。7、精测法测河底流速时,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 25cm。8、流速仪
38、测流时,流速仪离船边的距离不应小于 1.0m,小船不应小于 0.5m。9、均匀浮标测流时,浮标投放的有效个数应同级水位流速仪测速垂线数。每个浮标的运行历时应大于 20s,但不得小于 10s。每条测速成垂线应重复施测 2 次。两次运行历时之差,不得超过最短历时的 10 。10、小浮标法测流,适用于水深小于 0.16 m 时的流量测验。11、浮标运行历时100s,记至 1s,运行历时100s,记至 0.1s 。12、流量测验中,流速仪使用次数以小时数表示,记至 0.1h。当断面面积0.1m 2时,取 2 位有效数字,小数最多不超过 2 位。13、流量测验中水面宽取 3 位有效数字,5m 时,小数不
39、过 1 位,5m 时,小数不过 2 位。糙率记至 0.001。流量取 3 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 3 位。二、判断题1、测流断面稳定的站,水位面积关系点偏离关系曲线应控制在3范围内。()2、对测流断面内,大于总流量 1的独股分流、串沟,应布设测速垂线。 ()3、死水区的断面面积超过断面总面积的 3时,应根据以往的测验资料分析确定或目测决定死水边界。其死水面积参加总面积统计。 ()4、断面的借用原则是“峰前借峰前,峰后借峰后” ,只要符合这一原则就可随意借用。 ()5、在临时断面测流时,也必须布置不少于 13 根测速垂线。 ()三、问答题:1、比降面积法适用范围?答:高洪期断面较为稳定,水面比降较
40、大的测验河段。当客观条件十分困难或常规测验设备被洪水损毁,无法用流速仪、浮标法测流时,在规划部署高洪测验方案中,可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开展巡测、间测的测站。当洪水超出允许水位变幅以外或超出测洪能力时,可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洪水调查时,可采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推算调查断面的洪峰流量。2、在实测流量中,何种情况下用面积包围法计算相应水位?答:一次测流起讫时间内,水位涨落急剧者,超过平均水深的 20。测流过程中,水位变化引起水道断面面积变化:F11m,面积变化5;F11m,面积变化10。当测流过程跨峰顶、峰谷时。3、简述流量的四随工作?答:随测记、随计算、随点绘、随分析处理,现场点绘水道断面图、流速横向
41、分布图、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4、何为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答:在 ZQ 关系图上与实测流量相应的某一瞬时水位。四、计算题1、某站测得某一垂线测点流速分别为V0.01.50m/s,V 0.21.30m/s,V 0.61.00m/s,V 0.80.95m/s,V 1.00.82m/s,计算出平均流速?答:V m(V 0.0+ 3V0.2+3 V0.6+2 V0.8+ V1.0)/10(1.50+ 31.30+31.00 6+20.95+0.82)/101.11(m/s)2、计算某站的一份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相应水位计算表测速垂线号数起点距( m)部分水道断面宽b( m)测速垂线所占部分宽b ( m)
42、垂线平均流速Vm( m/s)水位( m)bVm bVm Z10.0 10.0 1 20.0 10 15.0 1.10 285.14 16.5 2.312 30.0 10 10 1.52 38 15.2 5.783 40.0 10 10 1.68 42 16.8 7.064 50.0 10 10 1.79 56 17.9 10.025 60.0 10 10 1.56 48 15.6 7.496 70.0 8 13.0 1.42 32 18.46 5.917 78.0 bVm 100.46 bVm Z 38.57 相应水位 bVm/bVm Z=285+(38.57/100.46) 285.38m。
43、水文资料整编部分一、填空题1、湖北省“水文资料整编补充规定”中要求各勘测局对水文资料整编成果的审查应在次年的 3 月 15 日前完成。2、经过审查后的水文资料整编成果质量应达到项目完整、图表齐全、考证清楚、定线合理、资料可靠、方法正确、说明完备、规格统一、数字准确、符号无误。3、自记水位摘录误差为 1 cm。日平均水位计算误差不超过 2 cm 。4、关系曲线结点不宜过稀,推流,推沙瞬时值允许误差曲线中上部应不超过 1 ,下部不超过 3 ,低沙沙量尾数不超过 5 。5、降水量摘读误差不超过 0.5mm,降水量表一律采用 5 分钟滑动进行摘读整理。6、我局竹山站新洲站为一类精度站,必须计算水位不确
44、定度。7、基本水尺断面迁移时,如果新旧断面水位关系良好,则应进行新旧断面水位比测,比测的水位级应达到平均年水位变幅的 75左右,并且通过 30 次以上测次分布在新旧断面的水位比测资料,其置信水平 95的随机不确定度不应超过 4,系统误差不超过 1,则当年水位资料换算为新断面或时间较长的断面进行整编,否则按新旧断面分开进行整编。8、受上游电站开关闸影响频繁的自记水位,可采用连一条圆滑的中线或采用合理的割补线进行整编,遇有特征值挑选或施测流量时不应大割,以免出现矛盾。9、单一线法或临时曲线法定线(流速仪法测流)的一类精度站的随机不确定度是 8 ,系统误差是1 。二类精度站的随机不确定度是 10 ,
45、系统误差是 1 。三类精度站的随机不确定度是 11 ,系统误差是 2 。10、受洪水涨落影响的站。最大流量与最高水位出现时间不超过 3 小时,可分涨水面和落水面分别定单一线,其定线精度为:一类精度水文站的随机不确定度高水是 11 ,中水是 12 ,系统误差是 1。二类精度水文站的随机不确定度高水是 12 ,中水是 14 ,系统误差是 2。三类精度水文站的随机不确定度高水是 14 ,中水是 16 ,系统误差是 2。11、二类精度水文站校测线与综合关系线,或相邻年份关系线之间的最大偏离误差高水不超过 5 ,中水不超过 8 ,低水不超过 12 ,可继续使用综合线或间测线。12、水位流量关系线低水读图误差不超过2.5,流量小于或等于 0.1m3/s 时不超过5 ,不满足上述规定时应作放大图。低水放大曲线接头处的流量必须一致。13、年与年之间的线接头误差不超过5 。驻测站一般上年未和下年初各 3 个实测点与本年资料一起定线。1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应符合下列规定:高水部分延长不应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 30 ;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