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ppt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00960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班组的地位 班组长的角色 上海石化化工研究所 叶国祯,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班组长在企业中的角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100多年前,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研究,提出已解决的课题,重提本身说明此课题,在企业安全经济文明生产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永恒的话题。,一、丰田召回门的背后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丰田车,全球生产销售第一的汽车。 20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人们对日本产品的评价:车洋货、滑头货 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汽车以价廉物美、节能、打进美国市场。,丰田汽车,召回850万辆,39人丧命,失去市场份额15。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拒不召回。20世纪60年代,拉蒙罗莫夫妇福特汽车,三死三伤

2、,500万美元伤亡赔偿,判2.9亿美金罚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很快,标志性: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输出资本和技术,尤其是6070年代。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管理跟不上,特别是“水土不服”. 橘 枳“本土化战略”丰田“精益化的生产模式”出了问题。,中国一汽和天津所提供零件是同一个供应商。美国560万辆汽车的配件都是丰田汽车在美国的工厂制造和供应的。管理理念、思想、文化和管理的方法,生产制造的标准是否落实到每个作业现场。结论:实践证明:作业现场(装置车间和班组)永远是我们企业各项管理和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我们的起点和基础,功夫要永远花在现场。,二、管理的百年回归生产现场,

3、生产现场:产品生产的作业场所。它一般由装置(车间)和作业班组两级组成。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作业(班组)管理、组织管理、管理哲学。重视效率、培训员工、激励员工、管理规范和制度、员工培训标准和操作规范,劳资双方相互退让互相得利,改善劳动条件,资方、劳方和国家三者有利。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生产现场,生产现场的管理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科学管理的传播1910年东部铁路公司案;1911年沃特顿兵工厂罢工事件;1903年1914年,上课,办公司开咨询公司。3、百年回归。到20世纪末,35种管理理论,66种主要管理方法。企业界,管理得出结论:管理的重点和出发点,归宿点在生产现场。“百年回归

4、”实践、理论、时间告诉我们企业的基础在生产现场。,4、著名大公司共同的特征。优质的商品、品牌的管理、优良的员工。(1)生产现场是优质商品生产基地。(2)生产现场是品牌管理的实践基地。(3)生产现场是优良员工产生和表演的舞台。,三、班组在企业的地位,班组长在企业的角色 1、班组在企业的地位 经过第一、第二章节的阐述,各位都已知道生产现场的组成,生产现场在企业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班组是生产现场的基础,没有班组,形成不了生产现场,生产现场的主要组成部门是班组。所以了解生产现场必须从班组着手,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和工作必须围绕班组这个中心展开。生产现场是班组的平台。结论:生产现场是各个班组工作的

5、战场,班组,决定生产现场,生产现场决定企业。2、角色角色一词的由来。 (1)、京剧角色: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皆有)四大行当。 (2)、社会学角色: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由这个基本概念出发,派生出一系列的有关概念,构成社会学的角色理论。 (3)、管理学角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岗位的不同分成:管理者、被管理者暨操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与“人”打交道是管理者,与“机器”打交道是被管理者、操作者。,3、班组长是什么角色管理者、被管理者,还是什么角色?从社会学角色理论和管理学角色综合分析:在企业的生产现场,班组长具有多种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要

6、组织协调管理,又要直接操作设备,是指挥组织者,又是模范带头的战斗者。,结论:班组长在企业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既是管理者,又是操作者。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现场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提高,班组长的多重角色,更多是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四、管理的责任、管理的贡献1、管理的责任 (1)经济学管理学组织和管理:时代最核心命题 (2)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宿论“分工理论”(企业组织、资源配置),2、管理的贡献 (1)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创新; (2)管理使体力劳动生产率提高100倍; (3)二十一世纪管理重点:使得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五、管理是什么 作为管理者的班组长,必须了解,熟悉、知道管理是什么。,1、管理是什么

7、?有60多本书专门阐述,归纳起来有230多种讲法。 2、上海石化流传最广泛的一种说法:管理就是让他人去替你完成你想到的事。 3、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管理就是让人力资源转变为生产力; 管理就是沟通; 管理就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管理就是:使命 责任 实践(圣经),4、管理是什么?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实践;“实质”。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平衡;“关键”。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责任;“核心”。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品质;“根本”。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沟通;“重点”。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创新;“生命力”。 在整个管理中,预见是管理之魂,实践是管理

8、之本,创新是管理之命,管好自己(管理者)是管理之核。,5、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的角色; (2)信息的角色; (3)决策的角色。 6、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抽象思辨判断技能),六、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班组长)是可以学会的,1、管理好自己的时间;2、重视对外的贡献,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成果而工作;3、发挥自己、他人、上级的长处;4、把精力集中在那些对结果最重要的事情上,设定优先次序而坚持“要事第一”;5、善于做有效的决策。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实践,不断自省,改变习惯,修炼心智,终将成正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在你眼前。,1、“卓有成效的

9、管理者”中的经典管理箴言: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他位卑职小,他还是可以位列于“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以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6)、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A、记录时间;B、管理时间; C、统一安排时间; (7)、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也是最特殊的资源。,(8)、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的运用。 (9)、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10)、为实现目标

10、,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 (11)、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集中精力只做好一件事。 (12)、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13)、“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14)、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 (15)、“有效的决策人”,首先要辩明问题的性质:这是一再发生的经常性的呢,还是偶然的例外?,决策的五个要素: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

11、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这就是有效决策的五个要素。以下我们一一予以较详细的说明。,(16)、要“出新”,必以“推陈”着手。 (17)、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创意”,所缺乏的是创意的执行。 (18)、推陈才能出新,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 (19)、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 (20)、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这是决策的第一条原则。,(2

12、1)、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22)、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23)、决策需要熬受痛苦。 (24)、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平凡人来做不平凡的事业。 (25)、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个人真正发展。 (26)、管理者的有效性已成为今天的社会需要。 (27)、管理者的水平、管理者的标准和管理者对自身的要求,都对其周围的其他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方向和奉献,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我们的实践和问题,1)、先进性教育时对管理和工作归纳为36字方针:“事前策划,事后讲评;狠抓培训,上下互动;构筑平台,注重过程;留有痕迹,提炼升华。”2)、常规工作;重点工作;突发性工作。,经常

13、性工作,常规工作:周而复始,枯燥,疲劳,按经验办事,按习惯办事。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将流程整理为规程,按制度办。防止经验,杜绝习惯性违章,提高工作效率。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注意形式变,防止工作随意性。重点工作:一年和一个月的中心工作,重要工作。注重重点带动一般,防止重点工作好、经常性工作自然好。突发性工作:稳字第一,众志成城,注重保护群众积极性,如何将成功经验转到经常性工作上。,3)、做好一件事,从管理上讲,必须经历三个阶段或环节。 第一阶段:什么事(岗位),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办;干到什么程度(标准)。策划阶段。 第二阶段:学习培训熟悉方案、标准;实施过程,加强协调,严格按程序办;注重全过程检查

14、、监督、纠偏、调整(安全、质量、节点、成本) 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讲评分析;提炼升华;管理再上台阶。(第一、第二,合格管理者;第一第三,优秀管理者)提升,能力上升阶段,4)、卖力 努力 学习力激情和热情,将潜在能力发挥出来;思考,创新,争取最好成果;水平和能力上升的来源和动力。5)、管理者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管理能力和掌握能力的工具和方法。 软件:管理者的使命,责任,作风和品格。,七、班组长应具备的条件 1、书本对班组长的要求,六条基本要求。 2、我个人的观点,应具备三条“良好的专业技术;懂管理;有气度” 3、学习实践,学习再实践,是当好一名合格班组长,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成为优秀班组长的唯一途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