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关爱社会 第三课时一、学习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懂得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这些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所造成的影响,懂得什么是忧患意识。懂得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是我们理所当然的唯一选择,理解什么是亲社会行为。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锻炼服务社会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增进社会的关注热情和责任感。了解和思考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
2、、学习重、难点分析:重点和难点: 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懂得什么是忧患意识,如何培养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奉献社会。三、学时安排:全课共三课时四、学习活动设计(一)实践交流 自我体验(活动 3)提笔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的变化活动目的:体验改革开放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认识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切实利益。活动过程:1、 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居住地以及家庭在衣食住行方面有哪些变化?并搜集相关素材,思考原因。2、 根据所得材料和信息写作。3、 优秀短文在全班交流。(活动 4)创意方案社区服务行动方案活动过程:1、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社会的实际情
3、况,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形成一份社区服务方案。2、选出优秀方案,再由同学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活动方案”5 份。3、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再综合其设计,形成一个可行的活动方案,开展一次班级的社区服务活动。(二)阅读反思 认知感悟 16 岁的“环境大使” (1)姚远为什么能被选为“环境大使”?(2)你认为姚远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3)参照姚远的环保行动事例,给自己指定一个环保行动小计划。分析:中学生尽管年龄小,能力有限,但也可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贡献。这种贡献往往就是天天可以动手去做的身边小事,不应轻视小事,而且要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一时一事的行为,而是现代公民具备的素质,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三)检测反馈 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