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 家庭剧场教学目标: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巧解与父母的冲突 , 能 以 实 际 行 动 孝 敬 父 母 和 长 辈 ,增 进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的 互 相 理 解 , 进 而 构 建 和 谐 家 庭 。2、能力:了解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避免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进而构建和谐家庭。3、 知识:正确理解父母的爱,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避免与父母的冲突,学会化解与父母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
2、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想一想: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栏温故知新【书中探宝】探宝路知识线索 为什么发生冲突?“侦探”爸爸对吗?如何避免冲突? 学习可以放弃兴趣爱好吗?知识储备 思维启动对爸爸不断追问电话来源我理解为对我的关爱 避免冲突我很反感母亲对我学习的唠叨 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斥责我没有反对,认为是他们劳累所致巧解冲突结怎样看待家庭剧场吗? 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可取吗? 逆反心理怎么办? 剧场内外怎么办? 父母与子女的冲突有哪些? 如何巧解冲突结?精要概
3、括: 一、 “侦探”爸爸冲突爆发1父母与子女发生冲突原因(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2)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3)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啰嗦,于是矛盾就产生了。相关链接比较项目 学生 父母生理上 正值青春期 正值中年、壮年心理上 有长大的感觉、思维有时偏执 有主见、老于世故生活经历 未真正走上大千社会 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知识方面 “有学问” 许多知识显得陈旧思想方法 思想开放、易于偏激 求稳
4、、倾向于保守思维方式 喜欢横向比较 喜欢纵向比较行为方式 喜欢冒险、不拘传统 处事冷静、谨慎、社会角色 子女、学生、被监护人 家长、监护人、职业人员 阅读欣赏:怎样避免和父母冲突有中学生在家里常和父母吵嘴,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知道该怎么做,可父母总是唠叨不休。特别是进入初三,学习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大,中学生往往希望自己能抓这一年的宝贵时光,努力拼搏,争取考上重点高中。可父母一督促,就感到烦躁不安,无心学习;如果父母不说什么,反倒能安下心来自觉学习。应该怎样避免呢。 “别给我襁褓,别给我手杖,我是一个青年了,给我一片独立的天空,给我一块自由的土地。”这是很多中学生的心声。这就必然会有冲突。 我
5、想应该是寻求与父母的平等对话与沟通,可以采用角色互换法来理解父母。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欲望,寻求父母的积极支持。把内心的想法封闭起来或对父母的意见埋在心底,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自己陷入无力自拔的孤独之中。 “最致命的痛苦,在于为成为自己而奋斗。”心里想着别人一点,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当父母监督你的学习时,控制自己的腻烦情绪,提醒自己,“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我不该和他们发生冲突。”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习惯,恰当的调控自己的心境,驾驭自己的情绪。在我们对父母的“唠叨”反感时,不妨反省反省自己,“父母的合理要求,我做到了吗?”“为什么不在父母唠叨之前,就把事做完做好呢?
6、”“如果你真的做得很好,父母还会唠叨不休吗?”在埋怨父母的“唠叨”之前,反照自身,是不是能让我们的父母放心。 2避免冲突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我们,他们想知道我们的一切,想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但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隐私,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而自由的天空。这样一来,父母的关心和我们的渴望就有可能产生矛盾,为冲突埋下种子。我们要学会化解这种矛盾,不要让它伤害父母和我们的感情。反思化解相关链接: 避免冲突的方法:a、留心观察;b、多打招呼;c、主动交流;d、创造机会;e 、经常做事。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与父母不适用生硬的语言或作出过激的行为,同样可以避免许多冲突)解决冲突的方法:
7、第一步,明确冲突是什么;第二步,进一步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第四步,确定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法;第五步,检验最终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否有效。父母与子女学会了相互尊重这种改变源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也源于家长在社会变迁中的成熟和发展。 调查显示:在列举的 8 项与未成年人生活有关的事务中,“同性伙伴的选择”(806%)、 “课外书的选择”(794%)、 “课余时间的支配”(74%)、“兴趣的发展”(698%)和“与异性朋友的交往”(615%)等 5 项事务都是以儿童决定为主。只有“上学或择校”(76%)、 “饮食选择”(587%)和“衣着打扮”(556%) 等3 项事
8、务以父母意见为主。即便是在这 3 项以父母意见为主的事务中,儿童参与意见的比例也分别达到 218%、36% 和 421%。 与此同时,众多父母为了当好家长,越来越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比如,从子女的样本中反映,“863% 的家长过马路时能做到红灯停绿灯行;966% 的家长能做到不随地吐痰;963%的家长不乱扔垃圾”。同时,父母开始学习电脑网络等现代新技术,关注哎!和老爸搞僵了,怎么办呢?如果电话突然声音变小时,我说:“老爸,您要打电话呀?对不起,我的电话还没打完呢,请您先放下分机的电话吧!”这样冲突不就避免了吗?哎,当时怎么没想起来呢?1我也知道偷听电话不对。之所以偷听,只是想了解儿子
9、的交友情况。2 3 未成年人娱乐、营养、心理健康等内容,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教会学生了解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避免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讨论激烈。二、学习,学习,还是学习1 学 习 与 兴 趣 爱 好 的 冲 突 是 父 子 矛 盾 的 导 火 索 。 父 母 的 高 期 待 、 严 要 求 是 一 种 爱。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 ,反映出父 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相关链接 孩子中考来临 家 长助考谨慎五忌:一忌贪多求全。考前的“题海战术”其
10、实于事无补,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找准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二忌督促过头。考前复习更应该有规律进行,集中精力吃透“知识点”,适当放松的方法,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忌日夜颠倒。应该尽量同中考当天的时间靠拢,让兴奋时段集中在白天,只有步调一致才能考得好。四忌恶补家教。通过家教的“大运动量”恶补练习,未必会有很好的收效。五忌攀比刺激。中考前夕,孩子的压力已经够重了,家长再跟着攀比责骂埋怨,只能是乱上添乱。 2逆反心理:往往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年龄差距而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导致的。逆反心理导致逆反行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不能用对或错简单评价。但如果子女不积
11、极和父母进行沟通消除和解决这种心理,特别是子女在同父母发生冲突时,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父母 不 理 不 睬 , 甚 至 导 致 对 父 母 的 恶 感 , 会 伤 害 父 母 和 子 女 本 人 , 导 致 亲 子 关 系 的 疏 远 。相关链接 与父母交往三字经父母误会了我们:被误解,不冲动,敬父母,多沟通。父母生气骂我们:不还口,心气平,劝父母, 讲文明。父母说起来没完:听唠叨,莫心烦,细思量, 藏箴言。父母想打听情况:对父母,无隐瞒,说见闻, 听意见。父母对我们批评:对批评,不反感,有则改, 无则勉。我们不慎犯了错: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 得教训。教学反思:通过本
12、节课的教学,发现同学们都比较烦家、老师的唠叨,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老师还得多加引导。三、剧场内外1父母与子女经常发生的冲突有:(1)属于个人的“小金库” ,父母偏偏要清点盘查。(2)玩耍的时间,父母总是限量供应。(3)禁止我们上网聊天,偷听我们的电话。(4)只让我们认真学习,不让我们发展业余爱好,甚至限制我们看电视。(5)检查我们的抽屉,偷看我们的日记。(6)拿我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说我不中用,不出色。相关链接 教养方式策略: 指挥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坚决型孩子冲突的解决不要强迫孩子,不要威胁孩子或向孩子发出最后通牒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为孩子提供发挥其控制权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13、 ;尽可能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不要长篇大论的说教与孩子一起讨论那些具有破坏性的领域,一起坐下来设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则,然后按照规则展开讨论这可以使孩子负责任, 也可以使他们了解什么是规则不要同孩子争吵,如果你与之争吵, 则表示他赢了,因为你的情绪和反应受到他的控制 指挥型父母教养方式与软心肠型孩子冲突的解决:不要期望孩子自己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要一步一步的给孩子指出要他做的事情他试图取悦于你,所以他想知道你对他的期望;慎重考虑对孩子说话的方式这类孩子非常敏感,很容易因你不经意的消极评价或无意流露的愤怒而受伤害 ;不要强迫他参与激烈的竞争绝不要把他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软心肠型孩子需要与父母保持亲密为了
14、使你的孩子产生归属感和被接纳感, 必须尽量的与他共度时间,向他表示你的爱指挥型父母教养方式与谨慎型孩子冲突的解决:不要对孩子失去耐心不要强迫他 ;让他们有足够思考和做决定的时间 ;容许他花时间收集事实,并“ 正确“行事-像他们自己说的“ 正确 “那样 ;慎重批评批评对你可能是一种动力,对他则可能是一种压力,甚至给他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冷酷的批评和攻击性的行动可能给他以巨大的打击随时准备回答他所提的“为什么 “等问题,耐心的给他做深入的解释 ;肯定并接纳他的谨慎天性不要期望他像你那样喜欢冒险 耐心听孩子做事的理由通常孩子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决定他要做什么的2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难免的。
15、(1)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2)父母爱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 ,不适应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这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21 世纪需要有竞争力的人才,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出类拔萃的,然而面对社会复杂多变的大环境,我们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把握好孩子每个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从小就走上健康成长的轨道,使我们的付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个家长重新走进课堂,走进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大讲堂。 “亲子教育”是 20 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日渐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课题。它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16、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过去人们往往把孩子成才的希望放在学校里,却忽略了 06 岁早期教育这一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成长迅猛,是智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同时由于性格具有可塑性大的特点,也是优良品格和良好习惯养成最佳期。3巧解亲子间的冲突结(1)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2)善于体谅。(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4)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5)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6)我们与父母沟通,其实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7)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相关链接 巧妙化解 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
17、燥冗长的书和说话啰嗦有什么区别?” 妈妈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一边,却无法让啰嗦的人闭嘴。 ”说完,母亲恍然大悟。 “啊!你是嫌我啰嗦呀!”母子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提醒了啰嗦的母亲,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误区警示 八年级的小芳学琴五年了,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 “早些休息” “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温馨提示:小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和沟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