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届山东省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02) (解析版)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页。满分 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2、、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共 36分)一、(每小题 3分,共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第一次踏上徽州,但见烟树葱茏, (掩映/映照)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那种“ ”的牵人情思,吸引着我寻幽而陶然忘返。 “徽式新屋”曾是非常时髦的民居型式,在徽州高移民输出的特殊时代里风靡一时。然而,一旦时过境迁,徽派老房子便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弱点。 汪悔翁乙丙日记记载了咸丰兵燹期间,作者避难故里绩溪的房子旧貌,半个多世纪以后编纂的民国歙县志 ,对徽州老房子的缺陷更是直言不讳。老房子是徽商如日中天时精
3、雕细琢而成的,它表达了久远的历史,成为明清时高层次地域文化的积淀。但从总体上看,内向封闭式的建筑(阻隔/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不能提供有效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建/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多数老房子是数百年前缙绅富商所建,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优哉游哉。庭院之中,石台石桌,或设鱼池,或置盆景,将丘壑林泉浓缩于壶天之中,排遣文人雅士诗书之外的闲情逸志,在 ,留存山林隐逸的一片净土。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胜境 时过境迁 B.风靡一时(m) 直言不讳C.编纂 优哉游哉 D.精雕细琢(zhu) 闲情逸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闲情逸致。【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
4、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字音和字形综合考核的题目,字音的考核集中在多音字和形声字的考核,注意以义辨音,重点注意异读词审音表中列出的内容。字形注意同音词和形近字的写法。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掩映 阻隔 营建 B.映照 隔断 营建C.映照 阻隔 营造 D.掩映 隔断 营造【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近义词辨析的题目。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褒贬、适用范围、情感的轻重、搭配的对象等进行辨析。虚词注意考虑分句之间的关系,
5、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踏破铁鞋无觅处 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B.柳暗花明又一村 俗务萦怀的内心深处C.柳暗花明又一村 熙熙攘攘的物欲背后D.踏破铁鞋无觅处 熙熙攘攘的物欲背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语境以及诗句含义氛围选择【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填写衔接句的题目,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和前后文的照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马河声初学楷书,秀美温润有江南习气,一出道就在行当内声誉鹊起。后来又习画,悟性颇高,其所临明清小品,几乎与
6、真迹难解难分。B.正与东食西宿、四乡为家的猫儿脸姑娘聊着,突然边上一个花脸猛地打了个喷嚏,溅到姑娘的面颊上,姑娘愀然作色,朝那花脸打了一下。C.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天旋地转的了,即使是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会有因缘的离散啊!D.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
7、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有考生利益。B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 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 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C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
8、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 项逻辑不当,去掉“禁止” ;C 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上“压力” ;D 项并列结构不能一一搭配,“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搭配不当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谓、主宾、动宾,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最常见的题型是一个词语分别和后面的两个词语搭配,其中有一个搭配不当,如此题的“降低”后面带有两个宾语“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 ,和其中的“流通环节”不能搭配。二、(每小题 3分,共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题。
9、初期的书法只是作为一种记事手段,但古代许多信札、碑文、书稿等,现在看来大都是很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除了从茶的物种、历史和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外,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也可作为难得的一手资料。一般认为,唐代之前均以“荼”字表示茶,所以对“荼”字,茶文化研究者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去探讨、研究。目前看来, “荼”字字形的较早遗迹,是在古玺印中。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这是一幅信札,上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全帖虽只十四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怀素
10、对茶的渴望。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者“茶圣”陆羽所作的僧怀素传 ,有几段是记述怀素、颜真卿等讨论书法艺术的言语。其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 “壁折之路”等比喻,启迪了后来书家对运笔妙法的领悟,至今为书法家津津乐道,对书法创作和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陆羽在另一篇论徐颜二家书 ,认为学书应重神似,而不应为外表形态所囿,持论颇有见地。纵观陆羽一生的成就当推茶经为首,我们也可认为陆羽还是一位有造诣的书论家。在中国茶文化和书法史上,宋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也是书法名家,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他一生好茶,作书必以茶为
11、伴,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改进了制茶工艺,采用更为细嫩的原料,制成精美细巧、价值黄金的小龙团。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说:“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 ”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蔡襄不仅在制茶实践上有独到之处,而且有一部影响甚大的理论著作茶录 。 茶录是对茶经的发展,且是一幅有名的书迹佳作,历代书家多有妙赞。此外,蔡襄还有北苑十咏 精茶贴等有关茶的书迹传世。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关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 、米芾的苕溪诗 、郑燮的竹枝词 、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节选自生活百科岚韵的茶
12、与书法 ,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历代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可作为我们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的一手资料。B.唐、宋是书法艺术盛行与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茶叶文化的发展与关键时期。 C.茶文化研究者对书法名家品茶之际创作书法作品,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D.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茶叶专家同时是书法名家的日益增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局限于概括唐、宋时书法艺术与茶文化的关系,C.虽然说到书法艺术与茶文化的关系,但“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不是文章主旨所在。D.是说唐宋以后的情况。B.C.D.偏于一方面或不能概括中心。【考点定位】归纳内
13、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主旨的题目,是山东卷的特色,选项的内容没有什么错误,只是有的不是文章的主旨,只是阐明文章的一个方面。此题 B、C、D 偏于一方面或不能概括中心。7.根据文章,下列不属于中国“茶文化”体现的一项是( ) (3分)A.唐画调琴啜茗图卷中画有主人端坐倾听琴音、仆人送茶茗的内容,整个画面表现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B.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茶与书法美的欣赏。 C.明朝禁止茶叶私自出关,用中原地区的茶叶来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驸马欧阳伦因“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利而被赐
14、死。 D.清朝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 ,人们边喝茶边听戏,其乐融融。 【答案】C【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等类型。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外延的角度明知试题,选项 C体现了茶经济方面的政治管理,不符合题干的要求。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A.苦笋帖章法气韵生动,表达了怀素对茶的渴望,是书法中有茶记载的代表作品。B.僧怀素传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等比喻,对书法创作和理论影响重大。C.蔡襄在著作茶录中表
15、达了“茶叶饮用从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的主张。D.一夜帖 苕溪诗 竹枝词等有茶叶内容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佳品。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无中生有。【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此题选项 C“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无中生有。三、(每小越 3分共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题。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
16、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 ,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 ”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帝与太子俱爱重之。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 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 ”帝两是之。杨荣尝毁义。帝不直荣。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帝笑曰:“吾固弗
17、信也。 ”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明史列传三十七 ,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朕且用义 且:暂且。 B能委曲导意 委曲:婉转地。 C迨世宗营永陵 迨:等到。
18、 D杨荣尝毁义 毁:诽谤。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且,将要。【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 A“且”解释为“暂且”不合文意,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如此题“且”就用现在的意思“暂且”解释,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手书赐之 帝两是之B
19、为更名“义” 恐卤莽为后忧C时旧臣见亲用者 即左右有谗荣者 D帝与太子俱爱童之 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 【答案】B【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山东卷必考的题目,注意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命题的方式一般为课本一个句子,文本一个句子,首先明确课本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把它带到文本的句子中去,看是否得当,解释的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此题都是文本中的句子,难度有所增大。11用“/”给文言文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20、。B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C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D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
21、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曰” “也”后断开, “万世”的主语是“圣见”前面的必须断开,圣见高远、出于至孝是并列成分,中间断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蹇义由于上奏论事都能合乎皇帝的意旨,加上他的诚实厚道,使得几代皇帝对他都很倚重。 B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国大事都倚仗他办理,甚至皇帝巡视北京,都要蹇义“辅皇太子监 国” 。 C在修筑先皇寝陵时,宣宗皇帝询问蹇义、夏原吉,他们赞同皇帝遵从先皇勤俭节约的想法,后来修造皇陵都沿袭节俭的做法。 D杨士奇拿张咏、傅尧俞、范景仁来比较蹇义,说他同
22、时具备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待人诚信、没有心机的优秀品质。 【答案】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 C由原文“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可见“后来修造皇陵都沿袭节俭的做法”系事件错误。第卷(共 114分)四、 (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23、。 (5 分) (2)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 ”帝两是之。 (5 分)【答案】 (1)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事国政都倚仗他办理。当时前朝旧臣被用为亲信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与蹇义齐名,朝廷内外称之为“蹇、夏” 。 (2)杨士奇曾在皇帝面前对蹇义说:“为什么过分的谨小慎微啊?”蹇义说:“恐怕鲁莽从事成为以后的忧患罢了。 ”皇帝认为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解析】试题分析:重点词语解释:(1)熟熟悉,达治体通晓治国的体要,见被,亲用者用为亲信的。 (2)过过分,卤莽鲁莽,为成为,两是之认为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24、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熟” “达治体” “见” “亲用者” “过”“卤莽” “为” “两是之”等词语和被动句的落实。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蹇义,字宜之,巴人,起初名叫蹇瑢。洪武十八年考中进士。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上奏论事合乎皇帝的意旨。皇帝问他:“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瑢叩头不敢回答。皇帝赞赏他的诚实厚道,替他改名叫
25、“义” ,亲手书写赐给他。任满三年应当提升,皇帝特地命他任满九年,说:“我将要用蹇义。 ”于是早晚服侍在皇上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没有忤逆触犯过龙颜。惠帝即位后,推想太祖的意思,越级提拔蹇义为吏部右侍郎。蹇义永乐二年兼任太子詹事。皇帝有什么事要指示太子,总是派蹇义去,蹇义能婉转地传达皇上的意思。皇上与 太子都爱惜倚重他。七年,皇帝巡视北京,任命蹇义辅助皇太子代为处理国事。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事国政都倚仗他办理。当时前朝旧臣被用为亲信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与蹇义齐名,朝廷内外称之为“蹇、夏” 。仁宗登位,蹇义、夏原吉都以元老的身份被朝廷内外所信任。皇上念及蹇义在代理国事期间的旧功劳,尤
26、其厚待并倚重他。蹇义对待原吉特别优待,然而过于周到谨慎。杨士奇曾在皇帝面前对蹇义说:“为什么这 样谨小慎微啊?”蹇义说:“恐怕鲁莽从事成为以后的忧患罢了。 ”皇帝认为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杨荣曾经说蹇义的坏话。皇帝(听了这些话)认为杨荣不正直。蹇义叩头说:“杨荣没有其他的意思。即使左右有说杨荣坏话的,希望陛下慎重考察。 ”皇帝笑着说:“我本来就没有相信。 ”宣宗即位,对蹇义委任托付更加深重。当时正修筑献陵,皇帝想遵照先帝遗诏从事勤俭节约,以此事询问蹇义、夏原吉。两人竭力赞同说:“圣上的意见高瞻远瞩,出于至孝,是千秋万代的利益所在。 ”皇帝亲自参加规划,三个月就建成献陵,宏伟壮丽不如长陵,从那以后
27、各个皇帝沿袭下来以它作为形制。等到世宗营造永陵,才渐渐崇尚奢侈。英宗即位,蹇义斋戒值夜得了病。皇上派医生前去探视,问他想说些什么话。他回答说:“陛下刚继承帝位,希望谨守祖宗的成法,始终不违背罢了。 ”不久就去世,终年 73岁。赠官太师,谥号忠定。蹇义为人朴实正直,对待父母兄弟孝顺友爱,善于与同僚朋友相处,从没有一句话伤害别人。杨士奇常常说:“张咏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傅尧俞待人以诚信,范景仁待人不设心机, (这些优点)蹇义同时具备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溪桥晚兴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郑协:南宋遗民。 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
28、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 分)【答案】景物:亭基、渡口、江流、 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手法: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是以动衬静,春草茂盛,充满生机是乐景写哀情;融情于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这些手法的运用抒发了诗人国破家亡后的沉痛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 视觉听觉结合,春草茂盛,杨花飘零,是眼中所见;杜鹃哀鸣是耳中所闻。【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诗句中写景特征的题目,分析写景特征的切入点是写景的顺序,着眼点和所用手法,此题的着眼点是视听结合或
29、绘声绘色,手法是寓情于景和动静结合,答题时结合诗歌进行分析。(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分) 【答案】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运用诗歌的内容解释,注意抓住注释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
30、,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寂寞” “晚照” “杜鹃”和注释中的“南宋遗民”分析情感。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2)师说论述了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指出了从师的必要性,
31、进而提出的从师标准是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_,_。【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须臾”“尊”“酹”。【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名师点睛】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
32、”,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 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五、(12 分)1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5字)(4 分)北京晚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的“烟雾箱”可利用 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
33、多出 50%。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连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宽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答案】北京(或中国)将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用一句话根据,首先要找到最关键的语句,写一句话新闻,首先就要筛选出有关人(物)和事件,在不超出字数限 制的情况下,再依次挑出时间、地点等词语,然后按照“何人(物)于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的顺序加以组织。根据新闻内容,一般要把主要事件及其结果写出来。一般导语是对
34、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的部分,所以找到导语即可知道主要事件了。对于本题,先抓住导语,将“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一句压缩即可,抓住主要信息点:北京、将建、雾霾实验室、世界最大。1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4 分)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人们把它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它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 。(3)它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 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每句 1分,语句连贯 1分)【解析】【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这是一到句式变换的题目,句式变换有长短句变换,整散句变化,常式句变式句变化,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