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课题:第 9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课时目标: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2.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10 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_统一契丹各部,都城在_,建国后势力不断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_,与中原政权冲突
2、加剧。2.唐灭亡后,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政权统治,它们是后梁、_、_、_、和_,合称为五代。960 年,后周大将 _ 在 _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_,史称北宋。3.11 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 称大夏国皇帝,定都_,史称西夏。统治区域在今天_、_一带。4.12 世纪初,女真族首领_起兵抗辽,在_称帝,国号金。女真族的祖先是_,而女真族又是今天_的祖先。5.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_城下,宰相_劝皇帝亲征,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撤兵,宋朝给辽_,史 称_,之后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6. 1127 年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_在_登上皇位,建立南宋。南宋初年,金军几次
3、南下,抗金名将_从金军手中收复_,后来又取得_大捷;宋高宗和权臣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统治,向金军求和,并令 等人班师,后来又杀害了他。宋金达成议和,_向金称臣,并给金_,双方以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_,改名为中都。 三、自我展示 质疑解难1、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为什么却与辽讲和并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如何评价澶渊之盟?2、岳飞抗金受到人民尊敬,为什么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3、简单概括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四、课堂盘点 巩固提高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对上好这节课你有哪些更好的建议?五、达标检测 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 800
4、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的( )A.北宋与辽的战争 B.北宋与金的战争 C.南宋与辽的战争 D.南宋与金的战争2.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契丹 女真 突厥 吐蕃A. B. C. D.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中的杭州与汴州分别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 )A.杭州与南京 B.南京与开封 C.杭州与开封 D.杭州与北京4.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C.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D .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二)完成下列表格:政权 民族 建国时间 杰出首领 都城 重大事件北宋 杯酒释兵权辽 阿保机西夏 兴庆金 12 世纪初(三)史实辨析:歌谣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历史,提高学习的兴趣。下面一首歌谣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各部建大金。 错误: 改正:太宗兵变陈桥驿,消灭割据重统一。 错误: 改正:澶渊之盟宋辽议,元昊称臣宋辽和。 错误: 改正: 党项建金东北起,灭辽攻宋逞淫威。 错误: 改正:岳飞抗金传千古,宋金议和呈对峙。(四)思维拓展延伸:宋代民族政策和唐朝相比有哪些异同?6、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