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保护、隐私、依法治国 补充内容【自我保护】一、未成年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1、未成年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良的行为习惯,1+2,未成年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明辨是非,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2)要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自觉与社会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3)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自觉把自己置于正面教育的氛围中,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 (4) 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自律。2、学会依法保护。当面对险情和不法侵害时:1+2,要冷静、沉着、机智,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办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忍让和报复是不对的。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未成年人在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即要用合法手段依法维权。二:远离违法犯罪,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生活中存在哪些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1)家庭方面:1、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不当;2、父母不履行监护、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3、贫困家庭剥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等(2)学校方面:1、部分学校、部分教师歧视、体罚差生;2、学校违规收费;3、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等(3
3、)社会方面:1、经营者擅自雇佣童工;2、文化市场上游戏厅、网吧等经营者擅自允许未成年人入内等2、这些行为对青少年成长有何影响?1、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2、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3、不利于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3、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a) 从青少年自身来看:未成年人各方面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法律意识不强,道德素质不高,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b) 从家庭方面来看,没有履行好家庭保护的责任(如庭教育方法不当;不依法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过分溺
4、爱放纵子女等)c) 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没有依法履行学校保护的责任(如忽视对学生的纪律、道德、法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歧视、体罚差生等)d) 从社会方面来看,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力(如一些网吧、录象厅的经营者不依法从事经营活动,擅自接纳未成年人入内等)4、我们怎样预防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怎样预防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青少年: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2)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拒绝不良行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友; (3)树立法制观念,
5、认真学法,依法自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要正确对待父母、学校的教育。(二)家庭:父母应依法履行家庭保护的责任依法履行对子女的抚养、监护、教育的义务;2、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3、 教育、制止子女进入营业性网吧和游戏厅(三)学校:依法履行学校保护的责任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2、依法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3、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的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净化社会环境,依法履行社会保护的职责1、完善相关立法,严格执
6、法,严厉打击引诱青少年进入网吧等场所以及引诱青少年从事不法活动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和改善适合学生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并对学生优惠开放。5、青少年怎样抵制不良诱惑,防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或青少年如何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答案见上题中(一)三:中小学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背景材料:一 2004 年教育部公安部对我国 10 个省、市的联合调查表明,平均每天我国有 44 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事故,仅因交通失去 2003 年全国死亡的中小学生就达 4104 人二 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委
7、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每年 3 月 29 日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创立于1996 年,每年 3 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历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2008:“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2009: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和谐校园 2010:“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设问角度: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答:(1) 、在学校周边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2) 、我国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2、在你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答:(1) 、校园暴力事件,强讨恶要、敲诈
8、勒索案件时有发生,威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 、黑网吧:学校周边仍存在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3) 、食品安全校园周边各种无证、不洁饮食摊点屡禁不止,卫生状况令人担忧(4) 、校门前交通状况混乱,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5) 、校园设施安全隐患3、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答:(一)从校园安全的现状来看:近年持续不断的治安政治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校园安全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二)从青少年的重要性和自身特点来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各方面不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三)生
9、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四)从开展整治活动的意义来看:1、有利于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成长, 2、有利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和办学环境,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3、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4、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国家、社会、学校、青少年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怎么做)(或为减少和杜绝校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请你发表看法?)a) 国家:1、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加大地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加大对学校危房进行改造的教育投入 3、教育行政部门
10、要对中小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b) 社会:整顿校园周边不安全隐患,加强宣传、监督,净化校园周边的环境。c) 学校:A 应该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养成珍爱生命的品质;C 对灾难、突发事件来临时救护的方法予以正确的指导;开展各种活动及模拟逃生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D确保学校设施的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校园安全设施等。d) 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熟悉各种安全标志,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危害校园安全懂得行为作斗争。【隐私】1、什么叫隐私权?答: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
11、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2、涉及隐私权的一些法律规定:答:(1)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的保护(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3)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哪些是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1)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2)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3)故意调查他人的通信或其他私人文件的内容,调查他人的财产状况、某种经历等隐私资料;(4)对他人的行踪及住宅、居所等进行监听、监视,安装窃听器或摄像设备等(5)故意窥视他人居室,利用望远镜或其他设备偷看他人的生活起居情况,或私自拍摄他人室内生活的照片或录像片等4、怎样正确
12、对待隐私权?答:一方面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另一方面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5、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答:(1)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和个人防范意识和能力,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2)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3)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侵害方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要求赔礼道歉;如果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可以要求经济赔偿。6、怎样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表现有哪些?)答:(1)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隐私(2)无意听到或看到别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7、在现代交往中(如网络交往) ,怎样保护我们的隐私?(谈启示)一、懂得保护自己的
13、隐私 同 5二、尊重他人的隐私 同 68、如何评析部分学生借口保护隐私,向家长隐瞒自己学习情况(交往情况)等行为?(1)判断、定性: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是借保护隐私来隐瞒自己学生不理想的事实。(2)理由:A: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考分、学习成绩等属于学生的隐私,受法律保护。B:但作为未成年学生不宜将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隐私向父母隐瞒。因为父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人,要履行对子女监护和教育的义务,承担家庭保护的职责,父母有权利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C: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子女隐瞒自己的学习情况,既不利于和父母的沟通,更不利于自己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3)正确做法:保护隐私并不是要我们自我封闭
14、、与世隔绝,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主动与父母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和帮助;要善于确定自己的秘密哪些可以告诉别人,哪些不可以告诉别人,学会礼貌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9、如何评析父母“拆看子女信件、翻看子女日记”的行为?(1)判断、定性:父母的行为是错误的,尽管是为了了解情况、弄清事实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是出于善意,但这是不尊重子女隐私权的表现,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2)理由:A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日记、信件等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B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作为监护人他们有权知道孩子的学习等方面的真实情况(3)
15、正确做法:A 作为父母,要尊重子女的隐私权,可以通过与子女的沟通来了解情况。B 作为子女,要善于确定自己的秘密哪些可以告诉别人,哪些不可以告诉别人,学会礼貌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当父母未经同意翻看日记、信件时,我们要指出他们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向父母说明他们的行为伤害到了自己;同时应体谅理解父母,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平时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要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10、如何看待“人肉搜索”?在网络化信息时代,怎样处理好行使言论自由权、监督权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关系?答:(1)具有两面性,它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 “人肉搜索”在客观上虽能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可能
16、造成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问题。(2)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但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因此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在行使言论自由和监督权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人肉搜索”参与者在享受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不能揭露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的主体、本质、根本目的、前提、核心、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答: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群众。 依法治
17、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依法治国的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答:(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2)实行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3、怎样推进依法治国?答:(1)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18、实行依法治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4、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2)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3)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5、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对我国如何治国有什么启示?答:既要推进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6、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法制观念?答:(1)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2)只有人人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才能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7、我国普法的对象是谁?答:一切又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8、普法教育的作用有哪些?复习469、青少年认真学法有什么意义?复习4610、增强法治观念 1、含义2、为什么 同上面 63、怎么做? 国家要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