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学期总第 课时,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教师姓名 , 班级 第五单元 第一节 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一、教学目标:感受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理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权利。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法维权。难点:理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学导过程(一)结合提纲,自主学习(约 10 分钟)1、法律对我们生活的意义。2、我们在生活中享有的权利。3、理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何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二
2、)教师指导(约 25 分钟)1、图片展示我国一些重要法律的封面,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体会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法律使我们能健康快乐的生活;社会能正常和谐的发展;正义与秩序得到维护,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2、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利?(1)在法治社会里,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2)任何侵害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处。另一方面,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我们在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在家里:得到抚养和教育的权利等等;在学校: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在社会中享有的其他权利: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遗产继承权、财产所有权,在消费活动中享
3、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人身安全权、依法求偿权等,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等。4、课本案例分析(一)阅读教材 P75 案例,你认为汪菁、杨依、王浩他们可以怎样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汪菁可以向城市管理行政部门举报;杨依可先向小饭店协商索赔,也可向工商行政部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最后可向法院起诉;王浩可向学校报告此事,也可向当地公安局或派出所报案。若受到非法侵害既不能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也不能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因为报复对方会导致违法犯罪的出现。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向有关机关控告、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案例分析(二)-装-订-线-15 岁男孩
4、小华(化名),虽然读书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他依然很勤奋,很努力。而小华的父亲每当看到儿子的考试成绩不好时,便殴打一通,后来小华读到初二时,父亲索性让小华辍学,跟着他做生意。(1)小华的哪些合法权利遭到了来自家庭方面的不法侵害?除家庭外,未成年人有可能还会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生命健康权 受教育权;学校、社会(2)小华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谋划策。学法、懂法、用法。 与父亲协商。运用法律手段。案例分析(三)张某小学的时候,时常把同学的一些文具偷回家,对此,父母不但不批评他,反而夸奖他有本事,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开始偷同学、偷父母的钱,后来,胆子越来越大,伙同网友去盗窃
5、,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1)结合材料,分析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不当 外界社会的不良影响。(2)从法律角度来看,你认为应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原因: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三)训练巩固(约 10 分钟)(1)当堂练习见下页。(2)布置作业:作业本。五、板书设计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1、 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2、 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3、 法律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1) 原因:(2) 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