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十五 议论文阅读1(2013福建福州)阅读下文,完成 1214 题。(11 分)一切皆有可能顾成娟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 “流”向天空。人生不也 这样吗 ?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 为诺贝尔 文学奖的得主吗?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 50 年前的那个放牛娃。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 100 分、复 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
2、大紫的孟非正是当年的那个落榜生。辩证 法告诉 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 尔说:“ 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 世界充 满偶然性,也充 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表现。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 遗落在石缝间,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偶然;“众里寻他千百
3、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 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 颠簸,也不会成 为自由飘荡 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 费功夫” 的快 乐?没有“ 众里寻他千百度” 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也许现 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 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朵无名
4、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 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12.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4 分)(1) (2) 13.本文两段,列举了 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证明了 这一中心论点。(4 分)14.本文两段,先否定了等待天上掉馅饼的错误思想,接着,进一步指出“ ”,使议论有了层次上的深入。【答案】12.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充当论据。13.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切皆有可能。14.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2 (2013山东济宁)说幸福张景升要说幸
5、福是什么,先说幸是什么,福是什么。幸主要有五种字义,1.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2.福气;3.高兴;4.希望;5.宠爱。说起幸是什么,我 们还 可以想到外国的幸运草,传说夏娃把四叶草带出伊甸园,每片叶子分 别包含了人生梦寐以求的 爱情、健康、名誉、财富,而四叶草的花语是幸福。福是什么,根据方海权集的民间五福是,第一福长寿,第二福富贵,第三福无病,第四福子孙满堂,第五福善终。那幸福是什么呢?作家毕淑敏下了一个定义: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她还说,幸福不是金钱,幸福不是多子多孙,幸福不是科技,幸福不是
6、健康多寿。毕淑敏的观点在庄子一书中还真有根据, 庄子天地篇中一代明君尧说过,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再看毕淑敏幸福定义中的几个关键词语,时间、生活、满足、希望、心情,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我们就从幸福的定义中几个关键词中寻找。一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我们就会在自己生活中 发现幸福,点点滴滴都透露着幸福。不要 “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二要充满希望和信念。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 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这种缺乏信念与希望的
7、状态,难 以产生长久、快 乐的幸福感。三要知足、别比较。高 尔基说,其实,做个幸福的人是很简单的!什么是幸福呢?就是知足别的没有什么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 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位子、比房子、比票子最好比五子登科,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而去。四要充满爱, 讲奉献。雨果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美国哈佛大学一 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 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
8、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痛苦。五要学会珍惜身边的幸福。总有人抱怨自己的生活不 够完美,不 够幸福。其实,不管一个人多苦多难,在他的身边总会有幸福和快乐,但要靠每个人自己去 发现、去珍惜,才能感受到幸福。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都值得去珍惜亲情、友情、爱情。人们往往注重友谊地久天长,爱情地老天荒,却容易忽视掉就摆在自己身边的亲情。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六要用 劳动创造幸福。高尔基说,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东西,都是甜蜜的!付出的努力越大,就感到越甜美。罗斯福说,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
9、激情。所以说,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劳动创造才能得到幸福幸福是什么?有的说幸福是“童吃鸡”,有的说幸福是“猫吃鱼”,我想每个人给与的答案都不同,幸福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自然流淌的一种感受,自己觉得幸福了就真是幸福了。还有一位哲人说,幸福不是道路的 终点站,她随 时都在道路的两 边,就看我们怎样去追寻,去发现。既然幸福是一种心情,一种感受,我们善于发现并追寻到了,那幸福的感觉是对美好实实在在的拥有。(选自 2013 年 5 月 10 日济宁日报 )10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也给“幸福”下一个定义。 (2 分)11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6 分)1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
10、明。 (4 分)13请你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2 分)【答案】10.答案:幸福是一个人内心达到满足时的感受。11.答案:一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二要充满希望和信念;三要知足、别比较;四要充满爱,讲奉献;五要学会珍惜身边的幸福;六要用劳动创造幸福。12.答案: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如本文引用庄子一书的观点;名言以及雨果、高尔基、罗斯福的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举例论证(事实论证) ;如列举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成果的例子。13.答案:要面对现实,像作者说的那样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幸福,珍惜幸福;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幸福;自己感到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3 (2013湖南
11、长沙)议论文阅读(共 8 分)磨难是最好的礼物磨难使人进步。正是磨难本身使人 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 “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能。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甲】。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 岁孩童。 长期生活在一帆 风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磨难使人坚强。到过农村的人常 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 民们对刚出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 ,甚至 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 压手段,似
12、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 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 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 才能扎稳根须, 务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 长得壮。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被百般呵 护 ,不 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 梁之材吗?假如一世顺利,遍地黄金随意拾取,那么 这茬人及后代有可能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 【乙】。富 贵温柔如同一把无形利 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病猫,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 临世,在 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
13、,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 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尝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磨难使人超越。 史记有言:“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 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 历久弥珍!我 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 三吏三 别,吴敬梓落第方有 儒林外传,【丙】。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 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超越自我而成。磨难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 剂!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只要是不可摆脱的磨难,都来吧,我
14、们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17.根据文意,请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 (2 分)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18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4 分)正反对比 正面: 磨难使人进步。反面: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由事及人 事: 磨难使人坚强人: 人经历磨难更坚强。列举事例 西伯侯、仲尼、屈原、左丘明、磨难使人超越太史公、杜甫、吴敬梓等人的事例。【答案】16.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17.【甲】【乙】【丙】18磨难促使人类就不断进化和发展,青苗受重压才长得
15、壮。4(2013甘肃兰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125 题。(18 分)“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怎样读书 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 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 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 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 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 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 “入 书”,方可 “见得亲切”, 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 中怎 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
16、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 读基础 上精思,确为“入书” 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 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发现“望”与“见” 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 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 “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 节操相悖。 苏轼 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
17、,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 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 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 ,方可避免 “是别人在代替我 们思想,我 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 读后能解其意、 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 读过 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 进化论 :“总以为将来必 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 ”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 实, “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
18、我的思路因此轰毁。 ”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 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 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 出”于书,怎 样“ 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 ,要 “入 ”,也要“ 出” 。“入 ”是“出”的基础,不 “入”则无所谓“出”;“出”是“ 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 义。既能 “入”又能“ 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2.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 分)2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
19、明理由。 (5 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 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24. 第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3 分)25. 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 (3 分)【答案】21.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 ,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 (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 。或:既能“入”又能“出” ,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2.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2
20、3.第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段所阐述的 “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24.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25围绕“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来谈感悟联想。5 (2013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416 题。由“到此一游”想到的埃及 卢克索神 庙有着 3000 多年历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 到此一游”的汉字。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竞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21、。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 都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相对 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视一米黄线、在 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 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 “最差游客榜”第二名。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00 年的 1000 万人次快速增长至 2012 年的 8300万人次,这句提醒更有特殊意 义。面对 “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讨论中, 谴责、反省成了评议这场风波的主调。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
22、体,公开道歉,并承担疏于教育的责任。 “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尤其是未成年人,犯 错 在所难免,我们应予以必要的宽容并助其改正。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镜、检视自己:在公共 场所我有随意吐痰的习惯吗 ?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我有随意变道的举动吗?在别人排队等候时我有加塞插队的行为吗?在网络空间争论是非时我有恶语相向的粗口吗?我们更要问一问,这种不文明行为何以会代代相 传?何以会“走向世界”呢?平心而 论, 这一回的“ 到此一游 ”远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君不见,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上,这样的胡涂乱抹实在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大水缸上的划痕,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 妇被
23、捏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 习惯了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不是问题。然而,很多人却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我们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 贫乏?政府部 门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为 指南” ,这些都让人看到,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让我 们在心上刻下 这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规范言行,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
24、己的力。(摘自人民日报2013 年 5 月 27 日第 5 版,作者李浩燃,有删改)14文章第段中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15文章第段中,作者列举大江南北一些名胜古迹上胡涂乱抹的现象有什么用意?(2 分)16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提升未成年人文明素养的途径。 (2 分)【答案】14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含蓄地提醒出境游的国人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国家形象受损。15列举事实证明国内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指出孩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增强文章的针对性,为下文观点的提出提供有力的依据。16父母要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成年人要从自身做
25、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6 (2013江西)阅读下文,完成第 21 - 25 题。 (14 分)云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 退场。用 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 实、 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 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
26、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 中的;有的嘘寒问暖, 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 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 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 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 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 “
27、先生”“足下”“斧正”“雅教”“ 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 长期文明熏陶下 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 ”,“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 远去的雅乐,只能在 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 穿越剧 ”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 令尊” 。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 刊,文明含量几 许、文化水准若
28、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 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 门,而在 杂多的信息当中 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 ,基本是 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 知道分子” 而已。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 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 汉赋
29、、唐 诗宋 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 因为 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 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 、不忘 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
30、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 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 对话的渠道和钥匙。(选自人民日报2012.6.25,有删改)2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2 分)2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 (2 分)2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 (4 分)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 (2 分)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2 分)24.作者指出“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 ,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 (3 分)
31、25.“云中谁寄锦书来” ,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3 分)【答案】21.(文字书写急剧退场,人们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现实中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所以很难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手写书信了。 (大 意相同即可) (2 分)22.第一类:蕴含着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 (1 分)第二类: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文辞浅陋。 (大意相同即可) (1 分)23.因为当下杂乱无章的信息泛滥,许多人旧学功底差,社会上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而书信文明正在逐渐消失。 (大意相同即可) (2 分)网络人尽管接受了许多的信息,
32、但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如不加以整理,就收获不了多少真知,头脑也就变成任意踩踏的场地。 (大意相同即可) (2 分)24.提示:可从经典诵读、书法训练、文明礼仪等方面作答,一个方面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3 分)25.a对当今文化现状的焦虑(惆怅) ;b对一些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逝去的怀念;c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企盼。7 (2013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0 题(21 分)著名作家 贾 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 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 ”舍得,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 ”,实际意思偏向于“ 舍”。 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舍。舍能体 现一个人的智慧。
33、现实 世界纷 繁复杂,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时,当感到 “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 该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2007 年, “阿里巴巴” 董事局主席 马云面对旗下淘宝网是否收费问题时,他的分析是:“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 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同一时间想做大规模,想 赚大钱, 现有能力还做不到。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马云是睿智的,他的舍是为了更大的 发展,是 为了走得更远 如今, “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舍能体 现一个人的品德。列夫 托尔斯泰在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
34、件事:面对“用脚丈量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最终吐血而死。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陶渊明不 为 “五斗米”折腰,远离混浊的官场,回 归田园。他舍去对名利的追求,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学会舍,我们能拥有人生的智慧, 获得成功;学会舍,我们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请记 住泰戈 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 飞不远了。 ”16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是 还是 B既 又 C不仅 还 D不是 而是17第段中的“左右”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1
35、8概括第 段的具体事例,这事例证明的观点是。 (4 分)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证结构是。 (6 分)20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 (6 分)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 总统,但 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 拥戴,大公无私的他 还是毅然做出了 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 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 转 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答案】16.B17.支配、操纵18.马云为做大“阿里巴巴”的规模,决定淘宝网不收费 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19.要学会舍 总分20.第段 这段文字写的是华盛顿拒绝参加第三
36、届总统竟选,和帕霍姆的贪得无厌形成对比,与该段论述的“贪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的观点一致。8 (2013四川资阳)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1 分)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其实,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
37、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
38、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在林肯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接着,林肯转头对
39、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
40、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
41、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16选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2 分) 17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句能作本文理论论据的名言警语。 (2 分) 18文中叙述林肯先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羞辱,其作用是什么?(2 分) 19体会下面这句话在选文论证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 分)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 20有人说当今部分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挫折的“蛋壳心理” 。当然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但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请联系当前中学生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受。 (3 分) 【答案】16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或“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
42、成功的彼岸” 。 (2 分) 17示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2 分,言之有理即可。 ) 18示例:作者选用这个故事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一中心论点。说明人生处处有坎坷,只要你有勇气面对,再多的坎都能迈过。 (2 分,能联系原文揭示该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即可。 ) 19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俗地阐释了“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的道理。 (2 分,指出论证方法、答出作用各 1 分。 ) 20示例:当前的确有一部分中学生常因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变得固执,任性,以致轻生,说穿了就是心理比蛋壳还要脆弱。这么脆弱的承受力,我们怎么能经得住漫漫人生中的狂风暴雨。文中林肯成功的事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