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李可经验36条.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66180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可经验36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李可经验36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李可经验36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李可经验36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李可经验36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可经验 36 条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的关係是什麽?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的关係就是气和血的关係。3 牙龈出血怎麽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

2、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麽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 120 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 6 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

3、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 。这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洋参,完全不能。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麽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 “、“辨证论治“的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8 我治 100 多例抑鬱症,基本就是四逆汤,

4、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画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 ,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9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彙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就汇合在这个地方。这个高血压,为什麽长时间治疗不好呢,就是因为浊阴啊, (它)窃踞了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过去讲所谓“肝阳上亢“ 什麽的,不是一回事。10 血压为什麽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需要高的压力,

5、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11 我们有好几千年就处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的非常好。自从有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它频频进入体内。比如今天我马上从这里出去了,外边是一团火,然后进入有空调的环境,马上就发冷,感觉穿一件衣服都不够用。就这样反复的把寒气一层一层的压在体内,这样的话就造成很多病。12 再一个就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问题。因为在南方的话几乎就

6、只有夏天,没有什麽春、秋、冬啊。由于空气热,特别喜欢吃生冷的东西,他们常年的生活习惯就是喝冷饮,喝冰镇过的汽水、果汁,冲冷水澡。或者在睡觉的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睡着以后就受病了。为什麽南方人没有一个热症?而且大部分是属于阴证、寒证、湿证?这些是主要原因。13 大城市中的人,起居节奏不太好,有些违反了我们民族古代传下来的养生的要领、原则和方法。就是睡的非常晚。像什麽过夜生活啊,整个生活都要集中在晚上十二点以后,一弄弄到天亮才睡觉。人和自然界是同一步调,当太阳落山以后,在 10 点钟以前就应该入睡,阴阳颠倒,人的生活就不能和大自然同步了啊!那个时间正是人们胆经开始造血、清除体内垃圾的这麽一个时间。1

7、4 一个是错误的生活理念,错误的生活习惯;另一个就是南方搞中医的人啊,误以为他们处在南方,处在最热的地方,就应该补充一些凉的东西,其实是进一步伤害了阳气。现在的疾病总体情况都是这样,包括外国。我也看了好多外国人,都是这样。所以我说这个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有些中医开方子的时候,思维也掉进了一个错误的圈子里,那就是滋阴降火,结果越降越糟,雪上加霜。而我所见的这些病没有一例不需要扶阳的。15 阳气是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先气。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阳气损伤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就是健康人,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是

8、他脸色一般是一种苍白灰暗的,不是非常红润。我们在各个机关、团体,特别是在饭店,看到的工作人员,长期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小青年儿,他的那个脸色非常不好看,但是并没有发病。16 其实中医本来就有一整套的急救的方法。你说伤寒论是怎麽来的,那就是在大型瘟疫当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什麽情况下,用什麽方法这些都讲得非常清楚,但为啥后来中医能掌握这些方法的人很少了?就是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看中了这个大市场,要让这个他们的医药来佔领这个市场。这是个大买卖,发大财的事儿啊。我说在这种境况下,中医的生命力就逐渐被消磨,最后17 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绝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

9、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那是最正宗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18 中医绝对不会从什麽动物实验中得出什麽高招来,那完全是徒劳,完全没有用!活着的人,不但是和那些个小动物不同,而且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模式。绝对不可能像西医的那种,研究一种药,大家都能吃,中医没有这个。19 所谓的古中医学其实都是汉朝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后由于好些人误解里面的主要观点,所以中医就走向了歧路。近现代的、西化以后的中医,都有好多错误的看法。20 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锅,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就是锅下的火,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水,火力不够,这个水和食物怎麽样才能熟得了

10、?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锅底之火。保护少阴经的那个元阳,元气不要走散。21 那麽中医复兴的路在什麽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 2000 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东方,中医的生命的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而绝对不是中西医结合) 。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22 2004 年在南宁的时候,刘力红带着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来,单纯尝附子。看看到底人体对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麽反应,看看会不会像现在科学成分讲的附子有没有那麽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子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

11、我们这代人用附子都有亲身经历,我们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尝药。23 过去认为中医的治疗手段是“ 一针,二灸,三服药“ ,因为针灸那个东西,几乎不需要花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高明的针灸大夫啊,他可以通治百病,只要他判断准确,扎上几支针,把上下、表里调一调,这个病就好了。而且针灸也是急救方面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针灸比那些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快得多。一旦你稳住,先让这个人有命,然后再服药,就能把他救回来。24 孙思邈自己中风以后啊,完全不能动,他就口述一个方子,让徒弟帮他磨成粉,做成“煮散“,什麽叫煮散?就是一副中药,打成粉,分成若干个包,一天几包,放到水里边煮开了,然后连汤带药喝下去,那个叫“煮散“

12、。这个比汤剂稍微慢一点,但是比那个丸剂又快。孙思邈一天吃四服,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他自己起床了,这证明“大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范围这个病,那绝对是久经考验的。25 他们用镇肝息风的办法,没有治癒一例中风病人(笑) ,一个都没有。急性的他们也救不过来。你像我们主张治疗这个急性中风,昏迷不醒就是用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一大堆的剧毒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可以毒死一百头牛的这种东西啊,喝进去就好了。 (笑)26 因为现在的药理学啊,主要就是西医的药理学,一味药要想使用,先得把这个药里面含有哪些化学成分,这个化学成分经过研究主要针对哪些病,要搞清楚了,才能把它拿来用。中医现在用药也要考虑这个啊,你

13、不考虑不行啊,药典就是法典,一旦超过药典的规定剂量了,那不是犯法吗?所以中医问题需要改动的太多了,那几乎就是一场革命!27 如果中国不很快成立一个能自主的中医部,大刀阔斧重新收拾中医这个烂摊子,那中医就没的救了,只能是一天不如一天。28 我们古代的中医,为什麽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为什麽古代中医大病小病都看,而且最擅长治疗急症?这是由于历史上原因发生断层,没有传承下来,我是很偶然机会误打误撞碰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稳妥可靠。而且 2005 年以后凡是大剂量长期服用附子的病人,我让他们每个月做生化检查,看看又没有肝肾损害。检查结果全部没有,而且长期的血尿,尿蛋白,经过长期温阳,这些东西都没

14、有了。29 整个对中医的认识是被割裂了,这是体制方面的最大弊病,就是全盘西化- 外国人怎麽做了我们也怎麽做,可是外国人做那是西医的东西啊,你把它框在中医身上那完全不适用啊!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去向短短几百年的西方国家靠近。如果他是真理,那当然我们可以靠近,他完全是右的东西,我们还非要框到他们的框子里,去研究我们的中医,实际上这个路子的最后结果就是消灭中医,只能是这麽一个结果。30 民间可能还有坚持中医的人,就是从这个正规大学里面,系统培养出来的一代人,不敢期待喽。因为现在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办中医学校啊,理论和临床都分开-讲课的就是教授,哇啦哇啦,讲就行了,你给他个病人他也不会看;临床呢,又

15、是另外一套。西医是这样教育的,但是中医用这个方法那绝对失败!31 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 四逆汤“ 作为保健的东西, 伤寒论 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 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 ,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使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寿。而且这个方子花不了几个钱。32 尤其像一些阳虚引起的症状性高血压,都可以吃“金匮肾气“ 丸,有一段时间就过来了。有那麽一个阶段,是邪正相争,你不要老查血压,要问她有什麽感觉。很多现在认为的不治之症啊,其实都可以治好,像高血压这一类,以及糖尿病和糖尿病引发的肾病、

16、冠心病,其实一回事。33 就是因为阳气不够啊,阳气应该周流全身啊,通过阳气的升降,来调节人体,使人的整体不受侵犯。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谓的正气啊,就是浑元之气啊,就是脾气和肾气加起来那个元阳,你把阳气保护好就啥病也没有了。34 现在把脉一般都是个样儿,看上去是看脉呢,其实脑袋不知道想啥呢。然后他问你,你怎么回事,你说了半天,他把那个脉早忘记了是啥脉了。所以判断脉的时候啊,要读那个彭子益脉法,很有特殊启发作用。他那个方法特殊,病人坐在对面,两个手平放,这六部脉,心、肝、肾、肺、脾、命门,哪一路脉独特,就是那个地方有病。35 有一个将军去找梁秀清看病,其实也不是看病,本来是计划砸他那

17、个牌子。这个将军进去以后,这个梁秀清一般不许病人讲话,他就看脉,看了半天以后啊,他说你这个背部太阳经第几个穴位那个部位啊,有一个异常的东西,不是你本来应该有的,这个将军就惊呆了,说我那是个弹片,正好在那个肺和心的中间。36 人体的脉象啊,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一个循行的路线,循行到哪一个部位不通的时候,他那个脉象就会出现很突然的变化,他就能抓住那个东西,就给你断定了,告诉你,你哪个地方有病。这个方法失传了,没有人能知道李可关于急危重症、慢性病的经验冠心病的治法有所不同,因为病机不一样,根据症候归纳分析:我认为它主要是痰、湿、瘀、浊,邪踞胸中阳位,和高血压道理一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为诸阳之会,那

18、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怎么会被阴邪所包围?就是阳气不到,阳气虚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绝对不是阴虚火旺等等,如果用那个方法对待这一类病,就错了!基础方就是破格救心汤的中剂再加生半夏 45g,生南星 30g,如果出现痰堵得厉害,胸憋得厉害就喝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 45g,薤白 30g,加白酒 2 两事先浸泡薤白,雪丹参 120g 檀香、降香、沉香各 10g,砂仁泥 30g,桂枝 45g,桃仁泥 30g,麝香 0.5g 冲服,北京同仁堂苏合香丸,一天 1-2 丸,这方子里有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乌头附子这一类,这是斩关夺隘的方子,力量大的方子,控制心绞痛,治疗冠心病晚期频发心衰,见效快。相反相激,调

19、动机体自身的对抗外邪的力量,中医治病就是在保护、启动病人自我修复的功能,所以用附子剂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泻,那都是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象。病人吃了这药后十分难受,经常给我打电话,有时一天打十几个电话,凡是有我弟子的地方他们就负责解释了,有的地方就写成很简要资料,来一个病人以后就发一份,看了之后心中有数,就不会发慌。(掌声 80)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红花和生水蛭。这个方子,凡是出现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挛,加止痉散,就是全蝎 6g、蜈蚣 3 条打粉冲服,坚持一段,就可以把风心治过来,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不全,顽固的

20、心衰,脑危象这个方法都可以救过来。另外吃中药的同时,配合培元固本散,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啰嗦了!治疗肺心病的常用方:肺心病实际上就是小青龙汤证虚化,所以就用小青龙汤加味,因为寒邪深入少阴。所以要用附子细辛。麻黄 10-45g 制附片 45-200g 辽细辛 45g高丽参 15g 研粉冲服 (高丽参为什么研粉冲服,因为散剂比汤剂慢,可以把下陷的中气,从下边慢慢提到上边,对喘症有用)生半夏 45g(大家不要怕,我一辈子用的生半夏,书上写为的是 1 吨,实际我每月平均剂量 30 到 50 公斤,和附子情况差不多,比生南星多一点,绝对不会出问题,这是张仲景告诉我们的,大家要相信医圣是不会错的,所有伤寒论

21、的方子半夏都是生半夏。生半夏后面有个洗字,就是用开水冲一回,为什么制半夏治不了病,在座的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制半夏的制作过程,清水泡 15 天,泡到发酵,再加水加白矾,又 15 天,然后拿姜、甘草和到一块,再泡 15 天,共 45 天,制出来的半夏纯粹是药渣子,治不了病。再一个问题,根据神农本草经,半夏治病是辛以润之,它为什么能通大便。我用生半夏先是洗一洗,洗下来的水是黏糊糊的,滑的,那个就是通大便的。凡是辛的东西都有润的作用,产生津液,附子大辛,他可以生津液。左积云老先生评价附子就是通阳生津液,阳生阴长。我知道卢老师的观点也是,阳不生,阴不长,所以生半夏绝对无害,民初的张锡纯老先生就是用生半

22、夏,近代的朱良春老先生,也是用生半夏治病,生半夏治病非常快,刚才介绍的这两种病用制半夏完全不会起作用。)干姜 30g 五味子 30g 制紫苑 15g 制款冬花 15g柯白果打 20g 肾四味各 30g 炙甘草 60g桂枝 赤芍各 45g这就是我常用的小青龙加味的方子,这个方子曾经治过几个肺间质纤维化,现在还有一个,在北京住协和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他儿子着了慌到山西找我去了,他吃到 7 服药时,就把氧气去掉了。最后这个人好了没有,现在我还不敢断言,还要见见面才知道。这两种病发展到重危急症阶段时,就用大破格救心汤!这个破格救心汤就是我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东西,我所以加山萸肉,龙骨、牡蛎

23、,主要是为了敛,我发现四逆汤,虽然以炙甘草为君,2 两炙甘草仍然不能扶土,扶土的意思就是用土来覆火,阳气回来以后不久又散了,就是因为三阴里头厥阴病开得太厉害,疏泄过剩,阳气一回,相火又散开了,所以山萸肉敛厥阴之气,治疗心衰,在四逆汤类方里头这是比较可靠的一张方子,很稳定,凡是治好的病人,很少反复李可:关于大小续命汤在历史上流传的时间在 2000 年以上,是古代治疗中风的一个经方,但是现在用得少了,为什么,这和中医向西方靠拢,最早搞中西会通,中西会通派有个重要人物,张山雷,写了两三万字的文章,重点批判这个东西。加上现代药理认为:其中附子麻黄桂枝有升高血压的弊病,基本就被禁用。我曾经和力红谈过,我

24、要给大小续命汤平反,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大小续命汤中间差不多,大续命汤多了一个生石膏。我这次 6 月份在深圳中风以后,当时右侧麻木,舌头发硬,讲话困难,回去就开始吃这个药,半个月就基本恢复,恢复到目前程度,最近有点累,昨天又冬至,冬至阳生,古人讲交节病作,伏邪外出,有点不舒服。休息了一晚,就度过去了,吃了点儿苏合香丸。介绍这两个方子:续命煮散千金卷八诸风门,这个方子是在孙思邈老人家近 100岁时写的,他自己中风了,整天被病人包围,劳累了。然后就病倒了,这个病有些什么表现呢?吾尝中风,言语强涩,四肢朵颐,出此方,(他自己开的,让他弟子给他煎好)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古代写书的,还没有谁

25、自己得了病以后写出来,所以这个病,孙思邈最有发言权。主治诸风无分轻重,节至则发,比大小续命汤更广泛,可以治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两,肉桂(紫油桂较好)附子(生附子比较好,我这次就用的生附子)茯苓、升麻、辽细辛(原来只有细辛,我感觉辽细辛还是比普通的细辛效果好)人参、防风各二两,透明生石膏五两,白术四两(一两等于十五克)打成粉,一天 14g,绢包,煮出来的汤如白开水,药出不来,我就改成两层纱布,我考虑绢包,是但取其气,不让药末漏到汤里,但是我感觉漏出一点来问题不大。加生姜45g,1000ml 水煮到 500 左右,一天分四次服。小时一次,如果病很重,就

26、可以加倍。24 小时不断药。对于出现中风的预兆,或手指麻木,或肌肉跳动抽搐,比较重的麻木,就可以用它预防。急性期用此方也有效,需要加减,先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用 150蜂蜜,适量水煮好后加九节菖蒲 30,麝香 0.5把病人救醒以后再用这个方子来纠正四肢偏瘫。还有一个大续命散:主八风十二痹。(包括类风关,甘肃流拐子病,最后人完全不能动。)偏枯不仁,手足拘挛,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或卧,苦惊如堕地状。盗汗,临事不起(阳痿),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脏,甚则恐怖,见鬼来收录,或与鬼神交通等等的这些毛病。麻黄、乌头、防风、油桂、甘草、川椒、杏仁、石膏、人参、芍药、当归、川芎、黄芩、茯苓、干姜

27、等分,研末,酒服方寸匕,(2.7)3g,bid,不知稍加,加到以知为度。出现一些轻微反应为度,口舌麻木,不至于引起其他问题。可治:中风后遗症,类风关,癔病,各种精神神经症状(与鬼神交通,鬼来收录),男子阳痿,女子宫寒无子,各种抑郁症(可以使肝阳升发,少阴的阳气得到升发)。我治100 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南通会议时

28、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我扼要的讲一讲,关键点:麻黄桂枝附子在高血压中能用不能用?用了后有什么后果?破疑解惑,如果这个解决不好,谁也不敢用。2000 秋,我一年轻弟子,治了一个农村农妇 20 多年高血压,其夫为煤矿老板,有钱在外边胡作非为,女的就生气,突然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出血后不久,双眼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种暴盲,按照六经辨证,属寒邪直中少阴,当时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了大汗,血压就好了,第二天,可以看到人影。人也醒过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麻辛附按照现在医学观点,是升高血压的,为什么能治出血,而且对 20 年的高血压有这么好的疗效。当时我有这么一段

29、话:麻桂升压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列为脑血管病的禁药。而麻黄汤却能治愈高血压岂不成了千古奇谈?用了药出大汗后,第二天所有的症状都解除。当时弟子中医根底不深,学眼科的。解释不了。那个书印刷时印错了,印成我的病案了。古代治疗中风,大小续命汤,收录在古今录验。是个古代验方。孙思邈在唐代就注明,流传时间很长,金匮要略也收录,可见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机理,为什么大汗出后,血压下降,脑水肿减轻,小便也多了,病好了后,年时间,血压稳定,一劳永逸。当时考虑的是暴盲,少阴直中,他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效果。头风痼疾与秘方“偏正头风散”凡百治不效,抱病终生,至死不愈之头痛,古代谓之“ 头风 痼疾”。史书记载,三国曹操即因此症

30、,不治而死,或每日定时发作,或交节病作,或 经前必犯,或由七情过激触发,发则头痛如破,晴胀头眩,呕吐涎沫,昏蒙思睡, 饮食俱废。凡此种种,必是“伏邪”作祟。”伏邪”之固,必是患者正气先虚,外淫六邪袭人,无力鼓邪外透,留而不去。时日既久,由皮毛,经络渐渐深入于脏,湿痰死血筑成巢穴,深伏不出,遂成痼疾。治之之法,当理清“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因势利导 ,扶止气,开表闭,引伏邪外透则病愈。余在 1958 年,偶得一则民 间专治偏上头痛之秘方“ 偏正头风散”,经临证反复运用, 筛选药物,调整主辅药比例,使之恰合上述病理、病机,用治各类各型头痛痼疾,收到 药到病除之效。而且重订之后,已大大突破了原方的

31、主治范 围。方如下:( 红参、五灵脂、制首乌、炒白蒺藜 )、制川草 乌、生石膏、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各 12 克,细辛、芥穗、防风、羌活、(辛夷、苍耳子、 苍术) 、全蝎、( 蜈蚣)、僵蚕、地 龙、天南星、制白附子、明雄黄(另研对入)、乳香、没药各 6 克( 括号内药品为笔者所增)。上药共研细粉,日服 2 次,每次 3 克,饭后、睡前淡茶水调服。本方以人参、天麻、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补元气,生津液,补肝肾、益精血,扶正托邪于外;川草乌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破沉寒痼冷,驱逐伏邪外透;芎、芷、 荆、防、羌活、辛夷、苍耳、苍术,芳香透窍,辛散开表,疏风燥湿,开门逐盗;天麻、南星、白附,化

32、痰定风;石膏甘寒清热,监制辛热燥烈诸品;雄黄、苍本,解毒辟疫;乳香、没约,化瘀定痛; 诸虫深入血分,搜剔伏匿之邪;白芷一味,号称植物麝香,芳香浓烈,善通诸窍,与川芎之专理头痛者相配,可引诸药上达头部直入脑窍,破其巢穴。诸药相合,对风、寒、湿、痰、火瘀多种伏邪,皆有透发之效。似乎寒温不可同炉,未免驳杂成方。但凡痼疾,必是寒热胶结,湿痰死血深伏血络,正可泛 应曲当。又由于本方有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之功,故 对暴感外淫六邪或外风 引动内风,全身各部,一切突发性、神经性、眩晕、麻木,剧烈痛症, 1 小时即可止痛。本方性味燥烈,偏于攻邪,故 对热病及脏腑内伤所致头痛则非所宜。本方主治各症:1.久年各类型头

33、痛痼疾,血管性、神经性、眼源性、鼻源性、外伤性脑震荡后遗症,脑瘤之头痛如破及现代一切机理不明之偏正头痛, 2 次/ 日,每次 3 克,饭后、睡前淡茶水加蜜调服,当日止痛,1 周痊愈。病程 10 年以上者,20 日可获根治,无一例失败,无一例复发。2.面神经麻痹,病发 1 周内就 诊者,日服 3 次,每次 3 克,早、午、晚饭后 40 分钟,淡茶水调服,10 日痊愈。迁延失治 5 年以上者,以补阳还五汤原方,加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酒泡、补骨脂淡盐水炒、仙灵脾)各 20 克,白芷 10 克,煎 汤送服散 剂,一月可愈。3.多发性神经炎之肢端麻木疼痛,辨 证多属气虚失运,兼夹湿痰死血。服用本方,中

34、病即止,不可过剂。后以补阳还五汤加 肾四味各 1030 克, 豨莶草 30 克,白芥子 10 克,炒研,治本,以杜再发。4.急性风湿热关节剧烈肿痛,以 苍术白虎汤(苍术 15 克,生苡仁 45 克,黄柏 30 克, 豨莶草50 克,饭红豆、生山药、知母、炙草各 30 克,生石膏 250 克,赤白芍各 45 克,下肢加川牛膝30 克,煎汤送服散剂 3 克,3 次/日,蜜水调服, 10 日内可以痛止 肿消。后以 豨莶草 500 克,黄酒拌,九蒸九晒,研粉蜜丸 10 克重,日服 3 次,每次 l 丸,服完即获根治,并可避免演化为风心病。5.急慢性风寒湿痹,急性坐骨神 经痛,腰椎 间盘突出急性期,轻症

35、单服散剂 4 克,2 次/日,饭后睡前淡茶水加蜜 1 匙调服,当日止痛,10 日痊愈;重症,以生芪 120 克,当归、附子、川乌、防风、黑小豆、老鹳草、豨 莶草各 30 克,麻黄先煎去沫 15 克,细辛 20 克,桂枝、杭白芍各 45 克,炙甘草 60 克,蜂蜜 150 克,鲜生姜 45 克,大枣 20 枚,加冷水 2500 毫升,文火煮取 600 毫升,3 次分服,3 小时 1 次,每次调服散剂 34 克,肾虚腰困如折者加肾四味各 30克,约 20 剂可获根治。本方与培元固本散(胎盘 1 具、大三七、血竭、炮甲珠、琥珀、红参、茸片各 30 克) 合方,加九制豨莶草,变散为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36、有卓效。所列汤剂,即仲景乌头汤之加味改良方,方中增入防风、黑小豆,两倍量之炙甘草,大剂量蜂蜜、鲜生姜、大枣,更加水文火煮 2 小时以上,可有效破坏乌头剧毒,治病救人而无害。余一生运用此方在万人次以上,从无一例中毒。仲景方能治大病,救急痛,愈痼疾,是攻克疑难大症的仙丹妙药。后世由于配伍不当,煎煮不遵法度,偶有中毒事故发生,遂使当今中医界畏乌附如蛇蝎,因噎废食,弃置不用,使仲景起死回生妙方有绝传之虞。6.寒凝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电击样剧痛,以改良 乌头汤 重用生芪至 240 克,合仲景当 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必须原方折半 计量) 煎汤送服散剂 34 克,益气破瘀破沉寒痼冷,开冰解冻,12 小时即

37、可止痛。余治愈本型病人 9 例,其中一例患者高兴亮,灵石城关派出所所长,双下肢血检闭塞性脉管炎,合并心肌后壁梗死,并发剧烈心绞痛,上方加麝香 1 克,3 次热黄酒送下,4 剂诸症均退,继服散剂半月,注射毛青冬 15 盒而愈,今犹健在,已 76 高龄。7.中风后遗症之关节变形,肌肉萎 缩,痿 废不用,以本方 1 料 3 克,3 次/日,淡茶水加蜂蜜l 匙凋服。另备制马钱子粉 198 克(与本方等量) 另包,单服,以准确掌握剂量。每睡前温开水送下 0.6 克,10 日后渐加至 0.8 克,极量 1 克。服后以感觉全身肌肉筋骨紧张有力为验。即以此量为准服用。如出现强直性 痉挛之苗头,即 为过量。勿须

38、惊慌,服凉开水 1 杯即解,然后调整至适量。服药初期,医者应密切观察,以定准有效剂量。服药期间,忌食绿豆及汤。服 药 10日,停药 5 日,以防蓄积中毒。对本病之康复,大有助益。此法对癫痫亦有效。余从事中医临床 46 年,运用本方 42 年, 经治各类暴发剧 烈痛症 5 千例以上,服本方 4 克,2 次/日,淡茶水加蜜 1 匙调服,半小时内入睡,2 小时睡醒,痛即霍然而愈,继服本方 3 克,23 次/日,多数半月即可极治,病情复杂者,加服 对症汤剂 。勿忘辨 证求本,则可攻无不克。曾治 1 例 60 岁老妇,晚期溶骨肉瘤,日夜剧痛,服镇痛片 30 片不能止痛,已卧床 1 月。从骨病治肾,双补肾

39、之阴阳以治本。主方用熟地、附子、川 乌、黑豆、骨碎补、胡桃肉、肉苁蓉、肾四味、龟鳖甲各 30 克,地骨皮 60 克,盐巴戟肉、二冬、云苓、狗脊、杜仲、防风、细辛、干姜各 15 克,炙草 60 丸,蜂蜜 150 克,鲜生姜 30 克,大枣 12 枚,加冷水 2500 毫升,文火煮取600 毫升,3 次分服,每次冲服散剂 3 克,茸粉、炮甲珠各 3 克,当日痛 缓,白天停服镇痛片,3 日后痛止起床,可到邻家串 门。 经治各类头痛 3 千例以上,其中病程 10 年以上,历经中西诸法无效者,占 90以上,服用本方,日服 2 次,每次 3 克,当日见效,7 日痊愈者,可占98,无一例超过 20 日者,无

40、一例失败,无一例复发。唯 1978 年治王庄煤矿女会计张 x x,25 岁,脑瘤术后复发,头痛如破,呕涎沫而肢厥,睛突目糊,口眼 斜,右侧肢体失灵。辨属产后藩篱失固,贼风袭络,三阴寒凝,大气失运, 浊痰死血深伏脑络,予改良 乌头汤加吴茱萸 30 克,生半夏 45 克,川芎 30 克,白芷 15 克,麝香 1 克分冲,引诸药直捣病巢,冲服散 剂3 克,3 次/日,一剂痛止呕罢,后予散剂方加守宫、炮甲珠、带子野蜂房、川贝、麝香,以夏枯草 1500 克,依法熬膏合炼蜜为 丸 15 克重,日服 2 次,每次 1 丸,以海藻、甘草各 30 克,煎浓汁送服,相反相成,激荡磨积,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力,服 药

41、75 日赴京复查,病灶消失,恢复工作,现仍健在。本方经 42 年临床应用,未发现 任何毒副反应。方中 剧毒 药川、草乌,占全剂的 16.6,而解毒药甘草、防风、白芷以及反佐监制药石膏则为川、草乌之两倍。加之服用时间在饭后、睡前,更以淡茶水送下(茶性苦、甘、凉,最能泻火清头明目,除烦渴,利小便,可制其燥烈。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茶水中所含鞣酸蛋白,可使缓慢吸收,迅速排泻。) 故绝无中毒之虞,正是本方配伍巧妙处。唯方中之雄黄含砷化物,火煅或粉碎过程磨擦发生高热,则成红砒,误见火即可杀人,故应单味乳钵另研 对入。补阳还五汤黄芪 50g,赤芍、当归、甘草各 20g,川芎、桃仁、红花、葛根各 15g,地龙

42、25g,丹参、白芍各 30g,全蝎 6g,蜈蚣 2 条。 加减变化:伴头晕目眩者,加天麻 15g,钩藤 20g;气虚不甚者,黄芪用量为 20g;瘀阻甚者,加乳香、没药各 6g,元胡 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 30g,何首乌、菟丝子各 20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 15g,桑螵蛸 20g;便秘者,加大黄 15g;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 20g,远志 15g。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主治脊髓型颈椎病。导痰汤方 半夏、南星、陈皮、枳实、茯苓、甘草。温胆汤药物组成: 半夏洗七次 竹茹 枳实 麸炒,去瓤,各二两(各 60g) 陈皮三两(90g)甘草一两(30g),炙 茯苓一两半(45g) 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用法: 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 :加生姜 5 片,大枣 1 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 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病症分析: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以上二方见圆运动下113 页, “如顽痰胶固,则二方诚不可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