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赣州市章江新区 J21 地块农民返迁房标工程基坑开挖及管井降水一、场地及地质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 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城区东部,西北临城市道路狮姑三路,西南临建春路,东南临东胜路。 由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下室上由3#、5#、12-13#楼、14#A、B、C 楼、15#楼组成;桩基基础由3#、6#楼组成。总建筑面积 63893.73;室内外高差 0.45 m。 (具体如下)幢号 结构类型 层数 建筑高度 图纸面积 标准层高地下室 框剪 一层 4.85m 15486.43#楼 框架 十一层 35.1m 7036.80m2 3.0m框剪 十一层4#楼框架 六层33.45m 5267.89m2 3.0m
2、框剪 十一层5#楼框架 六层33.45m 5858.98m2 3.0m6#楼 框剪 十一层 33.45m 3463.68 m2 3.0m12#楼 框剪 十一层 33.45m 6935.31 m2 3.0m框剪 十八层13#楼框架 六层54.0m 8365.6m2 3.0m框剪 十一层14#楼 A框架 六层18.0m 2385.0m2 3.0m框剪 十一层14#楼 B框架 六层33.55m 3245.0m2 3.0m框剪 十一层14#楼 C框架 六层18.0m 2385.0m2 3.0m框架 八层15#楼框架 六层18.0m 3487.06m2 3.0m建设、设计、勘察、监督单位等情况工程名称:
3、赣州市章江新区 J21 地块农民返迁房标工程建设单位:赣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质量目标: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争创赣州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设计单位: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西省建设监理总公司质监单位:赣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监单位:赣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勘察单位: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地点特征(1)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情况本工程场地原为 旱地、耕地、水塘(渔塘)等部分近效农业用地,土地较为平整,用地条件良好。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本工程区域属于赣州盆地,为章江河左岸 II 级阶地,主要为耕地 和菜地、水塘等部分近
4、郊农业用地,场地地势呈西高东低,土地较为平整 。 (2)地基土的构成及分布特点:根据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工程地基土的勘察报告中显示,其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 5 个工程岩土层。具体描述见勘察报告。(3)地下水情况经勘察显示,场地地层内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分布在填土层中,受大气降雨及原水塘的影响,水量较大;孔隙潜水则赋存在粉砂及圆砾层中,勘探时初见水位埋深 5.807.60m ,高程3为 97.0597.86m,稳定水位埋深 3.004.70m,高程为98.85101.78。建议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采用 59.00m/d。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受季节性补给和排泄的影响,排泄方向由西北往东南,与
5、章江河有水力联系,水位有所变化,年变化幅度约 1.50m,对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影响大。根据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章江新区 J21 地块农民返迁房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1)、第一工程岩土层:素填土、杂填土(Q ml) ,属老填土、新近填土层。浅红色,褐黑色,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夹含少许碎石、砖块等杂物组成,稍湿,稍松。厚度 0.306.70m。根据经验,该土层压缩性高。1-1、水塘,分布在 ZK28、ZK29 、ZK413、ZK420、ZK421 孔附近。底部为淤泥(塘泥),黑色,褐色,湿,流塑状,厚度0.701.00m, 层面标高 104.63103.12m。根据经验
6、,该土层呈高压缩性;(2)、第二工程岩土层:粉质粘土(Q 3al),棕红色,黄夹红色,刀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稍湿。厚度 0.004.30m,层面标高 104.60100.46m,局部地段缺失该土层。根据标贯及土工试验,该土层呈可塑状,E s=8.0413.04MP a,中低压缩性; (3)、第三工程岩土层:粉土(Q 3al-pl),浅黄色,黄褐色,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厚度 0.004.30m,4层面标高 102.0497.46m,局部地段缺失该土层。根据标贯及土工试验,该土层呈稍密状,E s=7.2710.38MP a,中低压缩性; (4)、第
7、四工程岩土层:粉砂(Q 3al),土黄色,浅黄色,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大于 80%,湿。厚度 0.204.20m,层面标高 100.1895.96m。根据标贯试验,该土层呈中密状,压缩性较低; (5)、第五工程岩土层:圆砾(Q 3al),黄色,浅黄色,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约占总质量的 55%,级配良好,分选性差。卵石:粒径一般 26cm ,含量 1144%,呈圆形亚圆形,为石英岩、砂岩,可能含少量漂石,饱和。厚度 0.404.30m ,层面标高97.7393.62m。根据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该土层呈稍密中密状,压缩性低; (6) 、地层内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分布在填土
8、层中,受大气降雨及原水塘的影响,水量较大;孔隙潜水则赋存在粉砂及圆砾层中,勘探时初见水位埋深 5.807.60m ,高程为97.0597.86m,稳定水位埋深 3.004.70m ,高程为98.85101.78。建议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采用 59.00m/d。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受季节性补给和排泄的影响,排泄方向由西北往东南,与章江河有水力联系,水位有所变化,年变化幅度约 1.50m,对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影响大。(7) 、场地内水,土的腐蚀性: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根据土质腐蚀性试验成果报告,结合周边环境判别,土对砼结5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无蚀
9、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二、基坑开挖设计及施工要求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粉土、局部因换土需要必须开挖至园砾层然后采取浇筑块石砼至基底标高。2、基坑开挖后应按规范进行轻型动力触探验槽试验,检查基地土层的承载力检测,若发现异常应通知设计及勘查单位进行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高层部分基础开挖至设计要求标高时持力层不满足要求,应下挖至卵石层后采用毛石混凝土换至筏板底标高,换填后持力层需经静载检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00kpn(筏板6;fak250kpa)后,基坑开挖完成后会同勘察等单位进行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3、土方开挖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机械开挖辅以
10、人工开挖。先进行大面积机械开挖,机械统一开挖至基坑设计开挖标高(5.05) (板底设计标高以上 300 处,采用人工开挖、修理地坑、沟槽。其它筏板、集水基坑开挖时,按地质报告在筏基四周布井降水,降水深度应当在基础底面 1 米以下。在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 0.30 适应采用人工开挖清底,人工清底应在基础设计完成后进行。4、 本工程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104.75M。5、基坑地质分布典型剖面(防水及保护层厚度按 50mm 计算) 。67三、施工部署本方案施工流程:定位放线复核大放坡开挖至基坑人工清底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地基处理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前要进行入场人员安全教育。基坑开挖按照规定的开挖
11、线进行。开挖分层进行,不得超挖,必须配合基坑降水及支护工作进行。基坑深度大于 2 米必须设立临边防护。边坡机械开挖不得超挖,坡度由人工切削形成。设计开挖深度以上 0.3 米范围内人工清底。清底后立即立即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应当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不得长时间暴露。垫层施工由浅至深分层施工,不宜由深至浅施工,扰动上层地基,造成质量隐患。主筏板板底设计标高5.35 米,部分筏板板底设计标高在5.55、5.85、13#楼形成坑中坑6.25 米,垫层及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总厚度 150mm,地基开挖深度见基坑地质分布剖面图。基坑底及上口四周留置集水沟(300mmX300mm) ,间隔
12、20 米留设集水坑(500mmX500mmX600mm),构造为砌砖土工布或铺砖底60mm C20 细石混凝土。材料进出口设于建筑物东、西两侧。基坑开挖出的土方堆放于现场,不得外运,以备回填使用。流水段划分及开挖顺序8基坑开挖应当分层及流水段进行,以配合基坑降水及支护工作,流水段划分图如下。劳动力计划序号 工种 数量 投入部位 备注1 挖机司机 3 土方开挖2 装载机司机 2 土方开挖3 电工 2 全过程4 普工 20 人工清底地基处理5 木工 2 人工清底机械投入计划序号 名称 数量 投入部位 备注1 反铲式挖掘机 3 土方开挖 其中 400挖机一台2 装载机 2 土方开挖转运3 自卸汽车
13、32 土方转运 12 吨4 手推车 4 人工清底工期计划基坑开挖工期完工时间 2009 年 10 月 30 日。四、机械挖土1、依据本工艺标准依据机械挖土施工工艺标准(102-1996) ,并且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2 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见机械投入计划)2.1.1 挖土机械有:挖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 、手推车、小白线9或 20 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2.2 作业条件: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的 建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 、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复核手续。
14、 (建筑物定位(测量、标高)记录)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各安装一台3KW 高压钠灯,开挖顺序严格按照流水段划分图施工)2.2.4 开挖开挖至-5.35 时,根据工程地质报告,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 0.5m,然后才能开挖。 (其中部分坑中坑(集水井)降水深度必须达到-6.450 米)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2.2.6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
15、,采用 4 台挖土机、2 台铲运机挖土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最好效率来。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由于场地及作业面限制,通道设置于 14#-5#楼之间,以增加马道长度,减小坡度)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102.2.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土方边坡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边坡土质大部分为基坑开挖允许坡度值见表十四。表 十 四:层 号 1 2 3 4 5土层名称 素填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粉砂 圆砾岩土层状态 松散 可塑 稍密 稍密 中密边坡高度( 10
16、m 内) 1:2.00 1:1.75 1:1.75 1:1.75 1:075注:本表数值适用于基坑开挖不影响周围建筑物及路面地基稳定时,以及采取基坑降水等的无地面超载无侧壁支护开挖施工。经稳定分析,可满足稳定性要求。3、土方开挖施工工艺3.1.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3.2 土方开挖要求3.2.1 根据设计院的设计标高和规划局提供的定位点,将纵横轴线控定位放线 第一步放坡开挖至2.0m边坡修整、坡面施工第二步放坡开挖至-5.35.0m人工清底验槽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边坡修整、坡面施工第三步放坡开挖至基底上 30cm11制点投到地面上,并根据地下室平面图,建筑
17、物埋深及四周情况确定放坡系数,放出地下室挖土边线,并用白灰撒出。在挖土边线0.5m 处左右,分别打下定位木桩,钉上小钉标示中心线方向,控制地下室开挖尺寸。3.2.2 挖方边坡:该段土质为粉质粘土层,根据地质勘探报告采用1:1.75 放坡系数。3.2.3 土方开挖前,在开挖坡顶线外 2 米人工挖截水沟,排除地面水,保证场地干燥,防止地面水流向基槽,并在开挖坡顶线外 3 米用钢管搭设围护,土方开挖后在坡脚四周设置 300*300*300 排水沟和500*500*600 集水井,予以及时排除基槽内积水。3.2.4 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挖出土方均外运至场内。3.2.5 场地边坡开挖应
18、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3.3 基坑开挖程序3.3.1 采用基坑大开挖方案,具体详见附图。3.3.2 基坑开挖程序:基坑开挖边线测放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3.3.3 本基坑土方量约 10 万 m3,计划每天土方开挖量为 3000m33500 m3 划分为三个流水段,第一层土方开挖自东向西挖到自然地坪-2.0m,人工修坡一并跟进,第二层土方开挖自东向西挖到-4.00m,人工修坡一起跟进,第三层土方开挖自西向东挖到接近基坑底部,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机械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由人工挖掘,厚度 2030cm。基底人工修整后要求凹凸不超过25mm,同步安排人工进行基坑排水沟及
19、集水坑砌筑。123.3.4 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3.3.5 在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附近人工挖孔桩等有无下沉或变形,如有下沉或变形或发现不良地基,如暗井、暗沟、暗塘、墓穴及人防设施,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地质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至现场协商解决。3.3.6 基坑开挖完后应立即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3.3.7 土方挖到垫层底标高后,立即浇筑 C15 垫层,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4、人工清底4.1 人工清底按照给定的标高和分流水段进行。清底标高轴线见下图。为加快施
20、工进度,应当投入足够劳动力和工具、机械。施工总体方向为自南向北进行,将手推车置于预留土层上,人工将清出的砂夹石装入手推车,向北转运集中后由挖掘机挖走。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作业面,做好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在保证上层作业面不受扰动的情况下可以先施工较小面积的地坑(如染毒池等) 。4.2 清底完成一个流水段,立即进行轻型动力触探验槽试验试验合格,当天组织以 100 厚 C15 混凝土垫层覆盖。若不能及时浇筑垫层,应当加以塑料布覆盖地基,防止地基表层含水率发生变化。4.3 由于筏板侧面砌筑砖墙作为模板和防水层施工的需要,筏板混凝土垫层每边向外延伸 300mm。134.4 后浇带由中心向外预留 0.5
21、%坡度,筏板混凝土浇筑时用于排出泌水。5、轻型动力触探验槽1 作业条件:1.1 基土已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1.2 根据设计图纸由检测中心绘制检测平面布置图。配合检测中心做好检测工作。6、基坑支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坡面的办法。薄膜从上口排水沟盖起沿坡面向下覆盖至基坑底排水沟。五、 土方开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1.主控项目基坑土方开挖后,基底表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采用水准仪检查,误差在-50mm 以内。基坑土方开挖后,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测,长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采用经纬仪、钢尺检查,误差在+200、-50mm 以内。基坑土方开挖边坡符合方
22、案要求。5.2.一般项目基坑土方开挖后,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采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误差在 20mm 以内。基底土性符合设计要求。145.3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保证组织措施.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监控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执行本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要求。.测量员、试验员、资料员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完成各类技术数据的原始记录和整理,以便发现问题尽快解决。2 土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项目部技术负责在验收规范、设计图纸、工艺规程的指导下编制并宣讲本“施工方案 ”和技术交底。施工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本“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定位标准桩、轴线
23、引桩、标准水准点等应定期复测、检查,并定期校核基槽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应严格控制机械开挖深度,尽量避免出现超挖现象。若有局部超挖或扰动原状土现象,应由技术负责人联系设计单位妥善体解决。.基坑开挖到槽底后,做好槽底保护,及时安排人工清底,组织验槽。.基坑开挖后,加强槽底土质检查。凡与本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议的地基持力层土质有较大出入时,应通过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 5 方验槽仔细研究,确定地基处理措施。基底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如基坑底部土质过于干燥、疏松时,经勘察、设计单位同意,可对砂卵石层适量洒水,并用平板振动器压实地基土。15七、基坑临边防护根据 JGJ80
24、-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三章临边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第 3.1.2 四;3.1.3 一;3.1.3 二;3.1.3 三;3.1.3四;第 3.2.1 四之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基坑周边防护栏杆应按照如下要求搭设。7.1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48 (2.753.5)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本工程具体做法如下图:7.2 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网封闭。下部空隙不得大于 10,防止异物坠落基坑。7.3 基坑四侧设马道,凡相对高度大于 2 米的部位均设立防护栏杆。7.4 栏杆外侧腰设置如“禁止翻越”“小心坠落”等安全标志。夜间设红16灯示警。7.5 人员自马道部位爬梯出入基坑,如无特殊
25、情况,其他部位不再设立爬梯。爬梯由钢管搭设,爬梯除支座外其余要求同防护栏杆。7.6 凡栏杆转角部位水平方向加设阴角拉杆,以增加整体稳定性。八、保证安全的措施8.1、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生产活中人身、设备和产品安全,项目部应贯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8.2、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各班组及分包负责人为组员。明确项目部主要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8.3、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不发生重大事故及一般事故。8.3.1 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考核合格;8.3.2
26、劳动保护用品投入考核合格;8.3.3 现场施工机具、设备检查评定合格。8.4、安全教育与培训8.4.1 定期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和安全法制教育。8.4.2 对项目部经理和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8.4.3 对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等,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17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后,方准上岗。8.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5.1 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监时围护设施,并设立门卫(或保卫) 。场地内醒目位置设置安全与质量警示标牌。8.5.2 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按
27、公司“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多层次的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8.5.3 安全帽: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边或当坐垫使用。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8.5.4 土方开挖应在降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及支护结构达到龄期 后方可进行。开挖必须遵循“由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的原则。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暴露时间。8.5.5 土方开挖施工中,严禁边壁出现超挖。8.5.6 坑边不宜堆放土方、建筑材料,重型机械不宜在坑边作
28、业,土方运输车辆尽量不沿坑边行驶。如不可避免时应经过严格的核算。8.5.7 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8.5.8 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控制桩,水准点,检测用仪器、仪表18元件等。开挖过程中应严防碰撞、损坏支护结构,工程桩及降水、排水设施。8.5.9 基坑周边应采设围护栏和安全标志(由上建单位负责) ,严禁从坑顶扔抛物体。8.5.10 基坑周围地面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及渗入基坑周边土体。坑内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取积水。8.5.11 空气压缩机、混凝土喷射机、水泥砂浆泵、锚杆机及
29、电焊机等机械设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8.5.12 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8.5.13 安装、维修临时用电工必须由专业持证电工完成。8.6 安全交底8.6.1 开主前,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施工员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8.6.2 工序质量控制点(包括特殊过程)实施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有关人员及工人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3)班组长每天开工前,要对工人进行安全交底。上述 1、2、3 款安全交底完成后
30、,应填写“教育(培训)或交底记录表” 。8.7 安全检查198.1 公司主管安全的人员应经常深入工地进行检查;项目部安全员应提高责任心进行日常巡回安全检查。8.2 班组长每天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时对安全情况进行检查。8.3 安全检查填写检查评分表和检查评分汇总表。8.4 对检查中查出的隐患应逐项登记,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 ,以督促有关部门及人员消除隐患。对有即发性事态危险的隐患,应责令停工,立即整改。项目部等收到隐患整改通知书或停工令后应立即整改,整改完成后向公司和安动部报告,以便进行复查。九、文明施工与保护环境的措施9.1 项目部应认真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
31、不损害公共利益。9.2 合理布置物料器具、水电、管线、生活、警卫等临时设施。在场内醒目位置设置质量与安全警示标牌。在办公室内公示质量方针及目标,项目岗位责任制,施工进度计划及图表等。9.3 施工现场坡向及排水系统做到雨天不积水、场内道路应坚实、平坦、不扬灰。现场保持机械设备的卫生,材料施工机具堆放整齐排列有序。9.4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或避开夜间施工,减少噪声与振动、扰民、并与发包方一道协调好与周边单位,居民的关系。9.5 施工前切实弄清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情况并标出位置,严防施工中破坏。9.6 现场警卫人员要切实采取防盗措施,加强保卫工作,施工现场管20理人员应佩带标识其身份的证卡。9.7 项目
32、部须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食堂要符合卫生管理要求,应注意防蝇,防腐、严禁随地大小便,生活垃圾等污物要分别集中到指定地点及时清理,住所要清洁卫生。9.8 项目应将施工现场管理与其他管理有机结合,经常进行检查,认真听取职工、临近单位、居民的意见,及时抓好整改工作。基坑降水方案设计1、 降水条件分析地下水评价1、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勘察场地在所揭露的地层内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分布在填土层中,受大气降雨及原水塘的影响,水量较大;孔隙潜水则赋存在粉砂及圆砾层中,勘探时初见水位埋深 5.807.60m,高程为 97.0597.86m,稳定水位埋深 3.004.70m,高程为98.851
33、01.78。建议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采用 59.00m/d。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受季节性补给和排泄的影响,排泄方向由西北往东南,与章江河有水力联系,水位有所变化,年变化幅度约 1.50m,对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影响大。2、采用管井降水方案。构造:(1)井管要求伸入稳定园砾 1000mm。 (2)井管外包两层棕皮作滤层。 (3)管周边垫 1.5m 高碎石料层, (4)井管:钢管制成,21管径为 200mm,内径大于潜水泵外径 50mm。采用壁厚 58mm200 钢管,钻孔 300, (5)管井井倾斜度允许偏差为2%, ( 6)水泵采用 JQ10m3/h, (7)使用时间为顶板浇捣完成(大约两个月) 。表
34、 2-1 地下水控制方法与使用条件方法名称 土 类 渗透系数 ( m/d) 降水深度 (m) 水文地质 特征集水明排 720 5真空井点 0.120.0单级20喷射井点 0.120.0 5 含水丰富的潜水、承压水截水 粘性土、粉土、砂土、 碎石土、岩溶土 不限 不限回灌 填土、粉土、砂土、 碎石土 0.1200 不限针对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开挖至-4.85m (标高为99.90m) ,然后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形成一定降深,达到疏干基槽目的,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以下 0.51.0m。2、施工方法: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装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碎石过滤层
35、洗井井管内下水泵、安装抽水设备试抽水至降水正常工作。3、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 (4#、5#、14#楼) 1)确定井点管的埋深 LlrhiH01式中: 基坑开挖深度,H=1.10m;H井点露出地面高度,一般取 0.20.3m,h=0.30m;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地面的安全距离,一般取 0.51.0m,22;mh0.1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环状布置取 1/10,单排线状布置取i1/5, ;/i井点管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一般取 0.71.2m, ;1h mh0.1基坑中心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r 0=8.50m 0滤管长度,一般取 1.31.7m, ;l ml5.1则 L=1.10+0.3+1.0+0
36、.1(1+8.5)+1.5=4.85m, 取 L=4.85m。2)确定引用半径(假想半径)R 0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 5 时,可用“大井法”将矩形基坑折算成假想半径为 R0的理想大圆井RO=30173.14=12.74m式中: 基坑的面积;A3)确定抽水影响半径 RR=1.95sHwK=1.951.12.5059=26.05m式中: 渗透系数,取加权平均值, k=59md;k含水层厚度, Hw=2.50m;(以 ZK259 钻孔)wHs抽水坑内水位下降值,s=5.95-4.85=1.10m。表 2-2 土的渗透系数土 名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细砂 中砂 卵石渗透系数 Km/d 0.0
37、05 0.0050.1 0.10.5 1.05.0 5.020.0 1005004)确定基坑涌水量 Q井深 4.85m,打入坑底深层园砾层中,由于园砾的渗透系数很大。 (每一天59) ,因而可以将井看作普通非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可用下式计算:Q=2.73kmslg(R+r 0)r 0+(M-l)lg(1+0.2Mr 0)=2.73594.61.10lg(26.71+12.74) 12.74+(4.6-1.5) 1.50lg(1+0.24.612.74)=1630m 3d5)确定单井出水量对于非完整潜水井 单 井 出 水 量 为 :q=1203.140.11.5359220 m 3d236
38、)确定井点数和井点间距 井点数 n=1.1Q/q=1.11630/220=7.5 个 取 8 个,井点间距 x=Lz/n=(60+34)/8=11.75m基坑四周井布置的总周长;zL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为施工方便,可对井点数量布置做适当的调整。基坑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图 2-1基坑降水示意图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见图 2-2。图 2-2 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4、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 (13#楼) 1)确定井点管的埋深 LlrhiH01式中: 基坑开挖深度,H=1.50m;H井点露出地面高度,一般取 0.20.3m,h=0.30m;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地面的安全距离,一般取 0.51.0m,
39、;m0.1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环状布置取 1/10,单排线状布置取i241/5, ;10/i井点管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一般取 0.71.2m, ;1h mh0.1基坑中心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r 0=8.50m 0滤管长度,一般取 1.31.7m, ;l ml5.1则 L=1.10+0.3+1.0+0.1(1+8.5)+1.5=4.85m, 取 L=4.85m。2)确定引用半径(假想半径)R 0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 5 时,可用“大井法”将矩形基坑折算成假想半径为 R0的理想大圆井RO=A=30173.14=12.74m式中: 基坑的面积;A3)确定抽水影响半径 RR=1.95sHwK
40、=1.951.52.5059=35.5m式中: 渗透系数,取加权平均值, k=59md;k含水层厚度, Hw=4.60m;(以 ZK259 钻孔)wHs抽水坑内水位下降值,s=6.35-4.85=1.50m。表 2-2 土的渗透系数土 名 粘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细砂 中砂 卵石渗透系数 Km/d 0.005 0.0050.1 0.10.5 1.05.0 5.020.0 1005004)确定基坑涌水量 Q井深 4.85m,打入坑底深粘土层中,由于粘土的渗透系数很小。可以假定为不透水层,因而可以将井看作普通完整井,无压完整井涌水量可用下式计算:Q=2.73kmslg(R+r 0)r 0+(M-l)
41、lg(1+0.2Mr 0)=2.73594.61.50lg(35.5+12.74) 12.74+(4.6-1.5) 1.50lg(1+0.24.612.74)=1740m 3d5)确定单井出水量对于非完整潜水井 单 井 出 水 量 为 :q=1203.140.11.5359220 m 3d6)确定井点数和井点间距 井点数 n=1.1Q/q=1.11740/220=8.7 个 取 9 个25井点间距 x=Lz/n=(60+34)/9=10.5m基坑四周井布置的总周长;zL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为施工方便,可对井点数量布置做适当的调整。基坑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表 2-3 4#、5#、14#
42、 12#楼基坑中心距各井点的距离表4#楼井管 距离,m 根数 5#楼井管 距离 m 根数 14#楼井管 距离,m 根数x1 7.5 1 x1 7.5 1 x1 7.5 1x2 7.5 1 x2 7.5 1 x2 7.5 1x3 7.5 1 x3 7.5 1 x3 7.5 1x4 7.5 1 x4 7.5 1 x4 7.5 1x5 7.5 1 x5 7.5 1 x5 7.5 1x6 7.5 1 x6 7.5 1 x6 7.5 1x7 7.5 1 x7 7.5 1 x7 7.5 1x8 7.5 1 x8 7.5 1 x8 7.5 1总管数:24 根12#楼井管 距离 ,m 根数 12#楼井管 距离
43、 ,m 根数x1 7.5 1 x 9 7.5 1x2 7.5 1 x 10 7.5 1x3 7.5 1 x 11 7.5 1x4 7.5 1 x 12 7.5 1x5 7.5 1 x13 7.5 1x6 7.5 1 x14 7.5 1x7 7.5 1 x15 7.5 1x8 7.5 1 x16 7.5 1总管数:16 根13#楼井管 距离 ,m 根数 12#楼井管 距离 ,m 根数x1 7.5 1 x6 7.5 1x2 7.5 1 x7 7.5 1x3 7.5 1 x8 7.5 1x4 7.5 1 x 9 7.5 1x5 7.5 1 x 10 7.5 1总管数:10 根26图 2-1基坑降水示意图图 2-2 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