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读书札记整篇文章和研究都立足于城中村这个特殊的概念。研究这个特殊的村落。整个研究报告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笔子让朴实。没有浓厚的学究气,反而是用文学的笔调,通俗易懂,这一点从文后的作者的介绍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因为作者收到两本书的影响。这两本书分别是贝克夫妇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和格兰诺维特与斯威德伯格的经济学的社会学 。前者影响了作者的文风。是作者的文风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又有文学式的优美。比如作者写到的“他们悄悄的失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有的只是在他们的废墟上新建的文明的奠基、落成仪式和伴随的欢呼。 ”“人们似乎忘却或忽略了,在故去的老人和婴儿
2、之间存在的集体关系,以及后者的血脉和身躯里依旧流淌和生存着的祖辈的血液和基因。 ”“村落的影子是乎始终是一个徘徊游荡的魂灵。 ”这些句子实际上在写新旧村落的交替和人们的观念以及村庄的变化。但是作者采用优美的文笔是我们可以感觉到那种沉重的惋哀的基调以及现在村落中古老文化和特色的现状。作者并没有用生涩生僻的文字把这个问题写的玄而又玄,而是采用这些比喻和优美的诗句把自己的观点恰当的表达了出来。文学的太多就容易失去科学客观的态度。很庆幸我们的作者并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应用了很多实例和很多理论来论证和分析自己的调查。其中,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各种理论的内化和信手拈来。很多很隐晦难懂的
3、理论,比如韦伯的关于理想类型的原创性论述的影响。作者应用它是为了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他没有生硬的直接提出自己借用的就是韦伯的理论。而是先说:“这种方法当然是受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原创性论述的影响” ,然后有点出:“但他与韦伯使用的涵义将又有很大不同。 ”然后才开始说韦伯的理论是什么。其中又引用了涂尔干的理论作为比较,是这一段理论在整个文章的论述中非常自然的嵌套进来。没有一般报告生硬的感觉。而且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用大家非常了解的一些文学上或生活中的东西作为例子进行比喻,是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生动可感。比如对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之间的“讥讽”的玩笑。运用“杂烩菜”和“弃之可惜而嚼之无味的肉骨头 ”
4、来分别比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互讽,非常通俗易懂。让即使不在这个领域的人们也明白他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哪里。而且作者在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上面也是非常自然,运用巧妙的语句和衔接语言,使得所有资料在文章中的调用都显得水到渠成。比如王汉生等人以农村工业化为研究背景概括村落变迁的结实模式的内用,上下衔接的非常自然。 首先点出王汉生等的研究及其观点,然后下一段开头说:“很难说王汉生的这种构建结构村落理想类型的思路受到杜赞奇的影响。 ”然后有很自然的引出贝尔的理论。充分揭示了理想类型的来源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这篇研究报告,既没有失去报告应有的理性和科学性、客观性,同时又很好地结合了文学的优美和流畅。内容通俗易
5、懂,没有大部分社科调查报告的纯理论性和晦涩性。让若我们以后需要撰写报告也应秉承这样的精神,将科学性与文学性很好的结合。要写一篇格式规范内容精彩的报告,当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和流畅性。不把晦涩难懂最为自己的写作标准和写作目标,力争将自己的报告同样写的朴实但不平淡,客观但不生僻,流畅但不长篇累牍。在引用各种数据和前人的经验理论时,要真正的弄明白他们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将它们内化,使之能够为我们的报告服务,可以达到信手拈来是文章不至于让人感到突兀。在不影响整体文章客观性的前提下,是党运用一些文学手法使报告内容更容易为人理解。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他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共同使用的原则。就像我们前面的
6、同学分析的那样,并没有局限于一种调查方法,而是运用了介入观察、理想类型、采用个案研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作者采用这些方法综合反映羊城村的发展现状和变化原因,特别是他看到了每种调研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找到了可以与之互补的方法,加以综合利用,从而使调查更精确、更科学。比如村落调查,就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 “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往往会丢失甚至遮蔽一些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对村落生活和制度历史性变迁的过程研究 “因此他们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了个案的研究方法作为补充。但又由于个案研究解释力有限的问题,所以又采用了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来劲可能的减少现实类型的局限性范围。在第一次访谈和调查结束时发现学生们
7、调查时收到调查提纲的约束,问题谈的并不是很深入,及时修改访谈提纲,并且重点挖掘个案。深入实地调查,多次复查,充分的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我们现在和以后额调查研究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这些问题,不仅仅要在撰写报告时下功夫,更应该在调查过程中下大功夫,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制定恰当的研究方法并及时修正。要对所有的调查方法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知道它们分别的优缺点,根据不同的优缺点采取恰当的措施,综合利用调查方法完善自己的调查。确保调查来的数据和资料真实有效的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在调查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根据实际调查情况随机应变,对于已经采用的调查方法进行不断的修正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在后期对
8、于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整理上同样需要严肃认真,并有耐心的细致的进行整理。只有这样在撰写报告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心中有数。作者在整篇文章里面,没有特别的表明自己对于城中村到底是赞赏还是否定的态度。而是关注了顿落在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和没落。在对于城市和村庄的问题上它同样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好的。作为一个调查者,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自己的客观性立场。作者在这一点上做的就比较好。他客观的分析了城中村的发展变化,以流畅的文笔写出了城中村的大致情况和发展变化。他描述了城中村的昏暗和脏乱的形同地道的街道,但同时他又描述了这些城中村的村民们仍然具有的一部分的淳朴和自然的特性。引
9、用记者的话,作者发现这部分人成为“居住在城市里的特殊群体出入城市公共场合,却没有得体的打扮和相应的气质。 ”“老人们在忙江中消磨着他们最后的岁月” “宗族观念、对求神拜佛的尊崇弥漫了整个村落。 ”同时农民们又是“朴实好客没有戒心的” 。作者同时看到了城中村农民的优点和缺点,没有被某一方的观点影响到报告的客观性。在关于城中村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的问题上,作者不仅分析了整个经济背景同时又在体制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后面的论述中运用了宏观、研究对象和方法方式的不同分析,使得在城中村产生和存在的原因问题上清晰的表述了自己的综合性观点。显然作者认为城中村是一个在综合性原因影响下的产物。作者试图“
10、建立一种关于中国村落终结的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想类型。 ”并给这种村落的类型起名为羊城村。用来代表他所研究的这类村落,这种概念是在作者有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作者又对自己为何提出这样的解释和内容进行了阐述,他追求的是“更普遍的解释力”和“更广泛的对话能力” 。作者并不是将“羊城村作为一个一般的村落来研究,它是一种村落和企业合一的特殊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网络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形态。 ”这句话就可以充分体现作者对于羊城村的概念定义。显然,作者在提出自己的羊城村的观念时,同时考虑了经济和惬意的因素。也就是作者提到的第二本书对他的影响。这种经济学中的社会学,用经济学生活中的社
11、会规则来解释他所发现的社会生活。并且融入自己的社会学知识,使得自己真正的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作者的研究一直在力求“超越经验的社会学,将实例一般化” 。即作者追求,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般化,对于以后的研究可以有一个一般化的代表和体现。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在亚牛过程中,我们秉持的不仅仅要是对研究内容的清晰化和明了化。即弄清楚自己的研究内容,并做出正确的分析,撰写出报告。更要记住一个观点,要使得自己的研究对于整个社会和以后后人的研究做出贡献,使得后来的人或者想要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研究的人有哥哥可以借鉴和应用的资料或者理论。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今天的研究,更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和为世人负责的态度。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严谨踏实的做好手中的事情,并不仅仅是为了今天得出一个恰当的结论和研究,更是为了后代的福祉。总之,不管是从调查背景、调查态度、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写作方法、写作内容和调查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上,李培林所写的关于村落的研究的调查报告时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