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2006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5940833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219 大小:2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06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北京市2006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北京市2006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北京市2006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北京市2006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rr 北京市 2006 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 物 试 卷第 I 卷(机读卷 共 5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标志生物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科学成就是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B沃森和克里克 创立 DNA 分子双螺旋结 构模型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孟德尔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2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A葡萄糖 B乳糖 C糖元 D淀粉3下列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A苏丹染液,橘黄色 B斐林试剂 ,砖红色C碘液,蓝 色 D双 缩脲试剂,紫色4DNA 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2、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核糖、含氮碱基、磷酸5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ATP 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 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A细胞体积的大小 B有无成形的 细胞核C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D细胞器的种类及其 结构8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的事实说明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全透性C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

3、分裂的是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 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 丝点分裂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C细胞分化仅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 进行细胞分裂1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1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B机体内所有的体 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 DNA 的合成, 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1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

4、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内膜上 B基质中 C囊状结构薄膜上 D外膜上1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 CO2 B与 H结合生成水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 酮酸15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中不能含有A葡萄糖 B蛋白质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16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在同化作用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需要光 B是否需要 H2OC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能否将有机物转化成所需的物质17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 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三碳化合物

5、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 B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多C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增多 D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减少18甲乙两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无氧呼吸,分别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甲乙两组各自所消耗葡萄糖的量之比是A21 B12 C31 D1319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A氨基酸 B氨基酸、丙 酮酸CCO2、H2O、尿素 D丙 酮酸、 CO2、H2O 20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维持在80120mg/dL 的器官是A肝脏 B胃 C肾脏 D肌肉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刺激 B反射 C反射弧 D条件反射22给未受

6、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23在某人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人将表现为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24能够使被阉割公鸡恢复公鸡特征和行为的激素是A促性腺激素 B睾丸酮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25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A.甲状腺激素 B. 葡萄糖液 C.生理

7、盐水 D. 生长激素26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A睾丸和垂体 B胰腺和唾液腺 C汗腺和甲状腺 D卵巢和唾液腺27调节性激素分泌的枢纽部位是A垂体 B睾丸 C卵巢 D下丘 脑28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29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A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 丝分裂与有 丝分裂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30被

8、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种子 B受精卵 C胚 D胚乳31在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开始出现三个胚层的时期是A囊胚期 B原肠胚期 C卵裂期 D幼体期32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 42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 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33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A减数分裂间期 B第一次 细胞分裂后期 C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 D同源染色体联会时34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A马蛔虫受精卵 B小鼠睾丸 C蝗虫的精子 D鸡的血液3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

9、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36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 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D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37正常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44+XX B23+X C22+X D22+Y38下列果蝇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受精卵 B精子 C精原细胞 D体 细胞39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 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 别来自父亲和母 亲的两条染色体40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

10、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 和4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食物链和食物网 B无机环 境和生物群落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阳光、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42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 B种群 C生 态系统 D生态因子43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 长4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叙

11、述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 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45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 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46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某些寒带地区的森林却要对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 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47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48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

12、最低的是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 带阔叶林 D北极苔原49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 4 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这 4 个营养级的能量依次为 2.1107、3.3108、2.9106、2.89109千焦。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50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A二氧化硫污染 B火山爆发 C农药污染 D二氧化碳污染第 II 卷(非机读卷 共 50 分)1下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2)能调节细胞渗透压的主要结构是B 。(3)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C ;进行光合作用

13、的场所是F 。(4)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位于E 中;有丝分裂末期,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D 。2在 A、B、C、D 四个相同容 积的密闭三角瓶中,均放入 100mL 清水和 1mL 某蓝色化学试剂使溶液呈蓝色,溶液的蓝色可随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逐渐变成黄色。将四瓶装置均置于光下数小时,实验处理如下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A、B、C、D 中,液体一定 变黄的是 瓶,原因是 。(2)若 C 瓶中水草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鱼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一段时间后,C 瓶中液体为 色。(3)若将四瓶装置均放在黑暗处数小时,变黄的是 瓶;D 瓶在本 实验中的作用是 。3蝗虫

14、的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 1表示蝗虫的产卵量与相对湿度的关系,图 2 表示不同年份蝗虫的发生量与降雨量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 图 1 可知,空气相对湿度在 %左右时,蝗虫的产卵数量最高。(2)由 图 2 可知,蝗灾一般发生在较 (干旱、多雨)的年份里。(3)研究 发现 ,蛙和真菌大量繁殖可抑制蝗虫的种群数量,蛙与蝗虫的关系是 ,真菌与蝗虫的关系是 。(将本小 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4某学生研究温度对 A、B、C 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 酶的最适温度是 ;最有可能来源于人体的是 酶;该同学

15、 (能、不能)得出 C 酶的最适温度是60的结论 。2 研究发现,在冷水环境中常可分离出嗜 热微生物,而在热泉中却没有嗜冷微生物。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酶的活性 ;而低温导致酶的活性 。5某农民连续数年在田里进行害虫数量调查。为减少虫害,从某年开始,持续使用固定量的同一品牌的杀虫剂。害虫数量调查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民最有可能在 年开始使用杀虫剂。(2)图表显示,随着时间增加,杀虫剂效果 。1995 年与 2000 年单位面积内害虫的数量几乎相同,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个体比例高的是 年,说明杀虫剂对害虫的选择是 的。(3)害虫对杀虫剂的抵抗力存在差异,说明生物的变异是 的。6 下图是

16、我国北方处 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 途径是通过 实现的,b、d 、g 途径是通过 实现的。(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 。(3)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在夏季 a、b、 c、 e 之间的关系为 (仅用一个关系式表示)。7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 或 GAG,缬氨酸的密码子为 GUA、GUU、GUC 或GUG。下 图是该病的病因 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1)图中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 原则合成 mRNA 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