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之道在致良知.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3673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之道在致良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之道在致良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之道在致良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之道在致良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之道在致良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教育之道在致良知,在亲生,在止于至善”点滴谈一、教育之“道”的认识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常道”指的就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亦即宇宙中万物的本原和其运动的规律。“道”不仅能同化万物,而且能够演化万物。那么,教育是否也有这样一个本原,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教育的种种现象都由此演化而来?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这个教育之“道”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看清教育的本原呢?人们之所以一时难以看清教育的本原,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系统思考的思想,二是功利观念太强。对于教育的本原,从古到今,不同的人给予过不同的回答。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智者对教育也

2、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回答,因为背景不同、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理解也不同。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在知识的学习,也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在能力培养;有人说要注重全面发展,也有人说要发展特长;有人说爱心重要,也有人说责任心更重要;有人说教育要重在素质培养,也有人说教育要重在创新精神培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于是,教育就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现象。如果谁能够把某方面做到底,也许能够做出特色来。只可惜多数时候,都只能做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缺乏整体意识;有些甚至一学期一个花样,样样都蜻蜓点水,毫无实效。教育的原本是什么呢?我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最大可能的发展。人怎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展呢?两个方面最

3、重要,从道德角度讲是责任,从智力的角度讲是自主。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包含许多方面,比如善良、诚信、礼貌、友爱、自律、坚强、创新等等,但是在这所有的品质中,唯“责任”是最为重要的。只要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具2有强烈的责任感,其他品质就会由此衍生。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缺乏责任感是变态人格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成因。英国思想家维克多费兰克说过:“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也是把“责任”放在最前面。台湾享誉 30 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

4、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演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极力倡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一个拥有责任心的人,无论是在自己内心还是在群体中,都将是无比强大的。从智力的角度讲,自主是核心的,是学生发展的根。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学习都只能在已经存在的一定水平的认知结构内发展,内部认知结构保证每一次具体的学习得以进行并且决定学习的水平,而发展则意味着内部认知结构要在高层次上得到协调和重构。所以只有内部认知结构变化的学习才是发展,认知本身及其结果都是由主体自己建构起来的。因此,建构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能否主宰自己,是一个人发展有多快的关键。学生的自主不仅指学习的自

5、主,还包括生活的自主和人生的自主。从学习的角度讲,学生要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对学习过程顺利要进行方法与策略的设计与组合。从隐含的意义来看,自主学习是对个体主体品质的磨练、发展与提高,其深远影响在于促进个体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学会在学习化社会中自主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人交往合作、实现自我。因此,教师的任务就像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同时,学会自主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学会设计人生,为未来做出打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极其重要。世纪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

6、们 1986 年编写了一份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3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其核心就是学会生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我教育。”哈佛大学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取得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心中有一份责任,手里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个人如果能够如此,将会无比强大。把人培养成这样的人,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本原也就在这里。二、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以行为本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

7、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不能

8、分为“两截”。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知行关系,简言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知”是“行”的理论储备, “行”是“知”的实践转化, “行”对于4“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知”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为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为及其结果才能体现出来。 但“知” 、 “行”之间不是直接转化,它需要一个重要的发

9、展过程,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知” 、 “行”之间是有效转化,还是有名无实。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就学生学习而言, “知”是知识储备;“行”是实践;知行并进,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学好知识。因此,需要运用先学后教、案例讨论、习惯培养等教育手段,引导、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一环节,增强转化的自觉性,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质量,才能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导向正确的行为

10、表现,使之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止于至善2010 年 11 月 24 日,姚书记借用温家宝总理的诗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作了“仰望教育星空,脚踏教育实地”的主题发言,旨在对开县的教育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笔者认为,“仰望星空”,是对心灵境界的执著坚守。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个人总是渺小而有限的,只要经常仰望星空,就会感觉心胸特别深远,襟怀特别开阔,心灵进入一种安宁、和谐的境界。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市场经济不等于物欲横流,在物质层面之上,有更高的心灵境界值得追求和坚守。只有到了那个境界,才能正确看待进退得失,才能永葆

11、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仰望星空”是对社会上弥漫的浮躁心态的一种警示,是对为学者和为政者的善意忠告:为学者少一些急功近利,少一些追名逐利的浮躁,才能以大智慧成就5大学问;为政者正确对待自身荣誉、挫折和困难,少考虑一些个人的发展、世俗的成功,不拘泥于个人或小团体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才能以大志向成就大事业。“仰望星空”,是对理想信念的热情讴歌。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古代的航海家靠观察星空来定航向。今天,在人生的道路上,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才是指引我们人生方向的“北极星”。“仰望星空”,就是要追

12、求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有了这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有了这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会在灿烂的星光中看到希望的烈焰,从无声的宇宙中听到春雷。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踏踏实实地工作,如同温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中所言,“要认真地做人,刻苦地做学问,要长真本事,不图虚名,不鹜虚声,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半点的弄虚作假。”就是要用坚守真理和追求理想的勇气和拼搏精神,脚踏实地,奋发图强,去实现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梦想,从而共同仰望未来的星空,共同拥抱未来的梦想。姚书记在发言中提出了要仰望教育星空, 这不仅是希望广大教师怀揣教育理想,有高远的视野,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敬畏之心,要用一双智慧的眼光来仰望教育星空,要有一双穿透时空的眼光来仰望教育的星空,要有精心求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了要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向“止于至善”的顶峰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