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桃花源记》问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8704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问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桃花源记》问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桃花源记问答题1、课文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表现了桃花林奇和美;(2)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3)暗示将会出现奇境;(4)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这一情节作铺垫。 2、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外面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自己长时间与世隔绝。 3、当渔人离开时, 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 不想让外人知道而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4、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

2、,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 没有战乱之苦。 6、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 表示事情真实可靠 ,这样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神秘的气氛。7、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 没有战乱之苦。 反映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8、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及含义是什么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9、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花源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不同:桃源人不象外界人民那样存在着阶级差别,贫富差别,他们不必担心战争的侵害,他们人人平等,老有所养,生活安定、快乐。寄托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10、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 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