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6蜀道难 姓名 1 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2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蜀
2、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
3、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2 / 6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
4、巅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李白在 蜀道难 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8、李白在 蜀道难 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进一步表明秦
5、、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 蜀道难 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
6、n)参(sh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2、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但见悲鸟号( h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流争喧豗(hu),砯(png )崖转石万壑雷”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4、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剑阁峥嵘而崔嵬(w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5、李白在蜀道难 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 剑阁铭中“ 形胜之地,匪
7、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 一诗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 )嗟”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新唐书 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
8、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
9、彭泽,璘败,当诛。初,白3 / 6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家,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见白异之 异:诧异、惊讶 B与吴筠善 善:友善C击剑,为任侠 任侠:抱不平,负气仗义 D进止仍有风范 进止:进退举止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 青山欲终焉/及卒 /葬东麓B.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 焉及卒/葬东麓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 /悦谢家青山/ 欲终焉/及卒/葬东麓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 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李白 l0 岁就通诗书,成年
11、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B. 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人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C. 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D. 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2 )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参考答案(一)1A( 异:感到惊讶)2.C3.D(是李白认为
12、郭子仪很奇特) 。 4(1)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来赎李白的罪( 于是李白得以免于一死) ,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2)( 范传正 )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阅读练习二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止:阻止。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 转侧: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 浮游:漫游。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B力士素贵,耻之。C帝欲官白,妃辄沮之。 D白自知不
13、为亲近所容。3.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1 )因以命之 ( 2)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 之(3 )见郭子仪,奇之 ( 4)力士素贵之,耻之4 / 6A (1 ) (2 ) B.(2) (3) C (3 ) (4) (5 ) D (1) (2 ) (3) (5 )4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1 ) 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2 ) 为任侠,轻财重施(3 ) 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4 )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5 )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6 )益骜放不自修(7 )著官锦袍坐中,旁若无人 (8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A (1 ) (3 ) (5) B.(2) (4 )
14、 (7) C.(4) (6 ) (8 ) D.(2) (6) (8 )5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译: (2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译: 6李白在长安时,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后来,却又愿被永王璘 辟为府僚佐。这表现他怎样的思想品格?参考答案答案:1C (转侧:来往,辗转迁移)2 C(官客是名词作动词;A 异是意动;B 耻是意动; D 亲近形容词作名词)3 A(1)取消句子独立性 (4)代郭子仪 (5)代脱靴之事)4 C5 (1)10 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在氓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
15、。(2)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6 虽然李白最后成了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但仍表现他有济沧生,安社稷的伟大抱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1-2 题。 古风(其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重臣。 1、下列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本诗是一首古体诗,一二句点明歌咏之人为鲁仲连,三四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他的赞誉。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虽功绩卓著,却如同就
16、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5 / 6D.李白在七八句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结合前六句,最终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 E.本诗雄浑壮丽的语言,失落哀怨的气韵,足以诠释李白高雅华贵的精神气质和追求。 2、本诗主写鲁连,实写诗人自己“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诗歌答案】1、BE “末照”指余辉,“后世仰末照”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旧敬仰他的功绩。 2、(1)对鲁连“才华横溢,风采过人”的赞颂。结合前四句分析。 (2)期待能够“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
17、合五、六句分析。 (3)表明自己“不慕名利”的淡泊心态。结合七、八句分析 。(答对两点可给满分) (分析:此诗开篇首句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倜傥高妙的鲁连的形象,再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接着两句诗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 【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他的祖先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 一 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在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到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大白。10 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在氓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
18、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廷页是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讶,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徕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
19、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李白演奏歌唱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
20、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自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矾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判斩。起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大原)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
21、九江),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6 / 6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矾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嫁给平民为妻的两个孙女,行为举止仍然保持看斯文世家的凤范。她们见了范传正,哭泣地说:先祖志在青山,临时葬在龙山东麓,不是他的本意。于是改葬于青山,并立了两块石碑。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范传正嘉奖感叹不已,免除其夫的徭役。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