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杂鸡的主要饲养管理技术 来源:中国禽病网 点击数:129 更新时间: 2011-4-1 09:49:10 复制链接 导读:饲养管理:土杂鸡饲养管理基本与其他鸡相同,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育雏的成败主要看成活率,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温度】 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 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 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的方法视鸡土杂鸡的主要饲养管理技术 饲养管理:土杂鸡饲养管理基本与其他鸡相同,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育雏的成败主要看成活率,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温度】 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 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
2、低 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的方法视鸡的多少而定,鸡少可用纸箱和灯泡,即将雏鸡放在箱内,挂上一个 60W 左右的灯泡,同时放上水瓶、食槽;鸡多可用育雏室,室内用煤炉等加温,但煤烟应用铁管排出室外。为保证温度的准确性,除观察雏鸡的状态外,室内应挂温度计,同时勤除粪便。 【光照】 育雏第一周要求 24 小时光照,以保证雏鸡昼夜都能采食和饮水,促进生长发育,以后每周减少 2 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光照和保温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纸箱育雏,如温度不够,可加开水在容器内用布包起来,置于箱内加热。 【饲养密度】 1- 14 日龄,50-60 只/平方米, 15-21 日龄 35-40 只/ 平方米,21-
3、44 日龄 25 只/ 平方米,60 日龄以后 12 只/平方米。脱温后的小鸡可笼养、平养或放牧养,只要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均可。 【喂养与饮水】 雏鸡出壳 24 小时后即可饮水喂食,将育雏料放在料桶内让其自由采食,同时在水杯内放入清水。育雏头 20 天饮用冷开水,以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由于 雏鸡采食量少,新陈代谢旺盛,为防止营养不良,头 10 天内必须在水中加入 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脱温后的饲养】 雏鸡育至 40 日龄,即可不再加温,但温度不可变化太大,冬季及下雨、大风天气,室温仍应保持在 15以上,光照为自然光,饲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笼养:将脱温后的小鸡转至成
4、鸡笼内饲养,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鸡不接触粪便,发病少,同时便于抓鸡,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缺点是饲养时间较长的鸡群,应激反应较大,鸡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现病变。2 平养:平养又可分为网上平养和地上平养,网上平养同于笼养,但鸡的活动量大,不易发病,当然成本较高;地上平养成就是在水泥地上垫上麦草、谷壳、菜籽壳等到垫料,将小鸡放在上面饲养,其好处是节约成本,鸡的胸部和腿部不易发生病变,由于土杂鸡活动量大,垫料也不需要更换,不足之处是小鸡直接排粪在垫料上,容易诱发一些疾。3 放养:即早上将鸡放到室外,让其接受阳光照射,接触土壤,同时可找食一些矿物质饲料和昆虫,中午和晚上将鸡赶回舍内补喂饲料,这种方
5、法好处是让鸡回归自然,鸡的肉质特好,售价高,不足之处是需要的场地较大,所以饲养规模有限,此方法适合农户少量散养。 【加强管理】 1 注意鸡舍通风。鸡舍通风条件好,特别是夏天,一定要创造条件使鸡舍有对流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进行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的鸡舍,人进入后感觉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2 保持适当密度,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饲养管理工作都好,也难以培育出高产鸡群。育成期在平面饲养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合适密度为:7-12 周龄,8-10 只;13-16 周龄,8-6 只; 17-20 周龄,6-4 只。减少应激反应。日常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
6、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可粗暴;接种疫苗时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舍,以防炸群,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 【鸡病防治】 1、鸡新城疫:俗称鸡瘟,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发病急、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根据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和四季发病、病鸡呼吸困难并有带“咕噜” 声及病鸡运动失调等症状可怀疑本病。防治:以疫苗免疫为主要方法,肉鸡 10-15 天用系苗滴鼻接种,35 日用系苗饮水免疫,也可 3 日龄用新支二联苗滴鼻,10 日龄用克隆苗饮水, 30 日龄重复一次。土鸡 3 日龄用新支二联苗滴鼻,10 日龄用单克隆苗饮水免疫, 30 日另重复一次,60 日龄用系注射免疫。在搞好免疫的同时,还要加强消毒
7、工作,如发现病鸡应迅速隔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消毒,以确保治疗效果。 2、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该病鸡、鸭、鹅等能够相互感染,且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见。防治:60 天用禽霍乱菌苗注射免疫,多种抗菌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本病对养鸡业可造成严重危害。防治:1-7 日龄鸡苗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一次,12 日龄鸡苗用派斯德公司生产的疫苗饮水, 24 日龄再重复一次,发病时用蛋黄苗紧急接种免疫,有较好效果。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鸡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防治:(1)疫苗:3-5 日
8、龄雏鸡疫苗滴鼻或加倍剂量饮水免疫;免疫后到 1-2 月龄时,再用疫苗加倍免疫。(2)治疗:1 慢呼散,加冷水煎汁半小时后,家入冷开水 20-25 公斤作饮水,连服 7 天。同时,每 25 公斤饲料或50 公斤水中再加入盐酸吗啉胍原粉 50 克,效果更佳。2 每克强力霉素原粉加水 10-20 公斤任其自饮,连服 3-5 天。3 每公斤饲拌半入病毒灵 1.5 克、板蓝梗冲剂 30 克,任雏鸡自由采食,少数病重鸡单独饲养,并辅以少量雪梨糖浆,连服 3-5 天,可起到良好效果。 4禽喘平、呼喘王等都有疗效。 5、鸡球虫病:危害鸡的球虫,主要是艾美尔属的 8-9 个虫种,其中以柔嫩艾美尔球虫和病毒艾美尔
9、球虫为最常见,且危害也最大。防治:(1)雏鸡 3-5 日龄球虫病疫苗免疫。(2)氨丙啉:饮水浓度为 0.012%-0.024%,连用 3-5 天,后改为 0.006%,连用 1-2 周。(3)磺胺二甲嘧啶:饮水浓度为 0.1%,用 2 天,后改为 0.05%,用 4 天。(4)百虫清:饮水中加 0.0025%或按每天 7.5 毫克/公斤给予,用 2 天。( 5)其他药物如:盐霉素、球速灭、诺球、球痢灵、马杜霉素、氯苯胍、杀球灵等等。 6、维生素 E 缺乏症:又称:“白肌病” 。防治:(1)在饲料中加入抗氧化剂,减少维生素E 损失。(2)在日粮中按比例添加 0.5%的植物油;或每公斤饲料中添加
10、10-30 毫克的维生素 E。(3)对雏鸡脑软化可用维生素 E 醋酸脂胶丸 5 毫克,每日口服一次,用药后 1-2天即能恢复正常;对渗出性素质,除用维生素 E 外,还应补充硒制剂 0.05-0.1 毫克/公斤饲料。对发生白肌病的鸡群,补充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外,饲料中还要添加蛋氨酸 0.45%,胱氨酸 0.33%。 土鸡专业养殖技术介绍-土鸡鸡舍怎么建 2011 年 05 月 19 日 11:09 散养土鸡怎么建鸡舍?在农村鸡舍的建设相对比较简单,也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很多材料成本。其实建一间用竹、木、薄膜等材料搭建的易拆、易移动的棚寮,其建造可以就地取材:、用大竹或木条搭建一个长 8 米、宽
11、12 米、高 22 米的框架。并在中间开一个门(宽 08 米,两边不留窗);、用旧渔网将其四周及顶部围起、固定,并用厚黑膜覆盖;、圈舍地板用竹或树枝以 1 厘米间隔铺设后,再将圈舍的底部用砖块垫高 10-15 厘米。圈舍放置地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土鸡群在太阳光强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较平坦开阔的地带,最好有丰富的青草、沙粒,让鸡自由地栖息和啄食。必备(土鸡)养殖基础知识 2011 年 05 月 19 日 11:05 土鸡品种,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 “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铁青色,
12、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而言,麻鸡,三黄鸡、杏花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怎么养土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 4520 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买回小鸡苗自己育雏也行,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也 OK(前者成本少很多,后者适用于新手)至 1 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 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