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巷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瑞芳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 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雨巷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教 学 目 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学会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2、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3、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 学 重 点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学会通过分析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教 学 思 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把握基调分析意象,感受意境美朗读品析,感受音乐美 主要 教学 方法 创设情境法; 合作探讨法; 诵读法。 教 学 资 源乔榛雨巷朗读音频; power
2、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1、四月天,梅雨时节,独自徘徊在雨中,这时的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也许谈谈漫步雨中的心情。 创设情境,拉近读者与诗人之间情境,导入新课 会有一些莫名的忧伤、无可名状的哀愁。“雨巷诗人”戴望舒用诗化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出了这种微妙的情绪。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戴望舒的雨巷。的情感距离。二、整体感知,把握基调1、聆听诗歌朗读,感受雨巷魅力。 2、大家对这首诗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明确:忧愁、哀伤。 3、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诗中的忧愁和哀伤?明确:低沉、幽怨。 4、齐声朗读
3、。请全班同学用低沉幽怨的语调来读出这种情感。 5、我们说,一首诗就是一支歌、一幅画。有时,它其间还会蕴藏着一个故事。雨巷中有故事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充分展开想象,并描述这个故事? 明确:在寂寥、悠长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位撑着油纸伞,如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她却似梦中飘过般的走近又远远离去,消失在雨巷中,徒留下“我”的惆怅。 1、聆听诗歌朗读。 2、谈对雨巷的总体感受。 3、体会情感,探讨朗读方式。 4、齐声朗读诗歌。 5、请描述雨巷中的故事。 1、通过聆听朗读和齐声朗读可使学生初步感知雨巷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2、描述雨巷的故事实际就是帮助学生营造雨巷的意境。第一课时三、分析意
4、象,感受意境美 1、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姑娘形象? 明确:“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2、丁香一般的姑娘,有着怎样的特点?(联系古诗词中的诗句,研究“丁香”意象的意蕴)1、学生讨论丁香姑娘形象。 2、学生讨论雨巷、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特点。 通过对丁香、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些意象的分析,感受雨巷所营造的意境美。明确:丁香花纤小文弱,花白色或紫色,清香幽雅。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因而,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丁香一般的姑娘,即是美丽、高洁、带着愁怨的姑娘。3、哪些
5、诗句的描写更具体地表现了姑娘的美丽、高洁和忧愁呢?明确:“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4、借助朗读感受丁香姑娘的美丽。(朗读要点:节奏、重音、语调)5、你怎样理解诗中丁香姑娘的形象?明确: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就是他追求的佳人。丁香一样的姑娘,在“ 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她终于来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 我”失望,“
6、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 所以,诗中的“姑娘”,可能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如果结合创作背景来读,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来看,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和惆怅,都给人带来一种执着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人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中的“我”,未来的“我”,在诗中,“我”就是那个“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 彷徨
7、”的“姑娘”她的愁怨正是诗人内心思想的折射。6、插入作者和创作背景介绍。 (1)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1950),浙江余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 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雨巷写于 1928 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2)创作背景雨巷产生的 1927 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他们从“五四”运动中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被淹没在了 1927 年大革命残酷的现实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8、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在“四,一二”政变后,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7、分析雨巷、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意象特点。 明确:梅雨季节,江南的雨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这一意象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雨能引发人怎样的思绪?“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伤感惆怅。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
9、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8、小结明确:迷蒙的细雨、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清冷破败空寂的背景,带给人冷漠、凄清、惆怅的感觉。而环境中出现的人也忧愁哀怨的。在雨巷中,情即景,景即情,它们共同营造了雨巷的意境美。四、朗读品析,感受音乐美 1、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同学们能说说,雨巷在节奏、修辞、韵律上的特点吗?全诗语言以短句为主,音节短促、缓慢多停留。全诗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运用排比、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
10、诗歌的抒情色彩。2、自由朗读3、小结诗歌在节奏、韵律、修辞上的这些特点,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在雨巷中,诗歌语言的节奏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1、学生讨论雨巷在节奏、修辞、韵律上的特点。2、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音乐美。1、明确雨巷的音乐美。 2、感受雨巷的音乐美。 第一课时五、课堂小结我们从雨巷中走来,从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中感受着诗人忧郁、惆怅的情绪,从反复悠长的旋律中感受诗歌凄婉徘徊的情调。今天我们对雨巷的赏析暂告一段,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再次通过吟诵来感受雨巷的魅力。以诗化的语言从意境美和音乐美两方面来结束整节课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诵读、赏析雨巷 的兴趣。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对教材的处理合适。能从单元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诗歌意境美和音乐美的特点进行赏析。2、从教学的流程看,课堂依循诵读、感受、感悟、感动、再诵读的方式展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使学生的参与积极而充分。3、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而科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将自己定位为课堂内容的推动者、促成者。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从结构和情节上对诗歌的进行整体感知可能会破坏诗歌的意境美。2、在赏析诗歌意境美和音乐美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诗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