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敬畏生命【知识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2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3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能力目标】1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2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2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重点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我们要敬畏生命。难点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93 页“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对学生
2、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二、探究新知(一)生命至上播放视频失联客机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 9495 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1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 MH370 客机值得吗?为什么?值得。因为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是不能用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来计算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2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陶行之之所以困惑,是因为有的人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富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更重要。3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要尊重生命,只有真正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
3、,全社会才能创造出其他一切价值,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文明。4不顾自身的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不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 “推己及人” ,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二)休戚与共1对教材 P96 页的四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悟?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2教材 P97 页的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关怀与温馨,同学的帮助与友谊,尊重的力量,尊老的美德。3你能从上述的不同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
4、态度?尊重、关注、关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4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心存敬畏,我们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才能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守住生命的价值底线。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采取谨慎的态度,不伤害、不妨害他人和社会,才能踏实做事、干净做人。三、本课小结生命是神圣的、至上的,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要休戚与共。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