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释词:虽:即使;祗:只是;奴隶人:马夫;骈:原指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为并列;骈死:并列而死。译句: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释词:马之千里者:即千里之马。这是为了强调定语“千里”而将它后置。(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通“饲” ,喂;能千里:能日行千里。 “千里”用如动词;译句: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2、,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行,安求其能千里也?释词:是:指示代词,这样的;见:通“现” ,显现;且:副词,犹,尚且。译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释词:“策之” “食之”中的“之都是代词,指千里马;“鸣之”的“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执策”的“策” ,名词,马鞭;“策之”的“策” ,动词,鞭打,用鞭子打。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通“才
3、”临:面对译句: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释词:其(第 1 个):同“岂” ,表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其(第 2 个):表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 ;邪:通“耶” ,表示疑问,想当于“吗”译句: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1(安徽省2011)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
4、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2)才美不外见 见:显现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 (4)安求其能千里 安:怎么,怎能 (5)执策而临之 执:拿着,举着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17从文中看,千
5、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 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 分)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3 分)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 题。 (13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6、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注】比:副词,接连地。还:通“环” ,环绕。朝:早晨。贾:价钱。 一旦:一天。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 去而顾之 顾:顾,回头看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连续三天(或多日)在集市上卖马
7、,没一个识马的。10.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同情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批判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11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乙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和弊。 (3 分)联系乙文内容得 1 分,谈“名人效应”的利与弊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共 3 分 )12如果你也像韩愈一样怀才不遇,得不到赏识,除了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外,还有哪些更好的做法。 (2 分)努力使自己更完美:善于推销自己。3+(镇江市2011)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 1719 题。 (共 12 分)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
8、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见夔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而忧尔之踣也。 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则伤其足,曳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而
9、走范蠡,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 王默然。 (刘基郁离子 )注释: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夔: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跷跃:用一只脚跳跃。跂:踮起脚尖。曳:拖,牵引。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17.解释下列短语。 (4 分)(1)外见:显现(表现、展示)出来; (2)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 (3)介鳞之属: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 ; (5)所行几许:(能)走多远。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 分
10、)(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 ,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19.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 (4 分)属于同一类,勾践只是看到文种和范蠡的某一方面的才干,复国成功就卸磨杀驴,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说明勾践也是一个假伯乐,这完全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不属于同一类。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识人才而且能重用人才。当大夫子余委婉讽谏之后,勾践以“默然”表示对
11、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看来伯乐也是会错误的。4(淄博市2011) (二)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
12、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人名。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异:其他的。正:只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1)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驱赶 (2)正患己不能知 患:担忧,担心 9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10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 分)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 (共 3 分,要点答出 2 点即得 2 分,最后一个要点 2 分,共 4 分,在表述上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