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3物质溶解性习题.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588795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3物质溶解性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3物质溶解性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3物质溶解性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3 物质溶解性 习题精选(一)一、填空题1某氯化钾溶液在 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_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_溶液。2在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指明_;溶剂的质量一定是_;溶液必须是_;溶解度的单位是_。3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1)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2)若要配制 20时饱和溶液 68 g,则需氯化钠_g,水_g。二、选择题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

2、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5海水晒盐是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6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固体溶质的性质 温度 压强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剂的性质ABCD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8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0 g A 物质,30 时,100 g 水中溶解

3、 35 g B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则 A 与 B 的溶解度的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比较9下列方法一定能使 20时,200 g 很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降低温度接近 0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C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10某学生在实验室里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最终得到饱和溶液的是A从某饱和溶液中取出 30 mLB将 20的 KCl 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60C将 20的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60D将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 KNO3 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混合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11在 100 g 水中溶解 30 g A 物质恰好达

4、到饱和状态,那么,A 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12 t 时 , 在 120 g NaCl 溶 液 中 含 有 20 g NaCl, 所 以 , 在 t 时 , NaCl 的 溶 解 度 为 20 g。一木块飘浮于 50 时的 KNO3 饱和溶液中(如图 A 所示)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随时间(t )发生了如图 B 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 ”或“降温” )_,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 KNO3 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_。参考答案一、1饱和 不饱和2温度 100 g 饱和溶液 g3 (1)36100136 (2)18 50二、4D 5C 6A 7C 8D 9BC 10AC三、11不正确。因为未指明温度。12不正确。因为未指明溶液为饱和溶液。 降温 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