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农业大生态大旅游休闲农业之路韩也良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委员会中国营销学会生态旅游专委会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广袤数千里,跨越多个气候带,地理条件复杂,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广阔天地。一、旅游的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旅游已从人们向往的追求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很早将旅游的属性归结为“十高、二富、一太平”,即:旅游是一项高经济、高文化、高科技、高生态、高智慧、高社会性、高开放性、高启动联动性、高综合性、高敏感性的康乐休闲型(富裕足够的金钱和时间)的生活方式、和平产业和文明事业。旅游业不仅是一宗能集多种功能
2、于一体的产业,又有集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功能。旅游业不仅能派生、带动多种产业,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聚人气、长名气、来财气;更能带动物流、信息流,带来更多的文化、科技、文明信息,和机遇,增加多方面效能。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无疑也是一条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开发旅游度假特色农业,发展大农业,使农民致富,高速迈向建设新农村,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高速前进的阳关大道。二、旅游的发展乡村休闲应运而生旅游者有种种需求,但其最本质的,是异质性的生活体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长期生活在城市,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并没感到日常生活的美好,更多的会觉得很烦躁,。太平盛世,衣食无忧以后,大家更多
3、的追求是舒适、康乐、简单、尤其是老年人更向往农村平静、朴实的生活和清新空气的自然环境。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 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1.62 亿,占总人口的 12.79%,城市老人约占 1/3。这些老人中不少想去农村休闲度假或旅居养老。假如能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办起疗养慢性病、老年病的机构,便可以吸收可观的老、弱人员。以往旅游主要是观光。正如一首顺口溜所说:“下车观景看庙,吃饭撒尿拍照,上车闲聊睡觉”。现在已进入后旅游时代,转型、扩容,变频、调速。也就是由单纯的观光向低频率、慢生活的休息度假转变。内容进一步拓宽,不只满足于所谓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必须向我一贯倡导的“产、学、研、康
4、、艺、情”转变。为此乡村休闲、农业旅游便应运而生。后旅游时代的这新六大要素正是乡村、农家、农业最有利开发的新方向和新项目(产品)。三、大旅游深化乡村度假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农村有许多新鲜诱人的产品可以开发。如:吃农家饭、农家土菜,喝各地的特色茶饮、自制的米酒;住特色的土屋、窑洞、农舍、民居,以至垂直绿化的绿房子;徒步行走土路山道,自行车、自驾车的绿道(如广州增城还设有驿站,供休息、餐饮、加水、加油);各种游憩娱乐,包括名胜古迹、民歌、地方戏曲、斗鸡、骑羊、赛猪。最后供应地方土特产、工艺产品等等给游人购买,构成农村多种经营,发展农业大经济。转型、扩容,后旅游时代 旅游,游人要放
5、慢生活节奏,减缓旅游速度,悠悠然地做深度的生活体验,这就是休闲度假。是旅游也好,休闲度假也好,内容应该是无比丰富多彩的。根据新六大要素,在农村更能演绎出更多的旅游休闲产品。;以一个“产”字而言,在农村,我们可以将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等都视为景观,做成景观,做足景观文章。同时农、林、牧、副、渔都能让游人去体验,“当一阵农民”,“做一天渔民”现在已有一些老人到农村度假,甚至暂住,租几分土地,自种一些蔬菜,自已享用,消磨时光,自得其乐。“学”,首先可带动农民的学习,普遍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办好文化馆,既满足村民,又供休闲度假者需用。农村环境宁静,可建休闲农庄,办各种学习、研修班,
6、以至举办固定或定期的大讲堂、论坛、青年学生的补习班、培训班等。“研”,为专家、作家、科技人员提供实验研究、创作、写作基地。“三农”方面有许多要调查研究、定点观察,有的还需长期“落户”,驻点研究。“康”,健身、强体、竞技、怡情、养生、养心、养性、益智、医疗等。“艺”,各种艺术、文化、体育活动,工艺品制作和参与,节庆活动等。“情”,乡土风情、风俗民情、交流感情、放飞激情,朴实的农乡是友情、亲情、爱情广泛交流、交谊之地。大旅游就是要做到旅游内容(产品、项目、服务)丰富多彩、花样百出。做到处处有风景,乡(镇)乡有重点,村村右特色,家家不一样。大旅游,更涵盖观光旅游,和正在迅速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以至将
7、要发展和正在出现的“旅居”、“换住”现象。四、大生态优化休闲农业现在人人都想旅游,处处都讲生态。什么是生态,社会上未必有统一的认识。有人把“生态”等同于自然,生态就是“自然”的;有人把他等同于“绿化”,绿化了,甚至园林化了就是生态的了;有人把他等同于“环保”,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就是“生态”啦!生态,传统经典的定义是:生物(个体或群体)与环境(各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人也应在生物之中;环境因子中,也可以有生物和人类。有以人为主体,以自然条件为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可称为“自然生态”,也是大家常称的“生态”。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的作用和关系,则为“人文生态”,可称为“世态”。人的种种环境以至
8、身体对人的精神、心理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也是一种“精神生态”关系,可简称为“心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则称为“事态”。“生态”、“世态”、“心态”和“事态”等,统称为“大生态”。旅游不不仅是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更是精神的追求和享受。所以农村休闲、旅游,必须考虑优化既涵盖自然 物质环境,又涵盖精神和人文环境的大生态环境。优化大生态,做好大旅游,首先从提高旅游者和开发者、经营管理者、接待服务人员的文化、文明素质。规划、开发者必须有整体系统、统筹协调的基本理念,注意地区、社区与景区、游区一体化的统一策划、规划和设计。尽可能采用“硬资源的软开发,软资源的轻着陆”的开发原则。因地制宜,多动脑筋,多用文化、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尽量保持当地农村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低碳化经营、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倡导游人进行绿色消费。彼此相互尊重,尊重自然,尊重别人,珍惜资源,惜水护绿,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可再生能源。使用沼气,综合 循环利用,创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生态农业科技庄园最终构成环境整洁、景观优美、经济繁荣、社区和谐、人人文明,突显生态农业,富裕宜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营销学会副会长 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