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doc.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8277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 “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女性化;女性发展;新农村建设 论文摘要: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一种重要特征,我国农村社会在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的现象。这种由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滞后所带来的现象,反映了我国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和性别发展的不平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注农村女性发展问题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的非农化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进程中的一种必然。他的源泉是长期城乡二元体制下累积起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动因是家庭与个人为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求寻求更

2、多发展机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比较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后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生存、社会和经济的理性选择。然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中,男性率先从农业中流动出来,大量女性滞留在农村,成为事实上农村常住人口的多数,主要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催生了一种新现象,即农业女性化。本文就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原因 1.社会分工设置限制了女性就业机会,阻碍了女性非农转移 城市中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二重劳动力市场”分割1。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女性而言,不仅不能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而且受身体素质的限制,她们也不能胜任一些体力活。这样,女性相对于男性更不容易获得社会资

3、源,女性的就业机会少了。还有,性别间也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男性不仅仅择业机会多,而且所获得的报酬比女性也要多,男性出去就业,女性留守是一种成本小和收益大的理性策略。因此,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家庭决策更倾向于男性外出就业。 2.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阻碍了女性非农转移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在家庭外出就业决策中起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女性在家持家,男性赚钱养家。女性在传统中的性别分工主要承担家庭事务,负责全家人的生活起居,照顾老人、小孩。女性在家务事的拖累下不能外出就业,就算有机会外出,但是在老人生病、生小孩等情况时也必须提前回家。而男性主要负责家庭的生产等经济性事务,赚钱是首要任务

4、。其次,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家务农和外出就业产生,务农是保障家庭经济生活的基础,而外出就业相对于在家务农而言是一种更具有发展性,多数农村家庭在“保障”与“发展”的选择中,妇女选择了“保障”,男子选择了“发展”。因此家庭决策往往是男性外出,女性留守。 3.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阻碍了女性的非农转移 总的来说,农村女性转移的滞后性,不仅表现为个人、家庭“无奈之举”,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性别发展的不平等:一是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资源上的不平等;二是在家庭分工上的不平等;三是在享有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而其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文化。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制度不仅在塑造着女性自身的意识和形象,

5、同时也主导着社会的性别选择。“ 二、“农业女性化”给女性发展带来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农业女性化使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性的家庭地位得到改善,她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增加,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增强了她们的能力和自信心,为其自解放打下了基础。如康芳民认为农业女性化使农村妇女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不仅对家庭的经济贡献日益明显,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消除农村贫困、农民增收、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3方向新认为:“女性在农业中显示出的巨大潜力,为她们能够和男性叫板提

6、供了强有力的证明,为更新女性观念、增强其争取自身解放和平等的自信心,求得自身解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另一种认为对女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高小贤认为农业女性化对女性地位的提高明显不利,因为:“一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工作的妇女创造的农业产值在整个农村总产值总产中的比重下降,女性的贡献在下降;二是农业成为妇女的主要活路,并不等于妇女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很多情况下对农业生产和产品处理的决策权事实上还是由男性决定”。还有王黎芳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中的性别转移顺序和劳动性别分工,认为“这种性别差异是一种性别发展差距,这种性别发展差距危害农村妇女的利益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不仅使农

7、村女性的利益受损,地位底层化,而且长期把妇女排除在发展之外,会使非农化进程的经济效益受损,社会公正无从体现”。5 作者认为,农业女性化表明了农村女性由家庭劳动走向了农业生产,从生活领域参与到了社会领域,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她们的劳动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宏观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女性在经济基础中成了主力军,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微观上,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在家庭中发挥了稳定家庭经济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了女性价值。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纵向比较,高小贤认为“一般我们在两个方向上谈及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一是和自己以前做纵向比较,二是和男性做横向比较。而在分析、评估妇女地位状况时,第二个角度往往更重要,

8、因为只有横向比较才能把握住在社会变革中男女两性地位的动态变化。”因此,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农业女性化只是满足了女性寻求自身发展与解放的先决条件,但是体现女性发展决定因素的两性地位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改变,并且农业女性化还有可能对女性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一,农业女性化使女性在饱受身心双重压力的同时,却没有改变其根本的弱势地位,因为:一是农业女性化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性别差异的结果。分析农业女性化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无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家庭决策阶段,还是在转移过程中的职业选择阶段,无不充斥着传统性别观念和制度的阴影。并且这种阴影无论从女性本身意愿,还是在社会意识里,都得到了广

9、泛的认同。这种对性别差异的认同转变为社会行动后,农业女性化也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二是形式上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农业女性化建立在传统性别分工的基础之上,尽管目前这种“男工女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男耕女织”的分工形式,把女性的劳动范畴从家庭分工推上了社会经济,但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依然主导了社会就业,男性外出打工,女性滞留在家本身就是传统择业形式的体现。三是权利上不平等依然存在,义务却得到了加强。地位的提高,应该表现为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作为女性,家务向来是女性的“自留地”,永远有尽不完的义务,但是应该享有的家庭决策、追求发展机会等权利却总是“外人田”。在家庭经济收入上女性己

10、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财产也可能在女性手中,但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男性。比如:在妇联的调查中,除甘肃外,有 9 个省的女性掌握家庭的财产的比重大于男性,在家庭生产决策时,“两口子一起决定”是主流模式。而在非两口子共同决策中,除了“参加农技培训”这一项由妻子做主(占 20.5)外,其余多由丈夫说了算。其实,在“两口子一起决定”的主流模式中,妻子一般也只能参政和议政,最后的决策权最终还是在丈夫手里。权利上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女性的义务却是得到了加强,男性在向现代部门转移后所留下的空洞也便成了女性被强加的义务。“ 第二,从女性发展来看,农业女性化将对女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是阻碍农村女

11、性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女性本来就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的客观现实。但是在丈夫外出务工后,农村女性不仅仍然要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赡养老人,还要承担原来丈夫手中留下的农业生产的重担。负担的加重使妇女无暇顾及学习和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二是阻碍农村女性向现代女性的转变。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使大部分女性束缚在土地上,延续着千年不变的角色,无法享受现代女性生活。不仅如此,现代女性的文化和观念也没有办法触及,对于向现代女性转变就无从谈起了。三是增强了男性发展机会,造成了性别之间更大的差异。“农村女性受到家务劳动的拖累和土地的制肘的结构性障碍又一次地重复了历史的老路以牺牲女性的个人发展为代

12、价,换取男性社会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女性的这种自我牺牲,不仅使男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使男性处在了另一发展高度,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促进女性发展 农村女性化现象不仅仅体现出了农村女性发展的滞后,而且有可能带来的是“女性农业化”的刻版印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其中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改变农业女性化现象,促进女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农村女性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发展 农业女性化的产生有它的现实原因和文化根源,现实原因是农村女性

13、劳动力转移滞后,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却是因为城市与农村、其他产业与农业发展不平衡所致。所以,要解决农业女性化,有两条路径:一是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二是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正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同样,农村女性发展也同样必须依靠农村社会发展,离开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村女性发展,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解决好了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去解决农村女性的发展问题。 2.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女性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1)打破制度上的障碍,有效促进女性的非农转移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小城镇及农村转移,形成“城市小城镇农村”统一

14、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劳动力市场,摆脱了信息闭塞的现状,增加了就业机会,便于农村女性向区域外的非农行业转移。其次,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建立了土地流转制度,有助于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提高了农业集约化水平,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使农村女性挣脱长久以来形成的镣铐,不再受那“一亩三分地”的束缚,实现农村女性“离土不离乡”的区域内的非农行业转移。再次,有助于小城镇的工业聚集,体现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实现农村工业化,让农村女性真正的实现非农转移,成为现代市民。 (2)发展现代农业,把女性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女性的非农转移可以解决农业女性化问题,促进女性发展。但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样能够促进女

15、性发展。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农村女性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了手段,有助于其成为现代“农业工人”。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保障,同样也是发展的门路,有助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使女性社会贡献率上升,也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回家创业。 (3)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效解决女性发展的后顾之忧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老、有所养医,住有所居”是新农村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的目标。首先,对女性自身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因此,农村女性要想走出农业女性化,求得自身发展,必须要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其次,女性发展往往受制于家庭,要把女性

16、从传统家庭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女性的后顾之忧。 3.女性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女性不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旁观者,也不应该只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是她们的权利。这种权利不仅要体现在参与劳动中,更多的要强调女性在建设中与男性一样的主体地位。使女性有效获得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公共资源,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农村女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

17、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

18、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一)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

19、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二)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

20、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21、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三)交通安全存在隐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

22、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四) 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吧、卡拉 OK 厅、棋牌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校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

23、,更多的是收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即便进行了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一)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高校与周边共用的水电、通信、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

24、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市区用地紧张,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这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所的经商者,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有有证经营者,也有无证经营者;还有流动人口、社会闲杂人员,甚至流窜人员,复杂的人员情况给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三) 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不顺。这一方面来自政府思想上的认识,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自身的工作以经济

25、建设为中心,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而对高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学校周边环境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学校周边环境的事情当大事来抓;另一方面是措施不力,有些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主要是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一家处理就行了,但涉及交通、卫生、工商、税务、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又无能为力。而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口头上很重视,实际上不重视”、“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这使得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长期以来,高校保卫部门安全防范的管理权限仅限于校园内部,在整治周

26、边环境时,由于没有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而显得有心无力。三、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有关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探索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一)创新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首先建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研究、推进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其次,把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纳入目标管理体制中,进行目标考核与评估,把考

27、核评估的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年度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或个人给予批评通报,督促其整改,对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再次,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检查督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现场办公会、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发现问题当场研究、当场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二)创新内容与方法,强化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要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高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

28、,多教学生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安全防范知识,力求在教育内容上吸引学生;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分析、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技术展示和实践演练等,力求在教育方法上吸引学生;在教育的时间节点上,要注意一些特定的时间,如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以及节假日前后,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三) 创新硬件与软件,提高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实效性。要加强高校校园周边的硬件、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维护高校周边的安全稳定。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抓好校园保卫人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

29、和效益;要加强管理,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是要建立一支由当地执法部门、社区干部、高校保卫人员等组成联合工作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沟通信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在公共安全、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从硬件方面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各司其职,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实现校内外信息一体化建设,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到一个新台阶,强化信息技术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的功能。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各方面的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农业工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