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遗址中所出土器物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等等是相一致的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存在于公元前4005 年公元前 2780 年,这是仰韶文化最繁盛的时代,“住的房子是方形,半地穴式,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礼月令称“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庙底沟村的这座后土庙,当地人称娘娘庙。百姓只知道前来求拜后土娘娘保佑生育子女。岂不知,后土的作用远大于此,不仅管生育,而且是主管万物生长,百姓生活的幸福之神。后土庙,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在豫陕晋三
2、省黄河金三角地区影响较大。该后土庙建于何时?因资料缺失,无从查找。但和后土庙同时存在的一颗大槐树,虽经雷电损坏,但至今仍枝繁叶茂。树龄如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后土被奉为社神。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汉建“后土祠” ,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 之说。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称为“大地母亲” 。在 庙 底 沟 文 化 遗 址 附 近 有 一 座 庙 叫 后 土 娘 娘 庙 , 由 于 当 时 的 村民 居 住 在 位 于 后 土 娘 娘 庙 西 侧 的 土 沟 内 , 该 村 便 因 此 被 叫 做 庙 底沟 村 。 根 据 黄 河 考 古 工 作 队 1956 年 发 掘 出 土 的 “朱 书 买 地 券 ”资 料 证 实 , 至 少 在 明 弘 治 十 六 年 ( 公 元 1503 年 ) , 庙 底 沟 村 名就 已 经 存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