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摘要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而学校作为专门的社会化教育机构,对个体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困惑和认知需求,指出社会学作为一门把社会作为对象,并对其进行认识与研究的基础性社会科学,日益成为人们认识社会、解释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是提升大学生科学理性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社会学;大学生;素质培养一、大学教育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美国社会学家罗伯逊提出:个体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性是在不断地学习
2、中获得的,即个体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发展个性和学习共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需要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学习掌握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才能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受,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主体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而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受社会的委托负责对青年人的社会教化,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及社会需要。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学术求真、人性求善、人生求美,是要培养具有优良素质的全面的通识教育。但是,由于近年来教育的产业化,使大学教育功利务实,成为专业化、技术化、工具化的培育场所。
3、大学教育的内涵逐步萎缩进而背离大学通识教育的宗旨。忽视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认知社会、实践社会能力素养。在这方面的培养上,高校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这对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思维活跃、实践社会欲望旺盛的群体,更需要理性思考人生、客观认识社会的价值引导。而社会学正是引导人们科学、理性、客观认识社会的一门科学。它的科学理性使得人们可以准确认知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有常识性的认知社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仅仅停滞在个人的社会体验上。建立在个人体验上的认知难免片面、偏狭,很难客观准确,
4、这将妨碍社会的一致。建立在科学、客观基础上的社会认知是和谐社会的认识基础。大学期间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人逐步开始独立思考,独立扮演社会角色。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角色与扮演角色。这一阶段的社会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直接涉及大学生能否尽快尽好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大学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大学生社会化都有着至关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意义。二、社会转型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困惑(一)社会转型加大了大学生社会知识学习的紧迫性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的快速变迁以及社会失范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难度。社会转型是一个整体性发展,是一种整体的和
5、全面的结构过渡状态,1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体制转轨促使社会深度转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变迁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转型社会呈现异常复杂状态。同时,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大量社会失范现象的产生,也增加了社会的复杂性。社会失范是描述社会对个人行为控制的失效,我国学者贾高建指出:“所谓社会失范,一般的理解是指一定社会中规范的缺失,或者虽有规范却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从而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呈现出这样那样的无序状态。 ”2社会规范体系一般包括法律、制度、伦理、道德、习俗等。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存在许多不适应和困惑,比如大学生受骗、啃老、颓废、恐惧就业等等,说明我们
6、的教育制度有待完善,我们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不能与社会现实脱离,要结合社会实际教授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学习社会知识已经迫在眉睫。(二)市场机制与封闭的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多元化的,学生的学习是一定自主型的学习方式,困惑也来自这种自主的选择上。大学的专业设置虽然在不断调整,但是,一个专业的建立需要反复论证,从发现社会需要到论证以致成功建立,要几年的时间,而社会的快速变化,可能社会又有新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总要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导致大学生在课业学习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中,存在两难的困惑。要学习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和研究该专业的精髓,却不了解自己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缺乏
7、必要的定位;还要准备考取各种热门证书的考试,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助理、驾照、英语四、六级等跟风考证,却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哪张证书是自己将来发展所必须的;以及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等等,学生们开始盲目跟风学习。(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困惑大学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社会实践能力。但事实上,我们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不相结合的问题。读书与社会实践成了互不相干的两件事,其结果是大学生整体的社会评价较低。大学生自我评价也存在问题。要么自我评价过低,逃避社会,逃避就业,倚老啃老;要么盲目自信,眼高手低,浮躁虚夸,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怨天尤人。这些都源于自
8、我认知和对社会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三、社会学知识高校普及的意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科学认知社会能力,是顺应当代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而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正是帮助人们科学认知社会的工具。因此,社会学基础知识的高校普及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和社会适应力的很好途径。社会学是 19 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西方的一门社会科学,是将社会作为客观对象,研究其如何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日益成为人们认识社会、解释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这一
9、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社会学理论知识能够帮助人们科学理性地认识社会,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学的发展来看,社会学是一门起步较晚,未被社会广泛了解的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学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于他的社会普及。在这样一个多元复杂的转型社会,人们对社会认识的迷乱进而社会失范行为丛生,正是缺少社会认识的一致性而导致的社会混乱。一个社会总是需要在一定的秩序下才能正常运行,社会要实现所希望的秩序就要在一个统一的价值引导下形成的规则体系去维持。而这共同的价值观就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非千差万别的个人体验上。将社会学的一些基础课程作为大学教育中的普及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
10、综合素质、满足大学生认识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发展。而社会学正是帮助人们如何科学认识社会,理性分析社会现象,人们如何交往,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等社会实践内容。通过对社会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合理的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有利于完善个性的养成与社会规范的习得。了解国内外的社会发展以及中国在不同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群体的关系。社会学不回避社会冲突、社会矛盾,而是科学理性的认识社会;强调社会整合、社会秩序,这种学科视角和基本立场对于当代大学生意义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 5 期.2贾高建.社会转型中的失范问题j.理论前沿,2003 年,第 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