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586600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黄河澄泥砚的传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黄河澄泥砚与一般石雕砚台所不同的是,澄泥砚是用黄河的泥沙烧制而成。工作室设在窑洞内,既阴凉又防灰尘。和泥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采回的泥沙,要经过细致的筛选、澄清,然后晾干,才能使用。精雕细刻制作澄泥砚所用泥土,是黄河中下游独特的地理环境沉积千年的泥沙。王玲研制的澄泥砚可与古砚媲美作品 哺育砚寓意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作品炎黄二帝砚表现炎黄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工作室鸦雀无声,雕刻师全神贯注。新华网河南频道 6 月 15 日讯大河网-大河报报道:砚在古代又称“研”,是用来研磨颜料或墨,作书、绘画必备的文具。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三石一陶”,

2、盛于唐。宋代李之彦砚谱记载:“黄河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澄泥砚的工艺十分讲究,古法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蜡烧制而成。宋元以后,澄泥砚的地位与端砚相比,已相形见绌,至清乾隆以后,便湮没消失了。除了众多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是其制作技术失传。王玲,原籍安徽太和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她着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已故丈夫张存生经过艰辛磨砺,重新研制出已失传几百年的黄河澄泥砚。一般的砚台都是石头雕刻而成的,只有澄泥砚,不仅为泥所制,而且是

3、用黄河的泥沙烧制而成。这,当然更有创意。王玲在保留古法土窑烧制的基础上,选取黄河中下游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沉积千年的泥沙,大胆创作,更新观念而不失传统,将“泥与火”凝聚成最为简单的语言形式。选泥、采泥、沉溺、澄泥、晾晒、和泥、雕刻、烧制经过诸多繁、杂、奇、特工序之后,当代黄河澄泥砚坚润宜墨,触若童肌,扣若金声,贮墨夏不腐冬不枯,作出字画虫不蛀,加之窑变之因,使得一胎十案,一砚百变,宛如神笔仙手之作,堪称砚中一绝。若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1994 年,时任澳大利亚悉尼市市长的曾小龙到郑州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参观,获赠王玲亲手制作的一方黄河澄泥砚。2002 年 11

4、 月,王玲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家赴澳大利亚参加中澳建交 30 周年庆祝活动,已成为上议员的曾小龙在悉尼市的文化交流大会上,拿出珍藏多年的那方黄河澄泥砚向公众推介。黄河澄泥砚由黄河成功走向世界,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更广泛的文化交流。一次,一位马来西亚的华裔老板对王玲说:“来我这里合作开发,现在请你来吧!”王玲摇了摇头:“黄河是我的根,艺术是我的命,离开了黄河我的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张 存 生 简 介 :张 存 生 ( 1969-2000) , 雕 塑 家 , 美 术 家 , 中 国 民 间 工 艺 大 师 。 安 徽 界 首 人 , 黄河 澄 泥 砚 、 金

5、 沙 泥 茶 具 发 明 人 , 大 型 砖 雕 红 楼 梦 三 国 演 义 创 作 者 。 生 前 已 为高 级 工 艺 美 术 师 。 生 前 曾 被 评 为 郑 州 十 大 杰 出 青 年 , 郑 州 市 专 业 技 术 拔 尖 人 才 , 享 受 国务 院 特 殊 津 贴 。 生 前 曾 担 任 中 国 雕 塑 专 业 委 员 会 委 员 , 河 南 省 民 间 美 术 学 会 副 会 长 , 郑州 市 政 协 委 员 。 张 存 生 年 表 :1972 年 , 三 岁 , 开 始 随 作 为 民 间 艺 人 的 父 亲 学 习 泥 艺 。 1974-1982 年 , 在 学 校 美

6、术 成 绩 突 出 , 绘 画 雕 塑 作 品 屡 获 奖 励 。 1983 年 , 中 学 毕 业 , 专 业 从 事 工 艺 美 术 设 计 。 和 哥 哥 在 家 乡 创 办 乡 村 工 艺 美 术 厂 ,担 任 技 师 。 1984-1986 年 , 县 工 艺 美 术 厂 。 1986 年 , 作 为 艺 术 人 才 被 特 招 到 郑 州 黄 河 游 览 区 工 作 。 19861989, 独 立 完 成 100 平 米 大 型 砖 雕 西 游 记 的 设 计 创 作 。 30 多 家 报刊 报 道 , 列 入 中 央 电 视 台 “神 舟 风 采 ”栏 目 内 容 西 游 记 砖

7、 雕 小 样 被 新 加 坡 南 洋 艺 术博 物 馆 收 藏 两 版 。 开 展 大 型 砖 雕 三 国 演 义 、 红 楼 梦 的 创 作 工 作 。 1990 年 , 主 持 发 掘 中 国 四 大 名 砚 之 一 “黄 河 澄 泥 砚 ”并 获 得 成 功 , 近 乎 失 传 的 古 代名 砚 重 获 新 生 , 获 得 国 家 专 利 。 河 南 省 第 三 届 艺 术 美 术 作 品 展 一 等 奖 。 作 品 四 件 1991 年 , 黄 河 澄 泥 砚 系 列 作 品 获 河 南 省 第 二 届 艺 术 节 精 品 展 一 等 奖 , 作 品 四 件 被河 南 省 博 物 馆

8、收 藏 。 1991 年 6 月 , 三 国 演 义 套 砚 两 件 , 被 新 加 坡 南 洋 艺 苑 博 物 馆 收 藏 。 1992 年 , 黄 河 澄 泥 砚 系 列 作 品 在 中 国 郑 州 少 林 武 术 节 中 原 文 化 大 观 园 展 演 优 秀 作品 奖 及 旅 游 产 品 金 奖 。 1992 年 , 黄 河 澄 泥 砚 系 列 作 品 被 国 家 旅 游 局 、 商 业 部 、 轻 工 部 、 纺 织 工 业 部 审 定为 天 马 金 奖 。 1992 年 8 月 在 中 国 民 间 美 术 家 协 会 第 三 届 学 术 研 讨 会 发 表 对 文 化 艺 术 与

9、市 场经 济 的 思 考 并 获 奖 。 1992 年 9 月 , 张 存 生 与 东 南 大 学 教 授 齐 康 先 生 合 作 设 计 的 大 型 泥 塑 “南 京 大 屠 杀 ”完 成 , 现 陈 列 在 南 京 大 屠 杀 纪 念 馆 。 1993 年 ,论 文 雕 刻 艺 术 中 的 困 惑 浅 谈 在 河 南 省 民 间 美 术 学 会 第 三 届 学 术 研 讨会 发 表 并 荣 获 一 等 奖 。 1993 年 9 月 15 日 , 参 加 文 化 部 在 兰 州 举 办 的 黄 河 流 域 文 化 艺 术 精 品 展 , 作品 佛 龛 砚 , 仿 汉 竹 简 砚 或 优 秀

10、作 品 奖 。 1993 年 , 被 选 入 国 家 级 科 研 成 果 研 制 功 臣 名 录 第 二 辑 , 被 郑 州 市 评 为 “专 业技 术 拔 尖 人 才 ”。 1994 年 , 文 化 部 “中 国 民 间 艺 术 一 绝 大 展 ”一 等 奖 。 1994 年 ,张 存 生 携 夫 人 王 玲 赴 澳 大 利 亚 进 行 学 术 交 流 会 , 并 举 办 作 品 展 览 。 1996 年 5 月 25 日 , 论 文 现 代 意 识 共 享 意 识 空 间 也 是 谈 当 代 雕 塑 综 合 性 艺 术 特征 被 中 国 专 业 技 术 人 才 优 秀 论 文 集 一 书

11、采 用 。 1997 年 , 张 存 生 携 夫 人 王 玲 赴 美 国 、 比 利 时 进 行 学 术 交 流 会 , 并 举 办 作 品 展 览 。获 美 国 爱 因 斯 坦 科 技 贡 献 金 奖 杯 。 获 46 届 尤 里 卡 世 界 发 明 金 奖 、 铜 奖 。 1997 年 , 第 六 届 中 国 发 明 专 利 金 奖 。 1997 年 , 被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命 名 “中 国 民 间 工 艺 美 术 家 ”。 1998 年 , 黄 河 金 沙 泥 茶 具 获 第 七 届 中 国 新 技 术 特 别 金 奖 。 1998 年 , 张 存 生 携 夫 人 王 玲

12、 赴 新 加 坡 南 洋 艺 术 学 院 讲 学 , 并 举 办 作 品 展 览 。 1998 年 10 月 , 被 授 予 “郑 州 市 专 业 技 术 拔 尖 人 才 ”。 1998 年 底 , 被 授 予 “郑 州 市 十 大 杰 出 青 年 ”称 号 。 入 选 年 度 “跨 世 纪 学 术 技 术 带 头人 ” 1998 年 , 首 届 中 国 雕 塑 专 业 委 员 会 举 办 的 槐 花 杯 环 境 雕 塑 大 赛 获 槐 花 奖 。 1998 年 , 设 计 创 作 的 砖 雕 红 楼 梦 三 国 演 义 获 中 国 首 届 民 间 艺 术 节 金 奖 ,政 府 颁 发 最 高

13、 奖 山 花 奖 。 1999 年 2 月 16 日 被 授 予 “高 级 工 艺 美 术 师 ”职 称 。 1999 年 , 张 存 生 设 计 的 作 品 “九 龙 晷 ”被 河 南 省 选 为 迎 澳 门 回 归 赠 送 礼 品 。 并 获 得创 意 一 等 奖 。 张 存 生 艺 术 主 张 :张 存 生 认 为 , 中 国 砖 雕 艺 术 应 该 是 独 立 成 科 的 大 型 陶 版 雕 塑 艺 术 , 这 是 砖 雕 艺 术 继承 与 创 新 的 必 然 趋 势 。 传 统 的 砖 雕 只 能 雕 凿 在 一 些 烧 制 好 的 砖 块 上 , 从 而 限 制 了 砖 雕“语 言

14、 ”的 丰 富 性 , 表 现 内 容 的 空 间 也 小 , 制 约 了 艺 术 家 思 维 方 式 。 张 存 生 的 大 型 砖 雕 艺 术 , 首 先 在 “大 器 ”上 做 文 章 。 他 一 改 传 统 砖 雕 的 小 块 雕 凿 为大 型 陶 版 泥 塑 后 再 烧 制 的 工 艺 , 随 着 制 陶 工 艺 的 不 断 改 进 与 摸 索 , 张 存 生 还 发 现 了 黄 河泥 沙 制 出 的 陶 器 具 有 中 国 钧 瓷 独 特 的 “窑 变 ”艺 术 效 果 , 从 而 增 添 了 砖 雕 、 砚 台 、 茶 酒具 的 实 用 价 值 和 观 赏 价 值 。 圆 浮 雕

15、 以 突 出 画 面 的 主 要 人 物 及 故 事 , 高 浮 雕 、 浅 浮 雕 以 表 现 画 面 的 质 感 和 层 次 感 ,阴 阳 刻 线 以 处 理 人 物 背 景 和 故 事 环 境 。 张 存 生 的 砖 雕 艺 术 注 重 表 现 手 法 多 样 化 , 审 美 思维 多 元 化 , 既 有 传 统 国 画 的 线 条 艺 术 , 又 有 西 方 油 画 的 质 感 、 厚 重 感 、 光 彩 感 ; 既 有 中国 雕 塑 艺 术 的 圆 润 、 写 实 , 又 有 西 方 雕 塑 艺 术 的 抽 象 、 夸 张 与 想 象 。 尤 其 是 他 的 后 期 作品 故 事 选

16、 材 精 练 , 人 物 少 , 场 面 大 , 立 意 深 刻 , 工 笔 、 写 意 兼 而 有 之 , 使 画 面 更 具 有 动态 感 。 可 以 说 , 他 的 砖 雕 、 砚 台 、 茶 具 已 臻 于 炉 火 纯 青 的 圆 熟 境 界 。 他 说 : “传 统 艺术 的 落 日 时 , 即 是 突 破 传 统 的 创 新 时 , 人 生 境 界 , 在 圆 周 上 只 是 一 个 起 点 , 永 无 终 点 。张 存 生 轶 事 :砚 台 研 制 历 经 苦 难 , 趁 洪 水 季 节 到 黄 河 中 取 泥 , 捞 泥 巴 的 人 , 自 然 身 上 少 不 了 泥 巴 。当

17、 张 存 生 拉 着 泥 巴 向 回 运 时 , 郑 州 黄 河 游 览 区 不 少 游 客 看 到 他 们 脸 上 、 身 上 的 泥 浆 , 不了 解 实 情 的 人 , 认 为 是 犯 “神 经 ”。 潮 湿 而 又 狭 窄 的 斗 室 里 , 一 张 简 易 的 工 作 台 上 摆 满 了 各 种 各 样 的 台 坯 。 晚 上 的 游 览区 失 去 了 白 天 的 喧 闹 , 而 台 前 的 灯 光 却 显 得 更 加 明 亮 。 一 丝 不 苟 的 张 存 生 感 到 疲 倦 时 ,东 方 已 发 白 了 。 为 了 研 制 出 高 水 平 的 澄 泥 砚 。 多 少 个 不 这

18、夜 , 在 他 工 作 的 地 方 , 只 有 无声 的 汗 水 不 停 地 滴 落 在 泥 土 里 , 只 有 黄 河 在 不 息 地 流 着 , 只 在 那 台 小 录 音 机 , 在 他 困 倦时 , 为 他 送 上 一 曲 振 奋 的 歌 。 采 访 时 , 看 到 那 台 录 音 机 留 下 的 无 数 个 泥 指 印 。 不 难 想 到这 台 录 音 机 在 “头 悬 梁 , 锥 剌 骨 ”中 尽 的 力 。 夏 天 , 蚊 虫 呆 咬 已 习 以 为 常 。 冬 天 , 手 上 裂 了 口 , 贴 上 橡 皮 膏 继 续 干 , 澄 泥 砚 的 制作 相 当 讲 究 。 选 好

19、泥 , 制 作 出 砚 坯 后 , 首 先 是 阴 干 , 然 后 再 烧 。 烧 时 用 黄 牛 粪 和 稻 糠 温火 慢 慢 加 温 。 掌 握 不 好 为 候 , 就 全 泡 汤 。 砚 出 窑 后 , 还 要 用 墨 蜡 , 米 醋 和 多 种 名 贵 草 药蒸 薰 多 次 。 张 存 生 艺 术 贡 献 :一 、 发 掘 开 发 四 大 名 砚 之 一 黄 河 澄 泥 砚 澄 泥 砚 与 端 砚 、 歙 砚 、 洮 砚 并 称 为 中 国 四 大 名 砚 , 澄 泥 砚 的 工 艺 十 分 讲 究 , 一 般 是用 丝 绢 陶 泥 沉 淀 所 得 的 极 细 的 泥 料 经 处 理

20、后 制 作 而 成 , 也 可 利 用 河 水 自 然 沉 积 于 绢 袋 中的 细 泥 制 作 。 然 后 把 河 泥 晒 的 微 干 , 加 入 黄 丹 等 料 , 再 放 在 泥 模 中 , 泥 压 紧 成 坯 , 用 竹刀 刻 成 砚 的 大 体 形 状 , 然 后 再 用 金 属 刻 刀 进 行 精 雕 细 琢 , 在 日 光 下 曝 晒 干 燥 , 加 麦 糠 等入 窑 中 烧 成 陶 质 , 取 出 后 加 墨 蜡 、 米 醋 上 笼 蒸 一 下 , 这 样 就 最 终 制 成 , 其 质 地 坚 硬 细 密 ,发 墨 而 不 伤 笔 头 , 前 人 多 有 赞 誉 , 明 代

21、高 濂 赞 其 曰 : “澄 泥 砚 品 砚 以 为 第 一 , 因 其 质细 如 石 , 其 坚 如 玉 故 耳 。 其 性 能 有 : 一 匙 之 水 , 经 旬 不 涸 , 一 洼 之 墨 , 盛 暑 不 干“。 历 来 为 文 人 雅 士 之 赏 物 , 澄 泥 砚 的 质 量 可 以 从 颜 色 上 加 以 鉴 别 , 鳝 鱼 黄 为 最 佳 , 绿头 青 次 之 , 玫 瑰 红 又 次 之 , 黄 颜 色 上 如 有 斑 点 的 叫 “砂 斑 点 “, 斑 点 大 的 叫 “豆 瓣 砂 “,小 的 称 “绿 豆 砂 “, 如 有 大 、 小 两 种 斑 点 的 更 好 。 澄 泥

22、砚 的 雕 刻 造 型 也 很 多 , 有 山 水 、 人 物 、 花 卉 、 飞 禽 走 兽 、 书 法 、 印 章 等 , 也 能根 据 诗 意 进 行 创 意 造 型 , 如 举 杯 邀 月 、 独 钓 寒 江 、 红 杏 出 墙 、 孤 帆 远 影 、 明 月 松 石 等 。 澄 泥 砚 一 度 绝 迹 , 张 存 生 携 夫 人 王 玲 为 恢 复 传 统 工 艺 进 行 艰 苦 的 澄 泥 砚 研 制 , 后 试制 成 功 , 在 品 质 上 与 古 砚 相 比 有 过 之 而 无 不 及 , 制 作 的 澄 泥 砚 造 型 优 雅 细 腻 , 重 若 金 石 ,叩 之 铿 然 有

23、 金 石 之 声 。 1991 年 获 得 国 家 专 利 , 并 荣 获 国 家 旅 游 局 、 商 业 部 组 织 评 比 的“天 马 奖 “。 黄 河 澄 泥 砚 是 以 黄 河 沉 积 泥 土 为 原 料 , 经 多 种 名 贵 草 药 熏 蒸 后 , 通 过 繁 、 杂 、 奇 特工 艺 , 人 工 雕 刻 烧 制 而 成 。 黄 河 澄 泥 砚 质 地 坚 硬 细 腻 , 含 津 益 墨 , 磨 墨 细 腻 , 贮 墨 夏 不腐 冬 不 枯 , 作 出 字 画 虫 不 蛀 , 故 其 不 仅 倍 受 文 人 墨 客 的 钟 爱 , 而 且 成 为 收 藏 家 的 珍 品 ,堪 称

24、华 夏 文 化 的 瑰 宝 , 中 国 艺 术 的 奇 苑 , 是 一 种 集 实 用 性 、 鉴 赏 性 为 一 体 的 新 型 砚 台 。黄 河 澄 泥 砚 出 于 陶 , 而 胜 于 瓷 , 华 于 玉 , 触 若 童 肌 , 扣 若 镏 金 声 , 视 之 光 彩 照 人 , 日 光下 呈 现 出 的 鲤 鱼 黄 、 蟹 壳 灰 、 绿 豆 青 、 玫 瑰 红 等 艳 丽 色 彩 相 映 成 辉 , 争 奇 斗 艳 的 窑 变 图案 使 黄 河 澄 泥 砚 一 胎 十 案 , 一 砚 百 变 , 虽 神 笔 仙 手 亦 自 叹 。 黄 河 澄 泥 砚 与 端 砚 、 歙 砚 、洮 砚

25、齐 名 , 被 世 人 列 为 中 国 四 大 名 砚 。 张 存 生 烧 制 的 澄 泥 砚 工 艺 考 究 , 造 型 独 特 , 既 有 传 统 文 化 的 底 蕴 , 又 有 现 代 审 美 风范 。 砚 出 窑 后 , 还 要 用 墨 蜡 、 米 醋 和 多 种 名 贵 草 药 蒸 薰 数 次 。 经 过 诸 多 繁 杂 工 艺 制 作 而成 的 黄 河 澄 泥 砚 , 坚 而 柔 、 细 而 润 、 呵 之 泽 、 扣 似 金 、 赛 似 玉 、 且 因 窑 变 而 色 彩 纷 呈 ,或 豆 青 、 或 鳝 黄 、 或 蟹 壳 灰 、 或 玫 瑰 红 , 同 一 砚 出 现 黑 白

26、 交 融 、 黄 灰 相 间 的 自 然 图 案 。上 好 的 黄 河 澄 泥 砚 积 墨 不 腐 , 冬 不 冻 , 夏 不 枯 , 写 字 作 画 清 香 四 溢 。 主 要 有 : 龙 砚 : 黄 河 澄 泥 砚 中 极 具 传 统 文 化 和 收 藏 价 值 的 作 品 , 尤 其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图 腾 文 化象 征 , 以 金 沙 工 艺 体 现 出 来 黄 河 文 化 的 神 韵 , 从 而 演 绎 出 古 今 文 房 珍 宝 的 艺 术 赏 奥 。 此砚 工 艺 复 杂 , 有 雕 有 塑 , 窑 变 效 果 明 显 , 艺 术 风 格 成 熟 , 光 彩 华 表 ,

27、为 当 代 文 人 的 钟 爱 。南 瓜 砚 : 乃 砚 中 珍 品 , 造 型 绝 伦 , 虚 静 祥 和 , 层 次 丰 富 , 纤 毫 毕 现 , 妙 似 天 然 , 显大 家 风 范 , 定 为 文 房 奇 珍 。 牛 砚 : 分 砚 池 及 砚 盖 两 部 分 , 二 者 合 二 为 一 成 牛 砚 。 此 砚 乃 砚 中 珍 品 , 造 型 绝 伦 ,虚 静 祥 和 , 层 次 丰 富 , 妙 似 天 然 , 此 砚 用 黄 河 金 沙 泥 雕 塑 烧 制 乃 显 其 意 义 深 远 。 “龙 凤 母 亲 ”砚 : 分 为 砚 池 和 砚 盖 两 部 分 。 砚 池 两 边 是 中

28、 国 传 统 的 吉 祥 之 物 龙 凤 , 寓意 龙 凤 呈 祥 , 砚 盖 图 案 是 代 表 黄 河 的 哺 育 塑 像 , 二 者 组 合 起 来 是 一 台 完 整 的 砚 , 寓 意 中华 儿 女 在 黄 河 母 亲 的 哺 育 之 下 图 腾 之 意 。 此 砚 又 是 黄 河 金 沙 泥 烧 制 , 其 意 义 更 加 深 远 ,此 砚 造 型 别 致 , 富 于 联 想 , 是 有 较 好 的 艺 术 价 值 。 二 、 完 成 大 型 砖 雕 西 游 记 三 国 演 义 红 楼 梦 系 列 作 品 砖 雕 ( 中 国 三 大 雕 之 一 ) 是 在 特 制 的 质 地 细

29、密 的 青 砖 上 雕 刻 物 象 或 花 纹 的 工 艺 。 主要 用 于 各 种 古 建 筑 物 的 壁 面 装 饰 上 。 战 国 时 已 有 的 花 砖 , 汉 代 画 像 砖 更 是 闻 名 , 唐 代 、宋 代 砖 雕 从 减 地 平 法 逐 渐 变 为 多 层 次 浮 雕 法 , 明 清 砖 雕 表 现 内 容 丰 富 , 技 法 更 为 精 湛 ,制 作 流 程 分 为 选 料 、 制 坯 、 烧 制 、 水 磨 、 刻 样 、 打 坯 、 粗 雕 、 出 细 、 磨 光 等 。 如 砖 质 有砂 眼 , 还 用 猪 血 调 砖 灰 修 补 , 最 后 完 成 。 近 代 此

30、技 法 逐 渐 失 传 。 砖 雕 是 我 国 一 项 古 老 的房 屋 建 筑 的 雕 刻 装 饰 艺 术 。 不 管 以 富 有 的 徽 商 、 晋 商 大 院 、 还 是 小 院 民 舍 , 从 富 丽 堂 煌的 宫 殿 到 地 方 草 堂 , 砖 雕 是 一 种 必 不 呆 少 的 装 饰 手 段 。 明 清 时 期 尤 为 盛 行 。 在 我 国 民 间艺 术 中 占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位 置 。 它 是 我 国 古 代 劳 动 人 民 在 生 活 中 创 造 的 , 反 映 劳 动 人 民 生活 的 真 实 的 写 照 , 其 内 容 或 庄 或 谐 , 或 雅 或 俗 与

31、广 大 劳 动 人 民 都 是 息 息 相 关 的 。 张 存 生 在 传 承 历 代 师 辈 技 艺 精 华 的 同 时 , 他 对 传 统 的 雕 刻 以 及 烧 制 技 法 进 行 了 大 胆的 改 革 尝 试 , 取 得 了 重 大 的 突 破 , 使 砖 雕 这 一 古 老 的 传 统 民 间 艺 术 奇 迹 般 焕 发 新 的 生 机 。如 : “旧 时 的 砖 雕 易 风 化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 泥 料 的 选 取 和 砖 坯 制 作 过 程 简 单 粗 陋 , 质 地烧 制 不 够 坚 硬 。 现 在 将 制 瓷 炼 泥 的 程 序 融 入 砖 雕 的 制 泥 过

32、程 , 从 选 泥 、 淘 洗 到 烧 制 等 需二 十 多 道 工 序 , 其 砖 雕 的 质 地 和 硬 度 可 与 岩 石 相 媲 美 。 又 如 : 旧 时 的 砖 雕 造 型 简 单 , 层次 比 例 难 掌 握 , 立 体 感 欠 佳 , 因 青 砖 太 脆 易 碎 不 容 易 雕 刻 , 对 雕 刻 技 法 有 诸 多 限 制 , 约束 了 砖 雕 的 艺 术 表 现 力 。 究 其 根 源 , 皆 因 旧 时 砖 雕 “先 烧 后 雕 ”工 序 所 致 。 他 总 结 出 原因 后 , 改 “先 烧 后 雕 ”为 “先 雕 后 烧 ”, 提 高 了 砖 雕 的 整 体 效 果

33、。 雕 刻 操 作 随 心 所 欲 , 线条 流 畅 自 如 , 技 地 更 加 细 腻 , 物 象 更 加 生 动 , 极 具 立 体 感 。 旧 时 砖 雕 全 部 采 用 减 法 , 现在 既 减 又 加 , 手 法 多 变 关 键 所 在 阴 刻 、 阳 刻 、 线 刻 、 浅 浮 雕 、 高 浮 雕 、 圆 雕 、 立 体 透 视等 现 代 表 方 法 融 入 砖 雕 制 作 中 , 打 破 了 传 统 砖 雕 刻 只 用 减 法 的 单 调 技 法 , 又 改 变 了 砖 雕的 烧 制 上 , 改 柴 草 窑 为 碳 窑 、 煤 窑 、 液 化 器 窑 、 高 温 窑 、 低 温

34、窑 等 , 并 使 用 现 代 化 测 温仪 器 准 确 掌 握 窑 温 , 烧 制 出 的 砖 雕 抗 风 化 、 耐 腐 蚀 , 可 长 久 存 放 。 张 存 生 在 砖 雕 技 术 的 传 承 上 既 不 因 循 守 旧 , 又 不 墨 守 成 规 , 重 在 传 承 , 又 能 创 新 、有 所 发 展 。 除 保 持 徽 州 砖 雕 的 本 色 外 , 又 广 泛 吸 取 其 它 艺 术 门 类 的 精 华 。 明 清 砖 雕 花 式 繁 多 , 但 是 配 搭 , 独 自 成 章 者 少 。 张 存 生 做 砖 雕 , 则 大 处 着 眼 , 小 处用 心 , 历 时 数 年 与

35、 家 人 一 起 创 作 的 大 型 砖 雕 西 游 记 全 长 100 米 , 用 高 浮 雕 手 法 ,把 西 游 记 中 的 100 多 个 故 事 , 数 百 个 人 物 表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随 后 他 又 创 作 了 大 型砖 雕 红 楼 梦 和 三 国 演 义 。 红 楼 梦 的 雕 刻 细 腻 、 风 格 典 雅 ; 三 国 演 义 则采 用 传 统 工 艺 与 现 代 工 艺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作 品 粗 犷 , 古 朴 。 张 存 生 自 幼 受 徽 州 徽 派 文 化的 熏 陶 , 喜 欢 雕 刻 艺 术 。 张 存 生 自 小 学 艺 , 继 承 了

36、 几 代 师 傅 的 技 艺 精 华 , 又 历 经 了 多 年的 积 淀 和 创 新 。 如 今 他 不 仅 全 部 传 承 了 砖 雕 的 制 作 流 程 , 而 且 将 中 原 、 山 西 等 全 国 各 地的 砖 雕 技 艺 的 特 色 融 入 其 中 , 他 位 于 黄 河 边 得 天 独 厚 的 工 作 室 为 为 其 提 供 了 取 之 不 尽 泥土 资 源 , 他 将 原 来 砖 雕 先 烧 后 雕 改 为 先 雕 后 烧 等 各 个 环 节 做 了 很 大 的 更 新 和 改 善 。 张 存生 的 砖 雕 集 徽 州 砖 雕 的 精 髓 , 同 时 , 他 将 丰 富 的 中

37、 原 文 化 和 我 国 “四 大 名 著 ”等 经 典 文化 融 入 其 创 作 中 , 使 砖 雕 更 具 极 高 的 文 化 价 值 。 他 创 作 的 大 型 砖 雕 红 楼 梦 ( 高2m, 总 长 200 m) 三 国 演 义 等 古 典 名 著 砖 雕 作 品 成 为 不 可 多 得 的 稀 世 珍 品 。在黄河岸边,一个女人与金沙泥为伴,她的青春绽放在泥塑砖雕中,她的美丽定格在黄河澄泥砚上。她就是郑州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创始人王玲。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砚。黄河澄泥砚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已悄然登场,唱出了光耀几千年的黄河文化。唐宋皆为贡品,备受历代文人雅士青睐,可惜

38、失传很久。是王玲和已故的爱人张存生潜心研究多年,经过无数次失败将这一精粹呈现在世人面前。 清晨,当黄河的生灵还在酣睡中,王玲已经带着六七个学生坐在工作室内了。选泥、搅拌、沉淀、过滤、再沉淀、和泥、雕刻每一道工序,王玲没有丝毫的马虎,雕刻上,只要有半点瑕疵,王玲都会要求学生们毁了重新再做,哪怕是即将进窑烧制的成品。 当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暖暖的照在王玲的脸上,她开始坐在烧澄泥砚的窑前,再最后审视一遍要进窑烧制的半成品,看看元春省亲中人物的表情是否体现内心感情,看每道皱纹是否逼真,看头饰是否精细。 大拙则大雅,拙到极致则美到极处。王玲制作的茶具等造型古拙乖巧,超凡脱俗,风雨斑驳,多以南方粗壮毛竹形象为主体,配以竹筒茶杯,使成熟的金黄竹色与同样金黄色的黄河金沙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北方粗犷的黄河文化与南方清秀的茶文化的天然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