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经历几千年积淀形成的中医学留给我们中药这一宝贵财富,如今中药以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突出贡献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中药产品远销海外,近几年的中药贸易额也稳步增长。然而,中药贸易还存在诸多问题:中药出口的结构不佳、中成药国际竞争力连年下降;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达到技术标准、绿色标准而遭遇贸易壁垒;对中药现代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乏力等等。本文将针对近十年的中国中药贸易进行统计分析,并在第四部分中着重分析中成药的出口现状和竞争力,最后提出针对目前中药出口贸易问题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关键词:中药出口贸易、统计分析、中成药、对策IIAbstractTradit
2、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which was formed after going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is a valuable legacy left to us. Nowaday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popular among more and more people for its prominent contribution in health care. TCM products are exported overseas, and TCM trade has bee
3、n growing steadi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CM trade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like poor TCM export structure and lack of product innovation. Beside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s on the decline year by year. TCM products have faced trade barrier since they cant m
4、eet the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green standards in global market. The investment on TCM modern products research is not enough either. The paper will be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Chinas TCM trade over the past decade, put emphasis on analyzing the export situ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
5、ese Patent Medicine in the forth part, and put forward the possible meature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TCM export trade problems.Keywords: TCM export trade, statistical analysi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ountermeasureIII目录1 导言 12 理论与文献综述 32.1 传统国际 贸易理论 .32.2 竞争优势 理论 .32.3 中药贸易研究成 果综述 .53 中药出口贸易 现状及其
6、问题 13.1 中药的相关 概念 .13.2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 现状 .23.3 中药对外贸易现状统计分析 .33.4 中药目标出口市场概述 .93.5 中药出口贸易的主要问 题 134 中成药产业的 出口发展分析 .154.1 中成药的出 口贸易分析 154.2 日本汉方药 的发展历程 174.3 中成药与日本汉 方药的竞争优势分析 184.4 日本汉方药的 发展对中成药产业的借鉴意义 215 发展中药及中成药产业出口贸易的对策研究 .225.1 积极主导中医药国际文 化交流活动 225.2 发展高质量 的绿色中药材 225.3 研发适应现代生 活的中成药产品 235.4 建立并推广完善的中
7、药 标准 235.5 完善中药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 245.6 制定适合中药产 品的国际营销战略 246 结论 .267 参考文献 .27致 谢 29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1 导言随着人类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许多国家已经或者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其次,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原本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心身疾病”和“现代文明病” 。如今,人们的健康和保健观念发生转变,不再寻求单纯的治疗模式,而是越来越重视预防、治疗和保健相结合的养生之道。这为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提
8、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医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完整的体系,并且留下了连续的书面记载。远古神农氏尝遍百草、发现药材,后人借其名写下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另一本中国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日本汉方药的 210 个古方全部来自此书。 在当代,中医药以其特有的整体医学理论和文化积淀影响着包括华人在内的更广泛的人口和地区。与此同时,西医理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模式不能满足人类自我保健的需要,化学合成药物也显现出研究开发时间长、毒副作用大、易于造成耐药性等缺点。而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应用方便,对一些老年病、慢
9、性病、传染病等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养生、药膳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近年来传统医学医药在世界各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统计,以传统医学知识为基础的世界草药市场约为 600 亿美元。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市场大环境下,与欧美植物药、日本汉方药甚至是韩国韩药相比,中国的中药在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中药出口贸易暴露出种种问题:中药占世界市场的比例非常小,同是亚洲国家传统医药、同起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的出口情况不及日本汉方药;中药出口结构不佳,2009 年,初级加工、低附加值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占中药出口额的比重超过 80%,高附加值的中成药出口额不足 12%。国内
10、中药制造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至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中成药以药品的身份进入欧美,而是以膳食补充剂等身份出口。中国于 2001 年加入 WTO 后,各个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出现了飞跃。许多国家对中药合法的立法出现松动,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亚洲国家,相继承认中药的合法地位。2009 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然而,作为拥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中药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却举步维艰,在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刻不容缓。我国中药贸易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这一课题,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从不
11、同的角度如质量标准、贸易壁垒、产业竞争力及营销战略等多方面分析这一课题,并提出了诸多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建议和对策。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并通过分析近年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应对之策。本文的其余部分将做以下的安排:在第二部分回顾与论文课题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前人关于中药出口贸易所做研究的文献综述;在第三部分中,通过统计分析,描述中药产业和中药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市场分布,罗列中药贸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中重点分析中成药的出口贸易现状,将日本汉方药与我国中成药进行对比研究;第五部分是针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中药出口贸易提出对策和建议;最后一部分为
12、结论。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32 理论与文献综述2.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历史悠久,国际贸易理论也是在经济学中出现较早的理论,其发展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这些理论旨在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和国际交换对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等等问题。早期的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建立在绝对成本基础之上,即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在生产效率方面有优势的商品,而进口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低的商品,这就形成了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最终结果是增加了国际贸易双方的财富。绝对成本首次明确国际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但这一理论的局限在于只考虑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没有提出相对独立的国际贸易理论。比
13、较成本理论认为,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这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就都能获益,即一国应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商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商品。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在于它是一种静态的对短期利益的分析,而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完善和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充裕资源是一国中相对其他资源的供给比较大的资源,各国应生产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并出口这类产品。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影响收入分配。2.2 竞争优势理论随着国际贸易中产业和商品的丰富化,许多例证表明只考虑生产要素的比较成本理
14、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无法解释更多的产业贸易现象。现代多元化的国际贸易中,一些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单单以生产要素的优势来衡量。不同于经济学家的国际贸易理论,管理学家基于经验分析对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迈克尔波特通过 4 年对 10 个重要贸易国家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又称“钻石”模型,以此解释一国的某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优势的原因。 “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因素可能会决定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还有机会和政府这两个辅助因素。 “钻石”模型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因素彼此之间中国中药出口
15、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4互相影响(参见图 2-1)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生产要素图 2-1 完整的钻石体系 1生产要素可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这些生产要素通常混合出现,它们是否与竞争优势有关,还要看应用时所发挥的效率和效果。一个竞争力强的国家不但能继承天然的优势,并且能创造生产要素或提升必要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中重点强调的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企业能最先洞察国内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做出对产品或服务的相应调整。一个质量高的国内市场能刺激企业不断改良和创新,催生这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市场仍是不
16、可取代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要素。从产业链方面看,若一个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将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推陈出新和国际化。此外,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优势会增加其互补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需求。企业是“钻石”模型的第四个关键因素。企业的管理模式虽有所不同,但都受母国文化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同一个国家中的企业具有相对近似的管理模式和文化。这些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使之在某一产业经营有方。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会加速企业的创新,甚至促进产业升级。1 麦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19机会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5机会是国际竞
17、争优势的重要角色之一。波特称机会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般与产业所处的环境有关,这些环境包括发明创新、能源危机、金融市场的变化、外国政府的行为、战争等等。不过,把握机遇或化解危机的能力也与“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有关。政府是国际竞争优势中另一个重要角色。政府的政策会影响其他要素,例如市场干预、补贴、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等,同时,政府也是国内市场的重要消费者之一。另一方面,国家竞争优势的其他关键要素也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市场表现差强人意的原因。2.3 中药贸易研究成果综述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后,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了中国中药制药行业所面临的巨大
18、挑战。郭克莎(2002)预测,入世后中药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不容乐观,中药不但将在国际市场上遭遇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国内中药市场也将面临国外制药公司的挑战。事实上,近几年的贸易数据表明,我国中药在国内外市场上确实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环境,这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中药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杨小川和吕允旻(2008)认为,影响中药出口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中药材质量缺乏保证,其次中药出口也受到很多技术性壁垒的限制,申请中药出口的程序和保护中药的法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中药的出口。安睿和张伟(2006)通过对中药出口贸易数据的分析总结的中药出口问题有:中药出口总额较低、贸易地相
19、对集中、价格不稳定、品种混乱、中成药占出口中药的比例少、传统中药资源物种破坏严重。黄萍和马爱霞(2005)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出口的负面作用非常明显,这些技术贸易壁垒包括:中药以保健食品或植物药品形式注册的法律和法规壁垒、多种类型的认证制度的壁垒、包装和标签规则、绿色壁垒。孙波(2009)的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在中药的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小,科研投入暂时无法同国外相比,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使用大国,产业国际化程度偏低。中药出口贸易中的诸多问题也说明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高。一些学者从产业竞争力的层面来研究我国中药的出口。冒巍巍等(2003)利用产业竞争力理论的“钻石”模型对中药产业的
20、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现有国际竞争力和地位都比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钱兴利(2006)重点分析了中成药的产业竞争力水平,通过比较优势原理的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基于竞争优势原理的竞争态势矩阵得出结论:中成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逐年下降,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营造中医药文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6化国际环境、推广中医国际标准、树立品牌保护意识等等方面改善目前的中成药出口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中药产业的国际化问题。杜建彬(2003)通过分析中药产业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机会与障碍
21、、在国内营销环境中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劣势,指出要借鉴国外经验,例如建立国际化的价值链、加强自身竞争实力、合理运用促销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注重文化的交融等。国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中药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药在各国的发展或中药的药理研究。Griffiths ( 2009)分析了中药若以药品、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形式进入美国所需经历的不同认证程序,以及中药进入美国药典的标准。Xiao(2004)的研究表明,新加坡正为中药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提供便捷的资本筹集渠道和研发资金支持,此外,中药在新加坡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快速的发展,新加坡有潜力成为全球中药产业的一个发展平台。Kong 等(2004)认为,
22、从补充替代医学的兴起中可以看到传统中药作为西药补充的潜力,对中药成分的研究表明中药是药品发展的宝库。Ghayur(2009)记录了 2008 年加拿大中药研究所组织的会议,各国的学者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涉猎广泛的中药研究讨论,包括中药实践、中药对多种疾病的疗效、中药的分析方法、中药质量与污染问题和加拿大的中药监管和教育体系等。虽然这些研究未直接涉及我国中药贸易发展情况,但都显示了中药正在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为我国中药出口贸易发展的广阔前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目前的学术研究表明,在理论方面,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到属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
23、可以为从不同角度研究中药贸易提供理论支持。在方法方面,较多的学者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对外贸易的各项数据展开各种分析,发现国际化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一些学者运用多种工具如指数分析等对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微观的层面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衡量中药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综上所述,已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我国中药产业和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各自的研究中展示了中药贸易丰富的背景资料,其中包括出口现状、市场分布、面临的国际环境、出口发展的障碍等等,这些都能为本研究提供较充实的背景资料和一定的基础。尽管如此,已有文献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于研究分析的角度不够全面,较少出现深入的定量分析等
24、问题。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7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3 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其问题3.1 中药的相关概念3.1.1 中药的基本概念2002-2005 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中将传统医学定义为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传统医学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2。中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经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经验累积而成,发展至今拥有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方法。中药在中药学中的定义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中药的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传
25、统中药产品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饮片则是中成药的原料。现代中药的出口形式有: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3.1.2 中药与国外植物药的区别西方植物药拥有一个很大的市场,欧共体对植物药有一个较全面的定义:植物药产品不只是单一的药用植物,可以是多种植物药配伍,含有专一植物活性成分和/或植物提取物,植物药是植物被运用于医疗目的的医药产品。植物药或其制品被认为是一种活性成分或其治疗作用的成分还不很清楚的医药产品。植物药制剂是将植物弄碎成粉状、提取、着色、油脂化或液态化、压榨植物汁等对植物进行加工、制作,将其纯化或浓缩而成的制剂 3。中药中与植物相关的一部分药品
26、与西方植物药来源基本相同,但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区别,具体比较如表 3-1 所示。表 3-1 中药与西方植物药比较项目 中药 西方植物药系统理论有系统理论,强调辩证施治,有一整套味、归、经理论原则指导临床用药未形成较系统的理论,尚未纳入任何医药学体系,仅凭一定的经验使用来源 植物、动物、矿物 以植物为主2 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2-2005. Geneva: WHO, 2002.13 李红珠,郑军.欧美植物药市场给中药走出国门的启示J.中国医药情报,2002,8(2):48-51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2方剂强调配伍组方
27、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故多为复方用药大多为单方,少数为组合用药炮制加工 有系统和经过数千年实践的炮制经验和工艺 应用生药,无传统、无专门的炮制要求临床使用情况丰富的实践,浩瀚文献,数千年实践经验;对慢性病、疑难症、老年病尤为擅长最长才几百年历史;主要用于轻症、预防感冒、失眠、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紧张,大多列入 OTC 药范围,被认为只是辅助作用临床前期慢毒、急毒及三致试验常缺乏 GLP 实验室水准的实验数据 大部分具有符合 GLP 实验室要求的实验数据临床试验 常缺乏双盲法等临床数据 现代研究强调用双盲法等发现新药因为有规律及丰富的经验积累,是开发新药的重要途径有生命
28、力,但无法与中药相比资料来源:么厉、肖诗鹰、刘铜华. 国内外中药市场分析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3.2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产品,中药产业更是名副其实的民族产业,如今正渐渐成为开发新药的源泉,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寻找天然药物代替化学合成药物逐步形成趋势,全球天然药物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中药产业在国内市场表现出飞速的增长形势。从表 3-2 可以看出,在 2001 年至 2007年中,我国中药行业的销售收入从 573.53 亿元增加至 1587.47 亿元,增长两倍多,进口额与出口额都增加一倍左右,由销售收入、进口额和出口
29、额推算的国内需求从 2001年的 539.26 亿元增长至 2007 年的 1523.06 亿元,扩大两倍多。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受到国内市场需求增加的带动,与此同时,中药对外贸易额也处在蓬勃发展之中。表 3-2 2001-2006 年我国对中药国内需求年份 销售收入(万元) 进口额(万元) 出口额(万元) 国内需求(万元)2001 5735300 119188 461855 53926332002 6989100 152288 555355 65860332003 7514300 172321 510334 71762872004 8917400 187015 599
30、938 85044772005 11488200 197390 682498 11003092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32006 13303400 239437 872863 126699742007 15847400 270781 887561 15230620资料来源:杜金枝.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2008但是反观我国的中药产业也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中药产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小、散、乱” ,产业集中度低,中药企业的规模多为中小型。截止至2005 年年末,我国共有中药企业 1636 家,占全国医药行业企业(5053 家
31、)的 32%,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呈金字塔形分布,小型企业为绝大多数,约占整个中药行业的 4/54。此外,我国中药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中药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不强,对中药相关产业的重视和开发不足,核心人才缺乏等等。3.3 中药对外贸易现状统计分析3.3.1 近十年中药出口情况中药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贸易产品,自 1949 年以来,中药对外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大幅提升。中药出口额在 20 世纪 90 年代遭遇跌宕起伏,1991 年出现大幅回落,1992 年重新开始增长,于 1995 年出现最高峰,在之后的几年中接连下降,2000 年起情况好转。从表 3-3 中可以看出,2
32、000 年中药出口额终于止跌回升,开始进入稳步增长的通道,2002 年、2005 年和 2006 年增长幅度都较大 5。中药出口继 2008 年出口额突破 12 亿美元后在 2009 年继续突飞猛进,突破 13.5 亿美元大关,达到 137304.98 万美元,较 1999 年增加近两倍。表 3-3 1999-2009 年中药出口额(单位:万美元)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出口额51582 55424 55846 67095 71206 72500 83000 102108 110906 122162 137
33、3054 秦巴药谷信息网EB/OL. http:/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关于中药贸易的统计包括四种产品的贸易:中药材及饮片(下文均简称中药材) 、提取物、中成药和保健品。但各年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有的包含保健品而有的剔除保健品的数据,为保持各年的统计口径一致,3.3.1 和 3.3.2 小节的关于中药进出口总额的统计范围都不包括保健品的进出口贸易额。2009 年,保健品出口额占中药出口的 6.49%,进口额占中药进口的 26.2%。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4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根据图 3-1 所示,在 1999 至 20
34、09 年间,中国中药出口额从负增长变为正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在波动中上升。其中 2006 年增幅最大。1999-2009年 中 药 出 口 额 增 长 率-10.00%0.00%10.00%20.00%3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增长率同 比 增 长 率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1 1999-2009 年中药出口增长率从我国中药的三大类产品各年的出口情况来看(如图 3-2 所示) ,1999-2009 年以来,中药材一直在整个中药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
35、,并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000-2009年中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5.52%,2009 年中药材的出口额突破 5.5 亿美元;提取物在 9年间出口额增长特别迅速,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22.47%,是我国出口最快的中药产品;中成药出口的增长缓慢,在 2006 年和 2009 年出现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 8.01%,近三年出口额维持在 1.5 亿美元以上。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51999-2009年 中 药 出 口 产 品 变 化 情 况020000400006000080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
36、8 2009年 份出口额(单位:万美元)中 药 材 提 取 物 中 成 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2 1999-2009 年中药出口产品变化情况从三大类产品占中药出口的比重来看(如图 3-3) ,中药材从 1999 年占比64.52%,连年下降至 2009 年的 40.38%,提取物从 1999 年占 20.16%上升至 2009 年的47.71%,成为中药出口的拳头类产品;而具有高附加值的中成药占比不断缩小,从1999 年的占比 15.31%下降至 2009 年仅有 11.18%。1999-2009年 中 药 出 口 产 品 结 构0%20%
37、40%60%80%1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出口占比中 药 材 提 取 物 中 成 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3 1999-2009 年中药出口产品结构3.3.2 近十年中药进口情况自 1999 年以来,中药的进口额增长非常迅速,2009 年的中药进口额是 1999 年的4.2 倍(如表 3-4 所示) 。表 3-4 1999-2009 年中药进口额(单位:万美元)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6年份1999 2000 2001
38、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进口额10100 10600 14400 18400 20800 22600 24000 23304 27871 33514 4291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从图 3-4 中可以看出,中药进口额的增长率在 2000 年出现下降后于 2001 年大幅增加,增长率在随后的几年中持续下降,到 2006 年甚至变成负增长,不过从 2007 年起,增长率大幅上升。2007 年至 2009 年中的进口增长率水平维持在 20%左右。1999-2009年 中 药 进 口 额 增 长 率-10
39、.00%0.00%10.00%20.00%30.00%4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增长率同 比 增 长 率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4 1999-2009 年中药进口额增长率图 3-5 显示了中药产品的进口额增减变化。总体而言,中药材进口额的变化不大,在 2006 年达到最低峰后开始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提取物进口额的增长较平稳,唯独2009 年的增幅很大,增长达 1 倍还多;中成药进口在 10 年中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只有 2004 年和 2009
40、 年出现小幅回落。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71999-2009年 中 药 进 口 产 品 变 化 情 况050001000015000200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进口额(单位:万美元)中 药 材 提 取 物 中 成 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5 1999-2009 年中药进口产品变化情况从各类产品所占中药出口的比重来看(如图 3-6 所示) ,1999 年中药材的进口额所占比重最大,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步缩小,进口大户渐渐被中成药
41、取代。2005 年的中成药进口占比接近 50%,随后几年比重开始回落。至 2009 年,中药材、提取物和中成药的占比分别为 21.32%、37.7%和 40.98%。1999-2009年 中 药 进 口 产 品 结 构0%20%40%60%80%1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进口占比中 药 材 提 取 物 中 成 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6 1999-2009 年中药进口产品结构3.3.3 中药对外贸易综合概况图 3-7 显示了 1999 年至 2009
42、 年中药、中药材、提取物、中成药的进出口贸易差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8额情况。从大类来看,中药贸易的顺差额连年增加,2009 年的顺差额较 1999 年相比增加超过 1 倍,达到 94388.87 万美元。中药对外贸易的顺差主要是中药材和提取物带动的,两者在 10 年中处于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提取物,顺差额的增加尤其明显,从 2006年起已超过中药材,成为顺差最大的产品品种。中成药表现依然差强人意,自 2008 年起出现逆差起,至 2009 年中成药的逆差额已达 1241.28 万美元。虽然中药贸易连年扩大,总体形势向好,但也不难看出我国中药贸易的结构不佳,贸易顺差基
43、本由低附加值的中药材和提取物带动,而中成药自 2003 年起成为中药进口的第一大类,2008 年以来出现逆差,大量“洋中成药”进入国内市场,也凸显我国中成药的竞争力下降。-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顺/逆差额(单位:万美元)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1999-2009年 中 药 贸 易 顺 /逆 差 情 况中 药 中 药 材 提 取 物 中 成 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统
44、计数据整理图 3-7 1999-2009 年中药贸易顺/逆差情况3.3.4 贸易竞争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是判断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较简单的度量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2.1)其中, 为 国第 j 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为 国第 j 种产品的出口值;为 国第 j 种产品的进口值。如果 0,表明该国是该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该国在该种产品上拥有竞争优势,且数值越接近 1,竞争优势越大;如果 0,表明该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9国是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该国的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
45、平。由图 3-8 可见,我国中药产品总体具备贸易竞争优势,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0 年间,中药材和提取物的贸易竞争指数处在较高水平,基本维持在 0.6 以上;中成药的贸易竞争指数下降幅度很大,甚至为负数,表明中成药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大幅下降。1999-2009年 中 药 产 品 贸 易 竞 争 指 数 变 化 情 况-0.200.20.40.60.81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 份贸易竞争指数中 药 中 药 材 提 取 物 中 成 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统计数
46、据整理图 3-8 1999-2009 年中药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变化情况3.4 中药目标出口市场概述3.4.1 世界中药市场概述目前,全球的中药市场大致可分为四个: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植物药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包括东南亚诸国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这些地区深受华人的传统文化影响,对中药的需求量大且稳定。新加波有中医医疗机构 30 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 1000 余家;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 3000 余家;泰国政府承认了中药的合法地位,有中药店 800 余家 6。由于受到华人文化的影响,中医药在其他东南亚地区也有不错的民众基
47、础。日韩市场是中医药的重要市场,日韩民众对传统药物的消费很大,是一个稳步发展的市场。中医药传至日本和韩国后经历融合和发展形成了现代的日本汉方药和韩国韩药。对于我国的中成药来说,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但对于我国中药材而言,6 左言富.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5,26(5):1-6中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0则是一个颇具规模且稳定的市场,因为汉方药和韩药原料的很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在西方化学药物占主导地位,中成药的进入障碍很大,但是西方存在一个植物药市场。西方植物药市场中的欧盟市场是历史悠久的植物药市场。近年来,植物药在欧洲的销售量稳步
48、增长,该市场的药用植物有 2000 种左右,德国、法国、英国是欧盟的三大植物药市场。在美国,植物药大多作为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出售。目前,中国的中成药都是通过膳食补充剂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每年销售额不断增长。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拥有本土的传统医学,尤其是在非洲地区,近 80%的医疗卫生依靠传统医学。非洲的许多国家医疗水平有限,对价格低廉但十分有效的传统药物有很大需求。而 21 个阿拉伯国家中,几乎都开设了中医诊所和中草药店。3.4.2 中药出口市场统计分析我国中药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特别是集中在亚洲市场,以下将对 2008 年前三季度的中药出口市场进行分析。表 3-5 详细列出了 2008 年前三季度中
49、药四大类产品的出口额和同比增长率,其中中药材和提取物出口额相当,且数量较大,其次是中成药,保健品的出口最少。表 3-5 2008 年 1-9 月中药各类出口统计类别 出口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中药材 3.88 17.2提取物 3.85 9.1中成药 1.25 13.8保健品 0.6267 21.3中药总计 9.61 13.7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贸易网统计数据整理图 3-9、 3-10、3-11、3-12、3-13 分别显示了 2008 年前三季度中药以及其四大类产品的出口地理方向。在中药整体出口方面,亚洲无疑是最大的目标市场。亚洲市场的中药出口额达到 6.28 亿美元,其次是欧盟的 1.43 亿美元和美国的 0.93 亿美元,南美洲市场有 0.48 亿美元的出口额,非洲有 0.15 亿美元。分类来看,中药材出口的市场集中度最大,亚洲市场占到 81.44%,达 3.16 亿美元;提取物在亚洲的出口占到总额的一半,另外在欧盟国家表现不错,达到 0.85 亿美元的出口额;中成药同样是非常集中在亚洲市场,不过非洲市场的份额相比其他产品较多,出口额为 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