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86059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1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 1为什么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大众性、独特性、准定向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人 们认为普通高中任务是“ 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 务,这只是普通高中的外生性、延展性,这种时空上的终点并不能上升为“任务” 问题的核心。普通高中是以育人为 基本职能,整 统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 发展与改革需要 课程改革。而高中教育是基 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

2、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 质量,并 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 础。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链 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课程内容“繁、 难、偏、旧” ,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 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

3、性;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 记硬背,机械 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 视评价促 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 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2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4、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2、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链 接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 进程的加速,

5、 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具体表现为:日益增长的教育机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据统计预测, 2003 年至 2006 年我国历史上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将突破 7000 万大关,将 给我国有效的教育资 源供给带来严重挑战;日益增长的教育质量需求与教育适应性不够之间的矛盾, 现行的高中教育既不适应 国民经济、社会 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也不适应个人选择、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 长的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需求与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之间的矛盾,这种失衡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之间、高中教育的不同 类型和 层次之间,盲目 扩大教育机会而忽视质量,会招致教育的平庸化,借口提高质量而使教育 发展日益失

6、衡,有 违 我国的教育性质和国家性质。 3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链 接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

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 实际,借 鉴国 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 课程体系, 为造就数以 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4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的实践; 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8、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5与以往课程相比较,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突出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比

9、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变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3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

10、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学校要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方案还要求学校应

11、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保障高中课程更有个性。 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4二、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6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整体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

12、的基本结构。其整体结构如下: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表 学习领域 科 目 必修学分 (共计 116 学分) 选修学分 I 选修学分 语 文 10语文与文学 外 语 10 数学 数 学 10 思想政治 8 历 史 6 人文与社会地 理 6 物 理 6 化 学 6 科学 生 物 6 技术 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8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综合实践 活动 社会实践 6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

13、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 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另可参见后附:浙江省学分安排与模块设置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统整。 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 体现均衡性 ,重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5链 接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这次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根据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目 标上作了重要调整。它既改 变了过去高中教育片面强调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缺陷,也避免了片面强调“学生本位”以及“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它 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

14、。即,在这些目标中, 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如自 觉维护国家尊 严和利益,有 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履行公民的义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如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 值观;具有终 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强健的体魄、 顽强的意志,形成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等等), 还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要

15、求(如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等等。 特别突出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 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 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学科 结构的新突破。 加强课程的 选择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体现基础性,加强课程整合。 链 接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 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 的目标要求。 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 课程目标,将素 质教育的理念体 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 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 议采

16、用多种评价方式,促 进 学生的发展。 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7与以往的课程结构相比,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一: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最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 设学科科目,科目下 设模块 。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础结构。这与以往高中 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成有很大不同。新课程结构层次示意图如下: 学习领域科 目模 块变化二: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 高中学生选修课程的增加和要求的灵活化,体 现了一切从学生出 发, 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这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修 习方案。 课程实施者应注意 帮助学生从选择中学会选择,实事求是,优

17、化组合,发展其根据个人实际规划人生的能力。 变化三:实行学分管理。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6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具体而明确。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学生学习一个模块 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 2 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 18 学时,相当于 1 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 8 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 4 学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 必修课程,三年共 计 15 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 1 周的社会实践,获得 2 学分。三年中学生 必须参加不少于 10 个工

18、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 2 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 116 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学分,社区服 务 2 学分,社会 实践 6 学分),在选修中至少获得 6 学分。总学分达到 144学分方可毕业。学校和教师应 按照学分管理的方式保障新 课程的实施。 变化四:体现模块课程特点,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 每学年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社会 实践 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 周。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 10 周,其中 9 周授课,1 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 36 学时,一般按每周 4 学时安排

19、,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普通高中 课程时间安排的变化,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以往主要是按学 时备课的方式,加强学期备课和学段备课,以适应模块整体性的特点。 8为什么要设置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科目之间的整合。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程一直有着浓厚的分科主义的传统。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各学科日趋走向分科与专门化,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过于强调分科也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割,难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这样做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0、,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设置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可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9为什么要设置模块?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模块体现了哪些教育价值?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以模块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和价值主

21、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设置模块体现出课程设置的新理念。模块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并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经验而进行的。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组织课程内容而言,这更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互联结。模块的这种设置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介入开拓了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模块的设置而灵活地实施课程,为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模块的设置也为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的介入开辟了道路,因为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主题性设计,而不是原先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严密组织课程内容。 模块的设置也会带来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新的课程方案将原来的学期划分为两个时段安排课程,每段 10 周,显然这是为了实施模块而做出

22、的调整,模块的设置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安排。这样,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也变得灵活、生动。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推进课程的实施,由此也可以带来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710普通高中课程内容选择和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时代性。课程内容要揭示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二是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

23、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三是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11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 学分)、社区服务(2 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 学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

24、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链 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是: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 习为 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定 计划、搜集 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 须是学生的,或由学生在教 师 指导下自主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 导学生确定研究的范围 和主题。课题必须是生活的,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来源,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课题必须是可研究的,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如 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 样研究以及研究的结果会是什么等。阶段二:制定计划。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 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 计划。研究 计划中要明确研究的目标、 设

26、计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同 时还要明确学生小组 的分工。 阶段三:搜集资料。根据计划中的规定,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活动、上网 查询、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阶段四:总结整理。 “研究”是个体头脑中的知 识与具体的现场经验不断解构、融合、重组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搜集的 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阶段五:交流 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 赏他人的过程,而不是带

27、有功利目的的表演。在成果分享后,教 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 动 。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81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如何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学生上报相关材料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 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核实并签名; 以班为单位统一送教学处或校课程指导小组审核并对合格者予以学分认定; 把学分登记在学生学习报告单中。 13社区服务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认定社区服务的学分? 公益性与志愿性是社区服务的最大特色,因此服务者的志愿与义务应是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社区服务活动的标准。社区服务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

28、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高中 3 年,共参加不少于 10 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即可认定获得 2 学分。因此,学校在认定此学分时,必须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材料,其内容包括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及联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体会。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9三、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14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应如何适应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落实高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要强调

29、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 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并 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 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因而,这也就意味着, 在教学时,教 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培养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

30、主动发 展。 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也就意味着,要 改变“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 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训,来遮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 师“ 教”得如何, 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 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

31、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 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 课堂教学的着眼点, 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 “多维互 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 应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 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 ”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15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有效的教

32、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16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 舟山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资料-第一辑 10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 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 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 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 充分的练习应用

33、: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 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 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 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建构精熟与理解; 目标为本的评量: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 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17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块

34、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选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18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

35、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转变学习的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19新课程背景下应有怎样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