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湖北省江陵县熊河中学 祝 华 手机:13872254428摘要:高中生写作的不良倾向之一,是词藻华丽,思想苍白。在写作中,运用哲学原理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使文章思维严谨,逻辑严密,思想深刻。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附以评论与思路点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与认识水平。关键词:思维 案例 评论 思路点拨高中生写作文,往往思想认识水平跟不上。写一篇好文章,思维能力是很关键的,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思维能力呢?学习运用哲学原理去提高认识水平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请看示例:一、物质是从事精神活动的基础。 案例:不少媒体报道:“民工的进城,犯罪率提升
2、了。 ”评论:民工为什么要进城?我想, 绝大多数只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生存,为了全家老小的生存。生存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底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是一个人的基本 权利。然而,即便是这样基本的权利,他们也未能得到起 码的保证。可以 说 ,剥夺一个人生存的权利,等于彻底地剥夺了一个人的尊严。社会 发展到今天,物 质文明高度发 达,有谁还会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存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生活得没有起 码的保障。没有了活路,又必须想方设法地活着,于是一部分铤而起险,参予了违法犯罪活 动, 这难道仅仅是他们 自身的罪过吗?试想,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安逸而舒适,他会去抢夺 他人的钱财吗?他愿意去犯罪 吗?在
3、所谓的温饱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全民奔小康的时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社会给予了他们多大的保障?思路点拨:民工的进城与犯罪率的提升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呢?为什么一部分民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去看,人 们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物 质生活问题,才有可能去从事精神方面的活动,反过 来说,民工的犯罪意 识与行为 ,也与他们自身的物质基础有着密切的关联。二、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案例: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评论:谁是英雄?罗曼罗兰说 ,英雄是心灵伟大的人。孟祥斌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我想要问的是,是什么造就了这一位舍生取 义的英雄?英雄的举动 只是一个瞬间,可在 这瞬间的背后,
4、却有着漫长的成长历程。英雄的成 长需要英雄的教育,需要英雄的空间。孟祥斌从小接受怎样的教育,我无从得知,但从他的妻子身上,从自发送行了 30000 名群众身上,我看到了一股长存的英雄浩气。不知是孟祥斌影响了身边的人, 还是身边的人影响了孟祥斌,可以肯定的是,孟祥斌的妻子叶庆华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尽管丈夫 为了 抢救那位轻生的女子失去了生命,尽管爱人的离开留给自己无尽的伤痛,她却没有 丝毫的怨恨。当那位轻生的女子跪倒在她的面前的时候,她表现得是如此的大度。她流着眼泪扶起眼前 这位素不相 识的女人,这位从某种程度上讲害死了自己丈夫的女人,只留下一句话:“ 好好活着。 ”这一句话让在场所有的
5、人泪流满面。 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这是怎样伟大的心灵?这样崇高的女性,又何尝不是一位英雄?思路点拨:表现英雄人物,可从英雄身 边的人物谈起, 说明英雄之所以 为英雄的必然性。这就叫准确把握人物的关联。三、因果联系。 案例:前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如火如荼地商讨如何“打劫银行” ,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原来,这是任课老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该名任课老师两周前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的计划书,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而学生们则普遍反映作业题有创意,能从中得到启发。评论:如何“打劫银行” ,竟成了高校师生之间的课堂作业。而且
6、,据业内人士称,这还只是学习管理的寻常科目。这是何等荒唐的借口! 这是何其无耻的言 论!学习管理,需要学 习怎样打劫银行吗?管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何其广泛,竟促狭到只能从打劫中去学 习所谓的管理经验?在我看来,这不是在学习管理,而在学习如何有组织地实施犯罪!作 为知名高校,竟容许这样的现象堂而皇之地在神圣庄严的课堂上演, 这本身就是一种犯罪!教 师的误人子弟,已 让我哑口无言了,而对这种过错的肯定,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这绝不是危言 耸听!不知道这些学生的家长知道以后会作何感想。我想,事出必有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对于教师课程的设置缺乏有效的干预,甚至撒手不管,不闻不问,表面上看,这好
7、像是体现对学术自由的尊重,而实际上,这种绝对的自由正是毒草滋生蔓延的空 间,直接 导 致了学术道德的沦丧,这在本质上是对学术庄严的一种亵渎。只有一所忽略道德与精神建设的高校,才会有这样不堪入目的滑稽闹剧上演。思路点拨:正如评论中所谈到的一样, “事出必有因”,在写作时,如果能揭示出 现象背后的因果关联,会让文章的主题思想变得很深刻。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案例:2007 年湖南卷高考作文诗意的生活评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晳的理想国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诗意的生活;“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陶潜式的隐逸生涯或者更具有诗情画意。然而,
8、这多半是仕途不得意,命运多舛的产物。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里,诗华满腹不得施展,鸿鹄之志难以如愿,不把一腔诗意寄托于山水又能如何呢?当今之世,物质与文明高度发达,海阔天高,任君鱼跃高飞。有真才实学,自会拥有无数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又何愁人生失意,借此逃避世事呢?改造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积极投身于社会,有着极强进取精神的人,他们是真的猛士,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懂得把握眼前的机遇,最大限度地去 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潇洒走一回!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诗意的人生;这样 的生活,才是真正充满诗意地生活!思路点拨: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的,站在不同的 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去认识同一事物,就会获得不同的认识,
9、这就叫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五、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案例: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跟风”习气。评论:跟风,词典解释为“ 追随某种社会风气或潮流”。从 这一词语的释义上看,很 难看出这一行为的好坏与否。我的看法是,有些风气还是要跟一跟。晚清实行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终因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无论 是政治体制, 还是经济、文化、军事都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列强,被坚船利炮轰得头破血流,只好磕 头作辑,割地 赔款,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成为历史的罪人,背负千古骂名。这是跟不上世界风的典型表现。此外,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潮流等等,都要跟一跟。不随从良好的道德风气,就会变得
10、庸俗而卑劣;不适应新的思想潮流,就会被抛入时 代的故纸堆。同 时,我还要强调,有些风万万跟不得,像吃喝风、攀比风、赌博风、吸毒风等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委实害人不浅,轻则倾家荡产,重 则身败名裂。思路点拨: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就是要辨 证地分析事物本身存在的正面与 负面意义。在 谈及事物的某一面时,不要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六、内因与外因。 案例:史铁生评论:失去了能够正常活动的双腿,我看到一个年 轻而完整的生命 变得残缺了。幸运的是,史铁生有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他苦 闷绝望,但求一死的 时候,为他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为他引来生命的一缕阳光。然而,更令我们钦佩的,是史铁生在生不如死的时刻,
11、毅然选择了生。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在荒芜而不衰败的古园里,他静静地思考,参透了生与死的意义。于是,在他看来,死亡成了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更重要的,是怎样走过这艰难的旅程。母爱再伟大,儿子是个懦夫,是无论如何完不成这一转变的。不可否认,史铁生的母亲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史铁生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与挑 战生命极限的坚韧。思路点拨:外在的因素固然对事物本身存在影响,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内在的、主观的因素。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七、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案例:一位高二年级教师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进入到人物形象鉴赏环节时,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12、杜十娘的形象如下:美丽、聪明、善良、机智、刚烈、热情、有情义、有远见、轻财好义、忠贞不渝。结论已出,老师随即转入了其它人物形象的分析。听者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另写几段文字,探讨这一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评论:如此众多的优点集于一身。她既非皇室 贵族,也非庶族世家,而是来自青楼柳巷。小人物精神品格之高贵,最能动人心 肠, 让我们忘却她的出身,只记得她的光芒。她与王孙公子形成鲜明对照,孰善孰恶,孰丑孰美,孰真孰假,可以立判。 冯梦龙警世之良苦用心,权在于此。据此可略知作者用意,不仅仅 在于褒扬什么,抑或批 评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书写警世箴言,催世人自省。红尘滚滚,多少红男绿女于俗世委曲求全,毫无
13、独立个性。十娘本可以委屈自己,或从李甲,或从孙富,不持名节,但求如琵琶女一般, “朝来暮去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又或者既已赎身,且怀百宝箱,觅得异地以求栖身,寻求一个好的下半生,岂非易事?然而,偏偏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青楼女子,世人眼中所谓丧失了节贞 的女性,为了宣告自己并非钱财的木偶,为了抗争世道的不公,以自绝于世的方式捍卫了高贵的情操,让当世以及后世多少苟延残喘的人为之汗颜。这些看起来难 以理解的行为方式,却正是十娘性格最最可贵可敬之处。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金 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 为 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思路点拨: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于表现小说的主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 选自冯梦龙的“三言”系列之警世通言。归纳十娘的人物形象是相 对简单的事情,可是要想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把如此光辉的人物形象安插在这样一个身份地位低下的青楼女子身上呢?为什么既不是公主,也不是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大家闺秀呢?这一现象值得思考,想一想作者“警世”的写作意图,我们不难看出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从 现象到本质, 实际上是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