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的预防原则针对三环节l管理传染源:我国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甲类和乙类,强调必须报告、转诊和随访。(1)甲类传染病 (烈性传染病) :霍乱、鼠疫(强制管理 );(2)乙类传染病:麻疹等(严格管理,其中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按甲类传染病处理);(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监测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及特异性被动免疫。传染病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防患于未然。2二级预防:即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强调早报告、早隔离。3三级预防:积极治疗,预防伤残;
2、做好康复,随访。鼠 疫一、概述: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以鼠蚤为媒介传播,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我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多种啮齿类动物,人间鼠疫的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鼠疫患者最为重要。2. 传播途径:(1) 经鼠蚤传播:通过“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2) 接触传播 (3) 经空气飞沫传播3. 流行特征:(1) 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鼠间感染长期持续存在,随时对人类构成威胁。(2) 明显的季节性:多发夏秋季节。(3) 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性: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为主,野外作业者是高危人群。三、临床表现:(一)
3、 腺鼠疫:最常见的类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二) 肺鼠疫:起病急骤,寒颤高热,发展迅速,具有严重中毒症状。(三) 败血症型鼠疫:此型最凶险,又称暴发型鼠疫。(四) 其它少见类型:如皮肤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四、诊断:(一) 流行病学史:起病前 10 日曾到过疫区或有接触可疑动物或患者史。(二) 临床表现:有下列表现之一应高度怀疑鼠疫:1.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迅速衰竭。2. 咳嗽、胸痛、血性痰、呼吸急促、紫绀,症状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3. 急性淋巴结炎,发展迅速,因局部剧痛而采取强迫体位。(三) 实验
4、室:是确定本病最重要的依据。从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痰中检出鼠疫杆菌,或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五、治疗原则:链霉素是首选。霍乱一、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2. 传播途径:(1)粪口途径传播 (2)生活接触传播 (3)苍蝇传播 (4)水 (5)食物3. 流行特征: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 5-11 月,而流行高峰多在 7-10 月。三、临床表现:潜伏期 1-3 天,典型霍乱病程分为三期。(一)泻吐期 (二)脱水期 (三)反应恢复期: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
5、暴发”或“干性霍乱” 。临床根据脱水程度将霍乱分为轻、中、重型临床表现 轻型 中型 重型脱水(体重) 5以下 5-10 10以上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1. 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 ,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2. 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 ,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二) 确诊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1. 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2. 霍乱流行期间疫区内,凡有典型症状,虽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
6、但无其它原因可查者;3. 在病原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的前后各 5 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轻型患者。六、治疗原则:预防脱水、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补液是治疗本病最关键的环节。七、出院标准:1. 临床症状消失 6 天,隔日粪便培养连续 3 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无细菌培养条件,隔离患者至症状消失 15 天。2. 陪护者与病人同时采便,二次阴性时与治愈病人同时出院。艾滋病一、流行病学1. 传染源:感染 HIV 的人是唯一传染源,包括 AIDS 患者和无症状的 HIV 感染者。2. 传播途径:(1) 性传播 (2)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 (3)母婴传播二、临床表现:1. 急
7、性期: 窗口期: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转阳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2. 无症状期3. 持续淋巴结肿大期4. 临床期(艾滋病期)三、预防与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1. 防止被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2. 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3. 临床操作、处理污物时避免自己的伤口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4. 如不慎刺伤划伤,应立即用清水清洗伤口,轻挤伤口,用碘酒、酒精消毒,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后续处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概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特指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SARS 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二
8、、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是最主要传染源,发生呼吸衰竭时传染性最强。(二)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近距离接触传播。三、临床表现:(一)潜伏期:在两周之内,通常为 2-10 天。(二)临床症状:1. 发热及相关症状:体温一般高于 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2. 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可有胸闷,严重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3. 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心等脏器受累的表现。四、影像学:(一)磨玻璃密度影(二)肺实变影五、医学观察病例:近 2 周内有与 SARS 患者或疑似 SARS 患者
9、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者,应在自接触之日起医学隔离观察 2 周。肺结核一、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痰涂片检查找到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涂阳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积极发现和治愈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即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简称 DOTS 策略) 。1. 各级政府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承诺。2. 利用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以发现更多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3. 对所有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要进行正规治疗与管理,每次服药都要在医护人员的直接面视下服用。4. 各地、各级要建立持续不间断的免费
10、抗结核药物供应系统。5. 建立结核病的登记、报告和评价的监测系统。三、诊断:细菌学检查:痰菌检查是确定传染性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痰结核菌阳性可确诊为肺结核。四、结核病分类:(一)原发性肺结核(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结核性胸膜炎(五)其它肺外结核五、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概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全球首例人类禽流感发生于 1997 年 5 月的香港,是一名 3 岁儿童。目前已知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有 H5N1、H7N7 和 H9N2 三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主要表
11、现为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小儿和老人易并发肺炎,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发展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二、病原学:H5N1 血清亚型属于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病毒。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主要是病禽或带病毒禽类。目前尚无人传人的确切证据。(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四、临床表现:潜伏期为 7 天,一般为 1-3 天。五、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流行性出血热一、概述: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
12、;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二、流行病学:主要是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三、诊断:(一)突然原因不明的高热,可伴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的胃肠道、类肝炎症状。(二)注意观察出血热特有的三红征及三痛征。(三)血常规出现 PLT 下降,异淋细胞,白细胞上升。(四)肾损害发生极早。(五)早期行肾脏 B 超检查。(六)密切观察临床经过。(七)特异性抗体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一、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节。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症状等为特征。二、流行病
13、学:1. 传染源:猪为主要传染源。病人的病毒血症短暂,不是主要的传染源。2. 传播途径:国内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蚊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3.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感染后多为高度散发,多为 10 岁以下的儿童。4. 流行地区:乙脑绝大多数的病例集中在 7、8、9 三个月。三、临床分型:乙脑可分为 4 型,轻型、普通型(中型) 、重型、极重型(暴发型) 。四、鉴别诊断:中毒型痢疾的脑型:本病亦多见于夏秋季,儿童多发,病初胃肠症状出现前即可有高热及神经症状(昏迷、惊厥) ,故易与乙脑混淆。脑脊液无改变,大便或灌肠液可查见红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细胞,培养有痢疾
14、杆菌生长,血乙脑抗体阴性,可与乙脑相区别。五、治疗原则:治疗重点是把三关:即高热、惊厥与呼吸衰竭。八、预防:1.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 6 个月以上 10 岁以下的儿童。2.消灭蚊子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概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淤点淤斑及脑膜刺激征。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2. 传播途径:呼吸道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3. 流行特征:3-4 月为高峰期。三、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普通型(90%) 、暴发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 、轻型(非典型型)和慢性脑膜炎球菌
15、败血症。1. 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2暴发型:休克型流脑:起病急,高热寒战,全身毒血症状加重,皮肤粘膜淤点淤斑广泛,且融合伴中心坏死,休克;合并 DIC,多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四、实验室检查:1.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升高。2. 细菌学检查:(1)涂片:取皮肤淤点处的组织液或离心沉淀后的脑脊液做涂片染色,见 G双球菌。(2)培养:取血或脑脊液,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培养。(3)脑脊液检查:病初或暴发型败血症,脑脊液仅表现为压力增高。典型的流脑脑膜炎期呈化脑改变。(4)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对流免疫电泳法、乳胶凝集试验、ELISA 法等进行抗原检测,
16、主要用于早期诊断。五、治疗:暴发型流脑的治疗:1. 病原治疗:青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静脉滴注,首剂加倍。2. 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3. 脑水肿治疗:20%甘露醇快速静滴;惊厥者可予安定;呼吸衰竭者,可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4. 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5. 抗凝治疗:凡疑有 DIC,早期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病情好转后既可停药。麻疹一、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乙类传染病之一。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2.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三、临床表现:典型的麻疹发病可以分为 3 期。1. 前驱期
17、: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同时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与腹泻等症状。在发病的 2-3 天时,在 90%的病人中口腔粘膜上可发现粘膜疹(科氏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2. 出疹期:麻疹多数在发病的第 4 天左右出疹,出疹的顺序:先由耳后、发根、逐渐发展到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皮疹的特点是:充血性的斑疹和丘疹,疹间的皮肤正常,大约 2-5 天皮疹出齐,可以融合成片。3. 恢复期:发热开始消退,症状减轻,按出疹的顺序皮疹也消退,并可以出现小的脱屑或留下褐色的色素斑。四、诊断:1. 多有明显的麻疹密切接触史;2. 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的卡他症状;3. 早期在口腔粘膜发现科氏斑;4. 发热
18、第四天左右出疹以及皮疹的特点;5. 实验室检查血清抗体或分离病毒。五、治疗:1. 一般治疗:呼吸道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患者应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延长 5 天。2. 对症支持治疗:高热者可用小剂量退热药;忌用强退热剂及冰水、酒精等擦浴,以免影响皮疹透发。3. 治疗肺炎、喉炎、心功能不全、脑炎等并发症。六、预防控制:1. 免疫接种:儿童满 8 个月时基础免疫,接种 1 剂麻疹减毒活疫苗;1 岁半时可复种 1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包括同年龄的职高、技校中专学生) 、大学一年级的外地新生分别加强免疫 1 剂。2. 对于麻疹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城镇应于 6 小
19、时内、农村应于 1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流行性腮腺炎一、病原学:腮腺炎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发病前 3 天至腮腺肿胀后 9 天均有高度传染性)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2.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3. 人群易感性: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流行以冬春季节多见。三、临床表现:1. 涎腺炎:多见腮腺炎,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随后腮腺肿大,局部发热不红,不化脓,两侧肿大不对称,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触之柔韧且有触痛,进食时疼痛加重,大约 4-5 天逐渐消退。2. 脑膜脑炎: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 6 天或腮腺肿大
20、同时或肿大之后 2 周。3. 胰腺炎或睾丸炎。四、鉴别诊断:1. 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2. 淋巴结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组织有炎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五、治疗:治疗要点:隔离,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流质饮食;中药清热解毒,局部外敷;不用抗生素;重症病人或并发脑膜炎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男性睾丸炎时可加用己烯雌酚。细菌性痢疾一、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
21、秋季节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2.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3.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4. 流行病学特征:以夏秋两季多见。三、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1. 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畏寒、发热,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量多,继则呈粘液或黏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
22、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明显,少数患者发生继发性休克。2. 急性非典型菌痢: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粘液多,一般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3. 急性中毒型菌痢:此型多见于 2-7 岁健壮儿童,突然高热起病,肠道症状不明显,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分为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 、混合型。(三) 慢性菌痢:病情迁延不愈超过 2 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分为以下三型:1. 急性发作型;2. 迁延型; 3. 隐匿型;四、治疗:(一)急性菌痢的治疗:1. 一般治疗;2. 对症治疗:退热、补液。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糖皮质激素。3. 病原治疗:喹诺酮类
23、、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等。4.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控制高热与惊厥、循环衰竭的治疗、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等。(二)慢性菌痢的治疗:1. 寻找诱因,对症处理。2. 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五、预防: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早期隔离,直至粪便培养隔日一次,连续 2-3 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没有大便培养条件的地方,病人要治疗 10 天到两周以后解除隔离。伤寒一、基本概念: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而发生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伤寒
24、患者及带菌者。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第 2-4 周传染性最大。2.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流行。3. 流行特征:以夏秋季最多。散发性,多由于与轻型病人或慢性带菌者经常接触而引起。流行性,多见于水型或食物型传播。三、病理改变: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镜检的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嗜细胞为主的细胞侵润,可见胞质内含有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 ,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四、临床表现与分型:(一)临床分期1. 初期:相当于病程第一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伴有全身
25、不适,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2. 极期:相当于病程第 2-3 周。(1) 高热:体温转为稽留高热;(2)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工科表情淡漠,重者可有谵妄、昏迷;(3) 玫瑰疹:约半数患者在病程第一周末于前胸、腹部出现淡红色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达 2-4mm,压之退色,散在分布,一般数个至十数个,多在 2-4日内消退;(4) 相对缓脉;(5) 肝脾肿大;(6) 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腹胀、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等。3. 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 3-4 周,体温开始波动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警惕。4. 恢复期:相当于病程第 4 周末开始,仍需注意进食少渣
26、饮食。(二)临床分型:普通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五、实验室检查:1常规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可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细菌学检查:(1)血培养:发病第一周血培养阳性率可达 80%以上,以后阳性率下降;(2)骨髓培养:全病程均可获较高的阳性率,第一周可高达 90%,且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3)粪培养:在第 3-5 周时阳性率较高;3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一般从病程第 2 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 4 周可达 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六、治疗:1. 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卧床休息;无渣饮食。2. 对症治疗:(1) 高热:适当应用物理降温,慎
27、用解热镇痛药,以免虚脱。(2) 便秘: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泄剂。(3) 腹泻:可用收敛药,忌用鸦片制剂。(4) 腹胀:禁用新思的明类药物。3. 抗菌治疗:(1) 喹诺酮类抗菌剂:已成为治疗伤寒的首选抗菌药物。(2) 三代头孢菌素:常用于儿童或孕妇。(3) 氯霉素。七、预防:1. 患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 15 日为止;有条件者应作粪便培养,如连续 2 次阴性,可解除隔离。2. 带菌者:对托儿所、饮食行业等工作人员以及伤寒恢复期病人均应作定期检查,如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并给予彻底治疗。3. 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乙型肝炎一、临床表现与
28、诊断:1. 诊断慢性肝炎期有四个临床特征:(1) 乙肝五项:HbsAg 阳性持续 6 个月以上;(2)病毒学标志(HBV DNA):HBV DNA 10 5 拷贝/ml ;(3)肝功能监测:转氨酶(ALT)异常;(4)肝脏组织学检查:慢性肝炎的病理损伤改变。2.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般分为三期:免疫耐受期、慢性肝炎期、病毒抑制期二、抗病毒治疗:1. 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和拉米腹夫定;2. 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存在的问题:只能抑制病毒,不能清除病毒,需长期应用,可能发生耐药,停药过早或不坚持治疗可导致疾病复发。三、预防:1. 乙型肝炎的传播的途径:母婴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血液
29、传播和体液传播。2. 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婚前检查:发现乙肝准妈妈和准爸爸;产前检查:对大三阳妈妈进行产前干预;产中保护:避免产程中交叉感染;产后免疫: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产后保护:尽量避免母乳喂养。狂犬病一、概述: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蓄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 100%。乙类传染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而危及生命。二、流行病学:1. 传染源:为带狂犬病毒动物。主要为病犬。我国主要传染源为病犬;2. 传播途径:经带病毒动物咬伤为主要传播途径,含病毒气溶胶可经呼吸道传播。3. 人被犬咬伤后的发生率
30、为 15-30%。头面部、颈、手处被咬伤者,创口深而大者,咬伤后没有及时正确处理伤口者及未能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者发病机率大。三、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狂犬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不入血形成病毒血症。四、临床分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五、治疗:犬咬伤后的伤口处理:20%肥皂水反复冲洗半小时以上,去除狗涎,挤出污血。然后70%酒精、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不缝合或包扎。伤口底部和周围局部浸润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六、疫苗接种:1. 暴露前预防:0、7、21 日各注射一次,2-3 年加强一次。2. 暴露后预防:0、3、7、14、30 日各注射一次。严重咬伤者前 6 天每天一次,10、14、30、
31、90 日各一次。血吸虫病一、概述: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目前尚有血吸虫病流行的省份是:云南、四川(属于大山区)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属于长江两岸的大面积湖沼区)等 7 省。二、病原学:血吸虫主要经历以下七个阶段: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三、流行病学:1. 主要传染源是在有螺区感染血吸虫的牛、羊、猪等家畜和患血吸虫病的病人。2.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3. 6-14 岁少年儿童的感染率最高。四、临床表现:(一)急性血吸虫病:多在夏秋季,且有明确的近期疫水接触史。1. 发热:午后体温上升,午夜后体温下降,第二天又重复。2. 其它症状:腹泻,大便常带粘
32、液和血液;干咳、肝脾肿大、消瘦、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二)慢性血吸虫病:1. 无症状型2. 有症状型:腹泻、肝脾肿大、下腹部可摸及包块。(三)晚期血吸虫病:1. 巨脾型:脾肿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者。2. 腹水型:3. 结肠增殖型:本型有并发结肠癌的可能。4. 侏儒型:(四)异位血吸虫病:1. 肺型血吸虫病:以干咳为主。2. 脑型血吸虫病:(1)急性期表现为脑膜炎症状,有高热、肝区痛等急性血吸虫病症状。血液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慢性期表现为癫痫样症状,以局限性癫痫最多见。CT 检查可见脑局部肿块。五、实验室检查:(一)粪便检查:粪便检查血吸虫卵或毛呦,是本病的确诊依据。(
33、二)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只适合用于无治疗史者,有确诊价值。(三)血清学检查:1.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 环卵沉淀试验(COPT)六、诊断:(一)急性血吸虫病:1. 发病前 2 周至 3 个月有疫水接触史;2. 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肿及腹泻等。3. 血清学反应阳性(IHA 滴度1:10,或 ELISA 阳性,或其它血清学检查;4. 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呦。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 1、2;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 3 中的任一项;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 4。(二)晚期血吸虫病1. 有疫水接触史;2. 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脓血便,多数伴肝脾肿大;3. 血清学诊断阳性;4.粪检查获虫卵或毛蚴,或无治疗后已经 3 年者。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 1、2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与 3;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疑似病例而 4.七、治疗:吡喹酮八、早期化疗预防病例:1.童虫阶段防治感纫:接触疫水后尚未超过 15 天者可服杀童药药。(1)蒿甲醚(2)青蒿琥酯2. 成虫阶段预防急性发病:从开始接触疫水起已超过 15 天者,可于接触疫水一个月左右,服吡喹酮。3. 年度群众性化聊:每年秋末洪水退后 1 个月,对当年接触了疫水的人群,普遍化疗 1次。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