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厂房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pw17869 文档编号:583757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房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厂房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厂房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厂房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厂房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的一个概念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稀“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比如一块地为 10000 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 3000 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 3000/10000=30%建筑密度不可能超过 100,一般不会超过 40-50,因为用地中还需要留出很多面积作为道路绿化广场停车等等。综合容积率:综合容积率 = 计算容积率建筑

2、总面积 / 规划建设用地。一般来说,综合容积率是经过规划部门审批和认可的容积率。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 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容积率越低,居住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而“容积率”,是指一个地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用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地率也是如此。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用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地区。厂房结构:按建筑物以其结构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四大类。1、砖木结构:用砖墙、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像大多数农村的屋舍、庙宇等。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2、砖混结构:砖墙或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是目前在住宅建设中建造量最大、采用最普遍的结构类型。3、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主要承重构件包括梁、板、柱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结构类型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建筑里又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等。目前 2530 层左右的高层住宅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4、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它自重轻,能建超高摩天大楼;又

4、能制成大跨度、高净高的空间,特别适合大型公共建筑。绿化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厂房跨度:厂房轴列线间距就是厂房跨度。厂房中两列支柱之间的距离叫厂房跨度,有 6 米、9 米、12 米等;一列支柱中两柱之间的距离叫柱距。 建筑物的跨距、柱距、层高等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应按照建筑统一模数设计。常用模数如下:(1)跨度: 6.0,

5、7.5,9.0,10.5,12.0,15.0,18.0(m);(2)柱距:4.0,6.0,9.0,12.0(m);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柱距多用6m;厂房柱距:柱距是指柱子与柱子之间的距离。厂房的柱距一般为 6 米,边柱柱距为 5.4 米。跨度一般为 3 米的整数倍。柱距以柱中心为轴线,跨度以柱外边线为轴线。厂房的围护结构(墙)一般为外包厂房柱。墙厚一般为240(南方)、370(北方),当然,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柱截面尺寸一般分为下柱和上柱。柱宽一般都为 400,下柱有可能会支承吊车,截面高度稍大,为600 或以上,上柱仅支承屋架(屋面梁),截面高度一般为 400 或略小于400。防风墙一般应称为山

6、墙吧,墙内侧距边柱中心一般为 600,并在墙内侧设抗风柱,抗风柱要于边跨屋架连接。建筑物的跨距、柱距、层高等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应按照建筑统一模数设计。常用模数如下:(1)跨度: 6.0,7.5,9.0,10.5,12.0,15.0,18.0(m);(2)柱距:4.0,6.0,9.0,12.0(m);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柱距多用6m;柱网跨度:一般在工业厂房中,柱子纵横成网状,叫做柱网。它的纵向间距叫做跨度,横向的间距叫排距。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在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

7、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 2.2 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6)电梯井

8、、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 2.2 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8)独立柱雨蓬,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多柱雨蓬,按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是指开发商办理土地使用手续时,经指界测量确定确定并办理手续的面积。总用地面积包括三部分:建设用地面积、代征

9、道路面积和代征绿化面积。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厂房层高是指厂房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层高=净高+楼板厚度。独院: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称为独院房就是具备了基本的成产条件的房屋。这些房屋首先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建筑标准,如消防、配电、暖通、给排水、节能等要求,如有洁净要求的还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但标准厂房不是所有的厂区都是一样的,要看使用者的需要。有没有具体尺寸,国家也没有限制规

10、定层数。没有统一的规定!要看具体地块来定的,不过如果有按模数来定是最好的了,然后还要看具体的工艺性质来定,厂房生产工艺还没定,按照厂房跨度模数来设计。模数一般是 3 的倍数。标准化厂房的“标准”与行业性质有关,因为各个行业的标准化厂房的用途、结构、设备和资金等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不同的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化厂房。而相同的行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这种“标准”也是相对而言的,并是绝对标准。下面是一般厂房尺寸做法:产业类型 建筑形式 层数 一般尺寸大小生物医药类 框架、钢构 25 15*36、30*60、24*42机械加工类 框架、钢构 1-3 30*90、18*60、45*120轻纺

11、类 框架、钢构 3-6 24*60、18*48、30*60食品加工类 框架、钢构 3-5 24*60、15*36、30*60新材料类 框架、钢构 1-3 30*90、18*60、45*120电子信息类 框架、钢构 3-9 18*60、24*54、30*90配电容量:一个系统中所有的用电负荷的容量的总和叫安装容量,但这些负荷一般不会同时使用或不会都运行在最大负载状况,所以要引入需用系数、同时系数的概念,根据这些系数以及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行负荷计算,得到的【计算负荷】才作为选择上级配电设备的依据。配电容量就是指计算负荷了(可以适当留些余量)。最大配电容量:指配电设备满载时可以提供的最大的负荷。装卸平

12、台:装卸平台是用于调节月台与货车之间高度差的液压、气动或机械装置。它可以帮助用户安全、高效地装卸各种高度和大小的货车。使用时,装卸平台搭接在货车尾部,使得搬运叉车得以从月台进入货车装卸货物。装卸平台:分为固定式装卸平台、移动式装卸平台两种,采用意大利进口液压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货台与运输车辆之间搭起一座桥,使叉车便利地行驶,达到装卸货目的。该设备一端与货台等高,另一端搭在车厢后缘上,并能根据不同的车型及装车过程中车厢的变化,自动调整高度。该产品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在外形尺寸、承受载荷等方面作特殊设计。装卸平台可广泛地应用于邮政、粮食、车站码头、海洋运输等行业。移动式装卸平台:广泛用于无装卸

13、设备的货台及流动装卸场所,是与叉车配合使用的货物装卸辅助设备。借助该登车桥设备,叉车能直接驶入汽车车厢内部进行批量装卸作业。只需单人操作,不需动力电源,即可实现货物的安全快速装卸。既可使您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成倍提高装卸作业效率,加快物流流通速度,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固定式装卸平台:是实现货物快速装卸的专用辅助设备,它的高度调节功能使货车与库房的货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叉车等搬运车辆通过它能直接驶入货车内部进行货物的批量装卸,仅需单人作业,即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装卸。固定式液压登车桥是企业减少大量劳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理想工具。机械装卸平台:独特的平衡系统确保下压过程平稳连贯。重负荷斜坡

14、控制装置包括九齿制转瓜以及业内最为可靠的棘齿条定位系统。可以在断电情况下仍正常工作。维护保养要求相对稍高行车:行(hang)车、吊车、天车都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一个笼统的叫法,行车和现在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基本有两类:一类为集中驱动,即用一台电动机带动长传动轴驱动两边的主动车轮;另一类为分别驱动、即两边的主动车轮各用一台电动机驱动。中、小型桥式起重机较多采用制动器、减速器和电动机组合成一体的“三合一”驱动方式,大起重量的普通桥式起重机为便于安装和调整,驱动装置常采用万向联轴器。起重机械按其功能和结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下列 4 大类.一、轻小型起重设备轻小型起重设备的特点是轻便、结构紧凑,动作

15、简单,作业范围投影以点、线为主。轻、小型起重设备,一般只有一个升降机构,它只能使重物作单一的升降运动。属于这一类的有:千斤顶、滑车、手(气、电)动葫芦、绞车等。电动葫芦常配有运行小车与金属构架以扩大作业范围。二、桥式起重机 欢迎来到起重机咨询站 桥式起重机的特点是可以使挂在吊钩或其他取物装置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或水平运移。桥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大、小车运行机构。依靠这些机构的配合动作,可使重物在一定的立方形空间内起升和搬运。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装卸桥、冶金桥式起重机、缆索起重机等都属此类。三、臂架式起重机臂架式起重机的特点与桥式起重机基本相同。臂架式起重机包括:起升机构、变幅机构

16、、旋转机构。依靠这些机构的配合动作,可使重物在一定的圆柱形空间内起重和搬运。臂架式起重机多装设在车辆上或其他形式的运输(移动)工具上,这样就构成了运行臂架式旋转起重机。如汽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浮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等。四、升降机 升降机的特点是重物或取物装置只能沿导轨升降。升降机虽只有一个升降机构,但在升降机中,还有许多其他附属装置,所以单独构成一类,它包括:电梯、货梯、升船机等。除此以外,起重机还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按取物装置和用途分类,有吊钩起重机、抓斗起重机、电磁起重机、冶金起重机、堆垛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和援救起重机等;按运移方式分类,有固定式起重机、

17、运行式起重机、自行式起重机、拖引式起重机、爬升式起重机、便携式起重机、随车起重机等;按驱动方式分类,有支承起重机、悬挂起重机等;按使用场合分类,有车间起重机、机器房起重机、仓库起重机、贮料场起重机、建筑起重机、工程起重机、港口起重机、船厂起重机、坝顶起重机、船上起重机等。物业:“物业”一词译自英语 propert或 estate,由香港传入沿海、内地,其含义是指以土地及土地上的建筑物形式存在的不动产。物业是单元性的房地产。物业既可指单元性的地产,也可指单元性的建筑物。物业有大小之别,它可以根据区域空间作相对分割,整个住宅小区中的某住宅单位可作为一物业,办公楼宇、商业大厦、酒店、厂房仓库也可被称

18、为物业。关于物业的内涵,概言之,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已建成并具有使用功能的各类供居住和非居住的屋宇;(2)与这些屋宇相配套的设备和市政、公用设施;(3)屋宇的建筑(包括内部的多项设施)和相邻的场地、庭院、停车场、小区内非主干交 通道路。由此观之:单体的建筑物、一座孤零零的不具备任何设施的楼宇,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物业。物业应是房产和地产的统一。这里的地产,系指与该房业配套的地业。补充:已于 2007 年由“物业管理”更改为“物业服务”物业管理本身是一种主体平等的委托合同关系,而非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未避免字意上的歧义,即将物业管理改称物业服务。根据建设部 2007 年164 号令建设部

19、关于修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决定的相关内容,“物业服务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的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之所以改名叫物业服务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是配合物权法的精神,突出尊重个人物权的重要性,物业管理企业实际上一直是第三产业,本质就属于服务行业范畴,这次的物业管理企业改名为物业服务企业也是顺应潮流,只是把本质上的东西在表面形式上体现并深化。通风:通风(ventilation)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排污:排污,排放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每个行业的排污标准是不同的,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另外也应符合各地相关的废气排放标准。标准园区: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不少地区的工业园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甚至已成为区域形象工程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平台。而标准园区是指园区内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和政策服务“软环境”都通过了国家的核准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