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20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D A D D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A D C B D A C A1. A【解析】A 项,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可以相互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B 项,升华是固体受热之后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C 项,萃取是利用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将溶质从一种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D项,蒸发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2、,“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这里提到的蒸烧是指根据沸点不同分离相互溶解的液态混合物的方法,即蒸馏,故选 A。2. D【解析】A 项,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正确;B 项,H 2 属于易燃气体,正确;C 项,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正确;D 项,NaOH 具有强腐蚀性,NaOH 没有强氧化性,错误;答案选D。3. B【解析】5.910 -3mmolL-1 表示 1L 溶液中含有溶质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 5.910-3mmol,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该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故选 B。4. D【解析】由从海带灰中提取单质碘的实验流程可知,操作是将难溶物和含碘离子的溶液分离,即过滤,用到的玻璃仪
3、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所以不会用到的玻璃仪器是蒸馏烧瓶,故选 D。5. A【解析】A 项,CO 2、NO、 SO2、H 2O 都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 A 正确;B 项,NaOH、KOH、Ba(OH) 2 属于碱,Na 2CO3 属于盐类,故 B 错误; C 项,NH 4Cl、NH 4NO3 属于盐类,NH 3H2O 属于碱类,故 C 错误;D 项,Na2O、CaO 属于碱性氧化物,C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Al 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故 D 错误。6.D【解析】A、根据体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错误;B、可以是混合物
4、,故错误;C、利用光的散射,故错误;D、烟气是胶体,利用胶体的电泳,进行除尘,故正确。7. D【解析】A 项,H 2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8,H2SO4 的摩尔质量为 98g/mol,A 项错误;B 项,1molH 2SO4 的质量是 1mol98g/mol=98g,B 项错误;C 项,没有指明是“ 氧原子”还是“氧分子”, C 项错误;D 项,6.0210 22 个 H2SO4 分子物质的量为 6.021022(6.021023mol-1)=0.1mol,质量为0.1mol98g/mol=9.8g,D 项正确;答案选 D。8. A【解析】A 项,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5、中,若有同种分子,则只有一种物质组成,一定是纯净物,故 A 正确;B 项,有的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例如O2、 CO2、HCl 等,有的纯净物是由原子构成,例如 SiO2、金刚石等,有的纯净物是由离子构成,例如 Na2O、KNO 3 等,故 B 错误;C 项,混合物也可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等,故 C 错误;D 项,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 HNO3等含氧酸组成中含有氧元素但属于酸而不是氧化物,故 D 错误。9. B【解析】A 项,胶体和溶液是并列关系,两者之间没有交集,故 A 错误;B 项
6、,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故 B 正确;C 项,钠盐和钾盐是根据盐中阳离子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阴离子分类的,钠盐和钾盐可以是碳酸盐,碳酸盐也可以是钠盐和钾盐,故 C 错误;D 项,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故 D 错误。10.D【解析】A 项,1molO 2 中含 2molO,含氧原子数为 2mol6.021023mol-1=1.2041024 个,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mol22.4L/mol=22.4L,A 项正确;B 项,1molO 3 含 3molO,1.5molO2 含 3molO,1molO3 和 1.5
7、molO2 都含 36.021023 个氧原子,B 项正确;C 项,1molCO 2 分子中含 1molC 和 2molO,1molC6H12O6 分子中含 6molC、12molH 和6molO,等物质的量的 CO2 和 C6H12O6 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 1:6,氧原子数之比为2:6=1:3,C 项正确;D 项,等体积、浓度均为 1mol/L 的硫酸和盐酸中 H2SO4 和 HCl 物质的量相等,H 2SO4 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42-,HCl 的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两溶液中电离出的 H+数之比为 2:1,D 项错误;答案选 D。11. C【解析】A、某固体
8、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可能是 CaCO3,也可能是BaCO3、Na 2CO3、Zn 等物质,不一定含是 CO32-,故 A 错误;B、某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 SO42-,也可能含有 Ag+, 故 B 错误;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因此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故 C 正确;D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 Cl ;若加入盐酸,则盐酸也会引入 Cl-,不能鉴定原溶液中是否含 Cl-,故 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C。12. C【解析】A
9、 水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错误;B 水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错误;C 水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正确;D 水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错误;故选 C.13. A【解析】CO 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摩尔质量是 44gmol-1,则 1molCO2 质量是 44g,即 NA 个 CO2 分子的质量为 44g,所以 1 个 CO2 分子的质量是 g,故选 A。14.D【解析】试题分析:A、MnO 4 显紫红色,故错误;B、Mg 2 和 OH 反应生成 Mg(OH)2,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H 和 CO32 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D、能够大量共存,故正
10、确。15.C【解析】a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故 a 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密度大小顺序; 故 b 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的大小顺序为,故 c 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氢原子个数大小顺序为,故 d 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C。16.B【解析】A、4L0.5mol/LNaCl 溶液,Na +物质的量浓度是 0.5mol/L, B、1L0.3mol/LNa 2SO4 溶液, Na+物质的量浓度是 0.6mol/L, C、5L0.4mol/LNaOH Na+物质的量浓度是 0.4mol/L, D、2L0.15mo
11、l/LNa 3PO4,Na +物质的量浓度是 0.45 mol/L,B 项 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B 项正确;答案选 B。17.D【解析】A 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Zn 在 Ag 前面, Zn 能从 AgNO3 溶液中置换出 Ag,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Zn+2Ag+=Zn2+2Ag,错误;B 项,Ba(OH)2 与 NaHSO4 反应恰好呈中性,化学方程式为 Ba(OH)2+2NaHSO4=BaSO4+2H2O+Na2SO4,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错误;C 项, Cu(OH)2 加到盐酸中,Cu(OH )2
12、 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现象错误;D 项,BaCO 3 加入稀盐酸中,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无味的 CO2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Ba2+H2O+CO2,正确;答案选 D。18.A【解析】AN 2 和 CO 的物质的量均相等,但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 mol,因此分子数不一定是 NA,A 错误; BH 2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故 1.7g 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 18 个,则其 1.7g 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9mol,数目为0.9NA,B 正确; C根据 N 原子守
13、恒,可知氮原子数为 0.2NA,C 正确;D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氧原子与 S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所以 SO2 的物质的量为0.5mol,D 正确。选 A。19.C【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 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 CH4 与 NH3 的物质的量相同;A 项,根据 N=nNA 可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H 4 与 NH3 的物质的量相同,则CH4 与 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故 A 正确;B 项,一个 CH4 分子含有 5 个原子,一个NH3 分子含有 4 个原子,CH 4 与
14、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 ,则原子数之比为 5:4 ,故B 正确;C 项,CH 4 与 NH3 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 m=nM 可知,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 CH4 与 NH3 的质量之比为 16g/mol:17g/mol=16:17 ,故 C 错误;D 项,一个 CH4 分子含有 4 个氢原子,一个 NH3 分子含有 3 个氢原子,CH 4 与 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则 CH4 与 NH3 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之比为 4:3,故 D 正确。20.A【解析】设标准状况下,水是 1L,则溶剂氨气是 700L,根据 可知,溶剂氨气的物质的量是则根据 mnM 可知,氨气的质量是
15、 m31.25mol17g/mol531.25g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又因为 ,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1.(9 分)(1) A (1 分)(2) B(1 分)(3) 冷凝管 ( 1 分) 下口(1 分) 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1 分) (4) ac (2 分) CD(2 分)22. (10 分)(1) Ba(OH)2 +2HNO3 =Ba(NO3)2+2H2O (2 分)(2) (1 分) Al2(SO4)3 2Al3+3SO42 (1 分)(3) 4 (1 分)(4) OH+ CO2 =HCO3 (2 分)(5) 0.6mol (1 分)(6)(2 分
16、)23.(11 分)(1) AC (2 分) 烧杯、玻璃棒 (2 分)(2) 6.0 (1 分) (1 分)(3) ( 2 分)(4) 20.0mL (1 分) (5) CD (2 分)24.(10 分) (1) Fe (1 分) N2O(1 分)(2) 8 (1 分) (3) 1:4 (2 分) (4) (2 分) (5) FeSO4 、H 2SO4(2 分) (6) Cr(+6 价) (1 分) 编写细目表题号 分值 测试范围 考查知识点(主干知识) 难度控制 命题意图1 3 必修 1 第一章 传统文化 易 知识迁移2 3 必修 1 第一章 标志 易 基础知识3 3 必修 1 第一章 物质
17、的量浓度概念 易 易错易混4 3 必修 1 第一章 过滤的玻璃仪器 易 基础知识5 3 必修 1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 易 基础知识6 3 必修 1 第二章 分散系、胶体 易 基础知识7 3 必修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易 易错易混8 3 必修 1 第二章 纯净物 氧化物 中 易错易混9 3 必修 1 第二章 逻辑关系图 中 易错易混10 3 必修 1 第一章 有关 n 计算 中 能力迁移11 3 必修 1 第一章 离子检验 中 知识迁移12 3 必修 1 第二章 还原性 中 知识迁移13 3 必修 1 第一章 计算分子质量 中 能力迁移14 3 必修 1 第二章 离子共存 中 知识迁移15 3 必修 1 第一章 计算 难 能力迁移16 3 必修 1 第一章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中 能力迁移17 3 必修 1 第二章 离子方程式 中 能力迁移18 3 必修 1 第一章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中 能力迁移19 3 必修 1 第一章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难 能力迁移20 3 必修 1 第一章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计算 难 能力迁移21 9 必修 1 第一章 实验操作综合 中 知识能力22 10 必修 1 第二章 离子方程式 转移电子数 双线桥等综合中 知识 能力23 11 必修 1 第一章 配一定浓度的溶液 易 能力迁移24 10 必修 1 第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难 能力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