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33266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 县 一 中 高 二 年 级 月 考 一生 物 试 题 2018.9时间:90 分钟 满分:90 分 命题人:鲍 吉一选择题(40*1.5=60 分)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 A 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 a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2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导致纯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3下列生物

2、技术或生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与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为基因突变 B为基因重组C为基因重组 D为基因突变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分离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 型菌转变为 S 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5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 E2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它的等位基因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 E2形成 E1时,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B基因 E

3、2 突变形成 E1,该变化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导致的C基因 E2 形成 E1 时,一定会使代谢加快,细胞中含糖量增加,采摘的果实更加香甜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该种群基因库中基因 E2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6下图是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7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 q1中丢失 3 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 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

4、是( )A正常情况下,q1 和 q2 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测到 q2 的长度较 q1 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未发生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8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雄性不育基因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突变体自交B若经 EMS 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则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C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不能恢复为野生型D若该雄性不育突变体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基因9下列

5、有关生物变异来源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改变B图中过程是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图中的、可分别表示为突变和基因重组D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10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A,下表显示酶 A 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酶 A 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A中碱基的改变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B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 mRNA 中碱基

6、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使 tRNA 种类增多,使 tRNA 数量减少,中 tRNA 的数量没有变化D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 mRNA 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11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雄株 M1 M2 Q M2/(M1 M2)雌株 N1 N2 P N2/(N1

7、 N2)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0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0、1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和 Y 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 XAYa、X aYA或 XAYA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2、1/21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体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B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用秋水仙素处理

8、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13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 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 30 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B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 56C秋水仙素与龙胆紫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D实验表明:用质量分数为 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幼芽 1 d,诱导成功率最高14.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在基因型均为 AA(无 A 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现甲、乙两株

9、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 a 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 4 个 a 基因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D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15.家蚕中,基因 S(黑缟斑)、s(无斑)位于 2 号染色体上,基因 Y(黄血)和y(白血)也位于 2 号染色体上,假定两对等位基因间完全连锁无互换。用 X 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

10、类型变异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为 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B具有乙图基因的家蚕表现为黑缟斑、白血C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基因型DX 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片段缺失16将基因型 Dd 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B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有丝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而诱导染色体加倍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

11、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体17波尔山羊(2 N6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了异常分裂如图所示(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 A 为原癌基因,a 为 A 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 30 个四分体B分裂产生 Aa 或 aa 子细胞的概率均为 1/2C子细胞 Aa 与 aa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细胞周期可能不同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18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下面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 “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12、。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图甲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图乙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9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体细胞内完整染色体组为单位的改变,称整倍体变异,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另一类是染色体组内的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成染色体组数的完整倍数,称为非整倍体变异,如 21 三体综合征。而非整倍体变异又包括如表所示的几种常见类型。请据表分析,若夫

13、妇均为 21 三体综合征,则有关子代的叙述,合理的是(假设人类 21 四体的胚胎无法发育)( )名称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类型单体 2n1 (abcd)(abc)缺体 2n2 (abc)(abc)三体 2n1 (abcd)(abcd)(a)四体 2n2 (abcd)(abcd)(aa)双三体 2n11 (abcd)(abcd)(ab)A子代可有 2 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之比为 31B若三体的胚胎约有 50%死亡,子代出现三体的概率为 50%C若三体的胚胎约有 50%死亡,则子代的致死率为2/3D若母亲的卵细胞均正常,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 25%20.豌豆的高产与抗病基因分别用 A、B 表示,为了培

14、养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豌豆植株,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育种图解,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仅发生在图示、过程中B图中、属于单倍体育种,过程所获得的豌豆植株不但弱小且高度不育C图中、过程均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过程可得到四倍体高产抗病豌豆21假设 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 AABB、aabb 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品种 AABB、aabb 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B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图中 A_

15、bb 的类型经过过程,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数量比是 31D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2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2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表现为共同进化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持续选

16、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4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大于 a的基因频率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5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

17、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26DNA 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都是从黑叶猴进化而来的,它们分别是距今 46 万26 万年前和 50 万25 万年前从黑叶猴分离出来。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成为不同物种的标志是彼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B自然选择使黑叶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变化形成白头叶猴和金头叶猴C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黑叶猴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18、D从一个物种发展为三个物种意味着自然选择使生物多样性增加27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 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则子代中( )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 基因型频率为 52%CF 基因频率雌兔为 60%、雄兔为 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28考古学家发现,长尾巴恐龙是目前已知体形最大的窃蛋龙,其前肢具有流苏状羽毛,头上有像母鸡一样的冠毛,拥有鸵鸟般细长的双腿,前肢有尖锐的爪子,与鸟类有密切渊源,科学家戏

19、称其为“来自地狱的鸡”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窃蛋龙的翅膀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形成前肢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窃蛋龙应构成一个种群D在窃蛋龙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29为研究番茄的抗冷性,将美国不同纬度和不同种的番茄幼苗培养在相同温室中,然后将所有幼苗经历 7 天的冷处理(0 ),再转移至温室,培养 7 天。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生长在高低纬度的番茄之间存在地理隔离B高纬度地区的番茄更容易产生抗冷性突变C高低纬度番茄之间抗冷性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

20、的结果D高低纬度番茄种群之间基因频率有差异30甲海岛上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如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 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上 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31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而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经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

21、长短有关。观察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群中控制尾羽长短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鸟的种群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D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3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3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 ,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

22、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D该“媒介”pH 的稳定与 HCO 和 HPO 等离子有关 3 2434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是将药物直接送入人体液的治疗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C静脉注射常使用生理盐水以维持正常渗透压D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不会出现在淋巴中35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

23、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36.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37.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 O2浓度比甲液中高C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的大量乳酸通过过程、进入乙,导致乙的

24、 pH 明显降低38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 pH 相对稳定3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 段和 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 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血液中的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

25、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 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 段产生的乳酸,在 bc 段与 Na2CO3反应40下列有关限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切割一个 DNA 分子中部,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 2 个B限制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 DNA 中出现的概率就越大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酶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数不同D只有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才能形成重组质粒二.填空题(共计 30 分)1 (7 分)由于基因突变,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题中所示的图、表回答问题:第二个字母第一个字母U C

26、A G 第三个字母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 C A G(1)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过程叫_。(2)除赖氨酸外,对照表中的密码子,X 表示表中哪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_。原因是_。(3)若图中 X 是甲硫氨酸,且链与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链上不同于链上的那个碱基是_。(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_,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2 (6 分)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 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27、)图中植株 A 培育的方法是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自交的目的是_。(2)植株 B 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3)植株 C 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3 (10 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

28、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 (2 分)(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不同,导致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4)如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 1、T 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甲箱 乙箱世代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

29、0 96% 66% 65.8%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4 (7 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B、C 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2)正常情况下,图中_(填字母)液中的 CO2浓度最高。(3)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 pH 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填字母)液内存在着_物质。(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

30、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_(填字母)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高二月考一生物答案 2018.91.D 2.A 3.A 4.C 5.D 6.C 7.A 8.B 9.A 10.D 11.C 12.C 13.C 14.D 15.A 16.D 17.C 18.D 19.B 20.D 21.D 22.A 23.C 24.D 25.C 26.C 27.B 28.B 29.B 30.B 31.A 32.D 33.D 34.D 35.A 36.D 37.C 38.C 39.B 40.B 1.(7 分)答案:(1)核糖体 转录 (2)丝氨酸 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 (3)U (4)简并性 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

31、了翻译的速度2. (6 分)答案:(1)杂交育种 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锈病基因集中到 F1上 通过基因重组使 F2中出现矮秆抗锈病植株 (2)基因突变 (3)植株 C 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3.(10 分)答案:(1)种群(2)物种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或遗传 虽然交配选择上有体色偏好,但可能依然不影响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3)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食物的差异与选择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4)甲 E 45.54.(7 分)答案:(1)内环境 (2)D (3)毛细血管内的 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 CO2浓度 (4)B 缓冲 (5)A 水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