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遗传学计算题.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81975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遗传学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遗传学计算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遗传学计算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遗传学计算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纯质的紫茎番茄植株(AA)与绿茎的番茄植株(aa) 杂交, F1 植物是紫茎。F1 植株与绿茎植株回交时,后代有 482 株是紫茎的,526 株是绿茎的。问上述结果是否符合 1:1 的回交率,用 2 测验。n=1, 2 = 1.921; 符合。2、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杂交,F2 结果如下:紫茎缺刻叶 247 紫茎马铃薯叶 90 绿茎缺刻叶 83 绿茎马铃薯叶 34(1)在总共 454 株 F2 中,计算 4 种表型的预期数。(2)进行 2 测验。(3)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n=3, 2 = 1.722; 是。3、如果两对基

2、因 A 和 a,B 和 b,是独立分配的,而且 A 对 a 是显性,B 对 b 是显性。(1)从 AaBb 个体中得到 AB 配子的概率是多少?(2)从 AaBb 与 AaBb 杂交,得到 AABB 合子的概率是多少?(3)AaBb 与 AaBb 杂交,得到 AB 表型的概率是多少?(1)1/4;(2)1/16;(3)9/16。 5、假设地球上每对夫妇在第一胎生了儿子后,就停止生孩子,性比将会有什么变化?只要不溺死女婴,性比不变,仍为 1:1。1、水稻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种子的胚;(6)颖片(1)胚乳:3n;(2)花粉管的管核:1n

3、;(3)胚囊:8n;(4)叶:2n;(5)种子的胚:2n;(6)颖片:2n。颖片:着生于小穗基部,相当于花序基部的总苞片,是花序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源于胚。 3、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 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 62。(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不育?(1)63; (2)不育,因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不同。4、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过刺激,以育成兔子,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中,其中某些兔子有些基因是杂合的。你怎样解释。提示:极体受精(对兔子而言,指第二极体受精) 。减数分裂 I 前期之粗线期和双线期间同源染色体

4、之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换,所以姊妹染色单体间虽是复制而成却有了某些基因之不同。经过孤雌激活,减数分裂 II 时,抑制了第二极体的外排,由两个单倍体原核混合组成一个杂合的二倍体核。1、当母亲的表型是 ORh-MN,子女的表型是 ORh+MN 时,问在下列组合中,哪一个或哪几个组合不可能是子女是父亲的表型,可以被排除?ABRh+M,ARh+MN,BRh-MN,ORh-N。除 ARh+MN 外,其它的组合都可以被排除。 2、某个女人和某个男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有下列的基因型:iiRRLMLN,IAiRrLNLN,iiRRLNLN,IBirrLMLM,他们父母亲的基因型是什么?IAiRrLMLN

5、 和 IBiRrLMLN。3、兔子有一种病,叫做 Pelger 异常,这种病的兔子,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就是某些白细胞的核不分叶,如果把患有典型 Pelger 异常的兔子与纯质正常的兔子杂交,下代有217 只显示 Pelger 异常,237 只是正常的。你看 Pelger 异常的遗传基础怎样?显性遗传病(正常基因 p 突变为病变基因 P)4、当有 Pelger 异常的兔子相互交配时,得到的下一代中,223 只正常,439 只显示 Pelger异常,39 只极度病变。极度病变的个体除了有不正常的白细胞外,还显示骨骼畸形,几乎生后不久就全部死亡,这些极度病变的个体的基因型应该怎样?为什么只有 3

6、9 只,你怎样解释?极度病变的个体的基因型应该为 PP;因为 P 为隐性亚致死基因。 5、Nilsson-Ehle 用两种燕麦杂交,一种是白颖,一种是黑颖,两者杂交,F1 是黑颖。F2(F1F1)共得 560 株,其中黑颖 418,灰颖 106,白颖 36。(1)说明颖壳颜色的遗传方式。(2)写出 F2 中白颖和灰颖植株的基因型。(3)进行 2 测验,实得结果符合你的理论假定吗?(1)418:106:36=12:3:1,所以为显性上位遗传;(2)F2 中白颖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灰颖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3)2=0. 048,所以 0.95P0.99,实得结果符合理论假定。 6、在小

7、鼠中,我们已知道黄鼠基因 AY 对正常的野生型基因 A 是显性,另外还有一短尾基因 T,对正常野生型基因 t 也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在纯合态时都是胚胎期致死,它们相互之间是独立地分配的。(1)问两个黄色短尾个体相互交配,下代的表型比率怎样?(2)假定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窝有 8 只小鼠,问这样一个交配中,你预期平均每窝有几只小鼠?(1)4 黄短 4/16 AYATt:2 黄 2/16 AYAtt:2 短 2/16 AATt:1 正常 1/16 AAtt;AYATt AYATt。(2)8 9/16=4.5 只。 7、两个绿色种子的植物品系,定为 X,Y 。各自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在每个杂

8、交组合中,F1 都是黄色,再自花授粉产生 F2 代,每个组合的 F2 代分离如下:X:产生的 F2 代 27 黄:37 绿Y:产生的 F2 代 27 黄:21 绿请写出每一交配中二个绿色亲本和黄色植株的基因型。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XXYYZZ;X:xxyyzz(其中任何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时都产生绿色表型) ;Y:xxyyZZ 。 1、一个没有血友病的男人与表型正常的女人结婚后,有了一个患血友病和 Klinefelter 综合征的儿子,说明他们两人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提示:在形成卵子的第二次减数分裂时,X 染色体可发生不分开现象。没有血友病的男人 X+Y;表型正常的女人:X+ Xh;患血友病和

9、 Klinefelter 综合征的儿子:Xh Xh Y。 2、 (1)双亲都有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儿子吗?(2)双亲都有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吗?(3)双亲色觉正常,他们能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吗?(4)双亲色觉正常,他们能生出一个色盲的女儿吗?(1)不能;(2)不能;(3)能;(4)不能。 4、一个父亲为色盲的正常的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婚配,预期其子女的类型及比率如何?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的基因型为 X+Xb,正常男人的基因型为 X+Y,他们婚配,其子女的情况如下:X+Xb X+Y 1X+X+:1X+Xb :1X+Y:1XbY即在他们的子女中,女儿都表现正常,但有一半是色盲基

10、因的携带者,儿子有一半表现正常,一半为色盲。1、在家鸡中,px 和 al 是引起阵发性痉挛和白化的伴性隐性基因,今有一双因子杂种公鸡pxAl/Pxal 与正常母鸡交配,卵出 74 只小鸡,其中 16 只是白化。假定小鸡有一半是雌的,没有一只早期死亡,而 px 与 al 之间的交换值是 10%,那么在小鸡 4 周龄时,显出阵发性痉挛时, (1)在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 (2)在非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pxAl/Pxal PxAl/W ;45%Pxal + 5%pxal = 16,所以(1)在白化小鸡中有 1.6(12)只显出这种症状;同理,45%pxAl + 5%PxAl

11、 = 21,所以(2)在非白化小鸡中有18.9(1819)只显出这种症状。 2、在番茄中,基因 O(oblate=flattened fruit),p(peach=hairy fruit)和 S(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 F1,用对这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测交的子代表型 数目+ 73+s 348+p+ 2+ps 96o+ 110o+s 2op+ 306ops 63(1)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4)并发系数是多少?(1)s-o-p ;

12、( 2)s+/s+; +op/+op;(3)s-14-o-21-p; (73+2+2+63)/1000=14%; (2+2+96+110)/1000=21%;(4)0.4%/(14% 21%)=13.6%。 3、下面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的隐性基因连锁图,并注明了重组频率。 0 10 20 如果并发率是 60%,在 /+/ 杂交的 1000 个子代中预期表型频率是多少?先计算双交换百分率 x:x/(0.10.1)=60% ;x=0.6%+ 和+ = 6+ 和 +=94+ 和+=94 和+=806 4、老鼠纯合隐性卷毛(ffSS)个体与纯合隐性颤抖(FFss)个体杂交。它们的 F1 与卷

13、毛颤抖纯合体(ffss)杂交产生 F2。如果这两个常染色体基因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且f 与 s 之间的重组率是 20%, ,你预期这个杂交子代 F2 的表型比率是多少? 如果由F1F1 产生 F2,则 F2 的表型比率是多少?F1 为 fS/Fs。产生四种 Gm:0.4fS; 0.4Fs; 0.1FS; 0.1fs。杂交子代 F2 的表型比率是 0.4 卷毛正常; 0.4 颤抖正常;0.1 都正常; 0.1 卷毛颤抖。F2 表型比率是 0.24 卷毛正常;0.24 颤抖正常;0.51 都正常; 0.01 卷毛颤抖。1、一个基因型为 a+b+c+d+e+并对链霉素敏感的 E. coli Hfr

14、 菌株与基因型为 a-b-c-d-e-并对链霉素耐性的 F-菌株结合,30 分钟后,用链霉素处理,然后从成活的受体中选出 e+型的原养型,发现它们的其它野生型基因频率如下:a+70%, b+-,c+85% ,d+10%。问 a, b, c, d 四个基因与供体染色体起点(O )相对位置如何?b-d-a-c-O 2、如供体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当结合体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供体菌就被杀死了。如果一个 Hfr 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你认为这个基因应位于染色体的起始端还是末端为好?位于染色体的末端为好,这样该基因仍留在供体中。 3、有一个环境条件能使 T 偶数噬菌体(T-even phages)

15、吸附到寄主细胞上,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色氨酸的存在。这种噬菌体称为色氨酸需要型(C) 。然而某些噬菌体突变成色氨酸非依赖(C+) 。有趣的是,当用 C 和 C+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近一半的色氨非依赖型子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表现为基因型 C。你如何解释这个发现?由于噬菌体表型混合,产生的噬菌体带有 C+蛋白质外壳但具有 C 基因型。 5、利用中断杂交技术,检查 5 个 Hfr 菌株(1,2,3,4,5) ,想知道这几个菌株把若干不同基因(F,G ,O,P ,Q,R,S,W,X ,Y )转移到一个 F-菌株的顺序。结果发现,各个 Hfr 菌株都以特有的顺序转移,如下所示(各品系只记下最初转移进去的 6

16、个基因): 1 2 3 4 5第一 Q Y R O Q转 第二 S G S P W移 第三 R F Q R X顺 第四 P O W S Y序 第五 O P X Q G第六 F R Y W F问:(1)这些 Hfr 菌株的原始菌株的基因顺序如何?(2)为了得到一个最高比例的 Hfr 重组子,上述各个 Hfr 菌株在接合后应该在受体中分别选择哪个供体标记基因?提示:Hfr 品系是环状 DNA。(1)Q-S-R-P-O-F-G-Y-X-W 成环;(2)Hfr 菌株 1 选择 W;Hfr 菌株 2 选择 X;Hfr 菌株 3 选择 P;Hfr 菌株 4 选择F;Hfr 菌株 5 选择 S。 7、能在含

17、有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的链霉素菌株(arg- )中,产生了一个不依赖精氨酸的突变型菌落。把野生型菌株与这个回复突变型菌株进行杂交, (1)如果新的突变是一个真正的回复突变,你预期结果如何?(2)如果新的突变是一个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 arg-突变的抑制突变,你预期结果如何?(3)如果新的突变是一个距离 arg-突变有 20 个重组单位的抑制突变,你预期结果如何?(1)所有子代都为 Arg 非依赖型。(2)自由组合将有 1/4 的孢子所产生的菌落为 Arg 依赖型。(3)Arg 依赖型子代的频率为 10%。1、如果给有下标 0 的基因以 5 个单位,给有下标 1 的基因以 10 个单位,计算 A0

18、 A0B1 B1C1 C1 和 A1 A1B0 B0C0 C0 两个亲本和它们 F1 杂种的计量数值。设(1)没有显性;(2)A1 对 A0 是显性;(3)A1 对 A0 显显性,B1 对 B0 是显性。(1)P1=50, P2=40, F1=45;(2)P1=50, P2=40, F1=50;(3)P1=50, P2=40, F1=55 。 2、上海奶牛的泌乳量比根赛(Guernseys)牛高 12%,而根赛牛的奶油含量比上海奶牛高30%。泌浮量和奶油含量的差异大约各包括 10 个基因位点,没有显隐性关系。在上海奶牛和根赛牛的杂交中,F2 中有多少比例的个体的泌乳量跟上海奶牛一样高,而奶油含

19、量跟根赛牛一样高?上海牛:A1A1A2A2A10A10b1b1b2b2 b10b10根赛牛:a1a1a2a2a10a10B1B1B2B2B10B10F1:A1 a1 A2 a2 A10 a10 B1 b1 B2 b2B10 b10F2 中基因型为 A1A1A2A2 A10A10 B1B1B2B2B10B10 的概率为(1/4)20。 3、假定有两对基因,每对各有两个等位基因,Aa 和 Bb, 以相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 AABB 高 50cm,纯合子 aabb 高 30cm,问:(1)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F1 的高度是多少?(2)在 F1F1 杂交后,F2 中什么样的基因型表现

20、40cm 的高度:(3)这些 40cm 高的植株在 F2 中占多少比例?(1)40cm;(2)AaBb, AAbb, aaBB;(3)2/42/4+1/41/4+1/4 1/4=6/16。 4、一连续自交的群体,由一个杂合子开始,需要经多少代才能得到大约 97%的纯合子?因为自交的近交系数 F=1/2, 1(1/2)n=0.97,所以 n=5。 5、下面是一个箭头式的家系。家系中 S 是 D 和 P 的子裔,D 是 C 和 B 的子裔等。问:(1)谁是共通祖先?(2)谁是近交子裔?计算这子裔 F 值。(1)B;(2)S;共通祖先 B 的等位基因 a1 必须传递 5 步,传递概率是(1/2)5。

21、这个概率同样适用于 a2。所以 F=2 (1/2)5 =(1/2)4 = 1/16 。 6、因为某一个体得到这对等同基因或那对等同基因是一种交互事件,所以求该个体的近交系数时,可以把通过所有共通祖先的一切途径而得到一对遗传上等同基因的概率都加起来。现在我们来考察下面一个双表亲结婚所生孩子的一个家系:问:(1)S 有几个共通祖先?(2)证实 S 的近将交系数量 F=1/8。(1)4 个,即 P1(a1a2 ) ,P2(a3a4) ,P3(a5a6)和 P4(a7a8 ) ;(2)共通祖先 P1 的等位基因 a1 须传递 6 步,传递概率是(1/2)6。这个概率同样适用于a2,a3,a4,a5,a

22、6,a7 和 a8。所以 F=8 (1/2)6 =(1/2)3 = 1/8 。1、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 9 号染色体有缺失且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 C,另一条 9 号染色体正常且带有无色隐性基因 c,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 cc 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 10%的有色子粒出现。你如何解释? 由于发生交换,使在 C 染色体上的缺失部分被一正常染色体的完全部分所代替而使带有 C 的染色体通过花粉传递下来。 2、曼陀罗 12 对染色体,发现 12 个可能的“2n+1”型。问有多少个“2n+1+1”型? 66 个双三体 = 11+10+1 1、

23、在一牛群中,外貌正常的双亲产生一头矮生的雄犊,这种矮生究竟是由于突变的直接结果,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的偶尔交配后发生分离,还是由于非遗传(环境)的影响?你怎样决定? 将这矮生雄犊与正常雌牛纯合品系交配,观察其子一代,如由显性突变基因引起则子一代将出现此性状;如由隐性突变基因引起则子一代将不出现此性状。如子一代出现此性状,则再自交观察子二代,如子二代数目足够多可以说明是 1、2 或 3 个基因的分离,即基因的相互作用。如性状由环境引起则预期与基因型比率无关系。 2、1941 年的调查显示:某城市医院的 94075 个新生儿中,有 10 个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软骨发育不全 achond

24、roplasia 是一种完全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其中只有 2 个株儒的父亲或母亲是侏儒,试问在配子中软骨发良不全的突变频率是多少?答:因为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充分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所以在 10 个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中有 8 个为基因突变所形成,且每个新生儿被认定软骨发育不全时,就表示形成该儿童的两个配子中有一个配子发生了显性突变,所以,在配子中该基因的突变率为(10-2)/2(94075-2) = 4.210-5。1、从某种培养细胞中分离出 5 个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都需要 G 化合物,已知细胞内几种化合物 A、B、C、D、E 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如下表测试了这几种化合物能否支持每种突

25、变体(15)生长:A B C D E G1 + +2 + + +3 +4 + + + +突变体5 + + + + +表示变体能全长;表示突变不能生长试问:(a)A、B 、C、D、E、G 六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b)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的哪一点发生阻断?答:(a)6 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 EACBDG(b)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中发生阻断的位置分别为:5 4 2 1 3E A C B D G2、链孢酶的许多不同的营养突变型能在添加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一些也能在添加其他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如下表所示: 突变类型 生长反应基

26、本培养基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arg-8, -9 - + + + +arg-4, -5, -6, -7 - - + + +arg-2, -3, -12 - - - + +arg-1, -10 - - - - +你认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是怎样的? 谷氨半醛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 3、提取一种生物的 DNA,经碱基组成分析,知其 A 含量占 23%,试问 C 占多少?假设MS2RNA 噬菌体(RNA 病毒)基因组中 A 占 28%,试问能由此求 C 含量吗?为什么? 答:生物的 DNA 是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即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形成双链DNA。因此,在 DNA 分子中

27、A 和 T 占的比例是一致的, G 与 C 的量是相等的,当 A 含量占 23%时,T 也占 23%,那么 G+C 的含量为 1223%=54%,则 C 的含量为54%/2=27%。MS2RNA 噬菌体是一种 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的单链的 RNA,不存在完整碱基互补配对的情况,所以不能由 A 的含量来求 C 的含量。 4、一条 DNA 编码链从 5端至 3端顺读部分序列是:TCGTCGACGATGATCATCGGCTACTCGA,请写出:(1)互补 DNA 链的序列(从 5端至 3端书写) ;(2)从上述 DNA 转录得到的 mRNA 序列;(3)该 mRNA 翻译产物的氨基酸序列;(4)

28、从上述 DNA 序列的 3端起缺失第二个 T(下划单横线标明)后编码得到的氨基酸序列;(5)从上述 DNA 序列的 3端起第二个 C(下划双横线标明)突变为 G 后编码得到的氨基酸序列。(1)TCGAGTAGCCGATGATCATCGTCGACGA(2)UCGUCGACGAUGAUCAUCGGCUACUCGA(3)Met.Ile.Ile.Gly.Tyr.Ser.(4)Met.Ile.Ile.Gly.Thr.Arg. (5)Met.Ile.Ile.Gly.1、在 E.coli 色氨酸合成酶的蛋白质 A 的某一位点上观察到下列氨基酸的替换: gly asp cysala(a)假定每个氨基酸的替换只

29、是由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引起的,利用遗传密码表,指出什么密码子适合这系列的变化?(b)你预期哪两个突变结合能重组形成野生型(gly)?(c)哪两个突变结合不能重组形成野生型? gly(GGU/GGC) asp(GAU/GAC) cys(UGU/UGC)ala(GCU/GGC)(b)gly:GG-asp/cys; ala/cys(c)ala/asp 1、在哺乳动物中,同卵双生的性别一致,或同为雌性,或同为雄性,但双生的两个体间如有什么不相似的话,雌性双生的不相似程度往往大于雄性双生。为什么? 因为雌性双生时,XX 卵可选择不同的 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 2、某种介壳虫的二倍体数为 10,在雄性细胞中

30、,5 个染色体总是呈异染色质状态,另外 5个染色体呈常染色质状态,而在雌细胞中,所有 10 个染色体都是常染色体,如用大剂量X 线照射雄虫或雌虫,得到如下结果:(X 线照射) (未经照射)没有存活的后代(未经照射) (X 线照射)大量性后代,没有性后代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答:X 射线可使染色体发生泡状变化,尤其是当染色体处于解旋状态下更易受到影响,所以,在第一种情况下,雌性个体经照射后,染色体发生变化,不能形成正常可育的配子,无后代;在第二种情况下,雄性个体经照射后,活化染色体发生变异,但只含有异染色质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后,可以产生正常的雄性后代。 3、人们曾偶然发现过玳瑁色雄猫,此猫不育,试

31、解释玳瑁色雄猫何以出现?玳瑁猫也叫三色猫,毛皮上的黄色和黑色是由一对 X 连锁基因 O 与 o 制约的;在不是黄色和黑色的地方表现出白色,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不完全显性基因 S 决定的。所以三色猫的基因型为 OoS-,应该是雌的。由于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两个 X 染色体中,有一个在个体发育早期异染色质化,在这个染色体上的基因随之处于失活状态,而只有处于活化状态的染色体可以表现出该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因而表现出花斑状。在个别情况下,由于雌猫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 染色体不分离,产生了 XX 型配子,且两条染色体分别带有 O 和 o 基因,这种配子与 Y 型配子结合就形成了 XXY 型个体,性别为雄

32、性,可以表现出玳瑁猫的特征,但是由于性染色体的不均衡,导致个体不育。 1、人类中,色盲男人在男人中的约占 8%,假定色盲是 X 连锁隐性遗传,且该基因在男女性别中以同样频率出现,问你预期色盲女人在女人中的比例应为多少? 该基因 f = 0.08, 色盲女人在女人中的比例应为 0.0064。 2、 “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试加说明。先有鸡蛋。非鸡物种突变或杂交生下鸡蛋。 3、为何红绿色盲的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而在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的患者中女性比男性多? 红绿色盲为隐性伴性传病。假设色盲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为 q,且假设人群为一个理想群体,则男性中患病率为 q,基因型

33、XbY,女性中患病率为 q2,基因型为 XbXb,因为 q 小于 1。所以 q2 小于 q,即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同理,由于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显性伴性遗传病,所以在男性中 XDY 频率 1q,在女性中,基因型 XDXD 和 XDXd 均为患者,频率为 1q2,由于 q2 小于 q,所以(1q2)大于(1q) ,因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4、有科学家声称地球上的人类均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母亲”,你能设想出他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吗?有没有可能研究人类共同的“祖先父亲”呢?如何研究?答:主要从性染色体的分化来研究的。研究思路:分析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在基因结构、基因表达的相似性和差异

34、性。用分子标记技术,如 RFLP 和 RAPD 等。5、中国人的姓氏除少数外都是随父亲的,有人提出在中国人的群体遗传分析中将姓氏作为Y 染色体的遗传标记进行研究,你觉得是可行的吗?为什么?请你比较姓氏的传递与 Y 染体上基因传递的异同。 答:在中国人的群体遗传分析中将姓氏作为 Y 染色体的遗传标记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因为中国人一般都习惯继承父亲的姓,可以认为姓氏是性染色体(Y 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基因座,我们可以称之为“姓氏” 基因座。每一种姓氏相当于这个 “姓氏” 基因座上的一种等位基因。中国人一般都习惯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递给

35、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氏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递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样假设,不管是 X精子还是 Y 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第一代显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 Y 精子具有连续性传递姓氏特征的功能,而 X 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功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人中一直普遍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烟、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但是在整个中国人中改姓的人数的很少的,比例很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称为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父系遗传的功能。中国人姓氏人悠久历史和相对稳定的传递,以及具

36、有中国社会进化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烟半径较小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隔离的 Y 染色体群体,这为近代生命科学在探讨人类 Y 染色体 DNA 多样性和进化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6. 一个群体中个体的血型比例是:0.45 A ,0.13 B,0.36 O,0.06 AB计算各等位基因的频率?r = fO 1/2 = 0.6p = 1 ( fB fO ) 0.3q = 1 ( fA fO ) 0.17Allard 研究了两种亲本小麦和它们后代开花时间的

37、平均数和方差,结果如下: 平均数 方差P1 12.99 11.036P2 27.61 10.320F1(P1P2) 18.45 5.237F2(F1F1) 21.20 40.350B1(F1P1) 15.63 17.352B2(F1P2) 23.88 34.288()计算广义遗传率;()计算狭义遗传率;()计算平均显性程度解:(1) VE = 1/3 ( VP1 +VP2 + VF1 ) = 8.864hB2 = ( VF2-VE ) / VF2 = ( 40.350 8.864 ) / 40.350 = 78%(2) VF2 = 1/2VA + 1/4VD + VE = 40.3501/2

38、( VB1 + VB2 ) = 1/4VA + 1/4VD + VE = 25.82所以 1/4VA = 14.53hN2 = ( 2 14.53 ) / 40.350 = 72% (3) 1/4VD = 2.426d/a = (VD / VA )1/2 = 0.409 8. 测量矮脚鸡和芦花鸡的公鸡以及它们的杂种的体重,获得如下资料:世代 平均体重(kg) 方差矮脚鸡亲本 0.7 0.1芦花鸡亲本 3.3 0.5F1 1.7 0.3F2 1.8 1.2B1 1.25 0.8B2 2.4 1.0计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 hB2% = 1.2-1/2(0.1+0.5)/1.2100

39、%=75%狭义遗传力 hN2% = 21.2-(0.8+1.0)/1.2100%=50%9. 预测双交种(A B)(CD )D 产量的最好方法是求 4 个单交种AC,AD,BC ,BD 的产量水平的平均值,为什么?为了使双交种的杂种优势最强,在这 6 个单交种中你将选哪两个单交种进行最后杂交?如果 A 和 D 是姊妹自交系,B和 C 也是姊妹自交系呢?产量是数量性状,如果没有显隐性、基因互作,那么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值就是各基因效应值的累加,也就是说子代性状值等于亲本性状值的平均数(中亲值) 。于是,双交种的产量是:1/2(A+B)/2+(C+D)/2=1/4(A+B+C+D);4 个单交种的产量

40、平均数是:1/4(A+C)/2+(A+D)/2+(B+C)/2+(B+D)/2=1/4(A+B+C+D).可见双交种的产量等于四个单交种的产量平均数。为使双交种的杂种优势最强,应使育成它的 2 个单交种的遗传差异最大,或者说使二者的纯合度尽可能高。在已知 A 与 D,B 与 C 为姐妹自交系的情况下,应先让姐妹系杂交组成单交种,再杂交组成双交种。于是,双交种的组配方法为:(AD) (BC)。10、MN 血型基因频率,在白人中,M 基因为 0.54,N 基因为 0.46;在澳大利亚人群中,M 基因为 0.18,N 基因为 0.82。假如对白人男性与澳大利亚女性结婚所生的 1000 个后代进行调查

41、,则:(1)M 型、MN 型、N 型各有多少人?(2)白人男性与澳大利亚女性结婚所生后代的基因频率是多少?解:(1)白人男性与澳大利亚女性结婚所生后代的各基因型频率是:MM 的频率 = 0.54 0.18 = 0.0972;MN 的频率 = 0.54 0.82 + 0.46 0.18 = 0.5256;NN 的频率 = 0.46 0.82 = 0.3772。1000 个后代中 M 型的人数为 97.2;MN 型的人数为 525.6;、N 型的人数为 377.2。(2)白人男性与澳大利亚女性结婚所生后代的基因频率是:M 基因为 0.0972 + 1/2 0.5256 = 0.36;N 基因为 0

42、.3772 + 1/2 0.5256 = 0.64。11、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为: 群体 I 0.24AA, 0.32Aa, 0.44aa;群体 II 0.33AA, 0.14Aa, 0.53aa。如果两个群体随机交配,下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解:群体 I A ( p ) = 0.24 + 1/2 0.32 = 0.4a ( q ) = 0.44 + 1/2 0.32 = 0.6群体 II A ( p ) = 0.33 + 1/2 0.14 = 0.4a ( q ) = 0.53 + 1/2 0.14 = 0.6或解为:在两个群体中,A ( p ) = 0.4 ;a ( q ) = 0.6 随机交配后,将达到平衡状态,所以AA 的基因型频率=p2=0.16Aa 的基因频型率=2p q =0.48 aa 的基因频型率=q2=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