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目 录摘 要 .Abstract 1 绪 论 11.1 概述 11.2 工程意义 11.3 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3.1 气候特征 .21.3.2 水文特征 .21.3.3 地形特征 .22 路基路面排水 .32.1 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目的 32.2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32.3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依据及计算方法 32.4 路基排水 42.4.1 边沟 .42.4.2 急流槽 .42.4.3 地下排水 .42.5 路面排水 42.5.1 路面表面排水 .52.5.2 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 .52.5.3 分隔带排水 .62.6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注意事项 63 道路排水设计 .
2、83.1 排水制度 83.1.1 分流制 83.1.2 合流制 .8*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3.2 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83.2.1 暗式系统 .83.2.2 明式系统 .93.2.3 混合式系统 .93.3 雨水管的布置 93.4 雨水口的位置 113.4.3 雨水口的布置形式 123.4.2 雨水口的构造形式及适用地点 123.4.3 雨水口布设 .133.5 检查井的位置 .133.6 立体交叉的排水设计 .144. 雨水管道设计 .154.1 雨水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则 .154.1.1 充分利用地形,分区就近排入水体 154.1.2 雨水干管应沿排水地区低处布置 154.1.3 合理选择和布
3、置出水口 154.2 雨水管道设计的步骤 .155. 设计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谢 辞 .19*学士学位论文 摘要圣莲岛环岛路(标段)道路排水施工图设计摘 要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影响城市道路使用寿命,还影响到城市的清洁、美化。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 特别是雨水管的设计,因为道路主要排的是雨水。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城市道路使朋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全面考虑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和路表面的排水、绿化带处排水、立交排水,把他们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排水系统,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关键词
4、:道路排水 雨水管 施工图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abstractThe Island Road(IV tenders) drainag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Shenglian IslandAbstractUrban Road Urban Road drain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not only affects the life of urban roads, but also affect the city clean and beautify. The quality of drainage design
5、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ormal use of urban roads, especially in the rain, the design, because the road is the main row of rain. Urban drainage design is a complex project, is the city an important part of road design. It makes friends for urban road length of life of great influence on urban dra
6、inage desig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ad embankment, pavement and roa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drainage, green belt at the drainage, drainage interchange to them constitute a comprehensive drainage system, which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life of the road.Keywords: Road drainage R
7、ainwater Construction design*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11 绪 论1.1 概述遂宁市观音湖圣莲岛道路管网建设工程位于遂宁市观音湖圣莲岛上,是岛上开发建设规划的主要交通要道,建成后将提高环岛内的交通条件,与登艇站衔接形成环岛交通网络,满足“绿色通道计划” ,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作极大的作用与地位,已列入遂宁市重点开发对象。遂宁市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风景优美的城市。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遂宁通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对遂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吸引更多的投资,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按照遂宁市规划局的规划方案,把遂宁市观音湖圣莲岛打造成集生态、环境、
8、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国际性旅游胜地。环岛道路建设有效的缓解了环岛内部以及与外部衔接的交通压力,改善了岛内环境,对促进圣莲岛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遂宁市观音湖圣莲岛道路管网建设工程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设计为遂宁市观音湖圣莲岛道路管网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即道路排水施工图设计。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影响城市道路使用寿命,还影响到城市的清洁、美化。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2 工程意义遂宁市观音湖圣莲岛道路管网建设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
9、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岛内以及整个遂宁旅游业的前进步伐;加快岛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解决岛上的交通困难问题,改善整个岛区环境,是提高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道路排水施工设计搞好,将能有效地保证整个道路管网工程的质量,并能保证道路管网的使用寿命。1.3 沿线自然地理情况*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21.3.1 气候特征 根据收集的气象资料,遂宁市降雨量较为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 960mm,多集中在每年 69 月,冬末春初降雨量稀少,多年蒸发量 800960mm,多年平均气温 16.1 摄氏度,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风速 1.4m/s,风向:东风。岛上降雨量很大,
10、温度适宜,夏季温暖,春季来得较早,春夏季降雨量较大。遂宁地处中纬度亚热带的四川盆地中部,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主导向为北风,年平均风速约为 0.8 米/秒,年平均气温约 17.3,年平均日照时约 1390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约 82%,平均风荷载为 0.3KN/m2。1.3.2 水文特征据本地区水文资料,涪江河年平均水位约为 273.00m,枯水位约 270.00m,最大流量约 273.00m3/s,涪江历史最高洪水约为 278.174m,流量为 24600m3/s,根据过军渡电站工程相关资料,区域内涪江河常年水位为 275.50m。1.3.3 地形特征遂宁市地貌处
11、于四川盆地中部的低山区,场地属于江心冲击地貌,地面高程 275.7-282.753m,高差 7.053m,总体上地形(马鞍形)呈两低中高特点,向东、向西缓倾,属浅丘宽谷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涪江河观音湖圣莲岛区域,为河流冲洪积地貌,场地原为村民耕作地,地势低洼,后经填筑形成现有地貌,地形单一,地面标高 275.7-282.753 米。*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32 路基路面排水2.1 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目的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地表水有效的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同时把路界外可能流入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外,以减少地表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以及对行车安全的不利。并将道路地下水引排到道路的下侧方,
12、避免道路路基和路面结构遭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冲刷等破坏作用。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要求: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2.2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1)排水设计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效,应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2)路基排水沟渠的设计,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增设管涵,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的稳定; (3)设计前必须进行实地勘察,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的路段,还应与路基防护加固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 (4)路基排水设计要注
13、意防止附近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尽量选择有利地质条件布设人工沟渠,减少排水沟渠的防护与加固工程; (5)路基排水设计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取材,以防为主,既要稳固适用,又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6)为了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提供良好的排水措施,以便迅速排除路面结构内的水。2.3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依据及计算方法路基排水设计流量计算按 1/15 洪水频率进行考虑,排水沟设计采用适应于小面积流域及明渠流计算公式,其中小面积流域计算公式如下:Q=16.16qF (7-1)式中:Q设计流量(m3/s) q设计暴雨强度(mm/min) *
14、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3迳流系数*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4F流域汇水面积(Km 2)排水沟的一般断面尺寸设计与验算,依据道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中提出的明渠流计算公式,汇水段长度按 500m,路基高度按平均 4m,护坡道按 1.0m 考虑。2.4 路基排水2.4.1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处,用以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防止其冲刷和侵蚀挖方段和路堤坡脚,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地面岩石裸露和坡面不怕冲刷的路段,可不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断面的形式一般为梯形,当地面横坡较陡时,可作成石砌矩形。2.4.2 急流槽路基排水沟水进入沿
15、线人工河沟或自然河沟时,若坡差较高,在河沟岸坡上设置急流槽衔接,避免路基水冲刷河沟岸坡。2.4.3 地下排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为了切断、拦截有害的含水层和降低地下水位,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干燥,降低因地下水造成的危害,需修建渗沟将下水排除。可设置填石渗沟为矩形,在渗沟的底部用较大碎石或卵石(粒径 35cm)填筑,在碎石或卵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层厚约 15cm) ,填较细颗粒的粒料(中砂、粗砂、砾砂) ,做成反滤层,逐层的粒径比例,大致按 4:1 递减。砂石料颗粒小于 0.5mm 的含量不应大于 5%。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硬塑管时,管四周填以大于塑管孔径的等粒径碎石、砾石,组成渗沟。顶
16、部作封闭,用双层反铺草皮或其它材料(如土工合成的防渗材料)铺成,并在其上夯填厚度不小于 0.5m 的粘土防水层。填石渗沟的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2.5 路面排水*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52.5.1 路面表面排水路面表面排水可采用集中排水或分散排水的方式,集中排水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预制混凝土拦水带,利用路面纵横坡合成坡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与硬路肩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一定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到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此方法由于长距离设置拦水带,当降雨量较大时,
17、路面水有滞流现象,容易形成雾障,影响行车安全;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拦水带附近残留积水,易造成沥青路面破坏。而且,设拦水带需设泄水口和急流槽,影响路基边坡植草绿化和防护工程施工,影响路容美观。分散排水是通过加固土路肩,采用漫流的方式排除路面水。为防止路面水流对路堤边坡的冲刷拉槽,边坡防护采用具有截排水功能的骨架护坡。即对于无超高填方路段的两侧和设超高填方路段的内侧,降雨径流通过路面和路肩的纵、横合成坡度向路基两侧分散漫流。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漫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横向漫流水由路堤坡面具有排水功能的骨架网分散排放到路基两侧的桥涵、排水沟、截水沟或天然沟渠内。分散排水
18、的优点是能及时排除路面水,一方面是不影响行车,另一方面,不会因为阻滞而使水渗入路面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2.5.2 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超高段路面的排水可采用漫流或集水方式。漫流方式是将中央分隔带固化,超高侧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漫流至另半幅路基,通过排水设施排除。此方法因为硬化中央分隔带,一方面无法绿化,且无法安装防眩板,另一方面大量雨水汇入非超高侧,影响其行车安全,无论从景观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都不理想,目前在高速道路上很少使用。如图 1,超高段排水可以将左右半幅的的横坡度设置为同一方向。图 1 超高段排水集水方式又可分为路缘带集水及中央分隔带集水两种方式。路缘带集水是在超高段的外侧的左侧路缘带上设
19、置集水槽,集水槽上设置铸铁雨篦子,以汇集超高侧的路面水,*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5然后通过一定间距(70-100m)的集水井和连接集水井的横向排水管、边坡急流槽将水流排*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6入路基以外的排水沟、桥涵或天然沟渠内。横向排水管管底纵坡 2%,凹曲线底部必须设置横向出水口。为便于清淤,集水井设于中央分隔带一侧,集水井与集水槽之间用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对于挖方路段,调整集水槽底部标高,在保证其槽底纵坡不小于 0.3%的前提下,将水流引至填方路段设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引出。若挖方段落太长,无法调整时,则路面水经集水槽、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引入加深的边沟排出。路缘带集
20、水可留下足够的空间绿化,且不与地下管线干扰,缺点是设置于路缘带的水蓖子影响美观,且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易压坏铸铁雨蓖子,导致发生交通事故。中央分隔带集水是将设于路缘带上的集水槽移至中央分隔带内,集水槽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其上覆盖种植土种草绿化,以利美观,且不影响中央分隔带植树绿化。为方便路面水通畅排入排水槽,集水侧的路缘石上增设泄水孔,在预制路缘石时,可按 10cm 间距予留 55cm 的方孔。2.5.3 分隔带排水 道路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中央分隔带采用凸形,中间植草、栽种灌木。为排除渗入中央分隔带内部的水,在分隔带底面铺设土工布进行封闭,底部设纵向透水管,四周填以米石,米石上铺反滤土工织物
21、,组成分隔带内的地下排水设施,中央分隔带下渗水汇集到纵向排水渗沟中,在通过设置横向排水管将渗沟内的水排出路界。纵向排水渗沟两侧及底面可用抹砂浆、涂沥青、粘贴土工布封闭。填方路段每隔 60 米左右设一道横向排水管,挖方路段在挖方起终点填挖交界处的填方路基内各设一道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出路基。横向排水管直径采用直径为 11.6cmPVC 管,管底纵坡不小于 1%,出口修建急流槽及防护措施,如图 2。在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是在中央分隔带设置集水槽,集水槽可用砼预制件。集水槽上设置具有漏水功能的盖板。沿集水槽 60m 设置集水井(120cm120cm150cm) 。在对应集水井的部位设置横向排水
22、管,通过横向排水管将集水井内的水排出路基外。横向排水管采用内径为 30cm ,壁厚3cm 的高密度氯乙烯(PE)管,横向接头应密封严实,不漏水,横向排水管底座用 C15 号砼做基础,砼基础呈U 字形将 PE 管半包围。横向排水管与路基边坡急流槽的结合处急流槽底做成现浇砼,以提高抗冲刷能力。 2.6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注意事项图 2 分隔带*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路基路面排水7在道路建设中,都应认识到,影响道路建设质量好坏的诸多因素中,水是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道路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会导致路面出现种种病害,给日后的正常养护、维修带来沉重负担,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应吸取国
23、内外高速道路路面排水成功经验、教训,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沿线自然条件,按需要合理选择路面排水形式(即集中排水还是分散排水),以提高排水设施的最终使用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浪费。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监控,严禁低温下铺筑路面,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层、上封层、下封层或透油层。在安装路侧拦水缘石或中央分隔带缘石时,应按规范进行施工,并在路面与缘石接触部分涂抹粘层油,使路面与缘石紧密结合,这是防止路面水下渗的重要部位。随着道路运输的迅速发展,道路养护量越来越大。我国现修建的道路大部份都是高路堤道路,因此做好路基边坡的养护工作,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尤为重要。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的影响很大。路基
24、的病害有多种,形成病害的因素亦很多,但水的作用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路基排水工作。特别是砂性土路堤,如果水分渗入路基土体使路堤过湿,过大的含水量将严重降低其内摩擦力,降低路基强度,一旦遭遇雨水冲刷或渗透,极易形成水毁。对于粘性土来说也是如此,过大的含水量也会大大降低其粘聚力和内摩擦力,形成边坡病害。如何迅速地排除路面、路基的水分,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减少到一定范围内,使路基常年保持干燥状态,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从而避免水害。*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83 道路排水设计3.1 排水制度3.1.1分流制用不同的管渠分别收纳污水和雨水的的排水系统,成为分
25、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设置雨水管道系统;另一种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着地面、街道边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3.1.2 合流制用一种管渠收纳污水雨水的排水系统,成为合流制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工业的高速发展,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急剧增加,合流制往往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为看保护环境,需将混流的雨污水流经污水厂处理后,再行排放,处理费用高。排水制度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同
26、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3.2 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线条一般采用管渠形式。根据道路所处死去和构造特点,可分为暗式、明式和混合式三种。3.2.1 暗式系统城区道路一般采用管道排水,即利用设在地下的相互连通的管道及相应的设施,汇集和排除道路的地表水,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主要部分。道路上及相邻地区的地面水依靠道路设计的纵、横坡度,流向行车道两侧的街沟,*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8然后顺街沟的纵坡流入沿街沟设置的雨水口,再由地下的连管通到干管,排入附近河流或其*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9他水体中去,如图 3 所示。图 3 暗式排
27、水示意图1、街沟 2、进水孔 3、雨水口 4、连管 5、检查井 6、雨水干水管3.2.2 明式系统郊区道路与地面排水相同,可采用明渠道排水,即利用设在地面上的渠道及相应的设施,汇集和排除道路的地表水,包括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等增设一些盖板、涵洞等构造物。纵向明沟可设在道路的两侧或一侧,也可设在道路的中间。纵向明沟过长时,须在适当的地点设置横向涵洞,将水引向排水沟入水体。当道路处于农田去时,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灌溉的关系。明沟的排水的断面尺寸,可按照汇水面积经水力计算确定。一般也可根据当地实践经验来确定。明沟通常采用梯形断面,底宽至少 0.3m;边坡视土质及护面材料
28、而不同,用砖石铺砌或混凝土块护面时,一般用 1:0.751:1 的边坡。有些城市也有石砌和上面加盖板的矩形明沟。3.2.3 混合式系统这是明沟和暗管项结合的一种形式。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采用明沟可用降低造价,但在建筑物密度较高和交通频繁的地区,采用明沟往往引起生产、生活和交通不便,桥涵费用增加,占用土地较多,并影响环境卫生。因此,这些地区采用暗式系统。而在城镇的郊区或其他建筑物密度较小、交通稀少的地区首现应考虑采用明沟。3.3 雨水管的布置城市道路的雨水管应平行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布置。雨水干管一般宜尽量设在*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9快*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
29、管道设计10车道意外的慢车道或人行道一侧,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 60m 时,可考虑沿街道两侧布置。由于雨水管道施工及检修对道路交通干扰很大,因此,雨水管应尽可能不布置在主要交通干道的行车道下,而宜直接埋设在绿化带或较宽的人行道下,并注意与行道树、杆柱、侧石等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此外,雨水管还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与河流、铁路、以及其他城市地下管线的交叉,避免造成施工困难;必须交叉时,应尽量正交,并保证相互中间有一定的水平和垂直最小间距。雨水管道离开房屋及与其他管道的最小净距见表 1。雨水管与其他管线发生平交时,其他管线一般可采用倒虹管的方法。如雨水管和污水管相交,一般将污水管用倒虹管穿过雨水管的下方
30、。当雨水管雨给水管相交时,可以把给水管向上做成弯头,用铁管穿过雨水窨井。表 1 排水管与其他管线(构筑物)最小净距名称 水平净距 (m) 垂直净距 (m) 名称 水平净距 (m) 垂直净距 (m)建筑物给水管排水管见注见注1.5见注0.15煤气管低压中压高压特高压1.01.52.05.00.15热力沟管电力电缆1.51.00.150.5通信电缆 1.0 直埋 0.5穿管 0.15乔木地上柱杆(中心)道路侧石边缘铁路电车路轨架空管架基础油管压缩空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电车电缆明渠管底涵洞基础底见注1.51.5见注2.02.01.51.51.51.5轨底 1.21.00.250.150.250.250.
31、50.50.15注: 表列数字出注明外,水平净距均指外壁净距,垂直净距均指下面管道的外顶与上面管道基础底间净距。采取充分措施(如结构措施)后,列表数字可减小。与建筑物水平净距: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一般不小于 2.5m(压力管不小于 5.0m) ;管道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按计算确定,但不小于 3.0m。与给水管水平净距: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时,不小于 1.5m;给水管管径大于 200mm时,不小于 3m。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在生活管道下面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 0.4m;当不能避免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面穿越时,必须予以加固,加固长度不应小于生活给水管道的外径加
32、4m。雨乔木中心距离不小于 1.5m 时;如遇现状高大乔木时,则不小于 2.0m。*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10穿越铁路时应尽量垂直通过。沿单行铁路敷设时应距路堤坡脚或路堑坡顶不小于 5m。由于雨水管道内多为重力流,雨水管道设计应尽量考虑自流排出,所以雨水管道应由上游向下游倾斜。雨水管的纵断面设计在满足自流排出的条件下,应尽量雨街道地形相适*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11应,即管道纵坡尽可能的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这样不致使管道埋深过深,可节省土方量。因此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考虑雨水的排除问题,为排除雨水创造条件。另外路面上汇集的雨水往往带有尘土、沙、煤屑等物,易于在管道
33、内沉淀。因此要求在管道内雨水宜有较高的流速,以防止或减少沉淀,其最小设计流速常采用自清流速,在满流时为 0.75m/s,这就要求雨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 0.3%。为满足管中雨水流速不超过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及管壁受力安全的要求,对雨水管的最大纵坡也要加以控制。通常管道纵坡大于 4%时,为了不使雨水管纵坡过大,需分段设置跌水井。管道的埋设深度,对整个管道系统的造价和施工影响很大,管道越深则造价越高,施工越困难,所以管道埋深不宜过大。管道最大允许埋深,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决定。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 78m;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 45m。雨水的最小
34、埋深等于管直径与管道上面的最小覆土深度之和。管顶最小覆土深度(见图 4),一般根摒雨水管可能承受的外部荷载、管材强度、土的冰冻情况以及临街建筑内排水支管的连接要求坡度等,结合实际经验确定。在行车道下,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 0.7m;当土的冰冻线很浅,且管道保证不受外部荷载损坏时,最小覆土深度可适当减小。当埋深不能满足最小覆土深度时,需对管道采取加固措施。至于北方冰冻地区,要依靠防冻要求来确定覆土深度。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衔接时,应使上下游管段的管顶等高,称为管顶平接,这样可以避免在上游形成回水。3.4雨水口的位置雨水口是在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汇集地表水的构筑物, 由 进 口 篦 、
35、井身及连接管组地面上、 街 道 上的雨水首先进人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流人雨水管道。雨水口一般设在街区内、广场上、街道交叉口和街道边沟的一定距离处,以防止雨水漫过道路或造成道路及低洼地区 积 冰 ,妨碍交通。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 雨 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形式确定。在纵断面凹处、 街 道 低 洼 点 、汇水点及人行横道线上游, 应 设 置 雨 水 口 , 雨 水口 应 避 免 设 在临街建筑物的门口、 停 车 站 、 分水点及其他地下管道顶上。覆土深度埋深 地 面图 4 覆土深度*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123.4.3 雨水口的布置形式雨水口的布设形式,应
36、根据不同的道路横断面式合理布置。目前国内常见形式有:单幅式(布置两排雨水口)双幅式(布置两排或四排雨水口);三幅式(布置两排至六排雨水口)。 3.4.2 雨水口的构造形式及适用地点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篦、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如图 5) 。根据进水篦布置的不同,雨水口可分为平篦式、立式和联合式三种。图 5 雨水口 1-进水篦;2-井身;3-连接管3.4.2.1 平篦式雨水口又分为缘石平篦式及地面平篦式两种。缘石平篦式雨水口,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地面平篦式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及低洼聚水处等。平篦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3.4.2.2 立式雨水口有
37、立孔式和立篦式两种,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篦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3.4.2.3 联合式雨水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篦子;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133.4.3雨水口布设雨水口设计包括雨水口的平面布置、结构形式、间距、竖向高程等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雨水口的布置。这里重点讨论雨水口的平面布置,其布设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街沟纵断面上低洼积水点和交叉口竖向规划上必须的雨水口。如街道上排水的汇合点、凹竖曲线的低洼处等,均应设置雨水口。(2)根据道路纵横坡度、街道宽度、路面种类、周围建筑地形及排水情
38、况,选择雨水口形式及布设方式。(3)根据当地暴雨强度、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确定雨水口的数量、位置与间距。雨水口间距宜为 2550m。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当道路纵坡大于 2 %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 50m,其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坡段较短(一般在 300m 以内)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4)在交叉口处应根据路面雨水径流情况及方向布置雨水口。(5)雨水口的连接,必要时可以串联,一般不超过三个。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坡度不小于 1 % ,长度不超过 25m,覆土高度不小于 0.7m。(6)雨水口的标髙
39、布置。立式雨水口,应使进水孔底面比附近路面略低;平篦式雨水口 ,应使篦面低于附近路面 35cm,并使周围地面坡向雨水口。雨水口井的深度不宜大于 1m。冰冻地区应对雨水口及其基础采取防冻胀措施。在交通繁忙、行人观稠密及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及各地养护经验设置沉泥槽。3.5检查井的位置为了对地下管道进行检查和疏通,管道系统上必须设置检査井,同时检查井还起连接不同方向和高度沟管的作用。相邻两个检査井之间的管道应在同一直线上,便于检査和疏通操作。检査井一般设置在管道容易沉积污物及经常需要检査的地方,如管道改变方向处、改变坡度处、改变髙程处、改变断面处和交汇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
40、应布设检査井。还应结合规划,在规划建筑物附近宜预留检查井,增设预留支管。检查井在直线管段上最大间距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按表 2 采用。当管径或暗渠净高大于 2000mm 时,检查井的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雨水管道设计14表 2 雨水管道检查井最大间距3.6 立体交叉的排水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的排水,应与相交道路的排水统一设计,以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立体交叉设计(尤其是道路立体交叉)应尽可能采用雨水管渠自流排水,雨水管渠出口的底标髙应髙于排水沟或河道常水位。图 6 引道纵坡布置图当采用下穿式立体交叉时,地道一般在地面以下较深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除常需设泵站提升。为
41、节省投资和管理费,地道以外的地面水不应注人其内,尽量减小集水面积。为此,应在地道两侧设置挡水墙和截水设施。在纵坡设计时应在引道两端适当位置设凸形分水点,引道最低点应设在洞口外适当位置,并在该处设置进口和雨水管连接,如图6 所示。为保证排水需要,引皿小纵坡不小于 0.3%。立体交叉桥上应设有暗管将路面雨水引至两端的排水系统排出桥面。管径或暗渠净高(mm) 最大间距(m)管径或暗渠净高(mm) 最大间距(m)200400 40 11001500 100500700 60 15002000 1208001000 80分 水 点 立 交 桥 分 水 点*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雨水管道设计154. 雨水
42、管道设计4.1 雨水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则雨水管道的总体布置,要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排水工程总体规划、居住区的详细规划,结合自然地形、排水现状、道路网规划等来确定,力求做到工程经济合理,管网疏密恰当,并避免埋深过大或过小,坡度过陡或过缓。4.1.1 充分利用地形,分区就近排入水体规划雨水管道时,首先在地区内按地形划分排水区域。根据分散和直接的原则,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使雨水一最短的距离,按重力流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或郊区灌溉系统。只有当水体位置较远,且地形平坦或不利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设置雨水泵站;当天然水体的水位高于管道出口时,可设置出水泵站。这时要尽可能使经泵站排泄的雨水量减小到最低限
43、度,以节约泵站设施的投资。4.1.2 雨水干管应沿排水地区低处布置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雨水干管应结合主要道路走向沿山谷低处布置,两侧斜坡地可借支管连接。具体布置时,应先根据地形划分地面水径流的分水岭线,然后在相邻分水线之间,分别沿谷线低处布置。4.1.3 合理选择和布置出水口出水口结合地形、水体具体情况可以分散或适当集中布置。管道通向池塘和河流的出水口构造比较简单,造价不高时,宜考虑分散布置。若河流水位变化很大,管道出水口离常水位很高很远时,出水口的建筑费用很大,此时不宜采用过多的出水口,宜适当集中选择合适位置。4.2 雨水管道设计的步骤*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雨水管道设计16(1)在1:2
44、0001:5000 并绘有规划总图的地形图上,划分排水流域,规划雨水管道路线确定水流方向。(2)划分各段管道的汇水面积,并确定水流方向。将计算面积及各段管道的长度,填写在途中。各支管汇水面积之和应等于该干管服务的总汇水面积。(3)依地形图的等高线,确定各设计管段起讫点的地面标高,确定沿干管控制点的高程,准备进行水力计算。(4)按整个区域的不同地面种类求出径流系数。(5)依道路、广场、建筑街坊的面积大小、地面种类、坡度、覆盖情况,以及街坊内部的排水系统等因素,计算起讫点地面集水时间。(6)根据区域性质、泄水面积、q20值、地形,以及漫溢后的损失大小等因素,确定设计重现期。(7)确定计算流量,进行
45、水力计算,确定管道断面尺寸、纵断面坡度,并绘制纵断面图。*学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设计总结175. 设计总结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更深一步地对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对我自我学习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此次对圣莲岛环岛路(标段)道路排水施工图设计中,我把它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是对标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通过网络和图书资源查找相关地区的气候、水文、地形条件,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在进行初步方案设计的时候,对圣莲岛环岛路相关的信息进行总结,了解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对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有一个了解,这样,在初步设计中我就比较全面地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综合考虑了
46、自然地理因素和工程经济因素。确定我的道路排水施工图设计方案,在我设计方案中,主要考虑到了所设计管段所在路段的纵坡刚好为逐渐降低的,所以排水管道坡度采用路线纵坡坡度。然后,使用 AUTOCAD 进行路线平、纵、横断面的设计。通过对圣莲岛环岛路(标段)道路排水施工图设计,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初步掌握了使用 AUTOCAD 进行排水管道的平、纵、横断面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18参考文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3-98)(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S1S3)(6)给排水设计手册 第一册、第五册(7)排水工程(上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92)(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11)给排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