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括故居梦溪园,活 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意。2、正确翻译课文。,展 示,课文导学:1、2、3有关活板的内容。,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你了解沈括吗,阅读全文,注音:,薄( )如钱唇 蜡和( )纸灰之类 持就火炀( )之 则字平如砥( ) 更( )互用之 以纸帖( )之 木格贮( )之 不若燔( )土 用讫( )再 为予群从( )所得,bo,hu,yn,d,n,ti,zh,fn,q,cn,一 读正
2、字音 二 读准节奏,读,友情提示,活版 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
3、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自学课文,对照书下注解,自由翻译全文,不懂的可同位讨论。,活板 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4、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 则第二板已具,,大规模,混合,通“只”,通“以”,蒙,盖,准备好,活版 沈括,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完成,用标签标出,又,终了,完毕,用火烧,一点儿也
5、不,纹理,质地,交替,轮流,活板 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用雕版印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 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
6、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 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 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排上字模,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 烤,等到铁框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 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 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 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
7、草火烧,瞬息可成。,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志,按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 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
8、平,再加上木刻的字 模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版时拿不下来;不如用胶 泥烧成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 用手一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 也不被药物弄脏。,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你能用原句或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课堂讨论,每字为 一印,火烧令坚,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1.先设一铁板,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5. 持就火炀之,6.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作
9、业,1、熟读并翻译本文。2、下节课展示:“学习指导”4、63、名师阅读之看云识天气。4、经典诵读之翡冷翠山居闲话。,沈括故居梦溪园,活 板,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2、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3、学习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展示,课文导学:4、6,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温故知新,薄如钱唇,先设铁板,其上冒之,铁范置上,密布字印,就火炀之,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已自布字,一板印刷,瞬息可就,再火令药熔,其印自落,每,韵,一,帖,木,格,贮,之,1、为什么要先介绍“死板印刷术”? 2、活板印刷术主要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10、? 3、介绍活字印刷术时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介绍活字印刷术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为什么要先介绍“死板印刷术”?用死板引出活板,并突出活板的特征“活”。,全文紧扣“活”字这个特征: (1)字是活的:“又为活板”“每字为一印”。 (2)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 (3)印刷是活的:“一版一版”,“更互用之” (4)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 (5)奇字的做法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即用。 (6)拆版是活的,用讫拆板,便于下次 重新排版印刷也进一步说明了字的活用, 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2、活板印刷术主要特征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主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说明的
11、。先介绍制作方法,然后介绍活版印刷的效能,再介绍印刷使用方法及注意的事项,最后在介绍胶泥字模与木质字模的不同效果时,说明了拆版的程序。在介绍制作方法时,是按照刻字烧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印刷的顺序说明的。,3、介绍活字印刷术时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印刷程序,刻字,原料,胶泥,形状,薄如钱唇,特点,每字一印,成型,排版,火烧令坚,先置铁板,以药冒之,铁范置上,密布字印,就火炀,平板按,制板,拆板:以手拂之 其印自落,贮字:每韵一贴 木格贮之,印刷,一板布字 一板印刷,(1)举例子。如:每一字皆有数印, 如“之”、“也”等字。 (2)列数字。如:每字有二十余印。 (3)作比较。如:把“用木刻字”与“用
12、燔土 刻字”相比较,突出其优越性。 (4)打比方,4、介绍活字印刷术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课外延伸,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指南针,火药,或造纸术吗?,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最早出現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像一汤勺,重心位于底部正中,底盘光滑,四周刻二十四个方向,使用时把长勺放在底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向南方。后来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了指南鱼和指南针,更具实用价值。,指南针,蔡伦总结西汉(西汉武帝时期)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旧鱼网等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出优质纸张,从此造纸术得到推广,由于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我国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技术改革。,造纸术,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汉武帝时,练丹师将硝石、硫磺和木炭配成一定的比例时,无意中就制成了炸药。 后人将硝石、硫磺和木炭制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黑色火。 火药出现后,首先被用在了军事上。后来又被广泛地用于采矿、开山、筑路等。,火药,总 结,中心:本文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语言特色:准确朴实简洁,作 业,1、抄写并熟读全文。2、预习核舟记。3、名师阅读之萤火虫。4、经典诵读之茶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