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794228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6.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1.整车运动校核的定义,车辆在非行驶状态下,汽车运动部件在跳动和转动时,对其他部件之间存在的干涉或间隙的校核,2.整车运动校核分类,1)车轮跳动与轮罩的间隙 2) 传动轴跳动角度与间隙 3) 转向系转动时部件的干涉和间隙 4)前后悬挂系跳动时部件的间隙 5)脚踏板运动时部件的间隙 6)发动机运转时对部件动态间隙,1)车轮跳动与轮罩的间隙校核,输入条件: 前轮: 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左右转向轮按规定转至最大角度 后轮: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非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1/2 输出要求: 最小间隙大于15 mm,满足安装防滑链(驱动轮),前轮包络与轮罩的位置关系

2、最小间隙15mm 轮胎205/55R16,前轮包络与轮罩的位置关系(轮胎215/55 R16)-最小间隙10mm,前轮包络体与前纵梁位置关系-最小间隙5.8mm,前轮包络体与轮眉的位置关系-最小间隙35mm,后轮极限位置与轮罩之间的位置关系 -最小间隙24mm,后轮包络体与轮眉的位置关系-最小间隙45mm,2)传动轴跳动角度与间隙校核,输入条件: 前轮: 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左右转向轮按规定转至最大角度 后轮: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非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1/2 输出要求: 满足企业标准和配套厂万向节图纸要求,(1)后驱动半轴(独立悬架)上跳、下跳最大角度,输出要求: 布置

3、角度不大于6 上跳,下跳角度不大于15 移动节允许最大滑动长度 -2532 mm前后传动轴(左右)实际指前后驱动桥的驱动半轴,后驱动半轴布置,后轮上下跳动,(2)前、后驱动半轴上跳、下跳最大移动长度,(3)前驱动半轴(转向极限)上跳、下跳最大角度和移动长度,输出要求: 固定节角度不大于46 移动节角度不大于23 移动节允许最大滑动长度 -2532 mm,左驱动轴右转跳动上极限,左传动轴右转跳动下极限,校核结果汇总,(4)后桥中间传动轴,校核要求: 满载布置角度不大于6 上跳,下跳角度不大于15,中间传动轴的角度校核 挠性万向节布置角度不能大于5度的要求。,后传动轴跳动示意图,上跳极限,下跳极限

4、,下跳极限,满载时后传动轴位置:,1.441,1.181,后传动轴上跳极限,后传动轴下跳极限,后传动轴校核输出,(4)前、中、后传动轴上跳、下跳时间隙,输出要求: 前、中、后传动轴上跳、下跳时与周围部件间隙大于 15 mm,左转极限跳动下极限时与副车架最小间隙值为18.6mm,左转极限跳动下极限时与稳定杆最小间隙46.7mm,右转极限跳动下极限时与减震器最小间隙27.2mm,右转极限跳动下时与发动机油底壳最小间隙36.3mm,后传动轴上跳极限与后悬架下摆臂的最小间隙25.8mm,后传动轴跳动下极限与后悬架下摆臂的最小间隙38 mm,3) 转向系转动时部件的干涉和间隙,输入条件: 前轮在左转跳动

5、上极限、右转跳动上极限、左转跳动下极限和右转跳动下极限四种状态下 ,转向和跳动极限位置都是采用各自的最大值 。 内轮转角34.505、外轮转角30.645 跳动上极限行程:87mm;跳动下极限行程: 80mm。,3)转向管柱运动校核,输出要求: 转向拉杆在齿条行程范围内两端球头销的摆角应在允许范围内; 转向管柱与周边件间隙大于8mm; 转向管柱轴夹角一般情况下在可调范围内相差不大于10以小于6为宜。,转向管柱夹角运动校核,轴夹角差为6.248,转向管柱其可调度为15,在转向管柱下极限时与踏板总成之间间隙最小,最小为9.5mm,,组合开关罩与仪表板数模间隙5.3 mm,2)转向梯形运动校核,输出

6、要求: 校核转向器在齿条行程范围内车轮的转向角,车轮内外转向角之差一般小于10 与轮胎(钢圈)不得干涉!间隙值以12mm以上为宜 转向拉杆在齿条行程范围两端球头销的摆角,摆角应在允许30的范围内。,车轮的转向角校核 ,车轮内外转向角之差均为3.83,转向拉杆与横向稳定杆最小间距28.5mm,转向拉杆与摆臂最小间距 108 mm,转向过程中横向稳定杆与摆臂最小间距,转向拉杆与车轮钢圈最小间距,转向过程中摆臂与车轮钢圈最小间距,转向拉杆球销摆角运动校核,左转下极限右拉杆球销摆角,右转下极限左拉杆球销摆角,转向拉杆球销摆角运动校核,十字轴万向节与护罩的间隙 8.8mm,左/右转向节与前轮轮辋之间最小

7、间隙值均为44.1mm,4)前后悬挂系跳动时部件的间隙,输入条件: 前轮: 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左右转向轮按规定转至最大角度 后轮: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非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1/2 前悬架的跳动下极限为前减振器活塞杆拉出最长长度01mm位置时的状态 后悬架的跳动下极限为后减振器活塞杆拉出最长长度+02mm位置时的状态,1) 前悬架运动校核,减振器、弹簧和弹簧座与车身轮包、纵梁、制动油管等的间隙,间隙值不小于12mm,推荐以1520mm以上为宜; 检查摆臂与副车架的运动间隙,摆臂与副车架不允许有干涉现象; 检查摆臂球头销的摆动范围,球头销与球头座碗不允许有干涉现象; 检查

8、稳定杆的运动范围和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稳定杆与副车架间隙不小于6mm;稳定杆与转向拉杆间隙不小于10mm;稳定杆与前围板间隙不小于20mm;稳定杆与纵梁间隙不小于10mm; 检查稳定杆连杆运动范围及连杆球头销的摆角:稳定杆连杆不得与周边零件干涉,球头销的摆角在球碗的允许范围内。,减震器与车身轮包最小间隙,弹簧与车身轮包最小间隙,弹簧座与车身轮包最小间隙,横向稳定杆与副车架最小间隙,横向稳定杆与转向拉杆最小间隙,横向稳定杆与前横梁最小间隙,摆臂与副车架最小间隙,摆臂球头销与球碗校核,2 后悬架运动校核,输出要求: 检查减振器、弹簧和弹簧座与车身轮包、纵梁、制动油管等的间隙,间隙值不小于12mm,

9、推荐以1520mm以上为宜 检查稳定杆的运动范围和与周边零部件的间隙:稳定杆与副车架间隙不小于6mm; 检查稳定杆连杆运动范围及连杆球头销的摆角:稳定杆连杆不得与周边零件干涉,球头销的摆角在球碗的允许范围内,后悬架减振器与车身轮包间隙,后悬架减振器与车身后纵梁间隙,5)脚踏板运动时部件的间隙,输出要求: 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和加速踏板在运动过程中无干涉 运动到极限位置时与周围零部件的最小间隙为10mm; 在使用行程内,踏板与地毯的最小间隙为10mm,脚踏板运动校核参数值,离合踏板运动校核,制动踏板运动校核,加速踏板运动校核,6).发动机动态间隙校核,要求: 发动机运转时,绕左右悬置中心连线中点,并平行于曲轴中心线的轴线摆动,一般摆动角度为4(横置发动机) 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垂直和扭曲运动最大摆动量,以压缩橡胶悬置最大变形为1/3。 静态是用装车状态的发动机在静止时与周边的最小间隙,按企业标准校核。,动力总成与右纵梁最小间隙,发动机与散热器电子风扇最小间隙,动力总成与左纵梁最小间隙,发动机与前副车架最小间隙,轿车动力总成与附件静止状态周边间隙,动力总成与附件运动状态周边间隙,发动机与膨胀水壶最小间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