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7943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香闺幽怨谁识得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闺”的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埋怨,抱怨也。,闺怨诗,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一)标题标题中有“怨”“怀”“思”“别”“忆”“望夫”“X妇叹”“闺怨”“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如王昌龄的闺怨。,二、形式标志,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

2、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二)常见意象1.言愁意象:月(寒月)、梦(残梦)、泪(泪如雨)、雁、寒蝉、更漏、笛声、 白发、秋风、夜雨等 2.行为类意象: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3.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绮q席、 碧纱、鸳被、相思枕、寒衣、帏、镜等 4.庭院建筑类意象:高楼、宫殿、玉阶、翠楼、窗等。5、其他:“春风杨柳” “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忆远 唐张籍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如杜甫的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与元稹的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3、未能终成眷属的男女恋情诗,如李商隐的无题诗。,三、基本内容,四、闺怨诗的主要类别:,1.闺怨诗。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暗暗消退。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的主要类别:,2.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

4、之怨恨的诗作。如:王昌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如: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闺怨诗的主要类别:,闺怨诗的主要类别:,4.商妇怨诗。“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

5、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商人重利轻别离),闺怨诗的主要类别:,5.少女闺怨诗。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五、思想情感,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或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或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念,或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或表现夫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情。,例: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滞留在崇山峻岭的巴蜀地区,在秋雨淅沥的夜里,作客异乡的诗人读着妻子询问归

6、期的书信,陷入了沉思,他憧憬着夫妻秉烛对坐,互诉别后相思、巴山夜雨的温馨时刻,表现出夫妻间的伉俪情深。,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主要表现幽居宫中的凄凉与孤独,宫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和对命运的哀痛与怨恨,对自由、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本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流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四句借眺望着牵牛织女,暗写她对真挚爱情的向往。,3、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这类诗可写思妇空闺、思亲念远的哀伤,或写红颜易逝

7、、青春虚度的惆怅,或写盼夫早归、夫妻团聚的渴望。 例: 代春怨 唐刘方平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诗中的思妇触景伤情,怀思不已。时至暮春,独守空闺,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又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拉开窗帘,又见芳草凄凄,碧色一片,更勾起送别时的情景。那随风飘向西方的万千柳条,将闺妇的思情又带向远在西陲的征人,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思妇的忧怨。,4.情梦难圆的遗憾之怅。美好的爱情总是无法得到圆满,诗中表达的常常是一种不可企及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恋,一种不能圆满而又至死不渝的情感,一种无法言传而又心心相印的思念,萦绕着一种怅然失落的哀愁。如李商隐的爱情诗。 例:

8、 代赠 唐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日暮黄昏,初月如钩,诗人渴望着与意中人偶有一见,互通情愫,然而两人却是“玉梯横绝”往来被阻。这种爱而不能的惆怅,如伸不展的芭蕉与绽不开的丁香,郁结在诗人心头,无法开释。,5.借“宫怨”之名,抒发郁结于心的某种怨情。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如章碣的东都望幸(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表面写东都洛阳宫女无法得幸的悲哀,实则是讽刺当时科举制度的徇私舞弊,实质是“士怨”。,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死者与世长辞,生者孤寂悲凄,这类诗是痛彻肺腑的哀歌,也是夫妻真情的颂歌。

9、或睹故物而思亡人,触旧景而生悲情,表达生死两隔的愁绪哀伤与抑郁痛苦;或追忆从前生活情景,叙述亡妻琐事细节,寄托无限哀思与怀念;或触景伤情,情染于物,表达孤独的情怀与物是人非的凄楚。,例: 江城子 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词。王弗16岁与苏轼结婚,夫妻情深意笃,上阕写十年生死相隔,音容 渺茫,抒发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下阕抒写梦中情思。词将对亡妻的凄婉悼念之情与自己政途失意,流转江湖之苦融为一体,读来尽显悼念之凄切、人生之悲

10、慨。,1、以相思寓_2、以美人迟暮寓_3、以空闺寂寞寓_4、以冷落薄情寓_,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感慨:,渴望报效国家朝廷,壮志未酬功业未就,怀才不遇,遭排挤打击,6、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摸鱼儿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六、常用技巧,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

11、用。 例: 竹枝词九首(其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浓愁。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作者先描绘出一幅山峦水依的图画:山头是山桃遍布,山下是春水拍山而流,隐喻少女与郎的恋情。第三四句以花与流水为喻表达少女的心绪:小伙子那热烈的爱情是否也像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既相恋,又怕他变心,这一缕淡淡的清愁,就像这江水一样,无尽无休。,2、先扬后抑。 例: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

12、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3、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怨妇的悲伤与幽怨。 例: 无题(九) 唐彦谦杨柳青青映画楼,翠眉终日锁离愁。杜鹃啼落枝头月,多为伤春恨不休。 本诗以杨柳的盎然春意反衬闺中思妇的愁眉紧锁,杜鹃悲啼催得月落,闺中思妇春恨绵绵。,4.强烈的人、物对比。人的不自由,物的自由。 “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郑谷长门怨二首其一),以庭花可出禁墙反衬宫女身遭幽闭。 5.借景抒情,(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13、从整体而言,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因此,它们也是古代感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 如:“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以潮水有信反衬人归无期;“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以寒鸦犹带日影衬托班姬不被君恩。还有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妙用比兴衬托,使诗歌曲折有致。 (四) “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

14、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七、闺怨诗的艺术风格,重难点解析,重难点一:整体把握作品体现的情感倾向 例1: 无题 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整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答案示例: 诗

15、中写的是一个的。 作者用一连串的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在宫中的春夜,她百无聊赖地 ,凝望昭阳宫。 写出了她 的深深怨情。,因被幽闭深宫而 孤独寂寞,宫女妃子,动作,花香 袭人、月色 宜人,抱着琴,凝望着夜空,被禁宫中、遭人冷落、空守寂寞,重难点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步骤,第一步:说特点:人物特点、性格+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格式: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 第二步:析例句: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融入表达技巧 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常用描写手法:白描、细节刻画、烘托渲染

16、、对比、反衬。 格式:诗歌的首联通过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性格。 第三步:明作用:情感、作用。 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格式:诗歌通过刻画这一形象,表达诗人情感。,年老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对爱情婚姻的失望; 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丈夫戍边 远征,对朝廷连年征战的不满;对战争无情的痛诉,1.思念、关切 2.独守空闺的寂寞、孤独 3.长期分离的苦楚 4.对团聚的渴望,丈夫远行 (为利),丈夫远行 (求学),青春短暂 等待,幽闭深宫 失宠,悔 恨,青春辜负,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寂寞孤单、百无聊赖;向

17、往自由和幸福; 对帝王情薄、遭人冷落的怨恨。,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三、闺怨诗的人物形象与情感,伤 春 怀 人,弃妇,思妇,征妇,商妇,游子妇,少女,妃子 宫女,重难点三:分析语言和表达技巧 例3: 宫词 宋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参答】“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参答】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

18、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已。,专题训练,第一级训练目标:把握基调,明确爱情闺怨诗的情感指向。 训练1: 瑶瑟怨 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6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第一句借冰凉的竹席和洒满月光的床,写出主人公因伤离念远难以成眠,又寻梦不成的忧怨。(1分) 第二句展现了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华似水,只偶尔有几缕漂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

19、的意绪。(1分) 第三句雁叫更增添了清冷孤寂的情调,突出女子的思念,(1分) 第四句借徒自照临高楼的明月,表现主人公的孤寂落寞与别离之思。(1分),第二级训练目标:慧眼识人,分析爱情闺怨诗的人物形象。 训练2: 幽恨诗 唐安邑坊女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1)诗开篇就写一个占卜场面。卦象显示很不吉利:上峡之日,秋江必多风浪。是谁占卜?谁上峡?请作合理想象。 【参考答案】占卜的是诗的主人公一位幽独的女子,而“上峡”的,从“幽恨” 二字可以推断,这个角色或是女子的丈夫。那人大约是位“重利轻别离”的商贾, 正从巴陵沿江上峡做生意去。,(2)“一夜雨”意味着女主人公一夜未眠,

20、诗最后写她唱“木兰歌”而“肠断”,诗用“木兰歌”起什么作用?,淫雨大作,绵绵不绝。“一夜雨”意味着女主人公一夜未眠。听着帘外潺潺秋雨,她不禁唱出哀哀的歌声。 “木兰歌”,本写女子替父从军,但前四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此处活用其意,是断章取义的手法。 那幽怨的女子既不能安睡,又无心织作,惟有长吁短叹,哀歌当哭。雨声与歌声交织,形成分外凄凉的境界,借助这种气氛渲染,有力传达了巴陵女子思念、担忧和怨恨的复杂情感。,第三级训练目标:领悟风格,明辨爱情闺怨诗的语言与技巧。 训练3 端居 唐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的

21、第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 “青苔”“红树”以及“雨”景、 “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1)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3分)(2)有人认为本诗中的“逼”字用得非常“妙”,请你说说它“妙”在哪里?(3分),这首诗抒发的是闺中少妇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情感。(1分)运用寓情于景(情景

22、交融)的手法,借滴水声、月、云、秋虫鸣叫,来描写思妇的彻夜难眠,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2分)。,“逼”字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来临,秋虫彻夜鸣叫的情景,衬托出思妇难耐的寂寞;也写出思妇因秋天来临、秋虫鸣叫而想到丈夫缺御寒之衣,自然引出末句的抒情。(3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怨歌行 明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1)诗歌的第一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试结合“长”和“寒”加以分析。(4分)(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其实。把“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宋朝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中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试比较两首诗中“月”的不同。(4分),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长夜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报冷。“长”字既表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的寒意。(答对“氛围”得2分,“长”和“寒”分析各占1分),谢诗中的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是朝秦暮楚、薄情寡义、用情不专的象征;吕词中的明月“只有相随无别离”,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照着相思的人,永远陪伴着她,永远不分开。(两点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