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MIS的系统分析,第一节 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 第二节 管理业务调查 第三节 数据流程调查 第四节 数据字典 第五节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第六节 系统化分析 第七节 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第八节 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一、系统分析的任务 1、了解用户需求 2、确定系统逻辑模型,形成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阶段是开发MIS最重要、最困难的阶段:,1、问题空间的理解 2、人与人间的通信 3、环境的不断变化,1、可行性分析及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 ) 2、系统化分析 3、确定管理模型 4、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二、系统分析的步骤,第一节 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一、
2、可行性分析 (一)任务:明确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内容:1、管理上的可行性 2、技术上的可行性 3、经济上的可行性,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1.1 编写目的1.2 背景1.3 参考资料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 要求2.2 目标2.3 条件、假定和限制2.4 评价尺度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3.2 工作负荷3.3 费用开支3.4 人员、设备、局限性,4. 所建议的系统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4.2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4.3 影响4.3.1 对设备的影响4.3.2 对软件的影响4.3.3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4.
3、3.4 对地点和设备的影响4.3.5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4.5 局限性4.6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5.1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5.2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投资及收益分析6.1 支出6.1.1 基本建设投资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6.1.3 非一次性支出6.2 收益6.2.1 一次性收益6.2.2 非一次收益,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6.3 收益 / 投资比6.4 投资回收周期6.5 敏感性分析 7. 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8. 结论,二、详细调查,1、详细调查对象:现行系统 2、目的: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
4、环节,收集资料,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准备。 3、遵循的原则:用户参与的原则 4、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第二节 管理业务调查,一、组织结构调查 二、管理功能调查 三、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 描述管理业务流和图表有: 1、管理业务流程图 2、表格分配图,一、组织结构调查,1、组织结构调查的含义组织结构:指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组织结构图,二、管理功能调查,三、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表有: 1、管理业务流程图 2、表格分配图,1、管理业务流程图,单位,人员,单据,基本符号:,课堂练习:画业务流程图某中型汽车制造厂统计机构分为厂部、组织部门
5、、车间、班组四级,统计业务采取归口管理的方法,即检查科统计产品质量信息,劳资科负责工时统计,生产科负责生产进度统计,动力科负责设备工作时间统计等。每天由各班组统计人员将小组的生产日报送车间统计员,车间统计人员结合检验员报来的废品通知单和计划员送来的产品入库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生成产品质量报表、生产进度报表、工时利用表、设备实用台时表等报送有关归口部门,由各部门的统计人员定期对各车间报表进行统计、汇总,分别生成相应的月报表报送厂部的综合统计员进行汇总,报送有关领导。,2、表格分配图,第三节 数据流程调查,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
6、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不考虑具体的物理因素,如:组织结构、工作场所、物流、存储介质、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内容,只是抽象地反映信息的流动、加工、存储和使用的情况,能抽象地总结出MIS的任务,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和关系,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将一个复杂的实际系统抽象成一个逻辑模型。,抽象性,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总体,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概括性,一、DFD的基本成份: 1、外部实体3、数据流2、处理4、数据存储,二、画DFD的步骤:自顶向下逐层分解,(1) 销售处理(顶层图),订货单,发货单,用户,销售处理,分解图,(2)学籍管理
7、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第一层DFD,课堂练习1: 某仓库管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信息处理: 1、保管员根据车间送来的出库单和入库单通过出入库处理去修改库存台帐. 2、根据库存台帐由统计打印程序输出库存日报表. 3、必要进行查询时,可利用查询程序, 到库存台帐去查找显示出查询结果. 试按上述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报表,查询结果,课堂练习2:,课堂练习3:,某企业的产品库存管理流程如下:1、审核员负责对车间送来的产品入库单和销售科送来的出库单进行审核,不合格的单据分别返回车间和销售科,合格的单据转给记帐员。 2、记帐员根据合格的入库单和出库单进行出入库处理并登记产品出入库台帐。 3、统计员定期对库存台帐
8、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库存月报表、产品收发存报表和库存日常查询报表文件。 要求分别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第四节 数据字典,一、数据项的定义 二、数据结构的定义 三、数据流的定义 四、处理逻辑的定义 五、数据存储的定义 六、外部实体的定义,第五节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一、判断树 二、判断表 三、结构英语表示法,判断树,判断表,课堂练习: 某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为:若期末考试成绩大于等于90分,作业情况为好的成绩为优,作业成绩为差的定为良;若期末考试成绩75-89分之间,作业情况为好的成绩定为良,而作业情况为差的成绩定为及格;若期末考试成绩60-74分之间,作业情况为好的成绩定为及格,而作
9、业情况为差的成绩为不及格;期末试成绩低于60分,成绩定为不及格。上述功能请用判断树和判断表表示。,第六节 系统化分析,一、目的: 二、内容:,1、分析系统目标 2、分析业务流程 3、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4、分析数据流程 5、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 6、数据存储分析 7、数据查询要求分析 8、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 9、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第七节 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一、综合计划模型 二、生产计划管理模型 三、库存管理模型 四、财务成本管理模型 五、统计分析与预测模型,保本点销售量分析,固定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 销售单价 * 销售数量,第八节 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新系统的逻辑方案,一、新系统的业务流程 二、新系统的数据流程 三、新系统的逻辑结构 四、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 五、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1、可行性分析及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业务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 ) 2、系统化分析 3、确定管理模型 4、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的步骤,第六章 MIS的系统分析第一节 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 第二节 管理业务调查 第三节 数据流程调查 第四节 数据字典 第五节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第六节 系统化分析 第七节 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第八节 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