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 天津文综)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 ,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答案】 A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类别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侧重点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从未中断过侧重于
2、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区别见证或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联系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2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区别中华民族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一个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总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的;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由
3、不同的区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民族角度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联系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 意义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化的积极成分 民族文化的理解4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中
4、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联系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共同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5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
5、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2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综合体现。(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对社会精神生活的概括,其涵盖的范围是有所区别的。民族精神集中表现在一个民族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一定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时代精神则体现在一个时代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同一时代精神可以
6、表现在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中,使其带有民族的特色,从而与不同的民族精神相结合。(4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联系。同一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会不断丰富、发展,使其具有时代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与不同的时代精神相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时代精神具有民族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二者相互交融。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都是代表历史发展、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二者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5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
7、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6深入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与时俱进的概念,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不断适应时代的进步,从本质上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体现出时代精神,并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2 )民族精神的弘扬,主要是指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已有的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而民族精神的培育,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已有的民族精神来教育、熏陶、浸润青少年乃至全体国民;二是孕育、培养、培植现在所未有
8、但又是现在或未来所需的新的民族精神。(3 )坚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必须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一方面,为优秀传统注入新的内容,古为今用;另一方面,着眼于丰富和发展、培育时代的民族精神,推陈出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7从文化创新角度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文化创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9、义的伟大实践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当前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基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主体 人民群众 每个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8全面理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 )近些年,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因其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群众性等特点,故为大众所欣赏和接受。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和工业科技的产物,是文化多元化的反映。(2 )大众文化发展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在
10、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有不少是不负载教化功能,仅以娱乐为目的的中间文化,还有些是仅追求感官刺激的低劣作品。(3 )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健康向上的、民族的、科学的文化;是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满足民众高尚精神需求的文化;是具有真善美的文化。(4 )如果弱化文化管理,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文化生产,会使大众文化滑到媚俗甚至低级庸俗的境地,因此要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用先进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9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消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出现了新
11、的市场需求,由此带来的文化市场的扩展,新型文化市场门类的兴起,都增加了文化领域管理的难度。我国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逐步推进,对文化领域的管理行为和文化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市场自身存在局限性国家要加强管理,对落后文化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要正确引导、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经营者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切实履行传承
12、文化的义务个人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措施大众媒体 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10正确理解弘扬主旋律和提倡文化多样化的关系第一,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开展真诚的、说理式的批评和反批评,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第二,文化的主旋
13、律和多样化之间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没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唱响文化的主旋律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文化的主旋律,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盲目的,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丰富多彩的文化也会黯然失色。第三,弘扬主旋律和提倡文化多样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文化艺术的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1 2018 年 7 月 2 日,贵州梵净山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 53 处世界遗产。梵净山山名来历与佛教历史相关,梵净山在宋元时代即为梵天净土,明代初年已成弥勒道场。梵净山申遗成功的意义有成为文化的基本载体,传承人类共同文
14、明更加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利于面向世界,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之长促进对人类文明演进和文化多样性的研究A B C D2从四书五经融汇的先哲智慧,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的震古烁今,唐诗、宋词、元曲,文人骚客的传神笔墨,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勇敢地开辟先河,到现如今高楼巍峨耸立、交通四通八达、通信足不出户、高铁贯穿东西、桥梁纵横南北,新“四大发明”引领世界潮流这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团结精神推动我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精神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A B C D3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列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就是 “无的放矢,不看对
15、象” 。他说, “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这对文化发展的启示是必须分析当前人们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作品以迎合大众喜好积极倡导和推崇流行文化,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A B C D4 2018 年 7 月 1 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97 周年。各地举办多种活动,庆祝党的 97 岁生日。举办庆祝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奏响主旋律,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文艺素养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D发展
16、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参考答案】1 D 【解析】梵净山山名来历与佛教历史相关,梵净山申遗成功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正确;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对人类文明演进和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错误;梵净山申遗不涉及面向世界,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之长,排除。故选 D。2 B 【解析 】材料表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这种精神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伟大的团结精神,与题意不符;故选B。4 A 【解析】材料包含两条有效信息:一是说明各地举办庆祝党的 97 岁生日活动;二是说明举办庆祝活动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影响。举办庆祝党的 97 岁生日活动传播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主旋律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故 A 观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