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检测 城市与城市化(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章末检测卷第 30 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据此完成第 13 题。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B.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D.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2.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联产承包责任
2、制解放农业劳动力B.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C.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D.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3.2015 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持续下降,说明我国( )A.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B.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C.工业部门以资源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D.粮食生产地位下降,园艺业产值比重上升答案 1.D 2.C 3.B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有升有降,二者不呈正相关,A 项错;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出现的状况,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有明显的两个时期,分别为 19851990 年和 20002005 年,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3
3、0%和 40%,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 项错;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不会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上的变化,C 项错;只要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大于0,城市人口比重就会不断上升,D 项正确。第 2 题,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的直接原因,故选 C 项。第 3 题,读图可知,我国2015 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持续下降,后期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相吻合,故选 B 项。19952010 年,吉林省长春市设立了一系列开发区。下图示意 2010 年该市城区的地貌(图 1)、水系(图 2)和开发区分布( 图 3)。据此完成第 45
4、 题。图 1图 2图 34.图 3 中设为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是( )A.区 B.区C.区 D.区5.该市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首先要防止( )A.城区交通拥挤B.居民收入分化C.产业结构失调D.土地资源浪费答案 4.C 5.D解析第 4 题,区位于高地、丘陵区,为河流上游,有湖泊,风景秀美,应为旅游经济开发区。故选 C 项。第 5 题,该市高地、丘陵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且平原已被老城区占据,因此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首先要防止土地资源浪费。故选 D 项。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据此完成第 67 题。6.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5、公路 B.铁路C.航空 D.水运7.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缓解交通拥堵 优化空间结构 引发人口集聚 “摊大饼”式扩张A. B.C. D.答案 6.C 7.D解析第 6 题,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更新换代快,需要及时运到市场,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高。图示新城区有飞机场,交通快速便捷,因此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航空。第 7 题,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图,完成第 89 题。上海市 19902010 年不同城市圈层人口变动情况8.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制造业
6、的外迁 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 D.城市用地不足9.据图推测,19902010 年,上海市( )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答案 8.A 9.C解析第 8 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 A 项正确。第 9 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比重增加 ,就业比重增加; 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 ,人口比重增加。这说明就业呈现
7、出了分散化趋势。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第 1011 题。10.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零售业用地 B.办公用地C.生产用地 D.居住用地11.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B.昼夜人口流动量大C.交通通达度低D.建筑物高大密集答案 10.A 11.B解析第 10 题,仔细阅读材料可知,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结合图形可知,最早出现在出入口附近的产业活动占用的
8、土地,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最近,图中显示为零售业用地位于出入口附近,占地面积较大。故选 A 项。第 11 题,图中显示“边缘城市”核心区零售业等商业活动兴起,因而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主要布局商业区,昼夜人口流动量大,故 B 项正确。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 2000 年和 2010 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 1 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第 1214 题。12.图中数字 6 代表的是( )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13.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
9、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14.20002010 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交通因素C.政策因素 D.环境因素答案 12.C 13.D 14.A解析第 12 题,图中数字 6 代表的功能区在城市的周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相背分布,不可能是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材料所说的是城市部分 ,不是农业人口散居区; 在城市的外围,靠近工业区,应该以外来务工人口为主同时混合本地居民,选择 C 项。第 13 题,图中显示老城区仍然存在,A 项错;大量的外来人口多数还在城市的外
10、围,B 项错; 商业区仍然靠近老城区 ,C 项错;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远离主城区,D 项正确。第 14 题 ,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商业、工业、住宅等付租能力也不同,根据各自付租能力和地价差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所以 20002010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2019 湖北宜昌模拟)城市内工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归纳为 3 种空间分布模式:交错分布模式、零散分布模式、集中分布模式,具体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 1517 题。15.下列关于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1、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 B.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模式C.地租水平最高的是模式D.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模式 16.模式最适宜布局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A.服装制造厂 B.飞机制造厂C.炼铝厂 D.物流仓储厂17.模式布局的优势有( )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A. B.C. D.答案 15.D 16.A 17.A解析第 15 题,读图可知,模式为交错分布模式,工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交错分布,且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占地较大,证明该模式距市中心最近;模式为集中分布模式,工业生产空间占地面积最大,证明其主要为工业区
12、,距离市中心最远,A 项错误;模式的工业生产空间占地面积最大,所以其工业生产规模最大,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B 项错误,D 项正确;地租水平主要受与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影响,模式距市中心最近,所以模式地租水平最高,C 项错误。第 16 题,模式生活空间占地面积较大,说明人口数量较多,距市中心较近,最适宜布局污染相对较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A 项正确;飞机制造厂占地面积大,且有较大噪声,应分布在地价相对较低的郊区,B 项错误; 炼铝厂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应分布在城市外围,C 项错误;物流仓储厂占地面积较大,应布局在地租相对便宜、交通便利的区域 ,D 项错误。第 17 题,模式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企业间信息
13、交流与技术协作、共用基础设施,进而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正确;工业集中分布对产业结构没有影响,错误。故选 A 项。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和区域之间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主要通道,下图为武汉都市圈 19892010 年城乡道路网通达性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1819 题。18.在交通演化过程中,武汉都市圈( )A.a 阶段交通线主要沿铁路伸展B.b 阶段的交通拓展主要受水系影响C.c 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提升较慢D.d 阶段城市间环线主要为高速通行19.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武汉都市圈内城市( )A.等级规模都在提升
14、 B.功能定位趋于合理C.数量始终保持稳定 D.等级体系更加无序答案 18.D 19.B解析第 18 题,武汉是在河流交汇处形成的城市,a 阶段主要是水运,交通线是河流,A 项错;b 阶段随着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交通不断拓展,B 项错;c 阶段交通线路密集,形成网络,对外联系加强,对外贸易增多,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C 项错;d 阶段区域出现城市群 ,城市之间交通四通八达,以快速便捷的高速交通相连接,D 项正确。第 19 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武汉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等级体系合理,扩散地域宽广,功能定位趋于合理。(2018 北京西城期中)共享单车在所投放的城市中掀起了
15、市民骑行热潮。下图反映了某品牌共享单车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用户使用量百分比。据此完成第 2022 题。20.图中说明三座城市( )A.相同时段的单车使用量完全一致B.午夜 12 时共享单车使用率最低C.共享单车的使用时段具有规律性D.共享单车的投放区应随机选择21.最可能在甲时段发生的共享单车流动方向是( )中心商务区地铁站 地铁站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地铁站 地铁站住宅区A. B. C. D.22.在大、中城市里普及共享单车的积极影响有( )增加出行成本 方便市民出行 减少环境污染 缓解交通拥堵A. B. C. D.答案 20.C 21.A 22.D解析第 20 题,读图可
16、知,三座城市相同时段的单车使用量基本一致,A 项错误;早晨 5 时左右共享单车使用率最低,B 项错误;共享单车的使用时段具有规律性,C 项正确;共享单车的投放区目前主要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D 项错误。第 21 题,读图可知,甲时间段为下班时间,共享单车流动方向应该为上班地点到地铁站或地铁站到住宅区,正确。第 22 题,在大、中城市里普及共享单车可以减少出行成本,方便市民出行;共享单车的使用 ,减少了小汽车的使用,可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堵。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 2005 年面积分布图与 20052015 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第2324 题。2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 功
17、能用地是工业用地B.M 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少C.C 功能用地增长面积最多D.M 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24.近年来 C 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 1618 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 ,主要原因是( )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 人口向郊区迁移 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 该处人流量更大 市中心交通拥堵A. B. C. D.答案 23.D 24.B解析第 23 题,R 功能用地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 ,可知为商业用地,故 A 项错误;M 功能用地市中心附近减少,距市中心 510 千米处以增加为主,故 B 项错误;C 功能用地面积变化最小 ,故 C 项错误;M 功能用地为工业用地,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说明呈现向外迁移的
18、趋势,故 D 项正确。第 24 题,C 功能用地为住宅用地,距离市中心 1618 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城市交通不断完善、市中心交通拥堵,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二、综合题(共 52 分)25.(12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6 年 8 月 521 日,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举办地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建于临湖的三角形半岛上,共建有 9 座场馆,赛事期间举办 16 个奥运项目和 9 个残奥会项目,此外,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也坐落于此。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目前市区人口 600 多万,包括卫星城在内的大里约区
19、达到 1100 多万。1822 年成为首都,1960 年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上图为里约热内卢城市功能区示意图。(1)指出奥林匹克公园选址的区位优势。(2)分别说出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原因。(3)简述首都迁出后对里约热内卢的主要影响。答案(1)背山面湖,风景优美,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 地价便宜,拆迁相对较少。(2)工业区分布在临海湾岸边和市区干道旁,因为水陆交通便利。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区东南临海,因为背山朝海,环境优美。(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问题;但使城市的发展缺少了一方面的推动力,发展可能受损,也使里约热内卢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下降。解析第(1)题,从环境质量、
20、交通、地价等方面分析奥林匹克公园选址的区位优势。第(2) 题,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的特点,根据区位特征从图中找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第(3)题,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分析首都迁出后对里约热内卢的影响。26.(1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 年) 和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
21、进程的主要差异。(2)有专家建议把甲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1)京津:城市化起步早( 或起步水平高),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发展规模大(或过大)。冀:城市化起步晚(或起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规模小(或城市数量多但规模小)。(2)靠近北京、天津,三者大致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或与京津之间的距离适当);靠近北京、天津,利于承载京津疏散的功能和人口;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或位于城市圈中南部的中心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发
22、展基础较好。(3)原因: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 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 (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市。解析第(1)题,从速度、水平、规模三方面归纳京津与冀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第(2) 题,从位置、距离、交通、现有基础等角度分析其区位优势。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措施。27.(12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 1
23、960 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 作为“ 绿心 ”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 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 的目标。为此,1995 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1)简述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的优点。(2)说明兰斯塔德“绿心”战略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的原因。(3)请为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有利于控制城市规模,疏散城市职能 ;减轻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大面积农田、绿地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4、(2)“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提高了城市间的交通成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绿心”战略的实施限制了廉价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结构单一,经济价值较低;“绿心 ”与外围城市长期割裂,影响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绿心”地区游憩功能不足,保护价值小。(3)限制城镇化对“绿心”的侵占;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提升地区经济价值;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地区发展; 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 ”的生态服务功能。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从控制城市规模、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交通
25、拥堵等方面分析兰斯塔德“绿心” 和城镇布局的优点。第(2)题,根据图中位置和“绿心”战略只发展农业的要求,从交通成本、城市用地供应、经济效益、对外联系、结构功能等方面分析反对兰斯塔德实施“绿心”战略的原因。第(3)题,针对上题反对的理由,“对症下药”,找出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8.(1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下图为 19612015 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示意图。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下图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大都市
26、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 2.99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 5400 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 6090 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1)简述 19612015 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提出解决城市热岛的主要措施。(2)目前,上海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的主要条件及其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4)未来崇明岛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 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变化特征: 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波动上升。措施: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建
27、设通风廊道;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市中心人口密度。(2)加大技术创新,打造品牌; 延长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制造业升级,发展高端、智能化工业;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周边省区的协同发展。(3)条件: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影响: 扩大出行范围,扩大生活圈;有利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增加交通成本。(4)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城市化;发展休闲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开发。解析第(1)题,据图描述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从增加绿地水体、建设通风廊道、调整能源结构、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等方面提出解决城市热岛的主要措施。第(2)题,从技术、品牌、产业链、高端产业和协同发展等角度提出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第(3)题,快速交通是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 的主要条件,从出行范围、文化交流和交通成本等方面分析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第(4)题,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角度提出崇明岛 “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 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