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 2 等高线地形图课时规范练第 4 页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第 12 题。1.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毅行活动,甲、乙之间虚线是行进路线。关于行进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处远眺学校美景B.在处欣赏峡谷雄姿C.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D.行进路线为由西北向东南2.该地计划修建一水库,你认为最佳的坝址应选在( )A.处B.处C.乙处D.丙处答案 1.B 2.D解析第 1 题,处与学校间有凸形坡,视线受遮挡;处两侧为陡崖,中部为峡谷; 乙地陡崖位于山脊处,不能汇水;根据指向标,行进路线整体为由西南向东北。第 2 题,丙处为河流流出山口处,且上游有盆地利于蓄水。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
2、线图及拍摄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 10 米。据此完成第 34 题。图 1图 23.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A.甲 B.乙C.丙 D.丁4.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C.己处可形成冲积扇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答案 3.A 4.D解析第 3 题,图 1 中甲处前方有由东北流向西南的河流;北方等高线闭合,为山岭; 西北方向也是山岭,其中乙己之间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谷地,因此能拍摄到图 2 所示照片的是甲处摄像机。第 4 题,乙和甲之间有山脊,在乙处不能看到甲地;戊处陡崖下面是河流,不能进行跳伞; 己处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为山脊,
3、不会形成冲积扇;图中地势大致北高南低,河流大体自北向南流。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5.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0 米,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 米 B.220 米 C.250 米 D.310 米6.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答案 5.C 6.A解析第 5 题,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 50 米;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海拔为 550600 米; 据题干知急流段高差为 30 米,则乙为 300320 米。所以两地高差为 2303
4、00 米,C 项正确。第 6 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A 项正确;山顶处没有悬崖,B项错误;根据等值线可知,最低处位于湖泊 ,C 项错误;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D 项错误。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平直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78 题。7.图中隧道路面的海拔与桥梁长度可能是( )A.350 米,600 米B.360 米,600 米C.355 米,1 000 米D.345 米,1 000 米8.当山峰的阴影与高速公路与桥梁重合时( )A.太阳升起B.北京时间 12 时C.即将日落D.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答案 7.C 8.D解析第 7 题,
5、图中隧道的起点在 350 与 360 米两条等高线之间,隧道是平直的,因此其路面海拔为350360 米,故可判断 A、B、D 三项错。桥梁分别位于山峰东、西两侧的山谷中,其路面海拔为350360 米,根据比例尺可估算其长度可能是 1 000 米。第 8 题,当山峰的阴影与高速公路与桥梁重合时,由指向标可知此时太阳位于山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地方时为 12:00,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D 项正确。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 910 题。9.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 6 000 米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10.图中 M、N、P、Q 四
6、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 )A.MN B.PQ C.MQ D.NP答案 9.C 10.C解析第 9 题,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 4 千米; 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 字形。第 10 题,据图可判断图中等差距为 100 米,M (600700 米)、N(300400 米)、P(200300 米)、Q(200300 米 ),所以选项中 MQ 之间的高差最大。(2018 广东佛山一模)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
7、源。读图,完成第 1112 题。1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AB 段 B.BC 段C.CE 段 D.EF 段1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BC 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B.FG 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C.CD 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答案 11.C 12.B解析第 11 题,河流袭夺前,沂河上源向东北方向流向大张庄。袭夺发生后,东周河地势低于沂河上源(A 至 E 段),则 CE 段河水流向东周河;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东周河流向西南;则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CE 段。注意 AB 段、BC 段没有改变流向;图示 EF 段没有水流,成了分水
8、岭。第12 题,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FG 河段缺少水源补给,宽谷内水流变细小;因 FG 径流量减小,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减少。因流速受地势落差影响,则 BC 河段水流速度不受影响 ;CD 河段汇入了 BC 段水量,河流径流量增加。下图示意某地区沙暴日数。读图,完成第 1314 题。13.图中四地沙暴日数对比正确的是( )A.甲 乙 ,丙 丁B.甲丁C.甲乙,丙丁。第 14 题,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分析,丁地沙暴日数为 10 天以下,比周围地区少,是因为其西北有贺兰山,而沙暴多由干燥的西北风引起,丁地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15.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
9、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2)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3)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 AB、BC、CD 段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4)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 CD 段赛况的观赛台 ,并说明理由。答案(1)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2)1020 米。(3)BC 段。BC 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4)甲处。因为从甲处到 CD 段无山峰、山脊、凸形坡 ,视线无遮挡。解析第(1)题,结合指向标判断,图示地区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第 (2)题,图中等高距是 5 米,道路南端海拔
10、最低,为 395400 米,道路靠近北端的山丘西北部最高,为 410415 米,相对高度为 1020米。第(3)题,BC 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AB、CD段都有爬坡路段,不是最省力路段。第(4)题,因为从甲处到 CD 段无山峰、山脊、凸形坡,视线无遮挡。乙处西北方向有山丘阻挡视线。16.下图是四川盆地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析该地区地形特点对土地利用的影响。(3)图中旱地传统上种植小麦和玉米,拟将其全部调整为果园。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答案(1)丘陵地形,地势中高周低;总体起伏和缓(或平地多)
11、。(2)丘陵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起伏和缓,耕地比重大; 地势中高周低,林地、旱地集中在中部,水田分布在四周,居民点分布于平缓地区。(3)赞同。理由: 旱地坡度较大,发展果园可防治水土流失; 水果栽培收益较高,可增加农民收入;经营果园需劳动力较少,可促进劳动力转移。或不赞同。理由:四川盆地人多地少 ,耕地不足; 多年种植小麦、玉米 ,已有丰富的耕作经验;耕地改果园,导致粮食产量减少;水果市场波动大 ,存在风险。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分布判断地形特点,从地势起伏和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两方面描述。第(2)题,从土地利用类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等角度分析地形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注意结合图例从“林地、旱地、水田、居民点”等角度描述其分布。第(3) 题,若同意,可从该地种植果树的有利条件及种植果树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说明理由;若不同意,可从该地种植果树的不利条件及种植果树可能给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