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5179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云南省楚雄州永仁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B. 地方对皇帝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 是否与封国制并存D. 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选择题,依据相关史实,郡县制对比西周的分封制,最大的特点在于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并且不得世袭,故答案为 A 项;依据相关史实,郡县制下地方官员没有朝贡皇帝的义务,排除 B 项;郡国并行制出现于西汉时期,与题中所给朝代不符,排除 C

2、项;分封制下的诸侯才享有世袭统治权,排除 D 项。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 年宪法是中美历史上的里程碑。它们相同之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B. 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C. 都是本国一部资产阶级宪法D. 都使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实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对比类选择题。题干中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 年宪法进行对比,二者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体现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启蒙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宪法,故 A、B、C 三项正确;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资产阶级并未掌握实权,故 D 项表述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据中共某一

3、时期的土地改革文件记载:一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为当前争取全国独立民主和平的爱国自卫战争开发了无穷力量的源泉。而蒋管区则在蒋介石卖国独裁内战的政策下,继续保留浓厚的封建剥削制度。这是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两条路线鲜明的标志。该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A. 国民革命时期B. 井冈山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土地改革文件.实现“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改革运动蒋介石卖国独裁内战的政策下,继续保留浓厚的封建剥削制度。这是抗战胜利以后”,可以判断为解放战争时期,故选 D。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

4、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4.美国作家安娜雅各布曾这样描述一场战争:“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 ”这场战争是A. 护国运动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全中国都在动”、 “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 、 “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场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的抗日战争。故选 C。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梁启超指出:“吾国则

5、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 ,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乃渐惊起”事例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直待台湾既割”、 “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而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导致“ 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的事件即甲午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当时“乃渐惊起” 事例的是义和团运动;A、B、D 选择均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 C。考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6.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

6、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 年 6 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B. 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C. 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D. 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26 年 6 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

7、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影响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故选 C。AB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7.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 提出 “另起炉灶”方针B. 放弃“一边倒”政策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另起炉灶” 的方针是针对国民政府时代的旧外交关系而言的,主张不承认以前的外交关系,不是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 A;B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打扫

8、干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而言的,也不是针对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而言的,故排除 D;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它们的关系的,故应选 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名师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8.1943 年 1 月 11 日中美政府、中英政府分别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 、 中英关于取消英国

9、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A. 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积极性B. 彻底废除了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C.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 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3 年”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外交。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 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CD 两项明显不符合题干 “1943 年”时间,排除。进一步可知,A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

10、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废除不平等条约9.1947 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 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 ”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A. 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B.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C. 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D. 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时间 1947 年底,1947 年 6 月1947 年 9 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题干所述 “优势问题” “解决” 正是战略反攻带来的结果或

11、者影响,所以答案应为 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所涉及到的时间,再结合题干主旨,理解其关键举措,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史实的掌握程度。10.“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

12、行革职,永不叙用”,结合所学,可知出自 辛丑条约 。故选 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使英国再也不敢贩运鸦片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没有虎门销烟仍然会有鸦片战争,英国仍然敢贩运鸦片,林则徐禁烟活动的确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林则徐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禁毒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13、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12.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 。 ”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能力。由“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而镇压的对象主要是

14、中国人民;由“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可知,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需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从而在证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同时,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正确,选 A。而两项在辛丑条约中没有涉及,故可以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13.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 ”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天安门是指A. 开国大典B. 1949 年政协会议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民主集中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1919 年 5 月 4 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北京天安门爆发;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即“开国大典” 。故选 A 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新中国的建立14. 地道战 、 地雷战 、 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

16、;小兵张嘎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嘎子梦想参加八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的戏剧故事。由此分析可知,几部作品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故选 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5.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 ,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 ”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A. 另起炉灶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比较不同方针的内涵,理解材料内容可知是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针,应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6.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

17、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反割台斗争C. 义和团运动D. 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只是象征、鲁莽的行动”、 “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 “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运动,是一次鲁莽盲目的、和政府有联合、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完全符合的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运动无盲目排外的特点;反割台斗争没有政府的联合;新文化运动全盘肯定外来文化,也没有政府的联合,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8、。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17.如图是出席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 662 人).从中可以获悉A. 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 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 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 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答案】A【解析】新政协会议涉及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政协会议是一次平等协商的会议,不存在领导地位的问题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 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主旨是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

19、届政协未确立政治协商制度,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考查的是代表人数,突出广泛的代表性。18. 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 75 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 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 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 战B.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特种部队的徽章上面有国民革命军的“青天白日 ”和“缅甸之星” 的标志,再根据徽章上面的时间 1942 年,可以判断出这是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击败侵缅日军的历史事件。所以本题选 C

20、。A 项表述错误,题中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并不是国共内战时期。B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 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材料不仅体现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更体现了中美合作的史实。【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美合作抗日。19.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红色旅游”纪念邮票,邮票中革命纪念地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产生影响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知答案选择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20.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

21、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D. 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 ”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AB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1. 下图是法国某报

22、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 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 辛丑条约签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图片中的“美国国旗的显眼、后到 ”、 “美国兵” 、 “其他外国国旗”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 三项条约所对应的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分别只涉及有一个国家的侵略,即英、法、日。而图片描述的侵略国家比较多,由此判断这次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定

23、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马关条约的深远影响22.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而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 ”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A. 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B. 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C.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 主张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24、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 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 ”可见孙中山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3.影片建党伟业中,有不少学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对外交涉失败而在街头高举标语、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向政府施压的镜头。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下列在这一镜头设计的标语中,不可能采用的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 “废除二十一条”D. “打倒国民党卖国政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25、:本题材料提到,学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对外交涉失败而在街头高举标语、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向政府施压的镜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五四运动,当时政府是北洋军阀政府,标语中,不可能采用的是“打倒国民党卖国政府 ”,因此选 D。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相关知识,这属于高考的热点之一。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体现出明显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4.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A.

26、 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B. 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C. 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D. 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肩负着反帝的任务,这是我国以往历代农民起义所未遇到过的新情况。首先要知道农民战争其基本任务是反地主的封建统治,这也是其阶级所赋予的任务;但在近代因社会性质的变化,农民运动在反封的同时又反侵略。所以答案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的新特点:(1)背景不同:以往的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起。

27、而太平天国起义则增加了一层战争赔款(2)起义形式不同: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3)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有变化,尤其以洪仁开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4)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5)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25.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

28、“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清政府不打算按照条约办事到清政府严格按照条约办事,同时也要求对方也要按照条约办事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清政府在外交方面的进步,即清政府的外交是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所以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而非其他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29、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不平等条约26.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不正确的是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

30、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正确,而错误,故选 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27.1938 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为表征。 ”该电文表明A. 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B. 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 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D. 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答案】A【解析】

31、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 ,这体现了台儿庄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故选 A。B 项说法与材料不符;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排除 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8.1939 年 5 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A.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

32、导作用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故 B 项正确。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29.“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A.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B. 表达了反抗列强侵略的诉求C.

33、 提出了建设近代化国家的设想D.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财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本题选 D 项。A 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C 与材料无关。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30.1954 年 9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体现中共领导下

34、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54 年宪法的制定,根本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滤”。分析选项,A 早在共同纲领就已体现出来;B 与题意不符;C 符合题意;D 是新时期。所以应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阅读如图图片: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

35、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 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回答:(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 18401911 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答案】 (1)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

36、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评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使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但绝对平均的规定只能是一种空想,不可能真正实施。资产阶级:平均地权。这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但未能真正实行。(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3)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

37、材料的能力。两个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可直接回忆太平天国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回答,评价主要从性质、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考虑回答。第(2)问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选择 18401911 年间的重要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中选择评价较高的说明;据材料二的研究角度,19191949 年间的两件大事可从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选择解答。第(3)问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难度为小。回答时要注意材料三的研究角度即现代化角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评价辛亥革命。可以表述为: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

38、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范式阶级斗争史观【名师点睛】阶级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是以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段中不同的主导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及对所在历史时期的影响。阶级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唯物史观等) ,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之上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阶级观点、阶级分

39、析方法及阶级斗争学说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部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 ”引自 1931 年 7 月日本陆军省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材料二 “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了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引自 1931 年

40、 9 月 24 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材料三 “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引自 1932 年 8 月 25 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请回答:(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则是真实的?哪则是虚假的?为什么?(2)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驳斥材料三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答案】 (1)材料一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九.一八”的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的“方案大纲”。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是虚假的,它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站在侵略者立场上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护的材料。(2)

41、材料二说日本“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材料三说日本“出于正当防卫”。(3)材料二说明“九.一八” 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好了发动“军事行动”侵略的“ 方案”和“计划”;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军队并未先进攻日军,是日军“先发制人”, “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器”。所以材料三中说的“ 九.一八” 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辨析历史材料和观点,评价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特定历史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如“方案大纲”“先发制人”“正当防卫” 等说法,反映了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编造借口、侵略有理的伎俩

42、和心态。(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辨析历史材料和观点,评价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材料二中的“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 ”和材料三中说日本“出于正当防卫”很容易看出是自相矛盾的。一个反映的主动,一个反映的被动,体现了日本的伎俩和心态。(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很容易找出日本不是“处于正当防卫”的证据,比如“ 九.一八” 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好了发动“军事行动” 侵略的 “方案”和 “计划”;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军队并未先进攻日军,是日军“先发制人” , “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器”。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

43、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日本侵华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 1972 年 9 月 25 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第二天上午,中日双方举行外长会谈,具体讨论联合声明的内容。日方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首先发言,对日方方案作了说明。他提出了四点意见:关于战争赔偿问题,蒋介石在缔结日台条约(1952 年签订)时已宣布放弃战争赔偿,因此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中。材料二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的历

44、史渊源久远。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就非常频繁。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学生,从遣唐使开始,日本就开始复制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等许多方面。然而,从 19 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日本而言,中国都是一个侵略的对象。二战以后,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田中角荣等一些人物的努力,两国间的关系逐步走向了正常化。站在 21 世纪的入口,展望未来中日两个大国间的关系,相信友好关系会继续,但仍将存在很多问题和波折。(1)材料一中田中首相所说的“添了很大麻烦”是指什么?他这种说法是否合适?为什么?(2)材料一中日方条约局局长认为战争赔偿问题“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 ,他讲话的根据是否

45、成立?为什么?(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有哪些主要表现?影响 21 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答案】 (1)20 世纪日本侵华战争。不合适。因为日本大举侵华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而“麻烦”用在这里是对战争带来的罪行的轻描淡写,这将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2)不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已经逃到台湾,他已经不能代表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与日方进行交涉的唯一合法代表。(3)20 世纪日本侵略中国的表现: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37 年全面侵华(20 世纪30 年代发动侵华战争)21 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对侵华历史的认罪态度;钓鱼岛等领土之争;干涉海峡两岸统一问题。【解析】【详解】 (1)一问结合近代中日两国关系可知 20 世纪日本对中国发动侵华战争,二、三问结合抗日战争中日本侵华对中国造成巨大伤害的史实可知田中首相以“添了很大麻烦” 淡化其战争罪行的意图进行阐述即可。(2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唯一合法的人民政府,台湾当局并不能代表中华人民,故“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不成立。(3 )一问根据题意“20 世纪日本侵略中国 ”结合日本侵华的史实进行例举即可,二问可从当代中日两国领土争端、日本自身的历史态度、台湾问题的立场进行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